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化物结合耐火材料与氧化物耐火材料的抗侵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亚伟 李楠 +1 位作者 戴汉莲 刘静 《武汉冶金科技大学学报》 1997年第3期280-284,共5页
比较了Si3N4结合SiC,Sialon结合刚玉,AlN结合刚玉,AlON结合刚玉材料与刚玉砖和粘土砖的抗高炉渣侵蚀及抗钢水侵蚀性。结果表明:与刚玉质、粘土质耐火材料相比,氧化物/非氧化物复相材料显示优良的抗渣渗透性... 比较了Si3N4结合SiC,Sialon结合刚玉,AlN结合刚玉,AlON结合刚玉材料与刚玉砖和粘土砖的抗高炉渣侵蚀及抗钢水侵蚀性。结果表明:与刚玉质、粘土质耐火材料相比,氧化物/非氧化物复相材料显示优良的抗渣渗透性和抗渣浸蚀性,与Si3N4结合SiC材料相比,AlN结合刚玉材料和AlON结合刚玉材料显示优良的抗钢水侵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物 非氧化物 耐火材料 抗侵蚀性 氮化物
下载PDF
SiC复相耐火材料的显微结构特征 被引量:2
2
作者 隋万美 杜玲玲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5-47,共3页
采用反光显微镜和SEM分别对石英结合SiC、莫来石结合SiC和Sialon结合SiC复相材料的基质相及分散相的晶粒与颗粒形貌、相界状态以及气孔形状与分布等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 :连续基质结合相与SiC颗粒相界面结合较为致密 ;Si... 采用反光显微镜和SEM分别对石英结合SiC、莫来石结合SiC和Sialon结合SiC复相材料的基质相及分散相的晶粒与颗粒形貌、相界状态以及气孔形状与分布等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 :连续基质结合相与SiC颗粒相界面结合较为致密 ;SiC大颗粒中存在的尺寸大至数百微米的开口或闭口气孔 ,是重要的穿晶断裂源 ;较大尺寸的气孔主要位于片状及尖角状的粗颗粒SiC的密堆交叉处及结合相与弥散颗粒相之间的小角度相界结合处 ;基体相中存在的气孔尺寸远小于粗、中SiC颗粒尺度 ,有利于提高材料的抗热震性能。首次用显微硬度仪对SiC复相耐火材料中不同物相的显微硬度进行了测试 ,发现SiC复相材料中不同物相区域的显微硬度值均低于相应物相的单相材料显微硬度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显微结构 耐火材料 高温陶瓷
下载PDF
Sialon/SiC复相材料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3
3
作者 茹红强 张宁 孙旭东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50-552,共3页
研究了利用粘土、SiC为主要原料 ,直接合成的Sialon/SiC复相耐火材料的相组成和显微组织 ,并研究了材料中Sialon含量对复相材料的密度、抗折强度、耐压强度和热震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复相材料的抗折强度和耐压强度均随Sialon... 研究了利用粘土、SiC为主要原料 ,直接合成的Sialon/SiC复相耐火材料的相组成和显微组织 ,并研究了材料中Sialon含量对复相材料的密度、抗折强度、耐压强度和热震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复相材料的抗折强度和耐压强度均随Sialon相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最大抗折强度为87 6MPa ,最大耐压强度为 193MPa ;材料的体积密度随材料中Al2 O3 残余相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材料的最大体积密度为 2 6 5 g/cm3;材料的热震稳定性随Sialon相含量的增加而下降 ;材料的显微组织为Sialon和Al2 O3 形成的连续基质相包裹着SiC颗粒的显微复合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土 直接合成工艺 SIALON/SIC 耐火材料 组织 性能 碳化硅
下载PDF
SiC-Sialon复相耐火材料高温固体粒子冲蚀磨损行为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小超 丁浩 +5 位作者 刘宝林 陈树森 房明浩 刘艳改 吴小文 黄朝晖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486-489,共4页
采用自行设计的气流喷砂式热态固体粒子冲蚀磨损试验机,在空气气氛下使用36#Si C为冲蚀粒子,对Si C-Sialon复相耐火材料进行了冲蚀磨损。研究了冲蚀温度和冲蚀角度对Si C-Sialon复相耐火材料冲蚀磨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冲蚀温度... 采用自行设计的气流喷砂式热态固体粒子冲蚀磨损试验机,在空气气氛下使用36#Si C为冲蚀粒子,对Si C-Sialon复相耐火材料进行了冲蚀磨损。研究了冲蚀温度和冲蚀角度对Si C-Sialon复相耐火材料冲蚀磨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冲蚀温度的升高,Si C-Sialon复相耐火材料的体积冲蚀率先增高后降低;随着冲蚀角的增大,Si C-Sialon复相耐火材料的体积冲蚀率逐渐增大。在冲蚀温度为1400℃和冲蚀角为30o时,体积冲蚀率最小,为0.587 mm3/g。在1000℃以下材料的冲蚀磨损机制主要以脆性冲蚀为主;超过1000℃时,材料表面发生氧化,生成的致密的氧化物保护层对材料抗高温冲蚀磨损起到重要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 C SIALON 耐火材料 高温冲蚀磨损 冲蚀磨损机制
原文传递
sialon结合SiC材料的氮化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卜景龙 王志发 +3 位作者 王瑞生 王榕林 宋焕巧 孙加林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58-262,共5页
对凝胶注模成型制备的sialon结合SiC复相耐火材料Si6-zAlzOzN8-z样品的不同z值的试样,在1 450,1 500,1 550 ℃氮化烧结15~120 min,以进行了氮化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并建立了氮化反应动力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随氮化温度升高、时... 对凝胶注模成型制备的sialon结合SiC复相耐火材料Si6-zAlzOzN8-z样品的不同z值的试样,在1 450,1 500,1 550 ℃氮化烧结15~120 min,以进行了氮化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并建立了氮化反应动力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随氮化温度升高、时间延长,各试样的氮化率及氮化反应速率常数提高.当z=2时sialon结合SiC试样经1 550 ℃及120 min的氮化烧结,其氮化率最高,为86.01%;氮化反应速率常数最大,为1.53×10-3 /min.z=2试样的氮化反应活化能也最小,为297.91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ALON SiC 动力学研究 反应速率常数 反应动力学模型 耐火材料 凝胶注模成型 氮化烧结 动力学分析 反应活化能 氮化反应 温度升高 氮化率 试样 热力学 min mol z值
下载PDF
硅源对莫来石结合刚玉耐火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蔡艳芝 杨彬 +1 位作者 尹洪峰 王刚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5-39,共5页
以板状刚玉为骨料,莫来石为结合相,并以高岭土和无定型SiO2微粉作为合成莫来石的硅源,采用反应烧结工艺制备莫来石结合刚玉耐火材料,旨在降低莫来石的烧结成本及获得理想的显微结构.研究表明:以高岭土为硅源,莫来石生成量低于理论量,但... 以板状刚玉为骨料,莫来石为结合相,并以高岭土和无定型SiO2微粉作为合成莫来石的硅源,采用反应烧结工艺制备莫来石结合刚玉耐火材料,旨在降低莫来石的烧结成本及获得理想的显微结构.研究表明:以高岭土为硅源,莫来石生成量低于理论量,但生成温度较低,1550℃前已完成莫来石化反应,显微结构较均匀,烧结程度较好,莫来石呈长柱状;以SiO2微粉为硅源,莫来石量随温度提高连续增多,至1650℃接近理论生成量,莫来石呈粒状并倾向于偏聚,显微结构整体致密但局部疏松;后者强度,尤其高温强度显著高于前者,但抗热震性低于前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火材料 高岭土 硅微粉 莫来石 性能
下载PDF
Sialon/SiC复相耐火材料中Sialon相Z值的控制
7
作者 茹红强 于佩志 +1 位作者 赵卫娟 张宁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z1期163-164,共2页
研究了利用SiC为主要原料,粘土等为辅助原料直接合成Sialon/SiC复相耐火材料中Sialon相的Z值控制问题.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反应温度下,Sialon相Z值随辅助原料中Al、Si质量比的增加而增加,文中还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
关键词 Sialo/SiC 耐火材料 Sialon的Z值
下载PDF
专利信息
8
《现代技术陶瓷》 CAS 2007年第1期52-64,共13页
纳米球形介孔二氧化硅材料和制备方法,用吹气加料法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的装置,一种氧化物陶瓷复相耐火材料,环保型纳米陶瓷刀及其制造方法,陶瓷外螺旋轴套材料及其制备工艺,超高温近零烧蚀ZrB2-ZrC-SiC复相陶瓷的制备方法,
关键词 专利信息 金属基材料 氧化物陶瓷 制备方法 二氧化硅材料 耐火材料 制造方法 制备工艺
下载PDF
β-SiAlON基复相耐火材料的高温使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雪松 曹枫 《耐火材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7-40,共4页
研究了β-SiAlON-刚玉、β-SiAlON-SiC和β-SiAlON-刚玉-SiC三种复相耐火材料的主要高温使用性能,以及其中SiAlON相含量(w,下同)分别为25%、40%和55%时对其性能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β-SiAlON-SiC复相耐材的抗热震性、抗渣侵蚀性优于β... 研究了β-SiAlON-刚玉、β-SiAlON-SiC和β-SiAlON-刚玉-SiC三种复相耐火材料的主要高温使用性能,以及其中SiAlON相含量(w,下同)分别为25%、40%和55%时对其性能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β-SiAlON-SiC复相耐材的抗热震性、抗渣侵蚀性优于β-SiAlON-刚玉,在热震温差为1100℃时,抗热震次数达到40次以上;β-SiAlON-刚玉复相材料的抗氧化性优于β-SiAlON-SiC,在1400℃氧化10h后,各试样单位面积的质量增加量约为:β-SiAlON-刚玉29.07~29.79mg·cm-2,β-SiAlON-SiC35.56~36.40mg·cm-2,β-SiAlON-刚玉-SiC33.0mg·cm-2。随着β-SiAlON含量的增加,β-SiAlON-刚玉的抗热震性和抗渣侵蚀性增强,抗氧化性减弱;而β-SiAlON-SiC的抗热震性减弱,抗渣侵蚀性和抗氧化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SiAlON基耐火材料 抗热震性 抗渣侵蚀性 抗氧化性
下载PDF
免烧成低密度Si_3N_4/SiC复相耐火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0
作者 马斌 尹兆钰 +3 位作者 黄朝晖 房明浩 刘艳改 吴小文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490-493,共4页
针对氮化烧成Si3N4/SiC复相耐火材料的成本高、能耗大及传热损失大的突出问题,研究制备了免烧成低密度Si3N4/SiC复相耐火材料。研究以硅藻土作为硅源,蔗糖作为碳源,通过碳热还原氮化法制备了Si3N4/SiC复相粉体。再以该复相粉体为原料,... 针对氮化烧成Si3N4/SiC复相耐火材料的成本高、能耗大及传热损失大的突出问题,研究制备了免烧成低密度Si3N4/SiC复相耐火材料。研究以硅藻土作为硅源,蔗糖作为碳源,通过碳热还原氮化法制备了Si3N4/SiC复相粉体。再以该复相粉体为原料,以添加不同量Si粉(0%,5%,10%)的蔗糖作为结合剂,分别在60、90、120℃3个温度点热处理2 h,150℃热处理8 h后,制备成免烧成低密度Si3N4/SiC复相耐火材料。采用XRD和SEM对粉体的物相及微观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粉体的物相为α-Si3N4,β-Si3N4,β-Si C和Fe3Si,通过计算得到α-Si3N4,β-Si3N4和β-Si C的相对含量分别为4.28%,29.74%和59.40%;硅藻土中含有较高含量的Fe杂质元素导致少量Fe3Si生成;粉体中β-Si3N4呈短柱状,β-Si C以细小颗粒的形式存在。在N2(99.999%)保护条件下,1000°C模拟使用这种Si3N4/SiC复相耐火材料1h后发现,Si粉的添加量对其体积密度和显气孔率的影响不大,体积密度变化范围是1.481.51g·cm-3,显气孔率变化范围是33.36%34.62%;Si粉添加量为5%时,材料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达到最大,分别为3.78和31.95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3N4/Si C耐火材料 微观形貌 性能
原文传递
高炉渣对Sialon-SiC-Al2O3复相耐火材料的侵蚀行为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朝晖 潘伟 +2 位作者 薛文东 孙荣国 洪彦若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532-535,共4页
研究了高炉渣对Sialon-SiC-Al2O3复相耐火材料的侵蚀行为,结合渣侵蚀后试样的显微结构研究得到:复相材料有好的抗高炉渣渗透能力.富SiC的Sialon-Al2O3-SiC复相耐火材料的渣侵蚀产物为透辉石、钙长石和玻璃相,其渣侵蚀机理为:氧化-渣蚀-... 研究了高炉渣对Sialon-SiC-Al2O3复相耐火材料的侵蚀行为,结合渣侵蚀后试样的显微结构研究得到:复相材料有好的抗高炉渣渗透能力.富SiC的Sialon-Al2O3-SiC复相耐火材料的渣侵蚀产物为透辉石、钙长石和玻璃相,其渣侵蚀机理为:氧化-渣蚀-剥落.富刚玉的Sialon-Al2O3-SiC复相耐火材料的炉渣侵蚀产物为钙长石、镁铝尖晶石和玻璃相,刚玉颗粒与渣中的MgO反应生成镁铝尖晶石并拌有体积膨胀,使得镁铝尖晶石反应层结构疏松而被炉渣溶蚀,其炉渣侵蚀机理为:氧化-渣蚀-溶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渣 Sialon-SiC-Al2O3耐火材料 抗渣侵蚀 侵蚀机理
下载PDF
莫来石—刚玉浇注料的生产和应用
12
作者 许晓春 孙宏生 董哲海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69-69,共1页
辽宁某钢铁公司引进的大型球团矿焙烧炉内衬原来主要采用刚玉质浇注料浇注,点火运行三个月后炉衬及燃烧室内衬即产生多处大面积剥落,使用效果很不理想。产生内衬大面积剥落的原因,很可能在于刚玉质炉材的热膨胀系数较大、弹性模量较高。
关键词 莫来石一刚玉浇注料 生产 耐火材料 抗热震性 抗剥落性 电熔莫来石 电熔白刚玉细粉 活性硅灰
下载PDF
一种烧结镁质复相耐火材料
13
作者 王元荪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44-244,共1页
本发明所述耐火材料的配方由镁铁砂、镁砂、镁铝尖晶石、脱硅锆、氧化镧配成,所述各种原料中物料粒度为6~1mm的占总质量的50%~60%,1~0.088mm的占总质量的10%~20%,〈0.088mm的占总质量的25%~38%,其中6~1mm颗粒的原料... 本发明所述耐火材料的配方由镁铁砂、镁砂、镁铝尖晶石、脱硅锆、氧化镧配成,所述各种原料中物料粒度为6~1mm的占总质量的50%~60%,1~0.088mm的占总质量的10%~20%,〈0.088mm的占总质量的25%~38%,其中6~1mm颗粒的原料中镁铁砂占100%~50%,镁砂占0~50%,镁铝尖晶石占0~20%;l~0.088mm颗粒的原料中镁砂占100%~40%,镁铝尖晶石占0—20%,脱硅锆占0~40%;〈0.088mm颗粒的原料中镁砂占98%~80%,脱硅锆占1%~13%,氧化镧占1%~7%。前述镁铁砂中三氧化二铁的含量为5%~15%。该复相材料具有耐火性高,抗侵蚀性强,对气氛变化不甚敏感,抗热震性好和易挂窑皮等优点,可以用于水泥窑,替代现有的镁铬质耐火材料,以避免镁铬砖中Cr^6+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火材料 镁质 镁铝尖晶石 镁铬质耐火材料 烧结 环境污染问题 三氧化二铁 CR^6+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