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方黄连灌肠液体外抑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倪晓霞 叶财发 +1 位作者 沈秋莲 陈锦珊 《中医药导报》 2020年第15期25-28,共4页
目的:评价复方黄连灌肠液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采用倍比稀释法考察复方黄连灌肠液对大肠埃希菌、沙门氏菌、双歧杆菌、白色念珠菌等8种代表性菌株的体外抑菌活性,测定抑菌圈大小、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复方黄... 目的:评价复方黄连灌肠液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采用倍比稀释法考察复方黄连灌肠液对大肠埃希菌、沙门氏菌、双歧杆菌、白色念珠菌等8种代表性菌株的体外抑菌活性,测定抑菌圈大小、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复方黄连灌肠液对8种代表性菌株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0.027,5 mg/mL,沙门氏菌、铜绿假单胞菌的MIC为0.055,0 mg/mL,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双歧杆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菌的MIC为0.110,0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的MBC为0.055,0 mg/mL,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双歧杆菌、白色念珠菌的MBC为0.110,0 mg/mL;大肠埃希菌、黑曲霉菌的MBC为0.220,0 mg/mL;复方黄连灌肠液对8种代表性菌种的抑菌圈均在10~20 mm范围内,属于中度敏感。结论:复方黄连灌肠液具有明显的体外抑菌活性,对肠道常见菌群具有广谱的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黄连肠液 体外抑菌活性 抑菌圈 最小抑菌浓度 最低杀菌浓度
下载PDF
复方黄连灌肠液的总黄酮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倪晓霞 王庆芬 +1 位作者 刘晓玲 叶财发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352-356,374,共6页
目的建立复方黄连灌肠液中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比较直接测定、AlCl 3-CH 3 COONa显色体系、NaNO 2-Al(NO 3)3-NaOH显色体系等3种不同显色方法,分析以槲皮素、芦丁、橙皮苷为对照品的波长扫描图谱,探... 目的建立复方黄连灌肠液中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比较直接测定、AlCl 3-CH 3 COONa显色体系、NaNO 2-Al(NO 3)3-NaOH显色体系等3种不同显色方法,分析以槲皮素、芦丁、橙皮苷为对照品的波长扫描图谱,探讨最佳测定条件。结果最佳显色方案为采用NaNO 2-Al(NO 3)3-NaOH显色法,以芦丁为对照品,在371 nm波长下进行测定;芦丁在2.488~12.44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加样回收率平均值为100.43%(RSD=1.33%)。结论NaNO 2-Al(NO 3)3-NaOH显色法适用于复方黄连灌肠液总黄酮的含量测定,该法简便、快速、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黄连肠液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总黄酮 含量测定
下载PDF
复方黄连灌肠液总生物碱含量测定研究
3
作者 倪晓霞 刘晓玲 +1 位作者 杨育儒 王庆芬 《东南国防医药》 2021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研究并建立复方黄连灌肠液中总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柱色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盐酸小檗碱为对照品,采用盐酸-甲醇(1∶100)水浴加热回流提取法提取,提取液用中性氧化铝进行液-固萃取净化处理,于345 nm处测定其含量。结... 目的研究并建立复方黄连灌肠液中总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柱色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盐酸小檗碱为对照品,采用盐酸-甲醇(1∶100)水浴加热回流提取法提取,提取液用中性氧化铝进行液-固萃取净化处理,于345 nm处测定其含量。结果盐酸小糪碱在1.616~19.392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100.86%、RSD为1.852%(n=6)。结论柱色谱-紫外分光光度法简便、快速、稳定可靠,适用于复方黄连灌肠液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黄连肠液 柱色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总生物碱 含量测定
下载PDF
经结肠治疗机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164例
4
作者 张荔群 张鸣青 王爱民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5年第9期577-578,共2页
关键词 慢性结肠炎 结肠治疗机 复方黄连肠液 疗慢性结肠炎 肠治 中药 结肠注透析治疗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