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低压区氨水吸收/压缩复合制冷循环性能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鲍帅阳 杜凯 +2 位作者 储云霄 武云龙 鄂文汲 《制冷技术》 2014年第3期42-48,共7页
针对氨水吸收/压缩复合制冷循环的方式不同,结合Schulz氨水溶液状态方程,分别对压缩机处于系统高压区和低压区两种不同的组合方式进行了理论分析计算。分析了蒸发温度、热源温度、冷却水温度和中间压力对两种组合方式下压缩机当量热耗... 针对氨水吸收/压缩复合制冷循环的方式不同,结合Schulz氨水溶液状态方程,分别对压缩机处于系统高压区和低压区两种不同的组合方式进行了理论分析计算。分析了蒸发温度、热源温度、冷却水温度和中间压力对两种组合方式下压缩机当量热耗量和热源耗热量的影响,并与单级氨水吸收制冷循环的性能系数做了比较。结果表明,压缩机当量热耗量对循环性能的影响要低于热源耗热量的影响;压缩机处于系统高压区时循环的一次用能量要明显高于压缩机处于系统的低压区;在中间压力给定时,存在一个最佳热源温度,使得氨水吸收/压缩复合制冷循环的性能系数取得最大值;随任一温度参数变化时,压缩机处于高压区时的性能系数总会出现低于单级氨水吸收循环性能系数的临界点;而压缩机处于系统低压区时循环的性能系数要高于高压区循环和单级氨水吸收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水吸收式 压缩式制冷 复合制冷循环 性能系数
下载PDF
以氦-4为唯一工质的1.8 K复合制冷机及其应用验证 被引量:4
2
作者 党海政 张涛 +10 位作者 赵帮健 赵永江 谭军 谭涵 薛仁俊 张成俊 吕超林 李浩 尤立星 吴时光 翟钰佳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96-905,共10页
量子信息技术和深空探测等领域的蓬勃发展,对2 K以下温区高可靠、长寿命、小型轻量化、高制冷效率低温制冷机的需求日益迫切,高频脉冲管耦合Joule-Thomson(JT)的复合制冷循环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目前国际上以该循环获得2 K以下温... 量子信息技术和深空探测等领域的蓬勃发展,对2 K以下温区高可靠、长寿命、小型轻量化、高制冷效率低温制冷机的需求日益迫切,高频脉冲管耦合Joule-Thomson(JT)的复合制冷循环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目前国际上以该循环获得2 K以下温区的成功实践,均是在脉冲管分系统使用氦-4而JT分系统使用氦-3作为循环工质的情况下获得的.氦-3在地球上存量稀少、价格高昂,是阻碍这一循环在更广范围内实用化的关键瓶颈.本文对以氦-4为唯一工质的四级高频脉冲管耦合JT的复合制冷循环开展了理论与实验研究,分析了基于该循环获取2 K以下温度的关键难点和可行性,从采用间隙密封的直流线性压缩机的低压压力和多级间壁式回热器的低压侧压降损失入手,理论预测出在40 kPa系统充气压力下可实现1.1 kPa的压缩机吸气压力和438.6 Pa的低压侧总压降,从而能获得1.54 kPa的饱和蒸气压,此时采用氦-4节流可实现1.78 K的制冷温度.同时,在氦-4超流态工况下,分析了小界面温差的Kapitza热导对冷头蒸发器内超流氦热传递的影响,并给出了在此基础上JT循环参数优化的限制条件.设计出的制冷机的无负荷温度经过16.5 h从300 K降至1.8 K,且在360 h连续运行时间内温度波动不超过±6 mK,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和工质在超流状态下制冷温度的稳定性.随后开展了与实际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superconducting nanowire single-photon detector,SNSPD)的耦合联试,对SNSPD器件的系统探测效率和暗计数率的实际测试表明,所研制复合制冷机在采用氦-4为唯一工质条件下,依然可以为SNSPD提供1.84 K的工作温度以及良好的电环境,使其保持稳定可靠的工作状态.上述理论和实验突破不但将为SNSPD的未来空间应用提供可靠保障,而且也将为彻底打破该类复合制冷循环在更广领域内的实用化瓶颈铺平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制冷循环 四级高频脉冲管 Joule-Thomson 氦-4 1.8 K 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
原文传递
复合制冷循环在分布式能源利用中的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孟学林 尹丽 李俊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19年第6期46-51,共6页
为了更好地在分布式能源系统中有效利用低品位太阳能,基于PR状态方程对R134a-DMF体系的热物性描述,本文采用AspenPlus过程模拟软件,对复合制冷循环进行了模拟计算,考察了压缩机出口压力的增加对低品位热利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 为了更好地在分布式能源系统中有效利用低品位太阳能,基于PR状态方程对R134a-DMF体系的热物性描述,本文采用AspenPlus过程模拟软件,对复合制冷循环进行了模拟计算,考察了压缩机出口压力的增加对低品位热利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吸收温度和发生温度下,存在一个最佳压缩机出口压力区域,使得复合制冷的循环性能最优。同时,通过logp-T和logp-h热力学图,分析了复合制冷循环的节能机理。结果表明,在压缩循环中引入吸收循环,相当于降低冷凝压力,降低机械功消耗,复合制冷循环即可通过低品位热获得较好的制冷效果。这是在独立的吸收式制冷循环中不可实现的。热力学分析验证了模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制冷循环 分布式能源 热力学分析 R134a-DMF
下载PDF
复合制冷循环间冷系统制冷剂/工质的选择论证 被引量:4
4
作者 杨善让 雷扬 +2 位作者 赵波 盛杰 陈立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3-79,共7页
该文旨在从目前80余种制冷剂(包括替代工质)中筛选出能满足复合制冷循环间冷系统(以下简称复间冷)要求的中间传热介质(制冷剂/工质)。筛选步骤如下:1)按制冷剂的臭氧损耗潜势和全球变暖潜势挑选出满足环保要求的"环保型制冷剂"... 该文旨在从目前80余种制冷剂(包括替代工质)中筛选出能满足复合制冷循环间冷系统(以下简称复间冷)要求的中间传热介质(制冷剂/工质)。筛选步骤如下:1)按制冷剂的臭氧损耗潜势和全球变暖潜势挑选出满足环保要求的"环保型制冷剂";2)根据环保型制冷剂的物性对复间冷要求的满足程度,挑出合适度比较高的若干种;3)从前两轮筛选出的制冷剂/工质挑出做功能力最大者。最终氨成为3轮筛选唯一胜出的自然物质。考虑到氨的气味对人的呼吸道有刺激性,条件具备时可燃可爆,故再次仔细分析了其安全性,指出其燃爆可防、易防,拟定了相应防范措施,并列举了应用实例。全文结论为:氨物性对复间冷的合适度最高,环境最友好,安全可靠,性价比高。作为复间冷的制冷剂/工质,氨虽非最佳,但目前尚无更佳的替代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空气冷却系统 复合制冷循环 制冷 工质 筛选
下载PDF
复合制冷循环电站空冷系统的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陈立军 杨善让 +1 位作者 王升龙 米利俊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283-286,共4页
建立了复合循环的热力学模型,详细分析了复合循环的性能,基于传统直冷的特性,分析了复合循环收益产生的原因,对正确认识复合循环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热工学 热力学分析 性能评价 空气冷却系统 复合制冷循环
下载PDF
太阳能-动力复合驱动制冷循环的能量互补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孟学林 李俊 尹丽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19年第5期58-63,共6页
低温太阳能集热器的效率高、成本低,但获取的热源温度偏低(<100℃),难以制取0℃以下的冷量。因此,本文提出采用太阳能-动力复合驱动的氨水制冷循环。为了剔除热和功的品位不同对复合制冷循环评价的困扰,本文采用热驱动性能系数(w)和... 低温太阳能集热器的效率高、成本低,但获取的热源温度偏低(<100℃),难以制取0℃以下的冷量。因此,本文提出采用太阳能-动力复合驱动的氨水制冷循环。为了剔除热和功的品位不同对复合制冷循环评价的困扰,本文采用热驱动性能系数(w)和热驱动制冷率(a)进行循环性能评价。采用Aspen Plus过程模拟软件,对复合制冷循环进行了模拟计算,考察了压缩机出口压力变化对低品位热在复合制冷循环中利用率的影响,分析了复合制冷循环中两种品位不同的能量在复合制冷过程中的互补机理。结果表明,在压缩机出口压力变化的过程中,存在最佳出口压力范围,使得复合制冷循环的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制冷循环 能量互补 太阳能 氨-水
下载PDF
太阳能-电能驱动复合制冷循环特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林 谈莹莹 +1 位作者 梁坤峰 崔晓龙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09-413,共5页
针对传统太阳能驱动吸收式制冷循环制冷效率低、间歇性工作以及机组投资较高等缺点,提出太阳能-电能联合驱动复合制冷循环,利用风冷与水冷压缩制冷单元耦合实现新循环全天候运行,利用太阳能驱动吸收制冷单元制取较高温度冷水直接承担室... 针对传统太阳能驱动吸收式制冷循环制冷效率低、间歇性工作以及机组投资较高等缺点,提出太阳能-电能联合驱动复合制冷循环,利用风冷与水冷压缩制冷单元耦合实现新循环全天候运行,利用太阳能驱动吸收制冷单元制取较高温度冷水直接承担室内显热冷负荷和带走压缩制冷单元冷凝器的热负荷,从而使该循环获得较高热性能系数和机械性能系数。建立组成新循环各单元热力学数学模型,分析逐时太阳辐射强度和室外温度对复合制冷循环的吸收制冷单元热性能系数、水冷和风冷电压缩制冷单元的机械性能系数影响,并与传统风冷电压缩制冷循环的节能效果进行比较分析,获得有益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式制冷 压缩式制冷 复合制冷循环 性能系数 能耗
原文传递
一个柴油机驱动的复合制冷循环 被引量:1
8
作者 蒋皓波 陈光明 张肇剡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5-58,共4页
介绍了一个用柴油机驱动的复合制冷循环,即用柴油机主机带动压缩式循环,同时利用柴油机排气和缸套水的热量作热源驱动吸收式循环。热力学分析和数值计算表明,此复合循环由于实现了不同品位热源的合理利用,减少了不可逆损失,其能效... 介绍了一个用柴油机驱动的复合制冷循环,即用柴油机主机带动压缩式循环,同时利用柴油机排气和缸套水的热量作热源驱动吸收式循环。热力学分析和数值计算表明,此复合循环由于实现了不同品位热源的合理利用,减少了不可逆损失,其能效比普通压缩式循环或直燃式吸收循环可分别提高19%和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冷技术 复合制冷循环 柴油机 热力学模型
下载PDF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ammonia-water absorption/compression combined refrigeration cycle 被引量:1
9
作者 鲍帅阳 杜垲 +2 位作者 蔡星辰 牛晓峰 武云龙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14年第1期60-67,共8页
In view of different compressor adding ways in the ammonia-water absorption/compression combined refrigeration AWA /CCR cycle combining the Schulz state equation of the ammonia-water solution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 In view of different compressor adding ways in the ammonia-water absorption/compression combined refrigeration AWA /CCR cycle combining the Schulz state equation of the ammonia-water solution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s on two combination ways by adding the compressor in the high-pressure area and in the low-pressure area are conducted respectively.The effects of several factors including the evaporation temperature Te heat-source temperature Th as well as the cooling water temperature Tw on the equivalent heat consumption in compression qCW heat consumption in absorption qG and the system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COP are analyzed under the two combination configuration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ffect of the equivalent heat consumption in compression on the COP is less than that of the heat consumption in absorption.Besides the compressor set in the high-pressure area uses more energy than that in the low-pressure area. Moreover the compressor in the low-pressure area is superior to that in the high-pressure area with respect to the COP. Under the given intermediate pressure there is an optimum heat-source temperature corresponding to the maximum COP of the AWA/CCR cyc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MONIA-WATER ABSORPTION compression refrigeration combined refrigeration cycle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COP
下载PDF
氨水吸收式复合制冷循环电站空冷系统关键设备研究
10
作者 郭海山 邵毅 王金龙 《黑龙江电力》 CAS 2012年第1期13-16,共4页
针对现有空冷技术的缺陷,基于一种新型氨水吸收式复合制冷循环电站的间接空冷系统进行了研究,阐述了新型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技术优势,重点对本系统的关键设备,如空冷设备双相换热器、空冷散热器、吸收器、发生器等进行了设计计算和初步规... 针对现有空冷技术的缺陷,基于一种新型氨水吸收式复合制冷循环电站的间接空冷系统进行了研究,阐述了新型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技术优势,重点对本系统的关键设备,如空冷设备双相换热器、空冷散热器、吸收器、发生器等进行了设计计算和初步规划,为新型系统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冷技术 氨水吸收式 复合制冷循环 设计计算
下载PDF
太阳能驱动的压缩吸收式复合制冷循环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曹毅然 张小松 鲍鹤灵 《流体机械》 CSCD 2002年第10期51-53,共3页
根据传统太阳能空调的不足 ,提出了一个由太阳能驱动的新型压缩 -吸收式复合制冷循环 ,同时通过压缩式制冷和吸收式制冷热力系数的比较 ,建立了该新型循环的热力学模型 ,并以一个典型的太阳日照为例 ,将新循环的性能系数与传统循环进行... 根据传统太阳能空调的不足 ,提出了一个由太阳能驱动的新型压缩 -吸收式复合制冷循环 ,同时通过压缩式制冷和吸收式制冷热力系数的比较 ,建立了该新型循环的热力学模型 ,并以一个典型的太阳日照为例 ,将新循环的性能系数与传统循环进行比较后得出 :新循环在节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吸收式复合制冷循环 制冷 复合循环 太阳能 性能系统 节能
下载PDF
压缩和吸收式制冷复合循环电站空冷系统性能评价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立军 杨善让 +1 位作者 王升龙 卢洪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7-12,共6页
针对电站传统空冷技术的种种缺陷,曾提出蒸汽动力循环耦合以氨为制冷剂的正、逆制冷循环的电站空冷系统(以下简称复合循环空冷系统)。复合循环的正制冷循环可根据机组负荷特性和安装地的气象条件选用氨蒸气压缩制冷循环或氨水吸收式制... 针对电站传统空冷技术的种种缺陷,曾提出蒸汽动力循环耦合以氨为制冷剂的正、逆制冷循环的电站空冷系统(以下简称复合循环空冷系统)。复合循环的正制冷循环可根据机组负荷特性和安装地的气象条件选用氨蒸气压缩制冷循环或氨水吸收式制冷循环。为便于设计选型,简要介绍复合循环空冷系统的两制冷循环的构成及工作原理,建立复合循环空冷系统性能评价指标;并根据模拟计算机组安装地的典型年-气温分布进行2种方案的性能评价指标的计算分析及2种方案能级和能耗的对比分析。算例表明:氨水吸收式制冷复合循环空冷系统的性能评价指标和能级和能耗均明显优于氨蒸气压缩式制冷复合循环空冷系统,前者还有望用于高温时段长的南方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站空冷系统 复合制冷循环空冷系统 氨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 氨水吸收式制冷循环 性能评价
下载PDF
吸收一喷射复合制冷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顾兆林 蒋立本 +1 位作者 冯诗愚 王彦峰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共4页
综述了吸收一喷射复合制冷技术近年来的研究状况,分析了目前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提出今后值得深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吸收一喷射复合制冷循环 工质对 性能系数
下载PDF
复合喷射制冷循环及其新技术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洲阳 涂光备 +1 位作者 由世俊 杨洁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18-121,共4页
对 3种复合喷射 (压缩—喷射 ,吸收—喷射和吸附—喷射 )制冷循环进行了理论分析 ,认为单一循环制冷系统加喷射器 (泵 )后的复合循环系统的COP值有所提高 ;探讨了提高复合制冷循环系统COP的几个关键问题 ,包括喷射器的设计、工作温度、... 对 3种复合喷射 (压缩—喷射 ,吸收—喷射和吸附—喷射 )制冷循环进行了理论分析 ,认为单一循环制冷系统加喷射器 (泵 )后的复合循环系统的COP值有所提高 ;探讨了提高复合制冷循环系统COP的几个关键问题 ,包括喷射器的设计、工作温度、冷凝温度、蒸发温度等 ,并对复合制冷循环系统的发展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喷射制冷循环 COP 喷射制冷 喷射器 冷凝温度
下载PDF
新型复合动力/制冷循环空冷系统电站的经济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立军 米利俊 +2 位作者 徐超 雷扬 杨善让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54-58,共5页
当前,电力行业的发展面临节能减排的压力。简要回顾动力循环优化和提高热能综合利用方面的工作,对前期提出的复合动力/制冷循环电站空冷系统(以下简称复合循环空冷系统)进行经济分析,并分析其节能减排的贡献。以压缩制冷复合循环空冷为... 当前,电力行业的发展面临节能减排的压力。简要回顾动力循环优化和提高热能综合利用方面的工作,对前期提出的复合动力/制冷循环电站空冷系统(以下简称复合循环空冷系统)进行经济分析,并分析其节能减排的贡献。以压缩制冷复合循环空冷为例的模拟计算表明复合空冷系统的可行性,指出新形势下空冷系统面临的重新选择,间冷系统将会受到重视和发展,采用制冷剂的复合动力/制冷循环空冷系统将成为一种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循环 制冷循环 复合动力/制冷循环 电站空冷 技术经济分析 节能减排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