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壳管相变蓄热器强化传热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吴学红 高磊 +2 位作者 翟亚妨 王于曹 王怡莹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04-1008,共5页
为了强化相变蓄热器传热性能,本文设计了三种新型壳管相变蓄热器结构,并对其换热性能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蓄热器内部添加分层结构和斜翅片换热性能最高,内部温度达到均匀化的时间随换热单元数增加而增大;换热管道间翅片的添加可... 为了强化相变蓄热器传热性能,本文设计了三种新型壳管相变蓄热器结构,并对其换热性能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蓄热器内部添加分层结构和斜翅片换热性能最高,内部温度达到均匀化的时间随换热单元数增加而增大;换热管道间翅片的添加可有效地强化换热效果,改善蓄热器内部出现的温度严重分层现象,温度分布更加均匀;在研究范围内,换热流体温度的增加可有效提高蓄热器的换热效率,缩短相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 蓄热 换热单元
原文传递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of finned shell and tube heat exchanger using Fe_(2)O_(3)/water nanofluid 被引量:2
2
作者 AFSHARI Faraz SÖZEN Adnan +1 位作者 KHANLARI Ataollah TUNCER Azim Doğuş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11期3297-3309,共13页
Heat transfer mechanisms and their thermal performances need to be comprehensively studied in order to optimize efficiency and minimize energy losses.Different nanoparticles in the base fluid are investigated to upgra... Heat transfer mechanisms and their thermal performances need to be comprehensively studied in order to optimize efficiency and minimize energy losses.Different nanoparticles in the base fluid are investigated to upgrade the thermal performance of heat exchangers.In this numerical study,a finned shell and tube heat exchanger has been designed and different volume concentrations of nanofluid were test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utilizing nanofluid on heat transfer.Fe_(2)O_(3)/water nanofluids with volume concentration of 1%,1.5% and 2% were utilized as heat transfer fluid in the heat exchanger and the obtained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pure water.ANSYS Fluent software as a CFD method was employed in order to simulate the mentioned problem.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d the successful utilization of nanofluid in the heat exchanger.Also,increasing the ratio of Fe_(2)O_(3) nanoparticles caused more increment in thermal energy without important pressure drop.Moreover,it was revealed that the highest heat transfer rate enhancement of 19.1% can be obtained by using nanofluid Fe_(2)O_(3)/water with volume fraction of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NANOFLUID shell and tube heat exchanger Fe_(2)O_(3)
下载PDF
城市污水换热器的方案对比与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段万军 马世君 +1 位作者 丁力群 张承虎 《节能技术》 CAS 2012年第3期228-232,共5页
污水换热器是城市污水源热泵系统中的关键设备。针对污水自身的特点,从工程角度总结了污水换热器必须满足的基本要求和特点;介绍并对比分析了几种常见的污水换热器形式,指出宽流道式换热器将带来阻力增大、能耗增加、投资增长,而壳管式... 污水换热器是城市污水源热泵系统中的关键设备。针对污水自身的特点,从工程角度总结了污水换热器必须满足的基本要求和特点;介绍并对比分析了几种常见的污水换热器形式,指出宽流道式换热器将带来阻力增大、能耗增加、投资增长,而壳管式换热器是最科学的污水换热器形式。给出了污水换热器设计的基本方程组,总结给出了工程设计中常见的4种技术条件组合下污水换热器的设计方法。本文提出的换热器结构、性能参数与流道尺寸的普适关系,以及污水换热器的设计方法对污水源热泵工程设计和运行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 换热器 宽流道 设计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壳管防冻控制技术的研究
4
作者 卓明胜 陈培生 +1 位作者 荣晓亮 张龙爱 《日用电器》 2013年第4期44-47,52,共5页
针对于风冷冷热水机组,由于机组放置室外,在环境温度低于0度时,壳管的防冻问题是关键,通过分析壳管中水温的分布以及变化,得出如无额外热源提供给壳管,壳管将会产生冻裂的危险,通过分析壳管中的水温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变化,控制额外热... 针对于风冷冷热水机组,由于机组放置室外,在环境温度低于0度时,壳管的防冻问题是关键,通过分析壳管中水温的分布以及变化,得出如无额外热源提供给壳管,壳管将会产生冻裂的危险,通过分析壳管中的水温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变化,控制额外热源的供热,可保证壳管中的水不会结冰,避免壳管出现冻裂,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比较理想和节能的壳管防冻控制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度 防冻 水温变化 节能
下载PDF
锆材在核电站的应用及前景 被引量:41
5
作者 袁改焕 李恒羽 王德华 《稀有金属快报》 CSCD 2007年第1期14-16,共3页
锆合金因其优良的核性能和适宜的机械性能,在核电反应堆中作为包壳材料和结构材料得到了广泛应用。介绍了锆合金包壳管材在核电站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具体用途、用量,以及我国锆合金材料的研制和生产现状。指出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对... 锆合金因其优良的核性能和适宜的机械性能,在核电反应堆中作为包壳材料和结构材料得到了广泛应用。介绍了锆合金包壳管材在核电站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具体用途、用量,以及我国锆合金材料的研制和生产现状。指出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对锆合金材料的需求仅更换的包壳管到2010年将达到120t,我国应加速核电用锆合金材料的国产化进程,这样才能自主地发展我国的核电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站 锆合金
下载PDF
核用SiC_f/SiC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6
作者 周新贵 王洪磊 赵爽 《现代技术陶瓷》 CAS 2016年第3期151-167,共17页
核用SiC_f/SiC复合材料是国际上材料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简要介绍了SiC_f/SiC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重点综述了SiC_f/SiC复合材料的抗辐照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详细介绍了SiC_f/SiC复合材料燃料包壳管的研究进展,并对核用SiC... 核用SiC_f/SiC复合材料是国际上材料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简要介绍了SiC_f/SiC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重点综述了SiC_f/SiC复合材料的抗辐照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详细介绍了SiC_f/SiC复合材料燃料包壳管的研究进展,并对核用SiC_f/SiC复合材料研究中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提出了几点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_f/SiC复合材料 制备工艺 抗辐照性能 耐腐蚀性能
下载PDF
壳管式相变蓄热器传热效率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杨莺 梁艳南 +1 位作者 周孑民 吴烨 《热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11年第3期226-230,共5页
设计了一套定量测试不同工况下壳管式相变蓄热器传热效率装置。采用壳管式相变储热,石蜡填充入壳管间,管内通入冷、热载流体,模拟吸热放热过程。测试发现:相同入口条件下,单位时间传热量随入口水温增加呈线性增加;管内载流体流量加大... 设计了一套定量测试不同工况下壳管式相变蓄热器传热效率装置。采用壳管式相变储热,石蜡填充入壳管间,管内通入冷、热载流体,模拟吸热放热过程。测试发现:相同入口条件下,单位时间传热量随入口水温增加呈线性增加;管内载流体流量加大有助于提高传热水平,15~60 L/h流量内单位时间传热量增速随流量增加放缓;不同材质传热管单位时间传热量变化并不明显,表明管道热阻在相变蓄热器总热阻中所占份额较小;相同工况下的蓄热过程,热载流体由下向上流动传热形式明显优于由上向下管排形式;尝试在封装相变材料中添加金属网状结构,强化相变材料内部热传导速率,对比发现相同工况下相变材料中添加金属网状结构,可提高10%~15%左右传热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蓄热 强化传热 热阻 传热
下载PDF
核燃料锆合金包壳管的超声波探伤 被引量:10
8
作者 夏健文 韩承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2-126,共5页
介绍压水堆核燃料锆合金包壳管(Φ10.0 mm×0.70 mm)的超声波自动探伤方法和工艺,讨论不同长度、宽度、深度、角度的纵向和横向人工缺陷的超声响应结果。通过对检测出缺陷的典型包壳管进行金相解剖,确定缺陷性质和实际尺寸,验证超... 介绍压水堆核燃料锆合金包壳管(Φ10.0 mm×0.70 mm)的超声波自动探伤方法和工艺,讨论不同长度、宽度、深度、角度的纵向和横向人工缺陷的超声响应结果。通过对检测出缺陷的典型包壳管进行金相解剖,确定缺陷性质和实际尺寸,验证超声探伤结果。针对实际探伤中的问题,考虑质量和成本控制,提出对不同缺陷的验收准则。实践应用表明,现行探伤方法和工艺能检出管材不同位置处10μm级的微小缺陷。但受缺陷的类型、取向的影响,探伤仪检测得到的回波幅度并不能完全真实地反应缺陷的实际大小和性质,需要在实际探伤时针对管材的制造工艺水平采取适当的加严措施,对不同的缺陷加以控制,才能更好地保证核燃料包壳管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合金包 超声波探伤 缺陷
原文传递
螺杆式冷水机组性能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程德威 孙平 李雪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02年第6期35-36,66,共3页
螺杆式水冷冷水机组在商业和工业中央空调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冷水机组性能的提高不仅能降低系统的运行费用 ,而且也可降低机组的维护费用。本文对螺杆式冷水机组性能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 ,试制了典型样机 ,并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 螺杆式水冷冷水机组在商业和工业中央空调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冷水机组性能的提高不仅能降低系统的运行费用 ,而且也可降低机组的维护费用。本文对螺杆式冷水机组性能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 ,试制了典型样机 ,并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机组制冷量提高了 9% ,能效比提高了 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响因素 螺杆式冷水机组 能效比 干式蒸发器 冷凝器
下载PDF
轧制和退火工艺对锆-4合金包壳管材氢化物取向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赵林科 王增民 《钛工业进展》 CAS 2011年第1期34-37,共4页
采用3种管材轧制方法、2种退火工艺和2种二次退火制度,研究了轧制加工Q值(减壁与减径比)、退火制度及二次退火对锆-4合金包壳管材氢化物取向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Q值大小,退火后的氢化物取向因子均大于退火前;加工Q值越大,管材... 采用3种管材轧制方法、2种退火工艺和2种二次退火制度,研究了轧制加工Q值(减壁与减径比)、退火制度及二次退火对锆-4合金包壳管材氢化物取向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Q值大小,退火后的氢化物取向因子均大于退火前;加工Q值越大,管材的氢化物取向因子越小;退火温度对氢化物取向的影响与加工Q值有密切关系,Q值越大,退火温度对氢化物取向的影响越小;氢化物取向因子随成品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成品矫直的锆-4合金管材在450~470℃消除应力二次退火能显著地改善氢化物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4合金 氢化物取向 退火制度
下载PDF
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用干式壳管换热器防冻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龙爱 陈忠杰 王传华 《制冷与空调》 2012年第5期28-31,72,共5页
针对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干式壳管换热器冻裂问题,分析其被冻裂的主要因素,并且对壳管换热器冻裂的关键因素——蒸发压力过低的原因进行分析。基于分析结果,对壳管换热器的设计进行改进,同时对低流量保护点进行试验... 针对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干式壳管换热器冻裂问题,分析其被冻裂的主要因素,并且对壳管换热器冻裂的关键因素——蒸发压力过低的原因进行分析。基于分析结果,对壳管换热器的设计进行改进,同时对低流量保护点进行试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器 蒸发压力 冻裂 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
下载PDF
满液式壳管蒸发器换热管束排布优化设计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松 胡海涛 +3 位作者 宋强 丁国良 詹飞龙 庄大伟 《制冷技术》 2016年第6期22-27,共6页
本文建立了满液式壳管蒸发器壳侧换热模型,分析了管束排列对换热能力的影响;根据计算结果,设计了一种管束的优化排布方式。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模型与实验结果误差在15%以内;蒸发器上部换热管处气泡尺寸增大、数量增多,对换热有恶化作用... 本文建立了满液式壳管蒸发器壳侧换热模型,分析了管束排列对换热能力的影响;根据计算结果,设计了一种管束的优化排布方式。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模型与实验结果误差在15%以内;蒸发器上部换热管处气泡尺寸增大、数量增多,对换热有恶化作用;换热管横、纵向间距分别为22.23 mm和23.2 mm时,单管换热系数最大。本文设计的优化结构可以使单根换热管平均换热性能提高1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液式蒸发器 换热排布优化 CFD仿真
下载PDF
卧式壳管露点蒸发冷却冷水机兰州地区性能实验研究
13
作者 李祎楠 《家电维修》 2024年第6期3-6,共4页
非设计工况的空调高温冷水运行模式具有减碳潜力,尤其是兰州等干燥地区。本文在M循环卧式壳管露点蒸发冷却冷水机的基础上,引入湿通道折流板和翅片强化换热措施,搭建性能实验台,探究入口风速和气水比对冷水机出水温度和水侧冷却效率的... 非设计工况的空调高温冷水运行模式具有减碳潜力,尤其是兰州等干燥地区。本文在M循环卧式壳管露点蒸发冷却冷水机的基础上,引入湿通道折流板和翅片强化换热措施,搭建性能实验台,探究入口风速和气水比对冷水机出水温度和水侧冷却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2023年8月20日,出水温度最低可达17.99℃,水侧冷却效率最高可达87.23%。(2)随着入口风速的增大,冷水机的水侧效率先增大后减小,出水温度先减小后增大。(3)随着气水比的增大,冷水机的水侧效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出水温度先减小后增大。在入口空气为8m/s,气水比为1.6时,冷水机供水温度最低,水侧冷却效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式 冷水机 M循环 性能实验 研究
下载PDF
SiC/SiC_(f)复合材料包壳管在高温高压水中的应力腐蚀开裂行为
14
作者 汪峰 肖嘉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5-80,共6页
针对SiC/SiC_(f)复合材料包壳管,采用三点弯加载方法,在模拟压水堆一回路水化学工况的高温高压水中开展了应力腐蚀开裂(SCC)试验,通过腐蚀形貌分析了该材料的抗SCC能力。结果表明:在三点弯加载和高温高压水环境的作用下,该复合材料包壳... 针对SiC/SiC_(f)复合材料包壳管,采用三点弯加载方法,在模拟压水堆一回路水化学工况的高温高压水中开展了应力腐蚀开裂(SCC)试验,通过腐蚀形貌分析了该材料的抗SCC能力。结果表明:在三点弯加载和高温高压水环境的作用下,该复合材料包壳管外涂层发生氧化及腐蚀溶解,部分区域出现裂纹扩展和涂层剥落现象,而涂层剥落又进一步加剧了外涂层的腐蚀溶解,导致外涂层过早失效和SiC纤维层暴露;在应力和水化学环境的耦合作用下,中间层SiC纤维出现腐蚀溶解和裂纹扩展现象,SiC纤维层表面的裂纹扩展没有明显的取向性,交叉裂纹的不断产生最终导致纤维层的断裂和整体失效。在涂层表面的孔隙缺陷处易产生应力集中,从而成为裂纹萌生位置,需优化涂层制备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SiC_(f)复合材料 高温高压水 应力腐蚀开裂(SCC)
下载PDF
Zr-Sn-Nb系合金包壳管激光打标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锋 王旭峰 +4 位作者 张伟 张海芹 刘跃 王盈辉 李宇力 《钛工业进展》 CAS 2023年第3期39-42,共4页
以∅9.5 mm的Zr-Sn-Nb系合金成品管材为研究对象,使用专用激光打标机开展了不同打标速度、频率和功率的3组打标实验,打标试样在高压釜内进行400℃均匀蒸汽腐蚀试验,使用超声设备进行超声探伤。结果表明:当打标功率设置为9 W,打标频率设置... 以∅9.5 mm的Zr-Sn-Nb系合金成品管材为研究对象,使用专用激光打标机开展了不同打标速度、频率和功率的3组打标实验,打标试样在高压釜内进行400℃均匀蒸汽腐蚀试验,使用超声设备进行超声探伤。结果表明:当打标功率设置为9 W,打标频率设置为28 kHz,打标速度设置为280 mm/s时,打标试样腐蚀前后标识清晰且腐蚀增重最小。打标工艺参数对锆合金包壳管表面质量和腐蚀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其中打标功率是控制包壳管标识部位表面质量和耐蚀性能的关键。不同激光打标参数条件下,激光标识均未引入新的缺陷,满足核燃料包壳管激光打标部位超声探伤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合金 激光打标 腐蚀性能
下载PDF
T91铁马钢磁脉冲压接成形工艺分析与质量评价
16
作者 郑勇 邱绍宇 +4 位作者 魏连峰 陈高詹 姚力夫 田大容 严思梁 《锻造与冲压》 2024年第6期21-25,共5页
面向核燃料元件高性能、高可靠封装等重大需求,提出适用于低电导率难变形铁马钢包壳管-端塞的磁脉冲压接成形工艺,并利用基于LS-DYNA的数值模拟与试验验证了工艺的可行性,研究发现集磁器-包壳管在间隙2mm、放电电压12.9k V、频率8.06k H... 面向核燃料元件高性能、高可靠封装等重大需求,提出适用于低电导率难变形铁马钢包壳管-端塞的磁脉冲压接成形工艺,并利用基于LS-DYNA的数值模拟与试验验证了工艺的可行性,研究发现集磁器-包壳管在间隙2mm、放电电压12.9k V、频率8.06k Hz条件下压接质量最优,工业CT结果显示压接精度达到5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形工艺 磁脉冲 集磁器 核燃料元件 压接 工业CT 放电电压
原文传递
内酸洗工艺对Zr-Sn-Nb系合金包壳管氟残留的影响
17
作者 杨锋 王旭峰 +5 位作者 王盈辉 张海芹 张伟 刘跃 刘海明 李宇力 《有色金属加工》 CAS 2024年第3期61-63,共3页
以Φ9.5 mm×wt mm规格的Zr-Sn-Nb系合金成品管材为研究对象,使用专用内酸洗机组调整不同的酸液配比、酸水转换时间和漂洗温度开展三组实验,对各组方案所获取的试验样品,采用高温水解分光光度法检测每支试样的氟残留数值;发现内酸... 以Φ9.5 mm×wt mm规格的Zr-Sn-Nb系合金成品管材为研究对象,使用专用内酸洗机组调整不同的酸液配比、酸水转换时间和漂洗温度开展三组实验,对各组方案所获取的试验样品,采用高温水解分光光度法检测每支试样的氟残留数值;发现内酸洗工艺会显著影响锆合金包壳管氟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酸洗工艺 氟残留
下载PDF
基于环编工艺仿真和多尺度分析的SiC_(f)/SiC核能包壳管力学性能研究
18
作者 闫忠伟 范欣愉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1-198,共8页
基于环编工艺制备碳化硅纤维增强碳化硅陶瓷复合材料(SiC_(f)/SiC)包壳管纤维预制体,并通过PIP方法浸渍烧结制备核能包壳管是当前高容错包壳管的研究热点之一。在乏燃料反应堆中,为了提升热交换效率,包壳管壁厚一般不应超过0.75mm,同时... 基于环编工艺制备碳化硅纤维增强碳化硅陶瓷复合材料(SiC_(f)/SiC)包壳管纤维预制体,并通过PIP方法浸渍烧结制备核能包壳管是当前高容错包壳管的研究热点之一。在乏燃料反应堆中,为了提升热交换效率,包壳管壁厚一般不应超过0.75mm,同时还需要承受复杂外界工况与内部兆帕级气压,这为4m长包壳管的结构设计带来巨大挑战。如何面向SiC_(f)/SiC复杂成型过程,系统性建立一种反映复合材料多层级结构的有限元模型,成为包壳管安全设计的首要前提。该研究基于有限元接触算法,建立了包含环编工艺参数的碳化硅纤维环编预制体有限元模型。通过细观—宏观多尺度方法探究了纤维体积含量、纤维和基体力学性能等参数对核能包壳管力学性能的影响,打通了从制备工艺到强度校核的一体化设计链条。通过将多尺度模型与传统的层合板理论方法构建的核能包壳管模型对比,验证了后者扭转强度预报值比前者高估了69%,存在极高的设计风险。研究通过初步探索联合工艺仿真与多尺度仿真设计优化复杂碳化硅复合材料结构,并预报诸如强度和模量等力学性能,以降低昂贵的制备成本和实验成本,为未来开展复杂碳化硅纤维增强碳化硅复合材料结构的强度设计提供了较为可靠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复合材料 有限元 工艺成型仿真 多尺度方法
下载PDF
钨靶件试样的热等静压工艺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许咏丽 张金权 李化青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41-645,共5页
分别选用锆和不锈钢作为ADS固体钨靶的包壳材料,采用真空电子束焊制备钨锆及钨-不锈钢的小样品,在1 200、1 300、1 400℃和180 MPa下研究它们的热等静压(HIP)工艺条件。对HIP后的试样分别进行结合面微观观察、扩散层厚度、成分及其显微... 分别选用锆和不锈钢作为ADS固体钨靶的包壳材料,采用真空电子束焊制备钨锆及钨-不锈钢的小样品,在1 200、1 300、1 400℃和180 MPa下研究它们的热等静压(HIP)工艺条件。对HIP后的试样分别进行结合面微观观察、扩散层厚度、成分及其显微硬度的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钨-锆及钨-不锈钢包壳管均结合紧密,未见间隙或微裂纹,在1 200和1 300℃下也未见钨晶粒长大;在钨-锆包壳管结合面处主要是锆向钨扩散,而钨向锆扩散则很少,在本试验条件下,扩散层深度为6~13μm;钨-不锈钢包壳管结合面处钨和铁的扩散明显,扩散层深度约为13μm,铬和镍的扩散较少,钨-锆及钨-不锈钢结合面的显微硬度测试结果也表明,在钨锆及钨不锈钢的结合面上存在着扩散层;在含吸氧材料Zr的1 300℃、180 MPa下进行等静压后,不锈钢包壳管部分区域熔化,因此,W-S.S.的HIP不能在含Zr的条件下进行,而不含Zr的1 00℃、180 MPa才适于钨不锈钢,1 300或1 400℃、180 MPa适合于钨-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靶 热等静压 结合面 扩散层 显微硬度
下载PDF
Zr-Sn-Nb包壳管腐蚀吸氢中氢浓度测算的截面金相法
20
作者 马雁 蓝宇宁 陈嘉威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1-266,共6页
利用RH600/LECO定氢仪对Zr-Sn-Nb包壳管多个样品获取氢浓度的数据,结合样品横截面显微图像测量获取的氢化物面积分数的数据,推导出一种用于测算Zr-Sn-Nb包壳管中氢浓度的计算公式,即“截面金相法”。通过用文献中大量已知数据对该测算... 利用RH600/LECO定氢仪对Zr-Sn-Nb包壳管多个样品获取氢浓度的数据,结合样品横截面显微图像测量获取的氢化物面积分数的数据,推导出一种用于测算Zr-Sn-Nb包壳管中氢浓度的计算公式,即“截面金相法”。通过用文献中大量已知数据对该测算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运用“截面金相法”测算出的氢浓度值准确度较高,与标称氢浓度值之间的误差<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Sn-Nb 腐蚀吸氢 截面金相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