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说说命字礼仪
1
作者 贺少雅 《文史知识》 2023年第3期86-89,共4页
现今较为完整的男子命字礼见于《仪礼·士冠礼》篇。加冠礼在前,冠者要进行三次换装,首加缁布冠,次加皮弁,再加爵弁,象征着从此获得了出仕、从戎与家族祭祀权。然后是命字,由冠礼上的主宾(一般是父亲的朋友或其他尊长)为冠者赐一个... 现今较为完整的男子命字礼见于《仪礼·士冠礼》篇。加冠礼在前,冠者要进行三次换装,首加缁布冠,次加皮弁,再加爵弁,象征着从此获得了出仕、从戎与家族祭祀权。然后是命字,由冠礼上的主宾(一般是父亲的朋友或其他尊长)为冠者赐一个“字”,并念诵祝辞曰:“礼仪既备,令月吉日,昭告尔字。爰字孔嘉,髦士攸宜。宜之于嘏,永受保之,曰伯某甫。”意思是希望青年持守德行,德配美名。命字毕,代表着男子已进入成年人行列,这时要郑重地以成人之礼拜兄弟姐妹并乡大夫和乡先生,接受他们的祝福或训导,至此“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礼记·冠义》)。在这里,命字礼被定义为对即将成年者的尊重和祝福,如《仪礼·士冠礼》所说的“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名字具有“字以表德”的意涵。如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曾说:“字所以表其人之德,故儒者谓夫子为仲尼,非嫚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学庵笔记》 家族祭祀 成人之道 冠者 冠礼 仪礼
原文传递
作为“礼之始”的士冠礼 被引量:2
2
作者 梁利 蔡军波 《沧桑》 2007年第6期11-12,共2页
士冠礼是古代男子的成人礼,一个男子只有通过加冠这一阶段才能够步入社会,才可以面君,才能承担社会责任。因此在男子的一生中,冠礼的举行是一个有着重大意义的事情。而冠礼也是举行或参加其他礼,如昏礼、射礼、乡饮等礼的前提,是"... 士冠礼是古代男子的成人礼,一个男子只有通过加冠这一阶段才能够步入社会,才可以面君,才能承担社会责任。因此在男子的一生中,冠礼的举行是一个有着重大意义的事情。而冠礼也是举行或参加其他礼,如昏礼、射礼、乡饮等礼的前提,是"礼之始"。本文试图对冠礼的"礼之始"的含义做一个探讨,了解一下冠礼在古代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礼 童子 成人 礼之始 公共性
下载PDF
《士冠礼》和《士昏礼》的现代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姜楠 相宇剑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9期181-182,共2页
《仪礼》是中国最早的礼书,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儒家思想在先秦社会的全面折射,亦为学者提供了礼仪文化研究的第一手资料。但当代对《仪礼》的研究一直未形成热度,本文试从《士冠礼》和《士昏礼》两篇探究《仪礼》对现代社会... 《仪礼》是中国最早的礼书,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儒家思想在先秦社会的全面折射,亦为学者提供了礼仪文化研究的第一手资料。但当代对《仪礼》的研究一直未形成热度,本文试从《士冠礼》和《士昏礼》两篇探究《仪礼》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指导意义,以期肯定《仪礼》的现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礼》 冠礼 昏礼》
下载PDF
古代的礼制
4
作者 李唐 《唐都学刊》 1990年第1期1-9,共9页
一、为什么要了解古代的扎制在阅读古代的文献典籍时,我们常常遇到古代礼法的内容和问题。例如读《诗经·秦风·黄鸟》,就有“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等子车氏三良殉葬问题。《左传·文公六年》写道:“秦伯任好卒,以子车氏... 一、为什么要了解古代的扎制在阅读古代的文献典籍时,我们常常遇到古代礼法的内容和问题。例如读《诗经·秦风·黄鸟》,就有“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等子车氏三良殉葬问题。《左传·文公六年》写道:“秦伯任好卒,以子车氏之三子奄息、仲行、鍼虎为殉,皆秦之良也。国人哀之,为之赋《黄鸟》。”这里《诗经·秦风·黄鸟》和《左传·文公六年》所涉及的殉葬是什么样礼法,这些记载和歌唱表达了什么意义?要弄清楚它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风 仲行 冠礼 大敛 中大夫 春官宗伯 文献典籍 少牢馈食礼 见舅姑 仪礼正义
下载PDF
论士冠礼仪式体现的先秦儒家“成人”教育思想 被引量:1
5
作者 郑军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85-87,共3页
先秦儒家对上古的成人礼加以挖掘整理而成士冠礼,并赋予其新的道德教育内涵。士冠礼仪式无论在仪节的安排上还是在礼器的设置上,都体现先秦儒家化民"成人"的良苦用心,其间蕴含丰富的"成人"教育思想与道德教化意义。
关键词 冠礼 仪式 先秦儒家 “成人”教育
下载PDF
《仪礼·士冠礼》缁布冠、皮弁、爵弁形制考 被引量:1
6
作者 孙新梅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8年第2期17-22,共6页
《仪礼·士冠礼》之缁布冠、皮弁、爵弁之形制,郑玄之注,贾公彦之疏,仅为一家之言,而是非参半。后世学者从之者固有,而不从者亦众。爰作斯考,略加平议,于所不知,付之盖阙。一是有关缁布冠形制的诸家之说;二是有关皮弁形制的诸家之说... 《仪礼·士冠礼》之缁布冠、皮弁、爵弁之形制,郑玄之注,贾公彦之疏,仅为一家之言,而是非参半。后世学者从之者固有,而不从者亦众。爰作斯考,略加平议,于所不知,付之盖阙。一是有关缁布冠形制的诸家之说;二是有关皮弁形制的诸家之说;三是有关爵弁形制的诸家之说;四是缁布冠、皮弁、爵弁及其配件的参考图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礼 缁布冠 皮弁 爵弁 形制
下载PDF
整理本《仪礼注疏》校点失误举例——以《士冠礼》篇为例
7
作者 吕友仁 李森 《人文论丛》 CSSCI 2014年第1期93-109,共17页
这里所说的'整理本《仪礼注疏》',是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由王辉先生整理的本子。读整理本《仪礼注疏》,我们感受到了整理者付出的艰辛的劳动,赢得了我们作为读者的发自内心的尊重。可能是由于《仪礼》难读的原因,整理... 这里所说的'整理本《仪礼注疏》',是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由王辉先生整理的本子。读整理本《仪礼注疏》,我们感受到了整理者付出的艰辛的劳动,赢得了我们作为读者的发自内心的尊重。可能是由于《仪礼》难读的原因,整理本在校点上颇有不尽如人意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理本 《仪礼注疏》 冠礼
下载PDF
《仪礼·士冠礼》郑玄注释例
8
作者 高旭日 罗毅峰 《文教资料》 2018年第34期56-58,共3页
通过对《仪礼·士冠礼》郑玄注释条例的汇总分析,可以将其注释内容分为文义注释、礼法注释、文字校勘、引证、阙疑五类,同时对郑玄注经多用直训、随文而释、善于发凡等特点进行了阐释。
关键词 仪礼 冠礼 郑玄注
下载PDF
朴斋笔谈(四)
9
作者 钱玄 《文教资料》 1994年第2期71-78,共8页
古食礼杂谈古饮食之礼极为烦琐。这里只谈古食礼之异于后世者若干事。古人在食前必洗手,其盥洗方式有二:一种是一般人平时自行沃洗。《仪礼·士冠礼》:“夙兴,设洗,直东荣,南北以堂深,水在洗东。”郑玄注:“洗,承盅洗者弃水器也。... 古食礼杂谈古饮食之礼极为烦琐。这里只谈古食礼之异于后世者若干事。古人在食前必洗手,其盥洗方式有二:一种是一般人平时自行沃洗。《仪礼·士冠礼》:“夙兴,设洗,直东荣,南北以堂深,水在洗东。”郑玄注:“洗,承盅洗者弃水器也。士用铁。水器,尊卑皆用金,及大小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礼 饮食之礼 弃水 郑玄注 冠礼 水器 《尚书大传》 五石 古城遗址 考古发掘
下载PDF
《仪礼》复原与礼学研究——第三届中国礼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要
10
作者 张德付 《山西档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0-131,共2页
在三礼中,《仪礼》作为礼经的地位是不容置疑的。但我们只要翻开经学研究的相关论著目录,就会发现历代礼学研究中,《仪礼》研究最为薄弱。《四库总目提要》云:“古称议礼如聚讼,然《仪礼》难读,儒者罕通,不能聚讼。《礼记》辑自汉儒,某... 在三礼中,《仪礼》作为礼经的地位是不容置疑的。但我们只要翻开经学研究的相关论著目录,就会发现历代礼学研究中,《仪礼》研究最为薄弱。《四库总目提要》云:“古称议礼如聚讼,然《仪礼》难读,儒者罕通,不能聚讼。《礼记》辑自汉儒,某增某减,具有主名,亦毋庸聚讼。所辨论求胜者,《周礼》一书而已。”儒者罕通,不能聚讼,可见《仪礼》学之黯淡冷落。此种境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礼》 礼学 三礼 礼经 仪礼正义 沈文倬 议礼 礼书通故 冠礼 经学研究
下载PDF
“病”义补正
11
作者 任远 《辞书研究》 2000年第6期140-142,共3页
关键词 冠礼 汉语大词典 《古代汉语》 郑玄注 经义述闻 王引 子病 狐疑犹豫 语文课本 吴武陵
下载PDF
简谈我国古人的姓、名、字、号
12
作者 朱永康 《兰州学刊》 1985年第6期91-93,共3页
我国的姓氏产生于原始社会。姓氏是姓与氏的合称。上古的时候,姓与氏是分开的,当时的姓表示的是族号,氏表示的则是姓的分支。母系氏族公社确立后,由于子孙的不断繁衍,一个大族于是分成若干个支,散居于各地。这些分散出来的每一个小支,... 我国的姓氏产生于原始社会。姓氏是姓与氏的合称。上古的时候,姓与氏是分开的,当时的姓表示的是族号,氏表示的则是姓的分支。母系氏族公社确立后,由于子孙的不断繁衍,一个大族于是分成若干个支,散居于各地。这些分散出来的每一个小支,各自选用一个特殊的记号来作标志,以此区别于大族,这就是氏。由此可见,姓是比氏更大的概念,是整个大部落的标记,而氏则是小部落的称呼。《通鉴补记》记载:“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例如最早商人的祖先姓子,后分为殷、时、来、宋、空同等氏。战国以后,姓与氏开始合一。顾炎武的《曰知录》卷十三“氏族”载:“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到东汉时期,通称之为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史公 空同 母系氏族公社 通鉴 祖考 青莲居 季路 冠礼 韩昌黎 公孙侨
下载PDF
“头衣”种种
13
作者 王作新 《文史知识》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120-122,共3页
问:古代的帽子,种类颇多,名称各异,如冠、冕、弁、胄等等,我虽然大致知道它们的不同,却又知之不详,很想从贵刊中得到解答。山西阳泉柳阳答:帽子是服饰的一部分,因为它着于头上,古代又概称之为'头衣',具体地说,则有许多不同的形制。
关键词 头衣 山西阳泉 朱红色 《说文解字注》 《与元九书》 马中锡 冠礼 浑言 平民百姓 张舜徽
原文传递
《士冠礼》“三服之屨”于“经末记前”辨
14
作者 王忠杰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105-112,共8页
《仪礼·士冠礼》“三服之屨”于“经末记前”,不与服同陈的缘由,历代礼学家有不同的见解,自有特点。汉唐独尊经书原貌,重视经文内部的差异。以服屨有上下之分,用屨有冬夏之别,论断“屨在下”,是为卑贱。宋儒朱子尝试调整服屨位置,... 《仪礼·士冠礼》“三服之屨”于“经末记前”,不与服同陈的缘由,历代礼学家有不同的见解,自有特点。汉唐独尊经书原貌,重视经文内部的差异。以服屨有上下之分,用屨有冬夏之别,论断“屨在下”,是为卑贱。宋儒朱子尝试调整服屨位置,方便阅读《仪礼》,恐有“割裂经文”之嫌。有清一代,汉宋兼采,一则承继汉唐“屨在下”之解,以屨贱表明用屨背后的礼义内涵对经文的限制;一则揭示经书文本内部结构有章法次序,轻重之义,阐明服屨不同陈符合古人作文伦次,如此让“三服之屨”于“经末记前”得到较为合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礼 三服之屨 经末记前 屨贱 经文伦次
下载PDF
周代冠礼的运作规程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彩云 《南方职业教育学刊》 2013年第5期79-83,共5页
冠礼是中国古代男子的成年礼,宣告加冠者成人,从此拥有成人的权利,也要承担国家、社会和家族所赋予他的各种责任和义务。冠礼对加冠者意义重大,因此成为周礼重要的组成部分,周人为此设计了繁琐复杂的运作规程。
关键词 周代冠礼 运作规程 《仪礼·冠礼
下载PDF
“结发”注辨
16
作者 耳提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4期39-,共1页
陈琳《饮马长城窟行》“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明知边地苦,贱妾阿能久自全”中的“结发”一词,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第四册注云:“结发,指男女初成年时。男年二十结发加冠,女年十五结发加笄,表示已长大成人,可以结婚了。”朱东润主... 陈琳《饮马长城窟行》“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明知边地苦,贱妾阿能久自全”中的“结发”一词,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第四册注云:“结发,指男女初成年时。男年二十结发加冠,女年十五结发加笄,表示已长大成人,可以结婚了。”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二册注云:“结发,古代男女成年的时候要把头发束起来。女子新婚,作成年装束,也把头发结上。”这二家注“结发”,都是有根据的。《仪礼·士冠礼》:“将冠者,采衣紒,在房中,南面。”注:“紒,结发。”《史记·主父偃传》:“臣结发游学,四十余年。”又《李将军列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马长城窟行 李将军列传 贱妾 冠礼 《古代汉语》 朱东润 王力 结发为夫妻 冠者 种葛篇
下载PDF
明洪武时期的冠礼重建
17
作者 陈士银 《三江高教》 2016年第2期64-69,共6页
在结合《仪礼·士冠礼》经说与借鉴唐宋先例的基础上,洪武建国后即着力重整前元对儒家冠礼的破坏格局。上至皇室、中及品官、下达庶人,洪武朝冠礼系统颇为周密。品官冠礼在周、唐、宋的先例上酌情损益,以简约为特色,但并非一味删繁... 在结合《仪礼·士冠礼》经说与借鉴唐宋先例的基础上,洪武建国后即着力重整前元对儒家冠礼的破坏格局。上至皇室、中及品官、下达庶人,洪武朝冠礼系统颇为周密。品官冠礼在周、唐、宋的先例上酌情损益,以简约为特色,但并非一味删繁就简。士庶冠礼仪节与品官冠礼仪节高度雷同,有失繁缛,为后人留下"鲜有能行之"的口实。国家草创之初,就能锐意制礼作乐,洪武朝冠礼重建的效果确实不容低估。但是其中问题,诸如不分嫡庶、及男不及女、重冠服轻冠礼等,也十分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武 品官冠礼 冠礼 重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