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恤由之丧”与《士丧礼》的写定
1
作者 孙思旺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6-40,共5页
《礼记·杂记》“恤由之丧”一段文字,对于推溯《士丧礼》暨《仪礼》成书至关重要。自唐林宝以来,多将“恤由”解为人名,不可信据。实则“恤”即“恤礼”之“恤”,“由”即“仲由”之“由”。仲由(子路)死于卫国内乱,鲁哀公忧恤其丧... 《礼记·杂记》“恤由之丧”一段文字,对于推溯《士丧礼》暨《仪礼》成书至关重要。自唐林宝以来,多将“恤由”解为人名,不可信据。实则“恤”即“恤礼”之“恤”,“由”即“仲由”之“由”。仲由(子路)死于卫国内乱,鲁哀公忧恤其丧亡,遂遣孺悲学士丧礼于孔子。子路身份为士,故孺悲衔命所学为士丧礼。子路死于鲁哀公十五年冬,先于孔子之卒三数月,而从孺悲学成复命到撰次成书,尚需较长一段时间,故“《士丧礼》于是乎书”,显系书于孔子去世以后。孔子既殁,七十子之徒渐次凋零,孔门后学忧惧礼典坠失,遂效孺悲之举,渐次写于竹帛。中经战国纷乱、嬴秦焚书,《仪礼》至汉仅传十七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子路 孺悲 丧礼
下载PDF
侍奉逝者的魂魄:士丧礼
2
作者 彭林 《文史知识》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7-108,共12页
如何处理亲人的遗体,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文化现象之一,这在宗教团体中表现尤盛。无论是佛教、伊斯兰教,还是基督教,都有相当复杂的丧礼,从而显示出不同的文化观。儒学不是宗教,儒家丧礼最鲜明的特色是处处体现出生者对于死者的温情。
关键词 儒家 丧礼 《仪礼》 “复” “奠” 古代丧礼 哭位 报丧 吊唁 沐浴 “饭含” “袭” 小殓 大殓 “设重” “为铭”
原文传递
唐代双龙柄尊及其相关问题
3
作者 董健丽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0-63,112,共5页
本文对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及各地出土的唐代双龙柄尊进行了分类,阐述了其特点、属性及用途,并划归了相应的窑口,指出其为唐代贵族、士大夫使用的高级随葬品,保留着战国丧葬遗风,是当时通天保平安的神器。
关键词 双龙柄尊 丧礼 通天神器
原文传递
《士丧礼疏》分节法探微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洛旻 《中国典籍与文化》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28,共8页
清代陈澧指出读《仪礼》之法有三:一曰分节,二曰绘图,三曰释例,并谓分节之法早肇见于郑玄、贾公彦注疏。到朱子时有见《仪礼》"记不分章,记不随经",因此撰著《仪礼经传集解》发明新法,将经文每段截开,于段末标出每段旨要。后... 清代陈澧指出读《仪礼》之法有三:一曰分节,二曰绘图,三曰释例,并谓分节之法早肇见于郑玄、贾公彦注疏。到朱子时有见《仪礼》"记不分章,记不随经",因此撰著《仪礼经传集解》发明新法,将经文每段截开,于段末标出每段旨要。后来研读《仪礼》莫不由此法。反观贾《疏》的分节法,风格与朱子之法大不相同。本文以《士丧礼疏》为例,探讨贾公彦《仪礼疏》分节之法,发现《疏》文除了标明"自此尽某"一类分节语外,在经、《注》有足够提示的情况下,《疏》并不特别说明分节。又或《疏》已说明该段分节段旨,下文有相似段落则不再重申。此外,除了明确的分节语外,贾氏分章划节之内容,须透过贯通经、《注》、《疏》三者,才能互文见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公彦 仪礼疏 丧礼 分节
原文传递
“以故兴物”考辨与发微:以郭店楚简《性自命出》篇为参照
5
作者 姚永辉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3-29,共7页
《礼记》中子游述及"以故兴物"与"微情"代表两种不同的制礼之法,然礼家对"以故兴物"的解释素有分歧。郭店战国楚简出土,研究者判断子游论述与《性自命出》篇密切相关,这为重新解读"以故兴物"... 《礼记》中子游述及"以故兴物"与"微情"代表两种不同的制礼之法,然礼家对"以故兴物"的解释素有分歧。郭店战国楚简出土,研究者判断子游论述与《性自命出》篇密切相关,这为重新解读"以故兴物"提供了可能。"以故兴物"意指因某种特定的教化目的,利用基于人情且精心设计"外物"以兴发释放行礼者与礼仪相匹配的情感。"以故兴物"的对象包括两类:一为情感充分者,一为情感不足者,前者需借助外物将"情"兴发、释放、宣泄出来,再在仪式的引导之下,调节情感浓烈之程度,后者则在外物的影响之下,调动原本不足的情感,以达到反躬修身的目的。"以故兴物"广泛地运用于各种仪式之中,辨明其义对于厘清"兴"与"礼","兴"、"情"与"物"等多组概念的关系,深入儒家礼学思想演进的肌理有着重要的解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故兴物 性自命出 礼记 丧礼
原文传递
《周晋鎣》铭文补释——附论《仪礼·士丧礼》中的“夷盘”礼制问题
6
作者 晁福林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6-93,共8页
新刊布的《周晋盘》、《周晋鎣》是名周晋者为其父丧所铸的两件配套之器,两器铭文相同。关于铭文的释读,尚有可以补释的余地。铭文所云“丧厥胡考,不敢视厥身”,其意比较费解,分析相关材料,可以推测其意思是名周晋者不敢视其逝世的父考... 新刊布的《周晋盘》、《周晋鎣》是名周晋者为其父丧所铸的两件配套之器,两器铭文相同。关于铭文的释读,尚有可以补释的余地。铭文所云“丧厥胡考,不敢视厥身”,其意比较费解,分析相关材料,可以推测其意思是名周晋者不敢视其逝世的父考之身。联系《仪礼·士丧礼》的记载,可以推测《周晋盘》即礼书所提到的丧礼中承接浴尸之水和置冰寒尸的“夷盘”。这对于认识《士丧礼》中的夷盘礼制问题有比较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晋盘》 《周晋鎣》 夷盘 丧礼
下载PDF
《仪礼·士丧礼》“重鬲”简议——兼论《新定三礼图》释义
7
作者 王宁玲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6年第4期185-188,共4页
《士丧礼》云"重鬲",即悬挂于重的鬲,郑玄《注》未释"鬲",其形制应如《说文》所云"鼎属"、"三足",如出土所见侈口,束颈。东汉时相关文献或作"历",或云"罂"、"瓮&quo... 《士丧礼》云"重鬲",即悬挂于重的鬲,郑玄《注》未释"鬲",其形制应如《说文》所云"鼎属"、"三足",如出土所见侈口,束颈。东汉时相关文献或作"历",或云"罂"、"瓮",名称发生变化。唐代礼书记载"鬲,瓦罂",即用鬲名,非用其器。自《新定三礼图》以来,后人多将"重"与"重鬲"混为一物。"重"广义上指重木、重鬲、苇席组成的一个整体,狭义上指代单个的木架子,又称为"重木"。狭义上的重与重鬲作用、形制不同,两者并非一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礼·丧礼 重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