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国家权力”的“地方”运作——以清代湘西苗疆“边墙-墟场”结构为例 |
暨爱民
赵月耀
|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9 |
7
|
|
2
|
清代湘西苗区的商业市场 |
石邦彦
|
《民族论坛》
|
1988 |
1
|
|
3
|
湘西农村墟场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 |
刘美祖
张淑芳
|
《怀化师专学报》
|
1997 |
1
|
|
4
|
墟场一景(创作) |
赖九斤
|
《少儿美术》
|
2010 |
0 |
|
5
|
传播先进文化的有效载体——怀化市加强宣传阵地建设的调查 |
王绍华
|
《湖南宣传》
|
2003 |
0 |
|
6
|
龙米谷 坚守那一抹银白耀彩光 |
田力
|
《民族论坛》
|
2013 |
0 |
|
7
|
盘活民间文化资源推进民族墟场建设 |
曾文松
|
《湖南宣传》
|
2003 |
0 |
|
8
|
湘西墟场体育研究 |
张波
|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6
|
|
9
|
苗族和谐理念的墟场展演——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湘西苗族赶秋节 |
李芸
麻美垠
|
《三峡论坛》
|
2014 |
1
|
|
10
|
墟场文化:民族地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 |
刘志贻
|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0 |
|
11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红色墟场的研究 |
江小华
|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
2008 |
0 |
|
12
|
湘西墟场体育文化的历史流变与归因 |
张波
|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
201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