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01篇文章
< 1 2 19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细胞凋亡与细胞增殖间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97
1
作者 刘海峰 刘为纹 房殿春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9年第8期649-651,共3页
目的 通过观察胃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细胞凋亡与细胞增殖间的关系,探讨细胞凋亡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 UTP 缺口末端标记(TUNEL) 技术及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 免疫组织化学染... 目的 通过观察胃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细胞凋亡与细胞增殖间的关系,探讨细胞凋亡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 UTP 缺口末端标记(TUNEL) 技术及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10 例正常胃粘膜、16 例萎缩性胃炎、36 例肠化生、20 例异型增生和53 例胃癌中的凋亡细胞、增殖细胞进行原位观察和比较.结果 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中凋亡细胞指数(11-9 % ;14-7 % ,8-0 % ) 均显著高于正常胃粘膜和 胃癌(3-5 % ,5-8 % ,t = 2-058 ~7-901 ,P< 0-01 ~P < 0-05) ;异型增生、胃癌与肠化生相比,凋亡细胞明显减少、增殖细胞明显增多( P< 0-05) ;胃癌细胞增殖指数(47-5 % ) 显著高于异型增生(30-1 % ,P< 0-01) . 胃癌前病变及胃癌组织中的凋亡细胞指数与 增 殖细 胞指 数 呈显 著相 关( r = 0-966 , - 0-897 ,P< 0-05) .结论 胃粘膜癌变过程中不仅存在活跃的细胞增殖,而且存在细胞凋亡异常. 高增殖能力的细胞可能通过选择而占据优势,导致胃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癌前状态 细胞凋亡 增殖细胞核抗原
下载PDF
胃癌癌前病变演化与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关系 被引量:69
2
作者 许岸高 李韶光 +3 位作者 刘集鸿 浓剑刚 姜泊 甘爱华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85-186,共2页
目的了解细胞凋亡和增殖及基因bcl2、p53表达在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早期胃癌、进展期胃癌患者这演化序列中的规律和可能作用。方法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其细胞凋亡,采用免疫组... 目的了解细胞凋亡和增殖及基因bcl2、p53表达在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早期胃癌、进展期胃癌患者这演化序列中的规律和可能作用。方法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其细胞凋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其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标记和bcl2、P53蛋白表达。结果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早期胃癌和晚期胃癌的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6.4±1.9)%、(14.1±4.1)%、(23.3±6.1)%、(17.4±2.6)%、(11.3±3.7)%、(6.3±20)%;PCNA指数分别为(11.3±2.2)%、(18.9±6.5)%、(20.3±7.3)%、(40.0±10.6)%、(53.1±109)%和(72.4±18.4)%;bcl2蛋白表达分别为10.0%、23.3%、40.0%、56.7%、85.7%和46.7%;P53蛋白表达分别为0%、0%、0%、4.3%、14.3%和53.3%。结论(1)在胃癌演化序列中,起初3个阶段的凋亡指数和PCNA指数同时上升,而在不典型增生期开始,PCNA继续上升,而凋亡指数逐渐下降。(2)在胃癌中,bcl2蛋白的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增殖细胞核抗原 细胞凋亡 癌前病变
原文传递
蟾蜍灵对肝癌细胞SMMC 7721的细胞毒作用及生长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2
3
作者 陈小义 呼文亮 +2 位作者 徐瑞成 陈莉 钱进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93-296,共4页
为探讨蟾蜍灵的抗癌作用机理 ,以肝癌SMMC772 1细胞为靶细胞 ,应用噻唑蓝还原法检测细胞毒作用 ,双荧光染色法和DNA电泳技术检测细胞凋亡与坏死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细胞生长相关基因p2 1waf1/cip1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蛋白表达 .... 为探讨蟾蜍灵的抗癌作用机理 ,以肝癌SMMC772 1细胞为靶细胞 ,应用噻唑蓝还原法检测细胞毒作用 ,双荧光染色法和DNA电泳技术检测细胞凋亡与坏死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细胞生长相关基因p2 1waf1/cip1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蛋白表达 .结果表明 ,0 .0 1μmol·L- 1及以上浓度蟾蜍灵对SMMC772 1细胞具有显著细胞毒作用 ,形态学和DNA片段化检测证实蟾蜍灵诱导的细胞死亡以凋亡为主 ;p2 1waf1/cip1在蟾蜍灵诱导下表达上调 ,同时PCNA的表达下降 ,两者呈负相关 (P <0 .0 1) .提示蟾蜍灵通过上调p2 1waf1/cip1表达 ,下调PCNA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蜍灵 细胞毒性 肝癌 增殖细胞核抗原 基因表达 细胞 SMMC7721细胞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CD44、PCNA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53
4
作者 黄文斌 卢林明 齐琼 《实用癌症杂志》 2000年第4期356-358,共3页
目的 研究胃癌组织中CD44、PCNA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S P法 )检测 5 4例胃癌组织中CD 44、PCNA的表达。结果 胃癌组织中CD 44阳性率为 64 .8% ,PCNA的阳性率为 10 0 .0 % ,其中弱阳性 (Ⅰ~Ⅱ级 )表... 目的 研究胃癌组织中CD44、PCNA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S P法 )检测 5 4例胃癌组织中CD 44、PCNA的表达。结果 胃癌组织中CD 44阳性率为 64 .8% ,PCNA的阳性率为 10 0 .0 % ,其中弱阳性 (Ⅰ~Ⅱ级 )表达率为 2 4.1% ,强阳性 (Ⅲ~Ⅳ级 )表达率为 75 .9%。CD 44、PCNA的表达率与胃癌的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CD 44与PCNA的表达存在正相关。结论 检测CD 44、PCNA在胃癌中的表达对判断胃癌的生物学行为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CD44 增殖细胞核抗原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三七总皂甙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后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40
5
作者 苏白海 李孜 +2 位作者 樊均明 王宓 唐嵘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8-371,共4页
目的 研究三七总皂甙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后大鼠肾间质纤维化过程的防治作用。方法 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手术组和三七总皂甙治疗组,建立单侧输尿管梗阻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分别于造模后第3、7、14、2 1d处死大鼠,留取梗阻侧肾脏制备病理切... 目的 研究三七总皂甙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后大鼠肾间质纤维化过程的防治作用。方法 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手术组和三七总皂甙治疗组,建立单侧输尿管梗阻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分别于造模后第3、7、14、2 1d处死大鼠,留取梗阻侧肾脏制备病理切片。光镜观察肾间质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 SMA)表达。结果 手术组呈进行性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管上皮细胞及间质α-SMA表达明显增加。三七总皂甙治疗组肾间质纤维化减轻,肾小管上皮细胞PCNA表达明显增加,α- SMA表达明显减少,间质PCNA、α- SMA表达明显减少(P<0 .0 5 )。结论 三七总皂甙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后的肾间质纤维化有抑制作用,可阻断肾小管上皮细胞-肌纤维母细胞的转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甙 增殖细胞核抗原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肾间质 纤维化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相关胃溃疡的细胞增殖与凋亡研究 被引量:44
6
作者 彭仲生 梁湛聪 +1 位作者 刘幕嫦 欧阳能太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218-219,共2页
目的观察Hp感染对胃溃疡(GU)患者胃粘膜上皮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进而对溃疡发生机制进行探讨.方法标本取自内镜下胃粘膜活检,细胞凋亡检测采用Tunel方法,细胞增殖检测采用免疫组化LSAB方法测定增殖细胞核抗原(P... 目的观察Hp感染对胃溃疡(GU)患者胃粘膜上皮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进而对溃疡发生机制进行探讨.方法标本取自内镜下胃粘膜活检,细胞凋亡检测采用Tunel方法,细胞增殖检测采用免疫组化LSAB方法测定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结果GUHp+患者细胞凋亡指数(AI)明显高于Hp-患者(P<005),但比较两者的增殖细胞指数(PCNALI),无显著性差异(P>005);慢性浅表性胃炎Hp+患者AI,PCNALI明显高于Hp-患者(P<005),GUHp+患者的AI/PCNALI比值为1541,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Hp感染能诱导GU患者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增加,出现细胞凋亡与细胞增殖平衡失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细胞凋亡 增殖细胞核抗原 幽门螺杆菌
下载PDF
Brdu和PCNA标记观察丹参酮对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7
7
作者 王修杰 袁淑兰 +1 位作者 黄韧敏 宋毅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388-391,共4页
为了解丹参酮的抗癌作用并探索其机理,用丹参酮处理人肝癌细胞株和白血病细胞株,Brdu掺入标记和PCNA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癌细胞增殖动力学指标。结果:丹参酮处理人肝癌细胞和白血病细胞株后,Brdu标记率分别为8.95%,... 为了解丹参酮的抗癌作用并探索其机理,用丹参酮处理人肝癌细胞株和白血病细胞株,Brdu掺入标记和PCNA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癌细胞增殖动力学指标。结果:丹参酮处理人肝癌细胞和白血病细胞株后,Brdu标记率分别为8.95%,19.0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8.0%,25.57%,P<0.01);PCNA阳性率分别为57.0%,30.3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74.3%,47.05%,P<0.01)。结果表明,Brdu标记和PCNA检测在研究肿瘤细胞增殖及影响因素等方面有重要应用价值,丹参酮抑制癌细胞增殖与抑制癌细胞DNA合成、PCNA表达及DNA多聚酶δ活性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 抗癌作用 BRDU标记 增殖细胞核抗原
下载PDF
非坏死剂量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32
8
作者 姜幼纯 董奇男 +1 位作者 肖邦良 李寿祺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55-558,628,共5页
目的 为化学物致癌危险性评价提供合适的肝癌动物模型 ,并寻找其早期敏感指标。方法 应用本室早年已建立的以非坏死剂量的二乙基亚硝为启动剂 ,以苯巴比妥为促进剂诱发大鼠肝癌两阶段模型 ,进一步用 HE染色、胚胎型谷胱甘肽转移酶 (P-... 目的 为化学物致癌危险性评价提供合适的肝癌动物模型 ,并寻找其早期敏感指标。方法 应用本室早年已建立的以非坏死剂量的二乙基亚硝为启动剂 ,以苯巴比妥为促进剂诱发大鼠肝癌两阶段模型 ,进一步用 HE染色、胚胎型谷胱甘肽转移酶 (P- GST)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免疫组化染色为指标 ,在 3、6、12和 2 4个月末进行观察。结果 经启动剂与促进剂作用的实验组 ,可产生以嗜酸性细胞为主的癌前病变和肿瘤 ;以 P- GST为标识可显示许多单个肝细胞、转变灶及瘤性结节均呈阳性 ;以 HE染色所识别的转变灶及瘤性结节 PCNA表达较高 ,细胞核 /浆比例减小。而且瘤性结节表达较转变灶更显著。结论 肝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肝癌 转变灶 瘤性结节 胚胎型谷胱苷肽转移酶 增殖细胞核抗原 组织学
下载PDF
Expression of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and CD44 variant exon 6 in primary tumors and corresponding lymph node metastases of colorectal carcinoma with Dukes'stage C or D 被引量:37
9
作者 Ji-ChenqZhang Zuo-RenWang +5 位作者 Yan-JuanCheng Ding-ZhongYang Jing-SenShi Ai-LinLiang Ning-NaLiu Xiao-MinWang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7期1482-1486,共5页
AIM: To study changes in characteristics of colorectal carcinoma during the metastatic process and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ell proliferation activity and metastatic ability of patients with Dukes′ sta... AIM: To study changes in characteristics of colorectal carcinoma during the metastatic process and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ell proliferation activity and metastatic ability of patients with Dukes′ stage C or D.METHODS: Formalin fixed and paraffin embedded materials of primary tumors and corresponding lymph node metastases resected from 56 patients with Dukes′ stage C or D of colorectal carcinoma were stained immunohistochemically with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 and CD44variant exon 6 (CD44v6).RESULTS: Thirty-one of 56 patients (55.4 %) expressed PCNA in the primary sites and 36 of 56 patients (64.3 %)expressed PCNA in the metastatic lymph nodes. A significant relation in PCNA expression was observed between the primary site and the metastatic lymph node (0.010<P<0.025).Forty-one of 56 patients (73.2 %) expressed CD44v6 in the primary site and 39 of 56 patients (69.6 %) expressed CD44v6 in the metastatic lymph node. There was also an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of CD44v6 between the primary site and the metastatic lymph node (0.005<P<0.010). No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between expression of CD44v6 and PCNA in the primary site (0.250<P<0.500).CONCLUSION: This study partially demonstrates that tumor cells in metastatic lymph node of colorectal carcinoma still possess cell proliferation activity and metastatic ability of tumor cells in primary site. There may be no association between cell proliferation activity and metastatic ability in colorectal carcino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直肠癌 淋巴结转移癌 细胞增殖 CD44v6 增殖细胞核抗原
下载PDF
翼状胬肉中细胞增殖与凋亡相关基因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38
10
作者 郑卫东 徐国兴 +2 位作者 胡建章 林雯 王婷婷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649-651,共3页
目的 :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和抑凋亡基因Bcl 2、凋亡基因bax产物在翼状胬肉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 18例翼状胬肉、 9例正常结膜组织中PCNA、Bcl 2、bax基因产物的表达。结果 :PCNA在翼状胬肉中的... 目的 :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和抑凋亡基因Bcl 2、凋亡基因bax产物在翼状胬肉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 18例翼状胬肉、 9例正常结膜组织中PCNA、Bcl 2、bax基因产物的表达。结果 :PCNA在翼状胬肉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结膜 (P <0 0 1) ,Bcl 2主要表达于翼状胬肉的上皮基底层细胞 ,正常结膜无表达 ,bax在翼状胬肉与正常结膜中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CNA与Bcl 2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翼状胬肉的发生、发展与PCNA和Bcl 2、bax的异常表达有关 ,可能是细胞异常增殖和凋亡失衡的共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相关基因蛋白 发病机理 增殖细胞核抗原
原文传递
PCNA在肿瘤病理学上的应用 被引量:37
11
作者 邓志鸿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31-333,共3页
自Miyachi等(1978)报道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以来,关于其生物学特性及基因的生长调节等都得到较详细及报道。近年来,研究PCNA免疫组化染色在肿瘤病理学上的应用及报道日趋增多,本文就这些文章作一... 自Miyachi等(1978)报道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以来,关于其生物学特性及基因的生长调节等都得到较详细及报道。近年来,研究PCNA免疫组化染色在肿瘤病理学上的应用及报道日趋增多,本文就这些文章作一简要综述。 1 PCNA的生物学特性 PCNA又称周期素(cyclin),是一种36kD、酸性、无组蛋白的细胞核多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病理学 增殖细胞核抗原
下载PDF
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与AgNORs图像分析在判断肺癌预后上的应用 被引量:33
12
作者 王恩华 刘闺男 赫明昌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43-145,共3页
应用抗增殖细胞核抗原(抗PCNA)单克隆抗体,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和AgNORs染色图像分析,对有确切随访结果的86例原发性肺癌和10例肺炎性假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PC-NA阳性反应计算出的增殖指数(PI)与... 应用抗增殖细胞核抗原(抗PCNA)单克隆抗体,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和AgNORs染色图像分析,对有确切随访结果的86例原发性肺癌和10例肺炎性假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PC-NA阳性反应计算出的增殖指数(PI)与图像分析的AgNORs计数及其颗粒总面积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二者均与肺癌分型有关,并随癌分化程度的增高而减小;与TNM分期中的淋巴结(N)和远隔转移(M)有关;术后存活5年以上者明显小于3年以内者(P<0.01)。认为PCNA的表达和AgNORs图像分析技术有助于肺癌的分型、分化及预后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预后 仁组成区 增殖细胞核抗原
原文传递
大肠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细胞凋亡与细胞增殖间关系的原位观察 被引量:34
13
作者 孙保存 赵秀兰 惠京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848-851,共4页
大肠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细胞凋亡与细胞增殖间关系的原位观察孙保存赵秀兰惠京大肠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细胞凋亡与细胞增殖间关系的原位观察@孙保存@赵秀兰@惠京...
关键词 大肠肿瘤 癌前状态 细胞凋亡 增殖细胞核抗原
原文传递
叶酸治疗萎缩性胃炎并干预胃癌生成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被引量:29
14
作者 朱舜时 夏书军 +3 位作者 陈晓宇 汪敏 彭延申 施尧 《胃肠病学》 2002年第2期86-89,共4页
目的:研究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叶酸水平与胃粘膜病变及某些基因变化的关系。方法:胃镜及胃粘膜活检确诊 为中度以上的萎缩性胃炎患者80例,测定其基础状态及服用叶酸1年后的血清叶酸水平、粘膜病理及p53、p16、Fas 和增殖... 目的:研究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叶酸水平与胃粘膜病变及某些基因变化的关系。方法:胃镜及胃粘膜活检确诊 为中度以上的萎缩性胃炎患者80例,测定其基础状态及服用叶酸1年后的血清叶酸水平、粘膜病理及p53、p16、Fas 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基因表达水平。结果:①血清叶酸水平与萎缩及异型增生负相关显著(P=0.001,P= 0.053),与Fas表达负相关趋向显著;②随叶酸水平上升,萎缩及肠化呈减轻趋势,高水平时达到显著(P=0.001,P =0.052),并伴p53表达下调(P=0.056);③服用叶酸大幅度提高其血清水平者,呈现异型增生明显减轻(P=0.066), 并伴Fas及PCNA基因表达的明显下调(P=0.007,P=0.083)。结论:补充叶酸可以影响胃粘膜基因调节,减轻损 伤,抑制增殖,使萎缩、肠化及异型增生明显改善,从而阻断胃癌癌前病变的进展。因此,叶酸可以治疗萎缩性胃炎 并干预胃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萎缩性 胃肿瘤 P53基因 Fas 增殖细胞核抗原 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鼻息肉组织中细胞增殖与凋亡相关基因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9
15
作者 董震 关桂梅 常万龙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2000年第6期429-431,I029,共4页
目的 探讨以嗜酸粒细胞浸润为主要病理特征的鼻息肉组织细胞增殖和凋亡的规律 ,以加深对鼻息肉病理机制的了解。方法 以免疫组化染色法对 2 6例 (2 6侧 )鼻息肉和 14例 (14侧 )正常下鼻甲组织行增殖细胞核抗原 (proliferatingcellnucl... 目的 探讨以嗜酸粒细胞浸润为主要病理特征的鼻息肉组织细胞增殖和凋亡的规律 ,以加深对鼻息肉病理机制的了解。方法 以免疫组化染色法对 2 6例 (2 6侧 )鼻息肉和 14例 (14侧 )正常下鼻甲组织行增殖细胞核抗原 (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 ,PCNA)及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x、抑凋亡基因Bcl 2检测。结果 ①鼻息肉粘膜上皮PCNA、Bcl 2和Bax阳性表达均显著高于下鼻甲组织 ,但Bcl 2与Bax阳性表达百分率的比值与下鼻甲组织无明显差异 ,表明鼻息肉上皮细胞凋亡趋势较为明显 ;②鼻息肉组织中腺体、嗜酸粒细胞Bcl 2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Bax ,而下鼻甲组织中二者则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鼻息肉上皮细胞有显著的增殖特性 ;凋亡基因Bax和抑凋亡基因Bcl 2表达失衡使细胞凋亡受抑制是鼻息肉组织中嗜酸粒细胞数增多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息肉 脱噬作用 增殖细胞核抗原
下载PDF
莪术油对小鼠肝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影响 被引量:26
16
作者 石灵春 吴万垠 +3 位作者 张维彬 区勇全 谭敏 肖楚梅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9年第2期156-157,共2页
目的揭示莪术油对小鼠肝癌细胞增殖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用莪术油进行2次抑制小鼠肝癌HepA实验.以抗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评估莪术油对小鼠肝癌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莪术油对小鼠肝癌HepA的抑瘤... 目的揭示莪术油对小鼠肝癌细胞增殖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用莪术油进行2次抑制小鼠肝癌HepA实验.以抗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评估莪术油对小鼠肝癌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莪术油对小鼠肝癌HepA的抑瘤率分别为52%和51%,与对照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经莪术油作用过的小鼠HepA肝癌细胞的PCNA阳性指数(PCNA-PI)为30±4,显著低于对照组40±6(P<001).结论莪术油抑制小鼠肝癌生长可能与其抑制PC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莪术油 增殖细胞核抗原
下载PDF
蟾蜍灵诱导白血病HL-60细胞分化及相关基因表达 被引量:31
17
作者 徐瑞成 陈小义 +2 位作者 陈莉 呼文亮 钱进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1-153,共3页
目的 研究中药蟾酥中蟾毒成分蟾蜍灵 ( bufalin)的抗癌机制。方法 以早幼粒白血病 HL - 60细胞为靶细胞 ,应用电镜技术观察 bufalin诱导的细胞分化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 ( PCNA)和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 p2 1W... 目的 研究中药蟾酥中蟾毒成分蟾蜍灵 ( bufalin)的抗癌机制。方法 以早幼粒白血病 HL - 60细胞为靶细胞 ,应用电镜技术观察 bufalin诱导的细胞分化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 ( PCNA)和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 p2 1WAF1 的表达。结果  0 .0 0 1μmol/ L bufalin作用 HL - 60细胞 ,细胞向粒细胞方向分化 ,p2 1WAF1表达显著升高 ,而 PCNA表达显著下降 ,二者呈显著负相关 ( P<0 .0 1)。结论  bufalin诱导 HL- 60细胞分化 ,与其上调 p2 1WAF 1的表达、下调 PC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蜍灵 HL-60细胞 细胞分化 P21^WAF1 增殖细胞核抗原 基因表达 白血病 诱导 中药 抗癌作用
下载PDF
人骨骼肌失神经后细胞增殖状态的变化——PCNA免疫组化研究 被引量:29
18
作者 宋浩东 顾玉东 +1 位作者 徐元鼎 李文彦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1996年第A00期52-54,共3页
了解人体骨骼肌失神经后细胞增殖状态的变化规律,初步探讨可能反映肌肉不可逆改变的指标。方法:42周周围神经损伤术中取材。(1)HE染色:VIDSⅢ图象分析系统测肌细胞的截面积。(2)增殖细胞核抗原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 了解人体骨骼肌失神经后细胞增殖状态的变化规律,初步探讨可能反映肌肉不可逆改变的指标。方法:42周周围神经损伤术中取材。(1)HE染色:VIDSⅢ图象分析系统测肌细胞的截面积。(2)增殖细胞核抗原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统计阳性染色细胞核数。结果:神经损伤后不同时间组肌细胞的截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神经肌肉 细胞增殖 增殖细胞核抗原
原文传递
大黄对暴发性肝衰竭大鼠肝损伤及肝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30
19
作者 朱清静 陈锋 盛国光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大黄对暴发性肝衰竭(FHF)大鼠肝损伤及肝再生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4组:正常对照(对照)组、模型(FHF)组、大黄组、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组。FHF、大黄组和PHGF组动物模型采用皮下注射(sc)硫代乙酰胺(TAA)600 mg/kg体... [目的]探讨大黄对暴发性肝衰竭(FHF)大鼠肝损伤及肝再生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4组:正常对照(对照)组、模型(FHF)组、大黄组、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组。FHF、大黄组和PHGF组动物模型采用皮下注射(sc)硫代乙酰胺(TAA)600 mg/kg体重,2次,每次间隔24 h,复制FHF动物模型。大黄组和PHGF组动物除予TAA外,于实验前3天至实验结束分别sc大黄注射液1 ml/100 g和PHGF 1 ml/100 g,对照组和FHF组同时sc 0.85%氯化钠液1 ml/100 g。FHF组、大黄组和PHGF组,于第2次注射TAA后24 h,随机各取8只,腹主动脉取血测肝功能。迅速取肝组织,用10%甲醛液固定,石蜡切片,检测肝细胞有丝分裂指数(MI)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结果]大黄具有降低FHF大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及总胆红素,并能显著提高MI和PCNA(P<0.05,<0.01)。[结论]大黄具有改善FHF大鼠肝功能和促进肝细胞增殖及再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衰竭 暴发性 肝再生 增殖细胞核抗原 大黄
原文传递
肿瘤增殖标记分子Ki-67和增殖细胞核抗原及其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20
作者 苏静 郑杰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68-571,共4页
活跃的增殖能力是恶性肿瘤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日常病理诊断工作中,判断肿瘤的增殖能力是鉴别肿瘤良恶性、提示肿瘤预后的重要指标。在高倍视野下进行核分裂象计数是简单易行的方法,然而由于视野选择和不同阅片者之间判断差异所带来的... 活跃的增殖能力是恶性肿瘤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日常病理诊断工作中,判断肿瘤的增殖能力是鉴别肿瘤良恶性、提示肿瘤预后的重要指标。在高倍视野下进行核分裂象计数是简单易行的方法,然而由于视野选择和不同阅片者之间判断差异所带来的误差,使这种计数容易带有一定的主观性。随着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病理诊断中的广泛应用,稳定的肿瘤增殖标记分子被发现并得到认可推广,Ki-67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就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两个。本文就这两个肿瘤增殖标记分子及其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做一简单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细胞核抗原 KI-67 病理诊断 肿瘤增殖 标记分子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分裂象计数 增殖能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9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