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38MAPK与新生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 被引量:8
1
作者 王晓晖 汤旭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7期7226-7230,共5页
背景:p38MAPK 是 MAPK 信号转导途径的通道之一。但是,p38MAPK 如何参与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调控,是否与成骨细胞的凋亡有关,目前尚未见相关文献报道。目的:观察 p38MAPK 对新生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 背景:p38MAPK 是 MAPK 信号转导途径的通道之一。但是,p38MAPK 如何参与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调控,是否与成骨细胞的凋亡有关,目前尚未见相关文献报道。目的:观察 p38MAPK 对新生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观察,细胞学体外对比观察,于 2007-05/2008-03 在解放军兰州军区总院骨科研究所细胞培养室完成。材料:新生 24 h SD 大鼠 9 只用于分离成骨细胞;SB203580(p38MAPK 的阻断剂)为 Sigma 公司产品。方法:取新生 SD 大鼠头盖骨成骨细胞。药物刺激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1×10-6,1×10-7,1×10-8 mol/L )的 17β-雌二醇、葛根素;含阻断剂组提前 30 min 添加 10 μmol/LSB203580 阻断信号转导通路,再加药物;设空白对照组。主要观察指标:作用 72 h 后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与对硝基苯磷酸法测定细胞的增殖能力和碱性磷酸酶活性,Annexin V-FITC/PI 双标记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早期凋亡。结果:加入 17β-雌二醇或葛根素药物后,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明显增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阻断 p38MAPK 信号转导通路后,细胞增殖未受明显抑制(P > 0.05);分化受到明显抑制,与未阻断组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 0.01)。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药物组细胞早期凋亡率明显降低(P < 0.05);与药物刺激组相比,含阻断剂组细胞早期凋亡率无明显变化(P > 0.05)。结论:17β-雌二醇、葛根素能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并抑制其凋亡;p38MAPK 在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对成骨细胞的增殖、凋亡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38MAPK 分化 凋亡 成骨细胞
下载PDF
葛根素对高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矿化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晓晖 罗向霞 +1 位作者 史晓伟 张定华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7年第6期733-735,共3页
目的:探讨葛根素(PUE)对高糖培养成骨细胞(OB)增殖、矿化及凋亡的影响,为临床治疗糖尿病骨质疏松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成骨细胞,接种24 h后分为正常组、高糖组、葛根素各浓度组和高糖培养加葛根素各浓度组,各组成骨细胞分别... 目的:探讨葛根素(PUE)对高糖培养成骨细胞(OB)增殖、矿化及凋亡的影响,为临床治疗糖尿病骨质疏松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成骨细胞,接种24 h后分为正常组、高糖组、葛根素各浓度组和高糖培养加葛根素各浓度组,各组成骨细胞分别培养48 h,每组8孔。MTT法测定OB细胞的增殖活力,茜素红染色计数矿化结节;Annexin V-FITC/PI双标记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早期凋亡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高糖组成骨细胞增殖明显降低,矿化结节明显减少,早期凋亡率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葛根素各组均能促进成骨细胞增殖、矿化,抑制凋亡,与高糖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以10^(-8) mol/L浓度组效果最为显著;高糖+葛根素各组成骨细胞增殖较高糖组也明显增强,矿化结节明显增多,凋亡抑制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具有促进高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矿化及抑制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成骨细胞 矿化 凋亡 体外实验
下载PDF
番茄红素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孟雷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211-216,共6页
目的研究番茄红素(Lycopene,LP)对人肝癌HepG2细胞生长的影响并初探其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HepG2细胞设空白对照组、LP(5μg/mL)组、LP(10μg/mL)组、LP(20μg/mL)组和顺铂(40μg/mL)组,每组设10个复孔;各组分别给药干预48 h后,噻唑蓝... 目的研究番茄红素(Lycopene,LP)对人肝癌HepG2细胞生长的影响并初探其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HepG2细胞设空白对照组、LP(5μg/mL)组、LP(10μg/mL)组、LP(20μg/mL)组和顺铂(40μg/mL)组,每组设10个复孔;各组分别给药干预48 h后,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状况,RT-PCR法检测Bax mRNA和Bcl-2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经LP(10μg/mL、20μg/mL)或顺铂40μg/mL干预48 h能够显著提高HepG2细胞增殖抑制率,延长细胞周期中G_0/G_1期而缩短G_2/M期,提高细胞凋亡率,上调促凋亡Bax mRNA表达并下调抑凋亡Bcl-2 mRNA表达,提高Bax/Bcl-2比值,上调Caspase-3蛋白表达,LP上述作用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 LP具有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LP干预细胞周期分布和调节凋亡相关基因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红素 肝细胞癌 HEPG2细胞 凋亡
下载PDF
Dihibitory effects of Xi-Huang Pellet on the proliferation of human breast cancer SKBR3 cells 被引量:1
4
作者 Chang Liu Xiao-Hui Liu +1 位作者 Rui Cao Xiong-Zhi Wu 《TMR Cancer》 2018年第2期1-6,共6页
Background To observe the anti-proliferative effects and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scriptions Xi-Huang pellet (XHP) on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 line SKBR3. Materials and Methods: Huma... Background To observe the anti-proliferative effects and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scriptions Xi-Huang pellet (XHP) on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 line SKBR3. Materials and Methods: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 line SKBR3 was cultured. Trypan blue exclusion assay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anti-proliferative effects of medicine. The rates of the cell cycle were measured by ^ow cytometry (FCM). The impacts of medicine on the protein expression were detect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RNA extraction and real-time PCR were used to observe the change of RNA expression. Results: Myrrh, XHP and XHP combined 5-FU could inhibit cellproliferation and arrest SKBR3 cells at S phases. XHP combined 5-FU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 increase of intracellular p21WAF1/CiP1 content in SKBR3 cells. XHP and XHP combined 5-FU led to a decrease of mRNA expression on cyclin A2, cyclin D1 and cyclin E in SKBR3 cells. Conclusions: XHP inhibits the proliferation of breast cancer SKBR3 cells via a significantly change of cyclins expression and p21WAF1/CIP1 pathway. 5-FU significantly enhanced 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XHP on SKBR3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i-Huang pellet Breast cancer PROLIFERATION 5-FU Myrrh.
下载PDF
盐酸四环素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作用
5
作者 张珏 薛斯亮 +1 位作者 罗媛 智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3期5249-5254,共6页
背景:研究表明,低浓度四环素可促进体外培养的人胚成骨细胞活性及增殖,增加且加强细胞合成Ⅰ型胶原、骨钙素等促进骨生成的物质。目的:观察盐酸四环素体外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取第3代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2组... 背景:研究表明,低浓度四环素可促进体外培养的人胚成骨细胞活性及增殖,增加且加强细胞合成Ⅰ型胶原、骨钙素等促进骨生成的物质。目的:观察盐酸四环素体外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取第3代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2组干预,对照组加入含胎牛血清的完全培养基培养,实验组加入含盐酸四环素及胎牛血清的完全培养基培养。培养1-8 d,采用MTT法、细胞计数法检测两组细胞增殖活性。结果与结论:(1)细胞计数法: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两组细胞数量逐渐增加,实验组培养4-8 d的细胞数量高于对照组(P<0.05);(2)MTT法:两组细胞数量均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第1天为细胞潜伏期,3-6 d为对数生长期,第7天,对照组细胞进入平台期,实验组细胞继续增殖,实验组培养5-8 d的细胞增殖高于对照组(P<0.05);(3)结果表明:盐酸四环素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骨髓干细胞 盐酸四环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进行性骨化性纤维増殖不良症临床及基因突变分析
6
作者 张伟 潘懿 +1 位作者 朱晓晓 张克勤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1年第4期707-710,共4页
目的:研究一例具有超经典型临床特征的FOP患者,并对其ACVR1/ALK2基因进行分析。方法:根据患者的大踇趾畸形和进行性异位骨化等表现进行临床诊断,确诊为FOP。经患者及家属同意,采集患者、父母外周血,提取DNA,通过PCR扩增并直接测序测定AC... 目的:研究一例具有超经典型临床特征的FOP患者,并对其ACVR1/ALK2基因进行分析。方法:根据患者的大踇趾畸形和进行性异位骨化等表现进行临床诊断,确诊为FOP。经患者及家属同意,采集患者、父母外周血,提取DNA,通过PCR扩增并直接测序测定ACVR1基因全部外显子序列,以此来确定突变位点。结果:患者具有超经典型FOP的临床表现:先天性大踇趾畸形,先天性双手拇指、食指远端关节僵直和进行性异位骨化,父母无FOP的相关临床表现。基因测序分析示该患者在ACVR1第七外显子发现存在c.1067G>A(p.G356D)杂合错义突变,而其父母无此杂合突变。结论:该患者在ACVR1的c.1067G>A(p.G356D)发生杂合错义突变,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认识中国FOP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行性骨化性纤维不良症 骨形态发生蛋白 异位骨化 突变
原文传递
进行性骨化性纤维增殖不良症临床及ACVR1基因c.774G>C突变分析
7
作者 张菀姣 张伟 张克勤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2-66,共5页
目的 :研究1例具有非典型临床特征的进行性骨化性纤维增殖不良症(fibrodysplasia ossificans progressiva,FOP)患者,并对其致病基因人活化蛋白/促激蛋白A受体1(activin A type 1 receptor,ACVR1)进行突变分析。方法:根据患者大踇趾轻微... 目的 :研究1例具有非典型临床特征的进行性骨化性纤维增殖不良症(fibrodysplasia ossificans progressiva,FOP)患者,并对其致病基因人活化蛋白/促激蛋白A受体1(activin A type 1 receptor,ACVR1)进行突变分析。方法:根据患者大踇趾轻微畸形和进行性异位骨化等临床表现,结合骨骼系统放射线检查、骨ECT和相关血液生化检查进行临床诊断。采集患者、患者父母和60位正常人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对ACVR1基因全部外显子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和序列分析;对突变后的蛋白质结构进行分子模拟以便评估其突变后的功能改变。结果:患者具有非典型的临床表现:先天性大踇趾轻微畸形和进行性非经典顺序的异位骨化,其父母无FOP相关临床表现。患者的ACVR1第5外显子存在c.774 G>C(R258S)杂合突变,而其父母和正常对照组均无此杂合突变。此外,患者和所有正常人都存在c.690 G>A(E230E),此为无意义突变。三维蛋白质分子模拟发现R258与高度保守的甘氨酸-丝氨酸(glycine-serine,GS)活化区邻近,该突变可能导致ACVR1与ACVR1的抑制蛋白FK506结合蛋白12(FK506 binding protein 12,FKBP12)结合的亲和力降低,进而对ACVR1抑制作用降低。结论:典型FOP均在ACVR1之GS区发生突变,而本例FOP在ACVR1激酶区发生突变,这可能是该患者在临床表现呈非典型的原因。该结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去理解FOP表型和基因型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行性骨化性纤维不良症 活化蛋白/促激蛋白A受体1 异位骨化 突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