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无之间——由苏轼书法思想看中国精神哲学的境界修证 被引量:4
1
作者 周瑾 郑园 《美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1-87,共7页
苏轼书法美学涉及到“有法”与“无法”、“有我”与“无我”的辩证关系,具体展开为书艺修习中由“有法/无我”经“无法/有我”而至“无法之法/无我之我”的过程。“有”与“无”是中国古代精神哲学的核心范畴,于“有”、“无”之间证... 苏轼书法美学涉及到“有法”与“无法”、“有我”与“无我”的辩证关系,具体展开为书艺修习中由“有法/无我”经“无法/有我”而至“无法之法/无我之我”的过程。“有”与“无”是中国古代精神哲学的核心范畴,于“有”、“无”之间证得非“有”非“无”的“中道”,更是精神修证的一个基本路向。作为求道者和文艺家的苏轼,其书法美学所标示的“入”-“出”-“入”3种境界,实源于人生的存在体验与境界修证,并通于中国精神哲学这一根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书法思想 中国 精神哲学 境界 "有法"-"无法"关系 "有我"-"无我"关系 文艺家 书艺 创新精神 精神境界
原文传递
“有”“无”的智慧与境界——以担当上人画语录为例看中国艺术精神之境界修证
2
作者 杨德明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96-99,共4页
担当上人画语录中涉及“有”“无”之辩证关系,“有”与“无”是研究中国文化的一个核心问题,于“有”“无”之间证得非“有”非“无”的“中道”,更是精神境界修正的一个基本路向。作为求道者的担当,其最后在绘画中所表现的“若有一笔... 担当上人画语录中涉及“有”“无”之辩证关系,“有”与“无”是研究中国文化的一个核心问题,于“有”“无”之间证得非“有”非“无”的“中道”,更是精神境界修正的一个基本路向。作为求道者的担当,其最后在绘画中所表现的“若有一笔是画也非画,若无一笔是画亦非画”以及“画中无禅,惟画通禅,将谓将谓,不然不然”等,实源于其人生的存在体验与境界修证。担当的艺术围绕着他的理想追求,将诗书画融合在一起,追求简淡、荒疏的境界,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担当 画语录 境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