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塞锥后体气膜冷却对轴对称塞式喷管红外辐射和气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12
1
作者
张靖周
王旭
单勇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601-2608,共8页
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在主流质量流量为130kg/s、总温为920K和冷却空气总温为480K的参数条件下,对比分析了塞锥后体气膜孔排布方式、气膜孔倾角(15°~30°)和气膜冷却空气用量(3%主流质量流量以内)对轴对称塞式喷管红外辐射和...
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在主流质量流量为130kg/s、总温为920K和冷却空气总温为480K的参数条件下,对比分析了塞锥后体气膜孔排布方式、气膜孔倾角(15°~30°)和气膜冷却空气用量(3%主流质量流量以内)对轴对称塞式喷管红外辐射和气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塞锥后体的气膜冷却对喷管推力系数的影响十分微弱;对塞锥后体提供1%主流质量流量的冷却空气,喷管红外辐射强度相对无冷却喷管降低50%左右;当冷却空气用量增大至3%时,喷管红外辐射强度下降约60%,总压恢复系数降低较为显著;在相同的冷却空气用量下,小孔排间距的多孔排布方式与大孔排间距相比,具有近乎相同的红外辐射抑制效果和低的总压恢复系数下降幅度;气膜孔倾角从30°减小至15°,对塞锥后体表面温度的降低以及喷管总压恢复系数的改善效果微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气喷管
轴对称
塞
式喷管
塞
锥
气膜
冷却
红外辐射
气动性能
原文传递
题名
塞锥后体气膜冷却对轴对称塞式喷管红外辐射和气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12
1
作者
张靖周
王旭
单勇
机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江苏省航空动力系统重点实验室
先进航空发动机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601-2608,共8页
文摘
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在主流质量流量为130kg/s、总温为920K和冷却空气总温为480K的参数条件下,对比分析了塞锥后体气膜孔排布方式、气膜孔倾角(15°~30°)和气膜冷却空气用量(3%主流质量流量以内)对轴对称塞式喷管红外辐射和气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塞锥后体的气膜冷却对喷管推力系数的影响十分微弱;对塞锥后体提供1%主流质量流量的冷却空气,喷管红外辐射强度相对无冷却喷管降低50%左右;当冷却空气用量增大至3%时,喷管红外辐射强度下降约60%,总压恢复系数降低较为显著;在相同的冷却空气用量下,小孔排间距的多孔排布方式与大孔排间距相比,具有近乎相同的红外辐射抑制效果和低的总压恢复系数下降幅度;气膜孔倾角从30°减小至15°,对塞锥后体表面温度的降低以及喷管总压恢复系数的改善效果微弱。
关键词
排气喷管
轴对称
塞
式喷管
塞
锥
气膜
冷却
红外辐射
气动性能
Keywords
exhaust nozzle
axisymmetric plug nozzle
plug film cooling
infrared radiation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分类号
V23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塞锥后体气膜冷却对轴对称塞式喷管红外辐射和气动性能的影响
张靖周
王旭
单勇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