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红移活动星系核中大质量黑洞与核球质量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巢梨花 卞维豪 黄克谅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35,共7页
采用活动星系核图像的核球/盘分解数据得到核球R波段光度值,计算了一个X射线活动星系核样本的中心大质量黑洞质量与核球质量之比(Mbh/Mbulge),其中包括15个窄线塞弗特1星系(NLS1 s)和18个宽线塞弗特1星系(BLS1 s).我们发现log(Mbh/Mbul... 采用活动星系核图像的核球/盘分解数据得到核球R波段光度值,计算了一个X射线活动星系核样本的中心大质量黑洞质量与核球质量之比(Mbh/Mbulge),其中包括15个窄线塞弗特1星系(NLS1 s)和18个宽线塞弗特1星系(BLS1 s).我们发现log(Mbh/Mbulge)的平均值,对15个窄线塞弗特1星系为:-3.81±0.11;而对18个宽线塞弗特1星系,则为:-2.91±0.13.这表明:窄线塞弗特1星系相对于宽线塞弗特1星系而言有较低的Mbh/Mbul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系 活动-星系 核球-星系 核-星系 类星体-星系 塞弗特
下载PDF
塞弗特星系NGC 5953的形态和表面色指数
2
作者 赫然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237-242,共6页
用国家天文台昆明站1 m光学望远镜和兴隆站2.16 m光学望远镜对塞弗特2型活动星系NGC5953进行了B、V、R三色测光观测,着重研究了星系形态、三个光学波段上的表面亮度轮廓和(B-V)、(B-R)表面色指数分布。结果发现,在NGC 5953星系核的附近... 用国家天文台昆明站1 m光学望远镜和兴隆站2.16 m光学望远镜对塞弗特2型活动星系NGC5953进行了B、V、R三色测光观测,着重研究了星系形态、三个光学波段上的表面亮度轮廓和(B-V)、(B-R)表面色指数分布。结果发现,在NGC 5953星系核的附近偏北方有一个大小约2 kpc、平均光谱型相当于A5的蟹状"蓝区",该"蓝区"伸展出5条旋臂状结构并分别与5组巨电离氢区成协;在NGC5953与邻近的旋涡星系NGC 5954的连接区域存在一个较弱的结构,可能是一个大小约1 kpc、绝对星等约-12.75的矮星系;NGC 5953表面色指数分布重心相对于巨电离氢区分布重心及星系核存在着约0.5 kpc的偏离,这表明了NGC 5953/4的相互作用与NGC 5953中发生的恒星形成有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星系 塞弗特 色指数 电离氢区 旋臂 矮星系 相互作用 恒星形成
下载PDF
进境比利时杜鹃中杜鹃塞弗特菌的检疫鉴定
3
作者 龚静如 田沂民 +3 位作者 徐飞 虞天华 周淑辉 易建平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5-51,共7页
从进境比利时酒红杜鹃种苗花芽上获得1株真菌分离物8033-2,通过形态学特征比较、内部转录间隔区(ITS)、翻译伸长因子(EF-1α)以及RNA聚合酶Ⅱ第二大亚基(RPB)序列分析和致病性测定方法对分离物进行了鉴定。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分离物803... 从进境比利时酒红杜鹃种苗花芽上获得1株真菌分离物8033-2,通过形态学特征比较、内部转录间隔区(ITS)、翻译伸长因子(EF-1α)以及RNA聚合酶Ⅱ第二大亚基(RPB)序列分析和致病性测定方法对分离物进行了鉴定。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分离物8033-2初期菌落白色,茸毛状,气生菌丝较多;后期菌落致密,正面深灰色,背面橄榄绿色。分生孢子单细胞,平滑,近球形或椭圆形,灰褐色,大小为8.04(6.32-11.49)×5.60(4.38-7.40)μm。其ITS、EF-1α、RPB序列与GenBank中多株杜鹃塞弗特菌相应序列的相似性分别为100%、100%和99.90%;基于ITS、EF-1α和RPB序列的系统发育树显示,分离物8033-2与杜鹃塞弗特菌处于同一分支。人工伤口接种健康杜鹃花芽引起褐变枯死症状。根据上述结果,将分离物8033-2鉴定为杜鹃塞弗特菌Seifertia azaleae,这是我国口岸首次截获该种检疫性有害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塞弗特 杜鹃 鉴定
原文传递
塞弗特2型星系窄线区的形态 被引量:1
4
作者 东苏勃 彭志欣 +1 位作者 石雷 顾秋生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4-214,共11页
 使用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2.16m望远镜的BFOSC相机,对6个塞弗特2型星系进行了窄带成像观测,并获得了它们的[OIII]λ5007和Hα+[NII]λλ6548,6583发射线像以及邻近的连续辐射像,用来研究其窄线区延展电离气体的形态和性质.根据简化的...  使用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2.16m望远镜的BFOSC相机,对6个塞弗特2型星系进行了窄带成像观测,并获得了它们的[OIII]λ5007和Hα+[NII]λλ6548,6583发射线像以及邻近的连续辐射像,用来研究其窄线区延展电离气体的形态和性质.根据简化的活动星系核的统一模型,假设窄线区气体成球状分布,那么应观测到塞弗特2型星系的窄线区电离气体成V_状(电离锥).但观测表明,只在一些塞弗特2型星系中观测到了电离锥,而在另外一些塞弗特2型星系中观测到了简化的活动星系核统一模型所不能解释的窄线区电离气体的"晕"状形态.结合观测结果,讨论了导致在塞弗特星系中观测到窄线区电离锥和其它不同形态的因素以及对活动星系核统一模型的验证等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弗特星系 窄线区 电离锥 活动星系核统一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