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1世纪太湖地区农田水利格局的形成 被引量:9
1
作者 谢湜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4-106,共13页
唐宋时期,太湖流域的开发总体上呈现出从西部丘陵向太湖以东平原转移的趋势,其中太湖以东平原的高地与低地又呈现出不同的开发节奏。从10到11世纪,高、低地农垦加快,交通拓展,水利则逐渐失序。水利学说在官方治水事业推动下得到发展,一... 唐宋时期,太湖流域的开发总体上呈现出从西部丘陵向太湖以东平原转移的趋势,其中太湖以东平原的高地与低地又呈现出不同的开发节奏。从10到11世纪,高、低地农垦加快,交通拓展,水利则逐渐失序。水利学说在官方治水事业推动下得到发展,一部分有识官员和水利学家托古改制,塑造并推崇吴越国高低兼治的塘浦大圩农田水利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江南 水利 圩田 郏亶
下载PDF
太湖流域塘浦圩田水利体系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4
2
作者 李俊奇 吴婷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8-52,共5页
当前海绵城市建设逐渐进入攻坚和扩大阶段,全国各地建设成效初显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塘浦圩田是太湖流域独特的农田水利工程,在区域防洪排涝、调蓄灌溉、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它是中华民族治水智慧的集大成者,其中蕴含的... 当前海绵城市建设逐渐进入攻坚和扩大阶段,全国各地建设成效初显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塘浦圩田是太湖流域独特的农田水利工程,在区域防洪排涝、调蓄灌溉、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它是中华民族治水智慧的集大成者,其中蕴含的治水技术和工程哲学与当代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非常吻合。从空间格局、蓄排系统、治水思想等方面分析塘浦圩田水利体系中蕴藏的雨洪管理智慧,总结值得海绵城市建设借鉴的思路和方法,为后续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圩田 城市雨水管理
下载PDF
苏州塘浦圩田探
3
作者 李淑伟 《炎黄地理》 2023年第5期26-28,共3页
太湖流域地势低洼,湖泊众多,河网密布,所以治水是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位于太湖流域东北部的苏州尤为倚重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的快速发展对拉动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苏州水田以塘浦为界,横塘纵浦,筑圩围田。大约五代吴越... 太湖流域地势低洼,湖泊众多,河网密布,所以治水是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位于太湖流域东北部的苏州尤为倚重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的快速发展对拉动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苏州水田以塘浦为界,横塘纵浦,筑圩围田。大约五代吴越时期,苏州塘浦圩田遍及东部水网平原,呈现“高无旱、低无涝”的农田水利格局。塘浦圩田作为中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典范,体现了先民治水与治田相结合的独特智慧,亟待进一步探讨与深思。苏州塘浦圩田历史沿革的梳理及其建设环境、管理制度的考察,有益于探索苏州地区水利社会的发展全貌,也对研究太湖水利史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农田水利建设 水利史 发展全貌 圩田 苏州地区 管理制度 当地经济发展
下载PDF
太湖流域塘浦圩田文化景观发展历史和特色——以长荡湖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晨颖 《现代园艺》 2022年第2期79-80,83,共3页
以太湖流域塘长荡湖浦圩田文化景观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法和现状调查法,分析太湖流域塘浦圩田文化景观发展历史、特色,研究长荡湖塘浦圩田现状。研究发现,太湖流域塘浦圩田文化主要分为唐代形成期、吴越成熟期、北宋破坏期、元明改... 以太湖流域塘长荡湖浦圩田文化景观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法和现状调查法,分析太湖流域塘浦圩田文化景观发展历史、特色,研究长荡湖塘浦圩田现状。研究发现,太湖流域塘浦圩田文化主要分为唐代形成期、吴越成熟期、北宋破坏期、元明改善期、清代恢复期5个时期;景观主要分布在金城街道、尧塘街道、儒林镇、指前镇4个镇,儒林镇占比最大;存在圩田建设与防洪建规划不统一、建设呈破碎化、圩田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最后,针对目前长荡湖塘浦圩田的分布、面积大小、建设局限等,提出文化景观保留继承的可行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流域 圩田 文化景观 发展历史 发展特色
下载PDF
十一世纪太湖地区的水利与水学 被引量:2
5
作者 谢湜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8-105,157,共8页
从10世纪到11世纪,太湖以东地区农业开发加快,交通拓展,水环境迅速变化。由于宋廷以漕运和围垦利益为要,综合治水工程难以实施。水利学说在官方治水事业推动下得到发展。一部分有识官员和水利学家托古改制,塑造并推崇吴越国高低兼治的... 从10世纪到11世纪,太湖以东地区农业开发加快,交通拓展,水环境迅速变化。由于宋廷以漕运和围垦利益为要,综合治水工程难以实施。水利学说在官方治水事业推动下得到发展。一部分有识官员和水利学家托古改制,塑造并推崇吴越国高低兼治的塘浦大圩农田水利格局,试图走出困境。11世纪中叶,圩田开发开始关乎地方官员的考成,水利学说再次兴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江南水利 圩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