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中塿土堆垫层厚度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1
作者 白丽敏 李媛媛 +3 位作者 王铭铢 齐雁冰 刘梦云 常庆瑞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57-766,共10页
塿土堆垫层是关中农民长期农业生产过程中施用土粪并经耕作熟化形成的,其厚度可以表征塿土肥力水平,也能够反映人为活动对成土过程作用的强弱。开展塿土堆垫层厚度调查及其自然与人为影响因素分析,可为塿土养分保蓄及分类提供科学依据... 塿土堆垫层是关中农民长期农业生产过程中施用土粪并经耕作熟化形成的,其厚度可以表征塿土肥力水平,也能够反映人为活动对成土过程作用的强弱。开展塿土堆垫层厚度调查及其自然与人为影响因素分析,可为塿土养分保蓄及分类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在关中塿土分布区布设5 km×5 km网格样点,调查了273个塿土剖面堆垫层厚度并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同时选取13个影响因子分析堆垫层厚度与自然及人为因素的相关性,并运用随机森林算法对各影响因素进行重要性排序。结果表明:关中地区塿土堆垫层厚度总体范围在14~130 cm,平均厚度为55 cm;其变异系数为34.28%,属中等变异程度;堆垫层厚度在东部的韩城、合阳和澄城(60~80 cm占优)一带及西部的陈仓、岐山和武功(60~70 cm占优)一带相对较高;堆垫层厚度与经纬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坡度、温度和湿度呈显著负相关;堆垫层厚度与人口数量的增加呈正比,与人均耕地面积的减少呈反比;堆垫层厚度的最大值多出现在距离河流9~13 km范围中。本研究所筛选的13个影响因子对塿土堆垫层厚度的综合解释能力为64.36%,其重要性排序结果显示人均耕地面积变化对塿土堆垫层厚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为人口数量变化。关中地区塿土堆垫层厚度呈现东西较高中部稍低且高值点零星分布特点,堆垫层的形成与分布受"五大成土因素"以外的人为因素影响更为深刻,尤其是在近百年来随生产力的发展其影响力逐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塿土 垫层厚度 空间分布 缓冲距离 人口数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