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输配电网公平开放的法律路径选择
1
作者 唐敏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4-88,共5页
输配电网公平开放不仅是维护电力市场竞争秩序的需要,而且也是电力设施所具有的公益性特点的逻辑要求。在立法上,基于输配电网设施的特殊性和专业性要求以及与我国现行立法进行有效衔接之故,我国应在电力法中对输配电网公平开放相关规... 输配电网公平开放不仅是维护电力市场竞争秩序的需要,而且也是电力设施所具有的公益性特点的逻辑要求。在立法上,基于输配电网设施的特殊性和专业性要求以及与我国现行立法进行有效衔接之故,我国应在电力法中对输配电网公平开放相关规则作出规定,以实现电力市场竞争有序和电力设施公共利益目的的双重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配电网 反垄断法 电力法 核心设施理论 基础设施理论
原文传递
关键设施原则在竞争法上的定位:以基础设施理论为中心
2
作者 钱红军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18-20,共3页
检视基础设施理论是否能为关键设施原则的存立带来一线生机,研究结果发现,基础设施理论应能充分说明关键设施原则存在的必要性,并加强本原则的理论基础,促使本原则继续留存于竞争法之下。其次,经过基础设施理论定义的关键设施原则,不仅... 检视基础设施理论是否能为关键设施原则的存立带来一线生机,研究结果发现,基础设施理论应能充分说明关键设施原则存在的必要性,并加强本原则的理论基础,促使本原则继续留存于竞争法之下。其次,经过基础设施理论定义的关键设施原则,不仅能与过往实务见解互相呼应,更指出部分过往实务见解未探讨的设施,亦可能适用关键设施原则,由此可见基础设施理论能继往开来,能提供清晰的执法标准,使执法机关在认定个案事实时,能更正确地操作关键设施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设施原则 基础设施理论 竞争法
下载PDF
弥漫的连接与替代的团结:通过轶闻传播网络提升社区参与的多重后果 被引量:6
3
作者 刘于思 杜璇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7-108,共22页
传播基础设施理论将社区媒体、社区组织和人际沟通构成的社区轶闻传播网络整合连通性(ICSN)视为社区可沟通性的关键指标,而移动传播和平台社会的媒介环境变迁为理解微信促进社区参与的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本研究以北京市Y街道的30个社... 传播基础设施理论将社区媒体、社区组织和人际沟通构成的社区轶闻传播网络整合连通性(ICSN)视为社区可沟通性的关键指标,而移动传播和平台社会的媒介环境变迁为理解微信促进社区参与的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本研究以北京市Y街道的30个社区为例(N=1,798),通过多水平模型,分析了一般ICSN与微信ICSN在不同社区中影响居民邻里归属感和线下社区参与的机制。结果发现,基于大众媒介和现实交往的一般ICSN能够同时促进邻里归属感和社区参与度,而由社区微信公众号、社区组织微信群和社区微信人际轶闻传播构成的微信ICSN尽管提升了邻里归属感,却降低了线下参与;对线下参与而言,一般ICSN在多民族社区和外地居民融入上拥有微信ICSN不可替代的重要性。研究进一步讨论了上述发现对传播基础设施理论的贡献和提升社区轶闻传播网络连通性、促进本土社区参与的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基础设施理论 轶闻传播网络整合连通性 社区参与 微信 多水平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景观游憩原理”课程教学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冯瑶 张露思 刘晓光 《中国建筑教育》 2015年第4期37-45,共9页
哈工大风景园林专业的本科课程'景观游憩原理'在教学中结合城市绿色基础设施(UGI)理论,以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在强调生态服务功能多元化的基础上,以构建康体、游憩、安全疏散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功能一体化的生... 哈工大风景园林专业的本科课程'景观游憩原理'在教学中结合城市绿色基础设施(UGI)理论,以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在强调生态服务功能多元化的基础上,以构建康体、游憩、安全疏散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功能一体化的生态复合型绿色基础设施空间网络为教学目标。在教学实践中,将理论基础与实践操作和虚拟现实体验相结合,形成了'DA+EV'教学方法,即数据收集(Data collection)、场地分析(Analysis)及方案的可视化评价(Evaluation+Visual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理论 生态服务功能 生态复合型绿色基础设施空间网络 “DA+EV”
原文传递
传播基础设施视域下基层媒体在单位制社区中的角色变迁:漳村矿电视台的个案研究
5
作者 曹培鑫 李士萌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 2022年第6期98-114,共17页
本文以传播基础设施理论为框架,通过在地观察、深度访谈和焦点小组等质化研究方法,探讨单位制社区中基层媒体的故事讲述系统的历时演变及其多元意涵。在空间维度上,本文将漳村矿电视台作为一个有机主体,嵌入“单位—工人—居民”这一独... 本文以传播基础设施理论为框架,通过在地观察、深度访谈和焦点小组等质化研究方法,探讨单位制社区中基层媒体的故事讲述系统的历时演变及其多元意涵。在空间维度上,本文将漳村矿电视台作为一个有机主体,嵌入“单位—工人—居民”这一独特的矿区社会结构中,探究电视台与煤矿工人、矿区居民以及单位领导等各主体间的话语互动实践。在时间维度上,本文将漳村矿电视台从1985年成立到2017年停办的32年,嵌入中国煤炭行业变革的40年中,以四个阶段解读电视台故事讲述实践的变迁。研究发现,在单位制社区发展过程中,漳村矿电视台的角色不再局限于企业的宣传机构和矿区娱乐设施,而是逐渐发展为实现社会治理的权力技术、煤炭工人主体性话语的生产者,以及社区共同体的积极营建者。反思以漳村矿电视台为代表的工矿区媒体的生命史,或将为老单位制社区的文化复兴探索一种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电视台 单位制社区 传播基础设施理论 社区传播
下载PDF
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理论下的河流景观绿道研究
6
作者 王珏 郦建锋 +1 位作者 李天飞 周笑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2年第11期150-153,共4页
生态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不可缺少的自然服务系统,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对自然服务要求变高,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它是城市和居民能持续获得自然服务的一个基础,包含城市绿地系统、森林生态系统以及农田系统。... 生态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不可缺少的自然服务系统,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对自然服务要求变高,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它是城市和居民能持续获得自然服务的一个基础,包含城市绿地系统、森林生态系统以及农田系统。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理论下的河流景观绿道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影响自然生态系统,是区域城乡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湿地系统存留,还是极为重要的遗产廊道。构建系统性生态本底廊道,打造主导型生态景观品牌,打造河流沿线串珠型生态景观链,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生态效应,可以促进城市发展建设,实现生态基础设施与河流景观绿道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进而改善人们生活环境,提高使用人群的体验感受,切实提高河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基础设施理论 河流景观 景观绿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