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内蒙地轴解体” 被引量:6
1
作者 唐克东 《辽宁地质》 1994年第4期366-372,共7页
近年来引起我国地质界广泛注意的内蒙地轴解体论所建立的基础是清河镇群蛇绿岩和清河镇小壳动物群。解体论者认为这些广泛分布在中朝陆台北缘近20000km的东西延伸带上的不同岩层都是和温都尔庙群相似的蛇绿岩,并且其中都产有早... 近年来引起我国地质界广泛注意的内蒙地轴解体论所建立的基础是清河镇群蛇绿岩和清河镇小壳动物群。解体论者认为这些广泛分布在中朝陆台北缘近20000km的东西延伸带上的不同岩层都是和温都尔庙群相似的蛇绿岩,并且其中都产有早寒武世小壳动物化石。最新研究已证实清河镇动物群不是生物化石,而是用酸处理岩石样品过程中的化学沉淀物和少量现代植物碎屑混入物的组合。大量地质资料也证明这个带上主要分布早前寒武纪变质杂岩和稍晚的裂谷堆积,所谓的清河镇群蛇绿岩是错误的地质观察和岩石鉴定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性侵入体 化学沉淀 内蒙 地轴
下载PDF
攀枝花层状基性侵入体氧同位素初步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牟保磊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1年第1期29-36,共8页
攀枝花层状辉长岩侵入体,自下而上可分为四个岩带。各种样品的δ18O值: 8个全岩样品中的6个为+6.27—+6.91‰;23个钛磁铁矿中的19个为+1.28—+2.39‰;21个斜长石中的12个为+6.18—+7.60‰。氧同位素特征表明,岩体源自上地幔。Ⅰ岩带氧... 攀枝花层状辉长岩侵入体,自下而上可分为四个岩带。各种样品的δ18O值: 8个全岩样品中的6个为+6.27—+6.91‰;23个钛磁铁矿中的19个为+1.28—+2.39‰;21个斜长石中的12个为+6.18—+7.60‰。氧同位素特征表明,岩体源自上地幔。Ⅰ岩带氧同位素平衡温度较低455℃—730℃,可能是成岩后叠加地质作用影响的结果;Ⅱ岩带856—1045℃;Ⅲ岩带652—740℃;Ⅳ岩带62 1.—8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长岩 层状 基性侵入体 同位素
下载PDF
塔源地区角闪质岩石成因探讨
3
作者 傅俊彧 钟辉 《黑龙江地质》 1998年第4期20-26,共7页
塔源地区的角闪质岩石成因历来有所争论。在1/5万区调工作的基础上,本文从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同位素及重砂矿物组合等方面资料论证了该套角闪质岩石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同源同期不同相的岩石。即:一部分为深成相基性侵入体... 塔源地区的角闪质岩石成因历来有所争论。在1/5万区调工作的基础上,本文从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同位素及重砂矿物组合等方面资料论证了该套角闪质岩石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同源同期不同相的岩石。即:一部分为深成相基性侵入体,一部分为基性火山岩变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闪质岩石 同源同期 基性侵入体 基性火山岩
下载PDF
崆岭杂岩古元古代早期基性侵入岩脉的Pb-Pb等时线年龄及其成因初步研究
4
作者 邱啸飞 卢山松 杨红梅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0期22-23,共2页
扬子克拉通崆岭杂岩中出露了大量基性侵入体,通过对这些基性岩浆岩进行系统地球化学研究,可为认识扬子陆核早期形成与演化过程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在崆岭杂岩中识别出一套基性侵入体,其岩性主要为辉长岩,多呈岩脉产出。对该套辉长... 扬子克拉通崆岭杂岩中出露了大量基性侵入体,通过对这些基性岩浆岩进行系统地球化学研究,可为认识扬子陆核早期形成与演化过程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在崆岭杂岩中识别出一套基性侵入体,其岩性主要为辉长岩,多呈岩脉产出。对该套辉长岩采取了初步的Pb-Pb等时线年龄测定,结合其地球化学测试结果,对其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Pb等时线年龄 基性侵入体 早期形成 古元古代 杂岩 成因 岩脉 扬子克拉通
下载PDF
车步单元地质特征及时代初探
5
作者 吴旭玲 欧阳克贵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121-123,共3页
车步单元为基性侵入体 ,由于钛铁矿含量较高 ,发现有多处矿点 ,与成矿密切相关 ,在岩石化学特征及成岩时代上与区域菖蒲组玄武岩有同期同源性。定位时代为早侏罗世。
关键词 早侏罗世 车步单元 基性侵入体 侵位年代 成矿作用
下载PDF
贵州省梵净山区新元古代岩浆活动的年代学格架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敏 戴传固 +2 位作者 陈建书 王雪华 马会珍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43-856,共14页
江南造山带位于华夏与扬子地块之间,发育大量新元古代火成岩,是研究地球早期壳幔相互作用、板块构造演化的理想对象.江南造山带东段新元古代板块演化研究已初具雏形,但对其西南段构造演化还争议不断,主要问题在于没有构建与区域地质特... 江南造山带位于华夏与扬子地块之间,发育大量新元古代火成岩,是研究地球早期壳幔相互作用、板块构造演化的理想对象.江南造山带东段新元古代板块演化研究已初具雏形,但对其西南段构造演化还争议不断,主要问题在于没有构建与区域地质特点吻合的岩浆活动年代学格架.本文以江南造山带西南段梵净山为研究区,基于详细的区域地质填图结果,针对侵入于梵净山群(沉积时代850-830Ma)中的基性-超基性岩样品开展原位锆石年代学研究.新的年代学数据表明,侵入于梵净山群的3个辉长岩体结晶年龄分别为813Ma、804Ma、748Ma.结合前人发表数据,提出梵净山地区岩浆活动可划分为两个阶段:晋宁I期(850-825Ma)、晋宁II期(820-750Ma),分别对应于梵净山期、下江期盆地演化.该岩浆岩年代学格架与区域地层年代格架吻合,形成了完整的新元古代沉积-岩浆活动记录.这套沉积-岩浆组合的大地构造背景尚不明确,需要通过大地构造相分析予以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造山带西南段 基性-超基性侵入体 锆石年代学 晋宁I期 晋宁II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