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阿姆河右岸区域构造大剖面解析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5
- 1
-
-
作者
李智
李英强
何登发
李双建
梅庆华
张志业
-
机构
中国石化深部地质与资源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中国石化勘探分公司
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
-
出处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59-272,共1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企业重点联合基金项目“盆地深部地质作用过程与资源效应”(编号:U20B60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海相深层油气富集机理与关键工程技术基础研究”(编号:U19B6003)资助。
-
文摘
阿姆河盆地右岸区块地理位置位于土库曼斯坦的阿姆河流域北侧至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国境线南侧之间,西南紧邻吉萨尔山脉,是中石油重要的海外油气勘探开发基地。开展其构造特征解析和成因机制探讨,对研究含盐盆地分层构造变形特征和促进能源勘探开发均具有重要意义。以构造建模和构造复原理论为指导,精细解释过阿姆河右岸区块的东西向地震大剖面,分析其地质结构特征和形成演化过程。结果表明:阿姆河右岸区块纵向上发育前二叠系基底和二叠系—第四系沉积盖层。以上侏罗统基末利—提塘阶膏盐岩为界,盐上和盐下构造形态具分层变形特征;盐上多发育陡窄的滑脱褶皱,断裂以倾向NW的小断距正断层和走滑断层为主;盐下多发育宽缓的冲断褶皱,断裂以倾向SE的大断距逆断层为主。受基底构造楔楔入影响,研究区自西向东构造抬升和挤压幅度逐渐增大。根据平衡剖面复原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将研究区构造演化划分为前二叠纪基底形成期、二叠—三叠纪弧后裂谷期、侏罗—古近纪稳定沉积期和新近纪以来挤压抬升期共4期构造演化阶段。新生代多方向构造叠加影响、基底构造楔活动和膏盐岩对分层构造变形的调节作用是阿姆河盆地右岸地区纵向分层、横向分带构造特征的主要控制因素。
-
关键词
阿姆河右岸
分层变形
基底构造楔
构造演化
控制因素
-
Keywords
Amu Darya Right Bank
Delamination deformation
Basement structural wedge
Tectonic evolution
Control factors
-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