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阳止眩汤加味辅助治疗眩晕症痰浊中阻证38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郭鹏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3期55-58,共4页
目的观察温阳止眩汤加味辅助治疗眩晕症痰浊中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眩晕症痰浊中阻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温阳止眩汤加味治疗,2组均... 目的观察温阳止眩汤加味辅助治疗眩晕症痰浊中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眩晕症痰浊中阻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温阳止眩汤加味治疗,2组均治疗15 d。比较2组治疗前后眩晕残障量表(DHI)评分及左侧椎动脉(LVA)、右侧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结果治疗后2组DHI评分均明显降低,LVA、RVA的Vm均明显升高,治疗组BA的Vm明显升高,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对各项指标的改善作用更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止眩汤加味联合常规西药可升高眩晕症痰浊中阻证患者的动脉Vm,降低DHI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症 痰浊中阻证 温阳止眩汤 眩晕残障量表评分 左侧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 右侧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 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益气活血方联合西药治疗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谭辉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年第1X期77-78,共2页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联合西药治疗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00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50例口服西比灵10mg/次,1次/d。治疗组50例益气活血方(丹参、黄芪各50g,红...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联合西药治疗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00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50例口服西比灵10mg/次,1次/d。治疗组50例益气活血方(丹参、黄芪各50g,红花、焦山楂、川芎、赤芍各25g)研细粉,口服,3次/d,10g/d,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4周为1疗程。观测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个疗程,判定疗效。[结果]两组均症状发生率降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升高,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联合西药治疗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优于单纯采用传统理疗加西药疗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型颈椎病 眩晕 益气活血方 西比灵 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下载PDF
百会长时间留针配合任脉铺灸治疗颈性眩晕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郭敏 余杭英 《上海针灸杂志》 2020年第10期1285-1289,共5页
目的观察百会长时间留针配合任脉铺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采用百会长时间留针配合任脉铺灸,对照组采用百会长时间留针配合督脉铺灸。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 目的观察百会长时间留针配合任脉铺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采用百会长时间留针配合任脉铺灸,对照组采用百会长时间留针配合督脉铺灸。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及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变化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眩晕、颈肩痛、头疼、日常生活及工作、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及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及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愈显率分别为94.1%和85.3%,对照组分别为87.9%和60.6%。两组愈显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会长时间留针配合任脉铺灸是一种治疗颈性眩晕的有效方法,能明显改善颈性眩晕症状及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会 任脉 隔姜灸 铺灸 眩晕 颈性眩晕 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 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
下载PDF
高压氧联合用药治疗49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方琴 秦玉兰 +3 位作者 施丽琴 王连文 匡助才 汪瑞忠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33期94-96,共3页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联合用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确诊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98例患者,在内科药物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HBO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内科药物治疗,HBO组在内科药物治疗的...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联合用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确诊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98例患者,在内科药物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HBO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内科药物治疗,HBO组在内科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高压氧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和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结果 HBO组与对照组比较,症状的改善更显著(95.9%vs 73.5%,χ^2=9.52,P〈0.05)。HBO组椎动脉(t=-28.60,P〈0.05)与基底动脉(t=-43.29,P〈0.05)平均血流速度较治疗前显著改善,血浆黏度(t=12.16,P〈0.05)、细胞压积(t=10.25,P〈0.05)和黏度(中切)(t=6.89,P〈0.05)较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高压氧联合用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较单纯药物治疗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高压氧治疗 联合用药治疗 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 血液流变学变化
下载PDF
温针灸联合推拿对颈性眩晕患者椎- 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及眩晕残障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朱迎春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0年第18期2782-2783,共2页
目的探究温针灸联合推拿对颈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及眩晕残障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88例颈性眩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行温针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 目的探究温针灸联合推拿对颈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及眩晕残障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88例颈性眩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行温针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推拿治疗。对比两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及眩晕残障评分。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基底动脉、右椎动脉、左椎动脉血流速度及DH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对照组基底动脉、右椎动脉、左椎动脉血流速度均低于观察组,DHI评分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推拿治疗颈性眩晕总有效率较高,同时可提高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降低眩晕残障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性眩晕 温针灸 推拿 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 眩晕残障评分 总有效率
下载PDF
针药联合推拿治疗肝肾亏虚型椎动脉型颈椎病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宁 卢高雷 +7 位作者 吴建民 杨广君 雷寿清 宋志靖 赵彬元 牛爱春 王飞 马飞宏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6期74-78,共5页
目的观察针药联合推拿治疗肝肾亏虚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肝肾亏虚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针刺配合活血定眩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 目的观察针药联合推拿治疗肝肾亏虚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肝肾亏虚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针刺配合活血定眩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推拿治疗。2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间隔2 d,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为9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眩晕、头痛、肩颈痛等3个临床症状评分均明显升高,右椎动脉、左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加快,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作用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联合推拿治疗肝肾亏虚型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增加脑部血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型颈椎病 肝肾亏虚型 针刺 活血定眩胶囊 推拿 临床症状评分 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克镰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5期93-95,共3页
分析与讨论盐酸陪他司汀注射液治疗效果,及其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vertigo,PCIV)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2022年1月至12月期间收治的PCIV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30例,以随机抽样法分15例参照组以血塞... 分析与讨论盐酸陪他司汀注射液治疗效果,及其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vertigo,PCIV)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2022年1月至12月期间收治的PCIV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30例,以随机抽样法分15例参照组以血塞通治疗,研究组15例以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观察与对比治疗前后研究组、参照组间各指标情况。结果 研究组与参照组间各项指标对比存在差异性(P<0.05),并以前一组治疗后血液流变指标更低,椎基底动脉平均流速和总有效率更高,而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无差异(P>0.05)。结论 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PCIV效果显著,改善了患者眩晕症状,并且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和血液流变也均得到改善,以及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疗效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 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
下载PDF
穴位贴敷结合耳穴压豆在眩晕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幸常琴 周小燕 李崇银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3年第16期77-79,共3页
目的探究穴位贴敷结合耳穴压豆对眩晕患者椎-基底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重庆市渝北区中医院2022年4月至12月收治的60例眩晕患者,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研... 目的探究穴位贴敷结合耳穴压豆对眩晕患者椎-基底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重庆市渝北区中医院2022年4月至12月收治的60例眩晕患者,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穴位贴敷+耳穴压豆治疗,均治疗1个月。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眩晕障碍量表评分和椎-基底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躯体、情感、功能及总分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椎-基底脑动脉左侧椎动脉(LVA)、右侧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平均血流速度均加快,且研究组快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前列地尔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穴位贴敷结合耳穴压豆治疗眩晕患者,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眩晕症状,同时可促进椎-基底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穴位贴敷 耳穴压豆 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