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93篇文章
< 1 2 1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波空化效应对体外培养细胞细胞膜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1
1
作者 冉海涛 任红 +3 位作者 王志刚 唐海林 凌智瑜 罗子国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8期499-501,共3页
目的 研究超声空化作用对体外培养细胞细胞膜的生物学效应。方法 将大鼠肺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悬液分为对照组、单纯超声辐照组和造影剂 +超声辐照组 3组 ,后两组均给予频率为 665kHz、声强为 0 .5W/cm2 的超声波辐照 2 0s,实验后立即... 目的 研究超声空化作用对体外培养细胞细胞膜的生物学效应。方法 将大鼠肺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悬液分为对照组、单纯超声辐照组和造影剂 +超声辐照组 3组 ,后两组均给予频率为 665kHz、声强为 0 .5W/cm2 的超声波辐照 2 0s,实验后立即和继续培养 2 4h后用扫描电镜观察细胞膜结构有无改变。结果 单纯超声辐照组细胞及细胞膜的结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改变。造影剂 +超声辐照组约 2 0 %的细胞膜表面出现了大小约 1~ 2 μm的小孔 ,2 4h后再次观察细胞膜表面恢复正常。 结论 空化效应使细胞膜上出现可逆性小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空化效应 体外 细胞培养 细胞膜 实验 超声造影剂 基因转染
原文传递
FIT interacts with AtbHLH38 and AtbHLH39 in regulating iron uptake gene expression for iron homeostasis in Arabidopsis 被引量:59
2
作者 Youxi Yuan Huilan Wu +5 位作者 Ning Wang Jie Li Weina Zhao Juan Du Daowen Wang Hong-QingLing 《Cel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85-397,共13页
Iron is an essential element for plant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ron homeostasis in plants is tightly regulated at both transcriptional and posttranscriptional level. Several bHLH transcription factors involved in iron... Iron is an essential element for plant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ron homeostasis in plants is tightly regulated at both transcriptional and posttranscriptional level. Several bHLH transcription factors involved in iron homeostasis have been identified recently. However, their regulatory mechanisms remain unknown. In this work, we demonstrate that the transcription factor FIT interacted with AtbHLH38 and AtbHLH39 and directly conferred the expression regulation of iron uptake genes for iron homeostasis in Arabidopsis. Yeast two-hybrid analysis and transient expression in Arabidopsis protoplasts showed that AtbHLH38 or AtbHLH39 interacted with FIT, a central transcription factor involved in iron homeostasis in Arabidopsis. Expression of FIT/AtbHLH38 or FIT/AtbHLH39 in yeast cells activated GUS expression driven by ferric chelate reductase (FRO2) and ferrous transporter (IRT1) promoters. Overexpression of FITwith either AtbHLH38 or AtbHLH39 in plants converted the expression of the iron uptake genes FRO2 and IRT1 from induced to constitutive. Further analysis revealed that FRO2 and IRT1 were not regulated at the posttranscriptional level in these plants because IRT1 protein accumulation and high ferric chelate reductase activity were detected in the overexpression plants under both iron deficiency and iron sufficiency. The double overexpression plants accumulated more iron in their shoots than wild type or the plants overexpressing either AtbHLH38, AtbHLH39 or FIT. Our data support that ferric-chelate reductase FRO2 and ferrous-transporter IRT1 are the targets of the three transcription factors and the transcription of FRO2 and IRT1 is directly regulated by a complex of FIT/AtbHLH38 or FIT/AtbHLH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ivation of iron uptake genes Arabidipsis thaliana bHLH transcription factor iron homeostasis protein-proteininteraction
下载PDF
双子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和应用 被引量:47
3
作者 张青山 郭炳南 张辉淼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43-348,共6页
双子表面活性剂是一类新型的表面活性剂 ,它是由联结基团通过化学键将两个或多个单体表面活性剂连接在一起 ,由此产生优异的表面活性等一系列的性质 ,从而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就它的合成进展及在生物技术、抗病毒、环境保护、新材料... 双子表面活性剂是一类新型的表面活性剂 ,它是由联结基团通过化学键将两个或多个单体表面活性剂连接在一起 ,由此产生优异的表面活性等一系列的性质 ,从而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就它的合成进展及在生物技术、抗病毒、环境保护、新材料制备等方面的应用作一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子表面活性剂 合成 纳米材料 污水处理 土壤治理 基因转染 抗病毒活性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转染促进股骨头坏死修复 被引量:39
4
作者 杨操 杨述华 +3 位作者 杜靖远 肖宝钧 李进 叶树楠 《临床骨科杂志》 2004年第1期90-93,共4页
目的 探索治疗股骨头及其它骨缺血性坏死新方法。方法 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真核表达质粒pCD hVEGF1652 0 0 μg与胶原混合植入坏死的兔股骨头内 ,术后 2、4周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情况 ,组织形态学分析术... 目的 探索治疗股骨头及其它骨缺血性坏死新方法。方法 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真核表达质粒pCD hVEGF1652 0 0 μg与胶原混合植入坏死的兔股骨头内 ,术后 2、4周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情况 ,组织形态学分析术后 2、4周修复区血管生成情况及术后 6、8周股骨头新骨形成情况。结果 术后 2周免疫组化证实基因转染组股骨头内有VEGF表达 ,组织形态学检测发现术后 2、4周转染基因的股骨头内血管生长快于对照组 ,术后 4、8周转染基因股骨头新骨形成多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显著性(P <0 0 1)。结论 利用VEGF基因转染刺激坏死骨组织内血管再生 ,可促进坏死骨修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因转染 股骨头坏死
下载PDF
外源性人野生型p53基因转染导致兔动脉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 被引量:40
5
作者 陈文强 张运 +7 位作者 张梅 季晓平 林晨 朱永锋 张伟 王荣 刘彦 姚桂华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的 建立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性斑块的动物模型。方法  6 4只雄性纯种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A组 (5 4只 )与B组 (1 0只 ) ,A组用球囊损伤腹主动脉 +高脂喂养 1 0周 ,B组仅给予高脂喂养 1 0周。于 8周末将A组随机分为A1和A2两个亚组 ,... 目的 建立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性斑块的动物模型。方法  6 4只雄性纯种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A组 (5 4只 )与B组 (1 0只 ) ,A组用球囊损伤腹主动脉 +高脂喂养 1 0周 ,B组仅给予高脂喂养 1 0周。于 8周末将A组随机分为A1和A2两个亚组 ,在腹主动脉斑块形成处分别转染携带人野生型 p5 3基因或LacZ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 ,2周后A1 (p5 3基因 )和A2 (LacZ基因 )组各处死1 0只 ,观察斑块自发破裂情况。分别给予余下的兔中国斑点蝰蛇毒 (CRVV)和组胺药物触发斑块破裂 ,然后将兔处死取出腹主动脉进行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实验开始及处死前进行血脂检查。结果 A1组转染 p5 3阳性细胞数比其他两组明显增加 (分别为 32 4 %± 1 0 2 %,1 5 8%± 3 6 %,1 6 2 %± 6 7%,P均 <0 0 0 1 ) ,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 (分别为 2 5 %± 0 8%,1 0 %±0 3%,0 9%± 0 4 %,P均 <0 0 1 ) ,斑块纤维帽显著变薄 (P <0 0 5 ) ,血管平滑肌细胞减少 ,巨噬细胞聚集 ,药物触发后有 1 2只共 2 0处发生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 ,A2组中 ,药物触发后仅 5只 7处发生斑块破裂。B组未见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结论 应用外源性人野生型p5 3基因转染动脉硬化兔可导致斑块的不稳定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性人野生型基因 P53基因 基因转染 动物模型 动脉粥样硬化 血栓形成
原文传递
转染Smad 7基因的大鼠肾系膜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其组织抑制因子2表达的改变 被引量:44
6
作者 于鸿 王小刚 +3 位作者 汪怡 陈琦 张秀荣 郭慕依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44-547,共4页
目的 通过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 (mesangialcell,MsC)转染Smad 7基因 ,观察转染阳性细胞克隆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MP 2 )及其组织抑制因子 2 (TIMP 2 )表达的改变 ,以进一步阐明Smad7阻断肾组织纤维化过程的作用机制。方法 经脂质体... 目的 通过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 (mesangialcell,MsC)转染Smad 7基因 ,观察转染阳性细胞克隆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MP 2 )及其组织抑制因子 2 (TIMP 2 )表达的改变 ,以进一步阐明Smad7阻断肾组织纤维化过程的作用机制。方法 经脂质体介导将含有Smad 7重组表达质粒转染大鼠MsC ,用G4 18筛选及Western印迹分析、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法鉴定 ;又分别采用Western印迹分析、酶谱分析法和RT PCR法 ,检测转染阳性细胞克隆MMP 2和TIMP 2表达改变。结果 成功建立高表达Smad 7的阳性MsC克隆 (S 2 2 ,S 2 6 ) ,并证实其MMP 2蛋白分泌和酶活性均明显升高 ,而TIMP 2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则被明显抑制。阳性MsC克隆S 2 2 ,S 2 6细胞分泌MMP 2比对照组高约 3 8倍 (P <0 0 1) ;S 2 2与S 2 6细胞TIMP 2蛋白表达约为对照组 4 8% (P <0 0 5 )。结论 Smad 7可能通过增强肾组织内MMP 2酶活性和抑制TIMP 2的生成而起到减轻肾组织纤维化进展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转染 SMAD7基因 大鼠 肾系膜细胞 基质金属蛋白酶2 组织抑制因子2 肾组织纤维化
原文传递
大黄酸对葡萄糖转运蛋白1基因转染系膜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7
7
作者 朱加明 刘志红 +3 位作者 李颖健 刘栋 郭啸华 黎磊石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537-542,T002,共7页
目的 通过观察大黄酸对葡萄糖转运蛋白 1(GLUT 1)基因转染系膜细胞 (MCGT 1)功能的影响 ,探讨大黄酸治疗糖尿病肾病 (DN)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建立GLUT 1基因转染的大鼠系膜细胞 ,以 β 半乳糖苷酶转染细胞 (MCLacZ)... 目的 通过观察大黄酸对葡萄糖转运蛋白 1(GLUT 1)基因转染系膜细胞 (MCGT 1)功能的影响 ,探讨大黄酸治疗糖尿病肾病 (DN)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建立GLUT 1基因转染的大鼠系膜细胞 ,以 β 半乳糖苷酶转染细胞 (MCLacZ)为对照。用 2 脱氧 3 H 葡萄糖 (2 DG)测定细胞葡萄糖摄入 ,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型 ,3 H 脯氨酸掺入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细胞胶原和纤维连接蛋白 (FN)的合成 ,采用比色法测定谷氨酰胺 :6 磷酸果糖转氨酶 (GFAT)的活性 ,RT PCR检测细胞胶原Ⅳ、FN和GFAT的表达。结果 MCGT 1的 2 DG摄入率明显高于MCLacZ[(741± 6 0 5 )dpm·μgprot 1比 (92 2± 9)dpm·μgprot-1],同时表现出细胞大小、RNA/DNA和蛋白 /DNA明显增加的细胞肥大表型 ,细胞外基质合成增加 ,MCGT 1的3 H 脯氨酸掺入量明显高于MCLacZ[(7 0± 0 4)dpm·cell 1比 (4 6± 0 6 )dpm·cell 1],GFAT活性明显增强 (约增加 1 8倍 )。大黄酸能够减少MCGT 1的糖摄取 [(5 6 0± 6 4)dpm·μgprot 1比 (741± 6 0 5 )dpm·μgprot 1) ,纠正MCGT 1的肥大状态 ,并抑制MCGT 1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和表达 ,降低MCGT 1的GFAT活性。结论 GLUT 1的过度表达会明显改变系膜细胞的功能 ,大黄酸能逆转GLUT 1基因转染所致系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体蛋白质类 细胞外基质 己糖胺类 系膜细胞 大黄酸 糖尿病肾病 葡萄糖转运蛋白1 基因转染
原文传递
人环氧合酶-2(hCOX-2)编码基因的克隆及其反义核酸转染胃癌细胞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5
8
作者 吴汉平 吴开春 +4 位作者 李玲 幺立萍 兰梅 王新 樊代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11期1211-1217,共7页
目的环氧合酶-2与肿瘤发生的关系已成为肿瘤研究的新热点之一,本研究旨在获得 hCOX-2编码基因序列,构建其正、反义真核表达载体,并用反义重组载体转染 COX-2高表达的胃癌细胞,以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作用及其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机制。方... 目的环氧合酶-2与肿瘤发生的关系已成为肿瘤研究的新热点之一,本研究旨在获得 hCOX-2编码基因序列,构建其正、反义真核表达载体,并用反义重组载体转染 COX-2高表达的胃癌细胞,以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作用及其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按文献报道的hCOX-2核苷酸序列设计合成 PCR 引物,利用总 RNA 抽取试剂盒从 COX-2高表达的培养的人胃癌细胞系 SHC7901中提取细胞总 RNA,反转录合成 cDNA,再用PCR 方法扩增目的基因序列,PCR 产物经 DNA 序列测定证实后,利用引物5端引入的 EcoRⅠ,Xba Ⅰ酶切位点,通过粘端连接,将所获目的基因分别按正、反两个方向定向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 pcDNA3.1中,对两种重组质粒分别进行相应的酶切鉴定,采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用 COX-2反义核酸转染 SGC7901细胞,经 G418筛选后,随机挑选细胞克隆,通过 RT-PCR 检测COX-2 mRNA 水平的变化。结果应用 RT-PCR 反应扩增获得大小约1.9kb 的特异性片段,经 DNA 序列分析,证实与文献报道的 hCOX-2编码区序列一致,重组正义表达载体 pcDNA3.1/hCOX2(+)用 EcoRⅠ,Xba Ⅰ双酶切后,产生大小约5.4kb,1.9kb 的片段;重组反义表达载体 pcDNA3.1/hCOX2(-)通过 PstⅠ酶切,产生大小约4.5kb,1.5kb 与1.3kb 的片段,与预期结果相符,转染细胞经筛选后,随机挑选、扩增了3个细胞克隆,其中1个克隆稳定表达 COX-2反义核酸,RT-PCR 提示其 COX-2 mRNA 水平显著下降.结论成功克隆了 hCOX-2编码基因序列,并构建了其正、反义真核表达载体.反转录 PCR 是克隆基因的简便、有效方法.为扩增高 GC 含量的 cDNA 模板,可在 PCR 反应体系中加入适量的 DMSO,并采用较高退火温度.在 PCR 引物中加入限制性内切酶位点,可以方便地实现基因的定向克隆.COX-2反义核酸在胃癌细胞系 SGC7901中得到稳定转染,转染细胞 COX-2mRNA 表达显著受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合酶 反转录PCR 反义RNA 基因转染 胃肿瘤
下载PDF
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用于体外基因的转染及其外加磁场对于转染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向娟娟 聂新民 +7 位作者 唐敬群 王延金 李征 甘凯 黄河 熊炜 李小玲 李桂源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1-74,共4页
目的 评价氧化铁纳米颗粒 (IONP)作为体外基因载体的可行性及其外加磁场对于其转染效率的影响。方法 以碱沉淀法制成IONP ,在其表面修饰多聚赖氨酸制成多聚赖氨酸 氧化铁纳米颗粒 (IONP PLL)。应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 ,检测IONP PL... 目的 评价氧化铁纳米颗粒 (IONP)作为体外基因载体的可行性及其外加磁场对于其转染效率的影响。方法 以碱沉淀法制成IONP ,在其表面修饰多聚赖氨酸制成多聚赖氨酸 氧化铁纳米颗粒 (IONP PLL)。应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 ,检测IONP PLL将外源基因转染至不同的细胞系的转染特性 ,同时 ,应用钕 铁 硼稀土强磁场结合荧光素酶报告基因 ,评价外加磁场对于IONP PLL作为基因载体效率的影响。结果 IONP可将外源基因转染至多个细胞系并高效表达。不同细胞系的转染效率和时间各不相同。外加磁场可使转染效率提高 5~ 10倍。结论 磁性IONP是一种可用于体外转染的新型非病毒基因载体 ,外加磁场可提高其转染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 体外基因 基因转染 外加磁场 转染效率 IONP 病毒载体
原文传递
骨形成蛋白2基因转染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骨诱导作用 被引量:22
10
作者 司晓辉 刘正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47-349,共3页
目的 建立表达骨形成蛋白 2 (BMP_2 )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 (HPDLFs) ,观察其体内成骨作用 ,为牙周缺损修复基因疗法的建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脂质体载体将人BMP_2噬菌粒表达载体pBK_B2转染至HPDLFs。利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转染... 目的 建立表达骨形成蛋白 2 (BMP_2 )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 (HPDLFs) ,观察其体内成骨作用 ,为牙周缺损修复基因疗法的建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脂质体载体将人BMP_2噬菌粒表达载体pBK_B2转染至HPDLFs。利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转染细胞内BMP_2蛋白的表达 ,并于无菌条件下将转染细胞注射于裸鼠股部肌肉内 ,2 1d后取材 ,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肌肉组织内骨形成情况。结果 BMP_2基因转染后HPDLFs内有BMP_2蛋白的表达。在注射BMP_2基因转染细胞的肌肉组织内可见明显的新骨形成。结论 BMP_2基因成功转入HP DLFs中并得到有效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成蛋白2 基因转染 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 牙周缺损 修复 基因疗法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一种新型基因转染载体材料 被引量:23
11
作者 朱晒红 周科朝 +5 位作者 黄伯云 黄苏萍 刘芳 李益民 薛志刚 龙志高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80-984,共5页
采用化学共沉淀-水热合成法制备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将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与SGC-7901细胞混合培养,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率,显示在10~100 μg/ml浓度范围内细胞贴壁生长良好,方差分析各组之间的OD值无明显差异(t>0.05),证明羟基磷灰... 采用化学共沉淀-水热合成法制备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将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与SGC-7901细胞混合培养,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率,显示在10~100 μg/ml浓度范围内细胞贴壁生长良好,方差分析各组之间的OD值无明显差异(t>0.05),证明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与细胞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发现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在酸性与中性条件下能与质粒PEGFP-N1结合,用结合了PEGFP-N1的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转染胃癌SGC-7901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其转染效率约为对照组脂质体的80%.用纳米颗粒及纳米颗粒-DNA复合体悬液分别尾静脉注射小白鼠,两周内动物无死亡或其它急性毒性反应,取动物的肝、肾和脑组织进行透射电镜和冰冻切片检查,发现上述组织器官有纳米颗粒分布和绿色荧光蛋白表达.实验证明,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是一种新型基因转染载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纳米颗粒 基因载体 羟基磷灰石 纳米颗粒 基因转染 载体材料 SGC-7901细胞 细胞混合培养 凝胶电泳分析 显微镜下观察 急性毒性反应
下载PDF
超声微泡促进肿瘤细胞报告基因转染 被引量:17
12
作者 张群霞 王志刚 +6 位作者 冉海涛 彭晓琼 李晓东 彭明利 刘宪华 景香香 杨春江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5年第2期78-80,共3页
目的 探讨超声破坏微泡造影剂后对β-半乳糖苷酶报告基因在人肝癌细胞(QGY)中转染的影响。方法 将培养QGY细胞转于2 4孔培养板后,分为5组,分别为单纯加入质粒组(D) ;质粒+微泡组(D +M) ;质粒+超声组(D +U) ;质粒+超声+微泡组(D +U +M... 目的 探讨超声破坏微泡造影剂后对β-半乳糖苷酶报告基因在人肝癌细胞(QGY)中转染的影响。方法 将培养QGY细胞转于2 4孔培养板后,分为5组,分别为单纯加入质粒组(D) ;质粒+微泡组(D +M) ;质粒+超声组(D +U) ;质粒+超声+微泡组(D +U +M) ;脂质体+质粒组(L +D) ;进行β-半乳糖苷酶质粒DNA的转染。2d后,进行β-半乳糖苷酶染色,测定各组细胞转染率。结果 单纯质粒组细胞转染率为4.92 % ;质粒+微泡组转染率为6 742 % ;质粒+超声组转染率为2 9.73 % ;质粒+超声+微泡组转染率为5 0 .88% ;脂质体+质粒组转染率为12 .15 % ;结论 超声破坏微泡造影剂可促进报告基因β-半乳糖苷酶质粒在QGY细胞的转染,为肿瘤基因治疗提供一种新型基因转移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基因转染 肿瘤细胞 β-半乳糖苷酶染色 微泡造影剂 细胞转染 基因转移系统 肿瘤基因治疗 报告基因 人肝癌细胞 质粒DNA QGY 脂质体 培养板 单纯
下载PDF
bFGF基因转染促进股骨头坏死修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2
13
作者 杨操 杨述华 +3 位作者 杜靖远 李进 许伟华 叶树楠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6期1236-1239,共4页
目的 :为临床治疗股骨头及其它骨缺血性坏死探索新方法。方法 :将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真核表达质粒pCD rbFGF与胶原混合植入坏死的兔股骨头内 ,术后RT PCR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FGF表达情况 ,组织切片及组织形态学分析股骨头内... 目的 :为临床治疗股骨头及其它骨缺血性坏死探索新方法。方法 :将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真核表达质粒pCD rbFGF与胶原混合植入坏死的兔股骨头内 ,术后RT PCR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FGF表达情况 ,组织切片及组织形态学分析股骨头内血管生长及新骨形成情况。结果 :术后 2周RT PCR及免疫组化证实转染bFGF基因的股骨头内有bFGF表达。术后 2周股骨头内血管生长与对照组相比 ,术后 8周股骨头内新骨形成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利用bFGF基因转染可刺激股骨头坏死内血管再生和新骨形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基因转染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实验研究
下载PDF
生长抑素受体2基因转染抑制胰腺肿瘤细胞生长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25
14
作者 Kumar Manoj 刘正人 +1 位作者 田锐 秦仁义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760-765,共6页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受体 2 (SSTR2 )基因转染抑制体内胰腺肿瘤生长的效果及其机制。方法 利用lipofectAMINE将人类SSTR2全长cDNA转染导入胰腺癌细胞株PC 3中 ,G4 18筛选出阳性克隆 ;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和RT PCR检测生长抑素受体 2的稳...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受体 2 (SSTR2 )基因转染抑制体内胰腺肿瘤生长的效果及其机制。方法 利用lipofectAMINE将人类SSTR2全长cDNA转染导入胰腺癌细胞株PC 3中 ,G4 18筛选出阳性克隆 ;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和RT PCR检测生长抑素受体 2的稳定表达。分别将表达生长抑素受体2的PC 3细胞 (实验组 )和空载体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的PC 3细胞异种移植到无胸腺小鼠体内。TUNEL法测定这些细胞形成的胰腺肿瘤细胞凋亡指数 (AI) ;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凋亡相关基因Bcl 2和Bax的表达 ,以及肿瘤微血管密度 (MVD)。另外 ,比较 3组裸鼠之间胰腺肿瘤的大小和重量。结果 实验组胰腺肿瘤细胞AI(3 39%± 0 84 % )显著高于空载体对照组 (0 6 9%± 0 0 8% )和阴性对照组 (0 6 8%± 0 0 9% ) (P <0 0 5 )。与空载体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 ,实验组Bcl 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 ,Bax蛋白的表达则显著升高 (P <0 0 5 ) ;实验组MVD(6 3± 1 7)显著低于空载体对照组 (12 6±1 7)和阴性对照组 (13 5± 1 9) (P <0 0 5 )。另外 ,实验组胰腺肿瘤的大小和重量也显著低于空载体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 (P <0 0 5 )。空载体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之间未观测到任何有差异的指标 (P >0 0 5 )。结论 大多数人胰腺癌细胞中缺失SSTR2基因 ,生长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素受体2 基因转染 胰腺肿瘤 细胞生长 SSTR2 癌细胞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启动子区基因异质性及对其转录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3
15
作者 刘妍 董菁 +5 位作者 皇甫竞坤 成军 韩萍 牟劲松 李克 钟彦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8-130,共3页
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患者外周血中扩增核心启动子 (CP)基因序列 ,克隆入pGEM Teasy质粒 ,随机挑选克隆进行DNA测序以确定病毒的变异程度。结果提示 ,HBV长期携带者体内有准种共存 ,CP区内存在热点缺失突变及散在点突变。为了... 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患者外周血中扩增核心启动子 (CP)基因序列 ,克隆入pGEM Teasy质粒 ,随机挑选克隆进行DNA测序以确定病毒的变异程度。结果提示 ,HBV长期携带者体内有准种共存 ,CP区内存在热点缺失突变及散在点突变。为了进一步探讨CP区基因异质性对其转录活性的影响 ,将野生株及不同缺失突变的CP基因片段克隆入pcDNA3 1( )载体的EcoRI位点 ,筛选反向克隆 ,经KpnI和XhoI双酶切后克隆入氯霉素乙酰转移酶 (CAT )报告基因表达载体pCAT3 basic上 ,构建重组报告质粒。以Lipofec taminePLUS转染试剂转染肝母细胞瘤细胞系HepG2 ,用ELISA方法检测CAT表达量 ,反映了CAT基因上游启动子的转录活性。结果显示 ,成功构建了重组报告质粒 ,与野生株比较 ,HBVCP区准种群的存在不同程度地降低了CP基因的转录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核心启动子 异质性 报告基因 基因转染 HBV
下载PDF
纳米粒子介导特异基因转染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李拥军 管珩 +5 位作者 刘昌伟 郑曰宏 赵三妹 王宗立 杨菁 宋存先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41-344,共4页
目的 观察纳米粒子携带特异性基因转染的可行性及其效率。方法 应用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和聚乙烯醇包载特异性反义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基因 ,制备纳米级粒子混合物。检测其包埋率、体外释放情况及粒度。以阳离子脂质体为对照 ,利用... 目的 观察纳米粒子携带特异性基因转染的可行性及其效率。方法 应用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和聚乙烯醇包载特异性反义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基因 ,制备纳米级粒子混合物。检测其包埋率、体外释放情况及粒度。以阳离子脂质体为对照 ,利用培养的平滑肌细胞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观察其为真核细胞传递基因的可能性 ;采用移植静脉内膜增生动物模型 ,应用RNA斑点杂交和病理形态学分析 ,观察其在体内的基因转染、表达及生物学效应。结果 制备的纳米粒子 DNA粒度为 1 50~ 30 0nm ,包埋率为 :0 .9% ,体外释放时间为 2周左右。PCR结果提示 :纳米粒子可将目的基因转移至平滑肌细胞中。体内实验显示 :纳米粒子可实现体内局部基因转染、表达 ,发挥相应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治疗 载体 纳米粒子 反义单核细胞趋化因子 血管再狭窄 基因转染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KAI1基因抑制胰腺癌细胞转移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19
17
作者 郭晓钟 徐建华 +4 位作者 刘民培 任丽楠 王迪 李宏宇 吴春燕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60-362,共3页
目的 将pCMV KAI1重组质粒转染人高转移胰腺癌细胞株MiaPaCaⅡ中 ,观察转染前后KAI1基因对胰腺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和运动能力的影响 ,从基因水平探讨KAI1基因抗胰腺癌转移机制。方法 通过脂质体转染法成功将重组质粒转染到MiaPaCaⅡ... 目的 将pCMV KAI1重组质粒转染人高转移胰腺癌细胞株MiaPaCaⅡ中 ,观察转染前后KAI1基因对胰腺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和运动能力的影响 ,从基因水平探讨KAI1基因抗胰腺癌转移机制。方法 通过脂质体转染法成功将重组质粒转染到MiaPaCaⅡ中 ,利用Transwell小室测定细胞穿膜侵袭运动能力 ,采用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明胶酶活性。结果 pCMV KAI1重组质粒转染后 ,显微镜下细胞计数示转染后胰腺癌细胞穿透基底膜的数量较转染前明显减少 (P <0 0 5 ) ,细胞运动能力明显减弱。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负染带宽度比转染前变窄 ,亮度减弱 ,降解基质膜和细胞外基质的能力和侵袭转移能力下降。结论 KAI1基因控制胰腺癌细胞转移可能是通过抑制癌细胞侵袭及运动功能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I1基因 胰腺癌细胞 胰腺肿瘤 基因转染
原文传递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染血管内皮祖细胞移植提高移植脂肪存活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2
18
作者 易成刚 郭树忠 +5 位作者 张琳西 夏炜 韩岩 舒茂国 张辉 周庆红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730-735,共6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VEGF165)基因转染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移植促进游离移植的脂肪组织的血管新生,提高移植脂肪组织存活率。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脐血中EPCs,利用脂质体介导VEGF165基因体外转染EPCs,然后与来自人体的脂...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VEGF165)基因转染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移植促进游离移植的脂肪组织的血管新生,提高移植脂肪组织存活率。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脐血中EPCs,利用脂质体介导VEGF165基因体外转染EPCs,然后与来自人体的脂肪组织混合移植于裸鼠背部,裸鼠随机分为3组:VEGF165基因转染组、EPCs组及M199培养基对照组。结果脐血中分离培养的EPCs表达CD34、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及CD133;VEGF165基因转染EPCs体外及体内检测均有VEGF165蛋白的表达。VEGF165基因转染组、EPCs组中,EPCs整合到缺血部位新生血管中,与对照组的脂肪组织存活率分别为(96.2±8.6)%、(75.3±6.8)%和(40.2±2.5)%(P<0.05),VEGF165基因转染组与EPCs组脂肪组织周边区毛细血管密度有显著差异(P<0.05),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时3组脂肪组织周边区的EPCs密度分别为(196±16)个/mm2、(95±11)个/mm2、0个/mm2(P<0.05)。结论脐血中的EPCs体外培养后移植体内可促进游离移植的脂肪组织的血管新生,提高存活率,而转染VEGF165基因的EPCs具有更强的促血管新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转染 存活率 祖细胞移植 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 实验研究 VEGF165基因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脂肪组织 毛细血管密度 游离移植 脂质体介导 CD133 促血管新生 对照组 体外分离 体外转染 混合移植 CD34 分离培养
原文传递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转染促进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钟刚 裴福兴 樊瑜波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8期604-606,共3页
目的 :(1)寻找外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体内转染的有效途径 ;(2 )了解外源性VEGF基因表达对于骨折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股骨干骨折模型 ,将Lipofectamine、pBLAST49 mVEGF质粒混合物局部注射于骨折断端的骨膜下 ,在术... 目的 :(1)寻找外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体内转染的有效途径 ;(2 )了解外源性VEGF基因表达对于骨折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股骨干骨折模型 ,将Lipofectamine、pBLAST49 mVEGF质粒混合物局部注射于骨折断端的骨膜下 ,在术后不同时间点观察大体标本 ,X线摄片和HE染色比较 ,观察外源性VEGF基因在体内表达对于骨折愈合的影响。结果 :大鼠股骨骨折术后 ,pBLAST49 mVEGF基因转染组骨折愈合及重新塑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 2周。结论 :(1)局部注射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质粒混合物是一种有效的体内转染途径 ;(2 )pBLAST49 VEGF基因转染能有效促进骨折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因转染 骨折 愈合
下载PDF
重组腺病毒介导Fas基因转染瘢痕疙瘩细胞并诱导其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鲁峰 高建华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68-270,共3页
目的 制备含人Fas基因的重组腺病毒 ,感染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后 ,使其稳定高效地表达以替换原有无功能的Fas蛋白 ,并恢复正常的重建后Fas信号传导通道。方法 Fas基因自PcDNA3 1 Fas质粒中切取 ,应用PDC315载体系统构建携带Fas基因的... 目的 制备含人Fas基因的重组腺病毒 ,感染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后 ,使其稳定高效地表达以替换原有无功能的Fas蛋白 ,并恢复正常的重建后Fas信号传导通道。方法 Fas基因自PcDNA3 1 Fas质粒中切取 ,应用PDC315载体系统构建携带Fas基因的重组腺病毒 ,感染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 ,检测Fas蛋白的表达及功能。结果 成功地构建了携带Fas基因的重组腺病毒 ,感染后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能稳定表达的有功能的Fas蛋白。结论 利用重组腺病毒转染可以重建被阻断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Fas死亡信号传导通道 ,并再次估证了Fas基因突变与瘢痕疙瘩之间的联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腺病毒 FAS基因 基因转染 瘢痕疙瘩 细胞凋亡 基因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