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脐血中TCRVβ亚家族T细胞的分布和克隆性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陈少华 李扬秋 +2 位作者 杨力建 张玉平 黎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62-665,共4页
目的 :了解正常脐血中TCRVβ亚家族T细胞的分布和克隆性。 方法 :利用RT -PCR分别扩增 13例正常脐血单个核细胞的TCRVβ 2 4个亚家族基因的CDR3,了解各Vβ亚家族的表达情况。阳性的PCR产物进一步经荧光素标记和基因扫描分析产物的CDR3长... 目的 :了解正常脐血中TCRVβ亚家族T细胞的分布和克隆性。 方法 :利用RT -PCR分别扩增 13例正常脐血单个核细胞的TCRVβ 2 4个亚家族基因的CDR3,了解各Vβ亚家族的表达情况。阳性的PCR产物进一步经荧光素标记和基因扫描分析产物的CDR3长度 ,了解T细胞克隆性。 10例正常人外周血和T细胞株Molt- 4及Jurkat作为对照。结果 :正常脐血T细胞仅选择性表达 2 4个Vβ亚家族的 38 78%± 16 2 6 % ,以Vβ 3、5、8、9和 13为多见 ,而正常人外周血T细胞则表达全部 2 4个Vβ亚家族。基因扫描显示正常脐血和正常人外周血的全部PCR产物均呈多峰图象。结论 :正常脐血存在不完全TCRVβ亚家族T细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TCR Vβ亚家族T细胞 RT-PCR方法 基因扫描分析 抗宿主病 T细胞受体 造血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基因扫描分析在淋巴瘤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张静 张太明 +2 位作者 杨飞 蔡旭 周晓燕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15-617,共3页
克隆性基冈重排检测已成为淋巴瘤辅助诊断的重要手段,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其原理是利用免疫球蛋白或T细胞受体(TCR)基因重排过程中VDJ区互相靠拢的特征,通过适当的家族引物或通用引物在淋巴瘤中可扩增出特征... 克隆性基冈重排检测已成为淋巴瘤辅助诊断的重要手段,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其原理是利用免疫球蛋白或T细胞受体(TCR)基因重排过程中VDJ区互相靠拢的特征,通过适当的家族引物或通用引物在淋巴瘤中可扩增出特征性的在一定范围内的基因片段。PCR产物的分析有两种推荐方法:(1)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异源双链分析;(2)毛细管电泳-基因扫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 基因扫描分析 毛细管电泳 淋巴瘤 检测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应用 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应用RT—PCR和基因扫描分析TCR Vβ谱系的CDR3长度了解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病人克隆性增殖T细胞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扬秋 杨力建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1期69-71,共3页
目的:了解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AML-M5)病人TCR Vβ亚家族T细胞的分布及其克隆性。方法:利用RT-PCR分别扩增9例M5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TCR Vβ24个亚家族基因的CDR3,了解TCR Vβ谱系的表达情况。PCR 产物进一步经基因扫描分析,确... 目的:了解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AML-M5)病人TCR Vβ亚家族T细胞的分布及其克隆性。方法:利用RT-PCR分别扩增9例M5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TCR Vβ24个亚家族基因的CDR3,了解TCR Vβ谱系的表达情况。PCR 产物进一步经基因扫描分析,确定T细胞克隆性。结果:9例AML-M5病人仅存在1-10个Vβ亚家族T细胞,而正常血标本则可检测到24个Vβ亚家族。基因扫描分析显示:8例病人的某些Vβ亚家族出现这一主峰图象(寡克隆性T细胞)。Vβ2寡克隆T细胞发现于6例病人中。结论:结果提示AML-M5病人存在克隆性增殖的T细胞,主要为Vβ2亚家族,推测这可能是对白血病细胞(M5)相关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并可能具有抗白血病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扫描分析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T细胞受体VΒ基因 AML-M5 T细胞克隆性
原文传递
海洛因依赖者在第19、20、21和22号染色体上的易感基因位点的分析
4
作者 谢小虎 周文华 +2 位作者 韩玲玲 张建兵 杨国栋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250-253,共4页
目的:筛查海洛因依赖者在第19、20、21和22号染色体上的易感基因的位点。方法:对10例海洛因依赖者和其正常同胞对照者的第19、20、21和22号染色体进行以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STR)为遗传标记的基因扫描分析。结果:D20S19... 目的:筛查海洛因依赖者在第19、20、21和22号染色体上的易感基因的位点。方法:对10例海洛因依赖者和其正常同胞对照者的第19、20、21和22号染色体进行以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STR)为遗传标记的基因扫描分析。结果:D20S195和D22S423位点的等位基因在海洛因依赖组和其正常同胞对照组之间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 <0.05),其它STR位点的等位基因在海洛因依赖组和其正常同胞对照组之间分布没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D20S195和D22S423位点附近可能存在海洛因依赖的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洛因依赖者 正常 易感基因位点 22号染色体 对照组 等位基因 基因扫描分析 STR位点 短串联重复序列 目的
原文传递
PCR结合基因扫描分析技术对几种深部真菌病致病菌的快速检测及鉴定 被引量:5
5
作者 王英 刘维达 +3 位作者 顾军 赵敬军 陶苏江 吕桂霞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36-438,共3页
目的用PCR法快速鉴定22种(23株)深部真菌病致病菌种。方法应用荧光标记的真菌通用引物ITS4与ITS86对22种(23株)深部真菌病致病菌种的菌悬液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ABIPRISMTM377测序仪及基因扫描分析软件精确测定片段大小,与对照组——... 目的用PCR法快速鉴定22种(23株)深部真菌病致病菌种。方法应用荧光标记的真菌通用引物ITS4与ITS86对22种(23株)深部真菌病致病菌种的菌悬液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ABIPRISMTM377测序仪及基因扫描分析软件精确测定片段大小,与对照组———相应菌种采用传统方法抽提DNA后扩增片段的扫描分析结果相对照。结果①17种致病菌种菌悬液经ITS4、ITS86扩增出单一的片段(除了构巢曲霉和黑曲霉、白念珠菌和类星形念珠菌、裴氏着色真菌和皮炎外瓶霉片段长度相同)。②菌悬液扩增片段的扫描分析结果与其DNA扩增结果相近,差异无显著性。③整个检定过程仅需6h。结论采用ITS通用引物及菌悬液PCR检测法,结合基因扫描分析技术可准确、特异、快速、敏感地检测并鉴定出22种深部真菌病致病菌种,这将有望成为快速诊断深部真菌病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 基因扫描分析技术 真菌病 致病菌 快速检测 孢子丝菌属 分支孢子菌
原文传递
真菌病
6
《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 2004年第3期148-151,共4页
关键词 深部真菌病 深部真菌感染 基因扫描分析技术 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药物敏感性试验 盐酸阿莫洛芬霜 抗真菌作用 重症监护病房 快速检测
下载PDF
肺结核患者外周血αβT细胞CDR3谱系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周明乾 罗微 +3 位作者 马骊 温茜 黄永塔 王小宁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283-1285,共3页
目的探讨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外周血T细胞TCRα,β链CDR3谱系漂移,为肺结核患者特异性T细胞免疫应答机制和免疫治疗研究提供基础。方法采用基因扫描谱型分析技术,分析6例正常献血员及6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PBMC中T细胞TCR CDR3谱型分布特征... 目的探讨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外周血T细胞TCRα,β链CDR3谱系漂移,为肺结核患者特异性T细胞免疫应答机制和免疫治疗研究提供基础。方法采用基因扫描谱型分析技术,分析6例正常献血员及6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PBMC中T细胞TCR CDR3谱型分布特征及患者TCRVα和Vβ基因家族的优势取用情况,对克隆性增生T细胞CDR3区进行序列分析。结果6例正常献血员外周血中TCR 32 Vα,24Vβ家族CDR3谱型均呈高斯分布(gaussian distribution),6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出现不同Vα和Vβ家族优势取用,对部分单/寡克隆增生T细胞α,β链CDR3区基因进行测序,证实存在不同的CDR3序列。结论肺结核患者活动期外周血T细胞TCRα,β链CDR3谱系出现明显漂移,提示CDR3的选择性表达与结核患者细胞免疫应答机制有关,优势取用Vα,Vβ家族T细胞TCR CDR3序列的确定,为肺结核患者特异性T细胞免疫治疗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T淋巴细胞受体 互补决定区3 基因扫描谱型分析
下载PDF
全基因组芯片扫描研究SLC7A1基因与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相关性
8
作者 刘涛 许文敏 +2 位作者 冯志强 聂玉强 张又祥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274-278,共5页
目的在全基因组范围内探讨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发病的相关候选基因。方法采用两步法进行相关基因筛选。第一步,选择2006年8月至2010年10月就诊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CHPS患儿及其父母双亲组成的核心家系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者... 目的在全基因组范围内探讨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发病的相关候选基因。方法采用两步法进行相关基因筛选。第一步,选择2006年8月至2010年10月就诊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CHPS患儿及其父母双亲组成的核心家系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者均为汉族。采用Affymetrix公司的SNP6.0芯片进行全基因组芯片扫描,初步筛选相关候选基因。第二步,对在第一步筛选出的候选基因相关SNP位点,扩大样本进行PCR及测序,应用传递不平衡检验(TDT)进行分析,进一步验证其基因型与CHPS的相关性。结果共有894135个SNP在所有23个核心家系成员中被扫描出来,总体扫描成功率达98.63%,有多个基因与CHPS发病相关,对其中的SLC7A1基因(位于13q12.3)进行进一步验证,选择其中rs476506位点,对40个核心家系进行PCR及测序方法进行验证,测序结果TDT分析显示其与CHPS发病相关(χ^2=11.524,P=0.0007)。结论SLC7A1基因多态性位点rs476506与中国汉族人群CHPS发病相关,SLC7A1基因可能为中国汉族人群CHPS发病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SLC7A1基因 rs476506 基因组芯片扫描分析
原文传递
先天性晚发白内障FVB小鼠突变基因定位及筛选
9
作者 庞铂实 钱强 +3 位作者 徐园 肖君华 周宇荀 李凯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1-87,共7页
目的以自发突变导致的先天性晚发白内障小鼠为模型,进行遗传方式鉴定和白内障相关基因定位分析。方法首先通过显微镜观察组织切片鉴定白内障病理状态,其次通过构建家系确定先天性晚发白内障在FVB小鼠中的遗传方式,其次利用多重PCR靶向... 目的以自发突变导致的先天性晚发白内障小鼠为模型,进行遗传方式鉴定和白内障相关基因定位分析。方法首先通过显微镜观察组织切片鉴定白内障病理状态,其次通过构建家系确定先天性晚发白内障在FVB小鼠中的遗传方式,其次利用多重PCR靶向测序进行100只F2代小鼠的全基因组SNP扫描定位,最后利用全外显子测序筛选出候选突变基因。结果组织切片表明自发突变引起为典型白内障性状,全基因组扫描定位显示11号染色体上的rs4228772 SNP位点与白内障表型连锁程度最高;全外显子测序结果进一步表明11号染色体上有三个基因产生了自发突变,分别是Sfi1,Obscn和Ptrh2。结论本研究使用全基因组SNP扫描连锁分析与外显子测序相结合的策略,可在已知参考基因组的物种中快速定位基因突变,结果确定了11号染色体上的三个突变基因为先天性晚发型白内障的候选基因,并以显性方式遗传。该策略亦可应用于其它遗传背景清晰的模式哺乳动物的基因功能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晚发白内障 FVB小鼠 基因扫描连锁分析 全外显子测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