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受体基因外显子17的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金丽 黄荷凤 +1 位作者 金帆 钱羽力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23-326,共4页
目的 探讨胰岛素受体基因外显子17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发病的关系。方法对33例PCOS患者(PCOS组)和28例因单纯输卵管原因或男性不育的不孕妇女(对照组)的胰岛素受体基因外显子17进行PCR扩增、单链构型多态性电泳分析,及等位基因分布... 目的 探讨胰岛素受体基因外显子17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发病的关系。方法对33例PCOS患者(PCOS组)和28例因单纯输卵管原因或男性不育的不孕妇女(对照组)的胰岛素受体基因外显子17进行PCR扩增、单链构型多态性电泳分析,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比较。同时对各基因型患者进行内分泌检测。结果 两组胰岛素受体基因外显子17的1008bp处,均有T基因型向C基因型(T→C)的突变,均发现了3种基因型,即T/T、C/T、C/C基因型。PCOS组C/C基因型为39%,对照组为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PCOS组C/C基因型肥胖患者为47%,非肥胖患者为33%,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PCOS组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为50%,无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为36%,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PCOS组患者胰岛素敏感指数,T/T基因型患者为0 .038±0 .016,C/C基因型患者为0 .024±0 .010,C/T基因型患者为0 .028±0 .014,C/T基因型及C/C基因型与T/T基因型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T/T基因型与C/C基因型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胰岛素受体β亚基表达及血清黄体生成素、睾酮水平, 3种基因型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受体 基因外显子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 多态性研究 胰岛素敏感指数 C基因 单链构型多态性 PCOS 胰岛素抵抗 等位基因分布 肥胖患者 统计学 PCR扩增 输卵管原因 内分泌检测 黄体生成素 对照组 不孕妇女 男性不育
原文传递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CTLA-4基因外显子1A/G^(49)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娈 王斐 +1 位作者 马瑞欣 于宏伟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 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 4(CTL A- 4)基因外显子 1的 49位点 A/G多态性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 (AITDs)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 P)技术分析 12 2例自身免疫甲状腺病患者 ,其中 Graves...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 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 4(CTL A- 4)基因外显子 1的 49位点 A/G多态性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 (AITDs)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 P)技术分析 12 2例自身免疫甲状腺病患者 ,其中 Graves’病 (GD) 87例 ,桥本甲状腺炎 (HT) 35例 ,84例健康对照的 CTL A- 4基因外显子 1的 49位点基因型。采用 EL ISA技术检测 AITDs患者甲状腺功能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TGAb)和甲状腺抗过氧化物酶抗体 (TPO Ab)。结果 AITDs患者 CTL A- 4/G49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0 0 1,其中 GD组 P<0 .0 0 0 1,HT组 P<0 .0 1) ;GD、HT组按性别分层分析后发现 CTL A- 4/G49等位基因在不同性别的分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CTL A- 4基因外显子 1G49等位基因与 AITDs显著相关 ;GD、HT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 AITDs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CTLA-4 基因多态性 基因外显子
下载PDF
喉鳞状细胞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基因第5和第8外显子的突变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白伟良 高红 +1 位作者 任重 潘子民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 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 (phosphataseandtensinhomologydeletedonchromosome 10 /mutatedinmultipleadvancedcancer1/TGF βregulatedandepithelialcell enrichedphosphatase ,PTEN/MMAC1/TEP1,以下简称PTEN)基因突变与喉鳞状细胞... 目的 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 (phosphataseandtensinhomologydeletedonchromosome 10 /mutatedinmultipleadvancedcancer1/TGF βregulatedandepithelialcell enrichedphosphatase ,PTEN/MMAC1/TEP1,以下简称PTEN)基因突变与喉鳞状细胞癌 (简称鳞癌 )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polymerasechainreaction single strandconformationpolymorphism ,PCR SSCP)分析银染系统和PCR产物直接测序技术 ,检测喉鳞癌新鲜或冰冻组织中PTEN基因第 5、第 8外显子的突变情况 ,对有电泳迁移率改变的进行PCR产物测序。结果 第 5、第 8外显子的突变均发生在声门上型喉癌 ,声门型喉癌未发现突变。其中 ,第 5外显子有 6例发生突变 ,突变率 15 % (6 / 4 0 )。直接测序发现 2例在 85密码子第 2、3碱基子之间发生了插入A突变 ,即TT→TAT ,2例 86密码子第 3碱基缺失一个A ,从而导致移码突变 ;1例同时存在以上两种突变 ,导致错义突变 ;1例 85密码子第 2、3碱基之间插入A ,同时 86密码子第 2碱基缺失 ,即GCA→GA导致无义突变。这 6例中有低分化 3例 ,中分化 3例 ,无高分化 ;淋巴结转移 5例占 83 3% (5 / 6 ) ,无淋巴结转移 1例 ,占 16 7% (1/ 6 )。第 8外显子仅有 1例发生突变 ,突变率为 2 5 % (1/ 4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癌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 基因外显子 基因突变 喉肿瘤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天津地区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外显子7突变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宋力 孟英韬 +2 位作者 高文英 徐凤铎 单忠敏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33-234,共2页
目的 探讨天津地区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外显子 7突变特点。方法 聚合酶链技术扩增 41例 PKU患者的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外显子 7,用单链 DNA构象多态性、直接 DNA测序法分析扩增产物。结果 共发现 4种点突变 :R2 43Q和 G2 5 7V错义突变 ... 目的 探讨天津地区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外显子 7突变特点。方法 聚合酶链技术扩增 41例 PKU患者的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外显子 7,用单链 DNA构象多态性、直接 DNA测序法分析扩增产物。结果 共发现 4种点突变 :R2 43Q和 G2 5 7V错义突变 ,R2 6 1X失义突变、V2 45 V同义突变。 4种突变的基因频率分别为 14.6 %、1.2 %、1.2 %和 78% ,其中 R2 6 1X失义突变国内未见报道。结论 天津地区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外显子 7突变有其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氨酸羧化酶 基因突变 基因外显子 苯丙酮尿症
原文传递
中国北方先天性白内障家系中缝隙连接蛋白基因突变的筛查 被引量:1
5
作者 布娟 李宁东 +2 位作者 陈文生 张秀梅 赵堪兴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925-928,共4页
目的:在一中国人先天性白内障家系中进行缝隙连接蛋白基因(GJA3、GJA8)突变筛查。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对一先天性白内障家系中的全部患者进行GJA3基因及GJA8基因外显子的扩增,扩增产物进行直接测序。结... 目的:在一中国人先天性白内障家系中进行缝隙连接蛋白基因(GJA3、GJA8)突变筛查。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对一先天性白内障家系中的全部患者进行GJA3基因及GJA8基因外显子的扩增,扩增产物进行直接测序。结果:该家系GJA8基因的外显子及其邻近的内含子未发现任何突变。先证者GJA3基因外显子非编码区发现碱基CA的缺失。结论:缝隙连接蛋白基因为该先天性白内障家系的非致病性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白内障 GJA3基因 GJA8基因 突变 先天性白内障 缝隙连接蛋白 基因突变 中国北方 家系 筛查 基因外显子 连接蛋白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CRISPR/Cas9系统在腺样囊性癌细胞中编辑纤连蛋白基因EDA片段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月 王海丞 +3 位作者 许舒宇 彭靖 江久汇 李翠英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490-495,共6页
目的 利用成簇的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常间回文重复序列丛集关联蛋白系统(associated proteins,Cas)编辑纤连蛋白(fibronectin)基因抑制其可变剪接片段... 目的 利用成簇的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常间回文重复序列丛集关联蛋白系统(associated proteins,Cas)编辑纤连蛋白(fibronectin)基因抑制其可变剪接片段基因外显子A(extra domain A,EDA),并观察对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的促肿瘤作用.方法 根据纤连蛋白序列设计两段互补于EDA上游和一段与下游互补的引导RNA (single guide RNA,sgRNA,20 bp),分别连接至PX330质粒的U6启动子下游.质粒转染至ACC细胞系SACC-83,PCR扩增基因组并测序验证其定点敲除EDA结果及效率.质粒转染后的细胞进行稳定株的筛选及鉴定,将筛选后的稳定株作为EDA敲除实验组,SACC-83细胞为对照组,进行CCK-8细胞增殖和Transwell侵袭能力检测,每组实验重复3次.结果 sgRNA连接至PX330质粒U6启动子下游,成功构建了质粒敲除模型;SACC-83的基因组EDA外显子被敲除,敲除效率达70%以上,但纤连蛋白总量未发生明显变化.筛选出3株EDA敲除稳定株(A+C-2、A+C-6、B+C-10),并通过PCR鉴定证实其可靠性.划痕实验中实验组细胞运动速率[A+C-2 (21.67±1.87) μm/h;A+C-6(12.22±2.13) μm/h;B+C-10(20.00±2.56) μm/h]相对对照组[(27.78±3.20) μm/h]降低;增殖实验显示EDA敲除组细胞倍增时间增加[对照组SACC-83 (38.52±4.26)h,实验组A+C-2(62.05±5.80)h,A+C-6(46.32±6.35)h,B+C-10(40.7±3.88)h].结论 在sgRNA的引导下,CRISPR/Cas系统能简洁、高效地敲除细胞基因组中的EDA可变剪接外显子,EDA敲除对肿瘤细胞运动和侵袭有明显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囊性 基因敲除 短回文重复序列/常间回文重复序列丛集关联蛋白系统 基因外显子A
原文传递
MUTATIONS IDENTIFIED IN EXON 7 OF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 GENE IN CHINESE 被引量:1
7
作者 孙桂凤 姜莉 +3 位作者 张学 佟秉政 董贵章 孙开来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56-158,共3页
Exon 7 of the l’henylalan1ne hydroxylase (PAH) gene was analyzed in 15 chlldren affected wlth classicphenylketonL1rla (PKU) from northern Chlna by uslng PCRx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PCR-SSCP) technique... Exon 7 of the l’henylalan1ne hydroxylase (PAH) gene was analyzed in 15 chlldren affected wlth classicphenylketonL1rla (PKU) from northern Chlna by uslng PCRx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PCR-SSCP) technique and DNA direct sequencing. Six missense mutatlons (l. e. R2413Q. R 241H, G247V,1,2 19H, F2541;lnd G257V )and one silent rnutatlon (V245v ) were identified. The latter three missense mu-tations were demonstrated as novel mltations in comparison with the PAH mutation database. one missense mt1tation (R241 H) was flrst dowumeTlted in Chinese. our results showed populatlon ancl reglon tllffer-ences in the PAH mutation clistribution. and suggest that there is more thfln one founding population forPKU in China. The fincling of novel mutations will enhence the molecular diagnosis of PK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ENYLKETONURIA 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 gene MUTATION
全文增补中
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中p16/MTS1基因外显子纯合性缺失的研究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费广鹤 桂淑玉 +4 位作者 庞玉瑛 张安成 刘虎 周青 汪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199-202,共4页
目的 检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 (Non smallCellLungCancer,NSCLC)手术标本 p16基因 (MultipleTumorSuppressorGene,MTS1)第一、二外显子纯合性缺失并探讨其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组织类型、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院 1999年 1月... 目的 检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 (Non smallCellLungCancer,NSCLC)手术标本 p16基因 (MultipleTumorSuppressorGene,MTS1)第一、二外显子纯合性缺失并探讨其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组织类型、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院 1999年 1月~ 12月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且手术病理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 32例。提取DNA ,建立PCR方法分析 p16基因第一、二外显子纯合性缺失 ,用SouthernBlotting方法对p16第二外显子的PCR产物进行鉴定。 结果  32例NSCLC患者中 9例发生 p16基因第二外显子的缺失 ,缺失率为 2 8% (9/ 32 ) ,p16第一外显子未发现缺失。结论 在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中 ,p16基因第二外显子的纯合性缺失是 p16基因失活的一个重要方式 ,且影响肺癌细胞其他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非小细胞肺肿瘤 基因外显子 P16/MTS1 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纯合性缺失
下载PDF
RhD阴性表型献血者RHD基因测序分析
9
作者 谢敬文 莫锦政 +1 位作者 马伟文 蓝文莉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27-128,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1例RhD阴性表现型而RHD基因分型阳性的献血者标本,了解其发生的分子基础。方法采用微量板法对献血者进行RhD阴性筛查,采用抗球蛋白法对初筛RhD阴性的标本进行确认,从静脉血中提取献血者基因组DNA,采用PCR-SSP法进行RHD基因... 目的研究分析1例RhD阴性表现型而RHD基因分型阳性的献血者标本,了解其发生的分子基础。方法采用微量板法对献血者进行RhD阴性筛查,采用抗球蛋白法对初筛RhD阴性的标本进行确认,从静脉血中提取献血者基因组DNA,采用PCR-SSP法进行RHD基因分型,并对RHD基因进行直接测序分析。结果经抗球蛋白法确认33例RhD阴性献血者中,发现RHD阳性基因型1例。对该例标本测序分析,发现其RHD基因外显子5存在纯合的基因变异,即在744的位置插入了AG,同时删除了GTGGTGACAGCCATC这15个碱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D基因 基因测序分析 抗球蛋白法 基因分型 初筛 直接测序 表现型 DNA 基因外显子 量板
下载PDF
原发性胃腺癌P_(53)基因7、8外显子突变研究
10
作者 孔庆云 秦良谊 +1 位作者 王燕青 巨卫平 《临床医学》 CAS 1999年第12期41-42,共2页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是以多个原癌基因的激活和肿瘤抑制基因的失活为基础的。P_(53)基因是一种人体内重要的细胞生长调节基因。定位在染色体17P13.1。它的突变在许多常见恶性肿瘤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且突变后的P_(53)...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是以多个原癌基因的激活和肿瘤抑制基因的失活为基础的。P_(53)基因是一种人体内重要的细胞生长调节基因。定位在染色体17P13.1。它的突变在许多常见恶性肿瘤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且突变后的P_(53),基因起癌基因的作用,P_(53)基因突变的热点多集中在5、6、7、8外显子。因此,我们采用多聚酶反应单链构象多态(PCR-SSCP)分析对20例原发性胃腺癌胃镜活检组织7、8外显子突变进行了研究。以探讨P_(53)基因突变和人类胃癌发生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胃腺癌 P53基因 基因外显子 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EGFR基因突变多原发性癌一例
11
作者 林群英 林少刚 +3 位作者 陈丽玉 陈智伟 刘柔嘉 余英豪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6期2104-2105,共2页
患者女,汉族,52岁,无吸烟史。2015年8月17日因"咳嗽、咳痰1个月余"就诊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入院后支气管镜示:主支气管上段前壁结节状突起;右肺上叶、右肺中叶支气管黏膜粗糙、肥厚。胸部CT示左肺舌段高密度灶,转移或炎... 患者女,汉族,52岁,无吸烟史。2015年8月17日因"咳嗽、咳痰1个月余"就诊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入院后支气管镜示:主支气管上段前壁结节状突起;右肺上叶、右肺中叶支气管黏膜粗糙、肥厚。胸部CT示左肺舌段高密度灶,转移或炎症;右肺中叶炎症。右肺穿刺活检免疫组化活检标本(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示:实性腺癌,部分为微乳头状癌(图1)。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第7号染色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18、19、20、21外显子的29种基因突变位点,结果检出EGFR基因外显子21的L858R基因突变位点(图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突变位点 EGFR 多原发性癌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荧光定量PCR检测 表皮生长因受体 基因外显子 右肺中叶
原文传递
NSDHL基因外显子6~8缺失引发CHILD综合征
12
作者 Kim C.A. Knig A. +2 位作者 Bertola D.R. K.- H. Grzeschik 刘安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 2005年第12期2-3,共2页
The X- linked dominant CHILD syndrome (congenital hemidysplasia with ichthyosiform nevus and limb defects) is a rare developmental defect characterized by a strictly lateralized inflammatory nevus. In the majority of ... The X- linked dominant CHILD syndrome (congenital hemidysplasia with ichthyosiform nevus and limb defects) is a rare developmental defect characterized by a strictly lateralized inflammatory nevus. In the majority of cases, the right side of the body is affected. Ipsilateral hypoplastic lesions may involve the brain, skeletal structures, lungs, heart or kidneys. We describe a case of CHILD syndrome involving the left side of the body. Absence of metacarpal, metatarsal and phalangeal bones of the left hand and foot resulted in oligodactyly, with only 3 fingers and 1 toe. An ipsilateral inflammatory epidermal nevus with hyperkeratosis, parakeratosis, acanthosis and perivascular lymphohistiocytic infiltrate was strictly confined to the left half of the patient’ s body. The phenotype was shown to be associated with a deletion of exons 6- 8 of the X- linked NSDHL gene, confirming that CHILD syndrome is due to loss of function of an enzyme involved in cholesterol biosynthe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SDHL基因 基因外显子 棘层肥厚 表皮痣 组织细胞浸润 角化不全 角化过度 左侧肢体 发育异常 跖骨
下载PDF
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对假肥大性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的基因诊断
13
作者 侯巧芳 王莉 +3 位作者 吴东 廖世秀 孙长义 刘艳萍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46-749,共4页
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包括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ies,DMD)和Becker型肌营养不良(Beckermusculardystrophies,BMD)。DMD/BMD共同的分子基础是抗肌萎缩蛋白(dystrophin)基因的部分缺失、重复、点突变或... 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包括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ies,DMD)和Becker型肌营养不良(Beckermusculardystrophies,BMD)。DMD/BMD共同的分子基础是抗肌萎缩蛋白(dystrophin)基因的部分缺失、重复、点突变或者重组。DMD基因共79个外显子,研究发现,约65%DMD/BMD患者存在DMD基因外显子缺失,5%~8%患者存在外显子重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 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 基因诊断 假肥大性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 BECKER型肌营养不良 DMD/BMD 基因外显子
原文传递
气管、肺
14
《中国医学文摘(肿瘤学)》 2007年第4期288-295,共8页
中国肺癌患者EGFR基因的突变研究,云锡矿工肺癌中FHIT基因外显子缺失及其蛋白表达,生存素和增殖细胞核抗原在个旧矿粉诱导的肺癌细胞中的表达,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RCC1蛋白表达与铂类标准方案化疗敏感性的关系研究,骨桥蛋白OPN和黏附分子C... 中国肺癌患者EGFR基因的突变研究,云锡矿工肺癌中FHIT基因外显子缺失及其蛋白表达,生存素和增殖细胞核抗原在个旧矿粉诱导的肺癌细胞中的表达,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RCC1蛋白表达与铂类标准方案化疗敏感性的关系研究,骨桥蛋白OPN和黏附分子CD44v6在肺癌中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患者 增殖细胞核抗原 气管 EGFR基因 CD44V6 蛋白表达 基因外显子 化疗敏感性
下载PDF
皮肤病综合征
15
《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 2013年第2期127-128,共2页
20130590角膜炎、鱼鳞病、耳聋综合征一例及GJB2基因突变研究/张玲琳(上海市皮肤病医院),唐黎,王宏伟…∥中华皮肤科杂志.-2012,45(8).-597~599收集1例角膜炎、鱼鳞病及耳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提取患者及家族成员的外周血DNA,用PCR... 20130590角膜炎、鱼鳞病、耳聋综合征一例及GJB2基因突变研究/张玲琳(上海市皮肤病医院),唐黎,王宏伟…∥中华皮肤科杂志.-2012,45(8).-597~599收集1例角膜炎、鱼鳞病及耳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提取患者及家族成员的外周血DNA,用PCR扩增GJB2基因外显子2及其附近的剪切点。DNA直接测序法进行基因突变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聋综合征 基因突变 中华皮肤科杂志 直接测序法 鱼鳞病 DNA 王宏伟 川崎病 基因外显子 肺动脉瓣狭窄
下载PDF
DANON病超声表现1例
16
作者 林艳端 阎国辉 +3 位作者 张绍洁 蒋勇 甘书芬 陈江华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97-897,903,共2页
患者男,20岁,6年前外院心脏超声显示:左室壁异常肥厚(左室后壁厚度24mm,室间隔厚度30mm),左室腔内径尚可(左室舒张期内径43mm,左室收缩期内径23mm),左室整体收缩功能正常(射血分数78%);基因检测诊断为溶酶体膜相关蛋白-2... 患者男,20岁,6年前外院心脏超声显示:左室壁异常肥厚(左室后壁厚度24mm,室间隔厚度30mm),左室腔内径尚可(左室舒张期内径43mm,左室收缩期内径23mm),左室整体收缩功能正常(射血分数78%);基因检测诊断为溶酶体膜相关蛋白-2基因外显子6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表现 左室整体收缩功能 左室后壁厚度 相关蛋白-2 室间隔厚度 左室舒张期 左室收缩期 基因外显子
原文传递
妊高征患者胰岛素受体基因外显子17的序列分析
17
作者 张华 仲伟国 +2 位作者 古航 沙金燕 戴良图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179-180,共2页
已有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与妊高征存在关联:妊高征患者在孕中期即出现高胰岛素血症,血胆固醇水平升高^[1];空腹血胰岛素水平升高,与收缩压、舒张压成正相关^[2]。目前,对妊高征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机制国内外研究较少,且均从受体水... 已有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与妊高征存在关联:妊高征患者在孕中期即出现高胰岛素血症,血胆固醇水平升高^[1];空腹血胰岛素水平升高,与收缩压、舒张压成正相关^[2]。目前,对妊高征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机制国内外研究较少,且均从受体水平进行研究,对妊高征时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研究未见报道。由于胰岛素受体在介导胰岛素作用中起着中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高征患者 胰岛素受体 基因外显子 序列分析 高胰岛素血症 胰岛素抵抗 血胰岛素水平 胆固醇水平
原文传递
噬血细胞综合征4例报告
18
作者 安琪 季强 +3 位作者 方代华 徐淑梅 金明卫 齐共建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90-1092,共3页
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HLH)又称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是儿童期少见但病死率极高的疾病,是由于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过度增生活化,细胞因子风暴形成引起多器... 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HLH)又称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是儿童期少见但病死率极高的疾病,是由于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过度增生活化,细胞因子风暴形成引起多器官炎症反应而导致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发热、肝脾肿大和血细胞减少,有的还伴有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按照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获得性两大类。本文回顾性分析2012年2-12月就诊于本院并临床诊断为HLH的4例患儿的临床、预后,以及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直接测序法检测穿孔素基因外显子编码区突变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血细胞综合征 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 临床综合征 细胞因风暴 神经系统症状 聚合酶链反应 血细胞减少 基因外显子
下载PDF
病例2:直肠胃肠间质瘤完整切除后复发合并肺癌一例
19
作者 张鹏 陶凯雄 李健(专家点评)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79-881,共3页
患者女,72岁,因"便血1周"于2015年1月26日入院。直肠指诊:距肛门2cm于直肠前壁扪及一大小为3.0cm×2.0cm黏膜下肿物,质韧固定,指套退出无染血。盆腔MRI检查示:直肠下段前壁软组织肿物,呈膨胀型生长,肿物与阴道分界不清,... 患者女,72岁,因"便血1周"于2015年1月26日入院。直肠指诊:距肛门2cm于直肠前壁扪及一大小为3.0cm×2.0cm黏膜下肿物,质韧固定,指套退出无染血。盆腔MRI检查示:直肠下段前壁软组织肿物,呈膨胀型生长,肿物与阴道分界不清,大小为5.0cm×4.5cm,下缘距离齿状线约0.5cm,见图1A。肛门镜直视下行细针穿刺活检,病理诊断考虑胃肠间质瘤,基因检测示c-Kit基因外显子11突变,突变类型为p.V559D。第1次多学科团队讨论意见:患者为低位直肠GIST,肿瘤与阴道分界不清,直接手术切除不利于器官功能保留;基因检测提示c-Kit基因外显子11突变,该突变类型对伊马替尼缓解率高,可先行伊马替尼术前治疗,待肿瘤缩小后再行手术完整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直肠指诊 切除后 黏膜下肿物 基因外显子 c-Kit 突变类型 肺癌
原文传递
在浅表扩散型、结节型、肢端型和恶性雀斑样痣型原发性黑素瘤中BRAF外显子15突变的发生率
20
作者 Lang J. MacKie R.M 罗素菊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 2006年第9期11-12,共2页
DNA was extracted from 52 thick primary melanomas and mutations sought in exon 15 of the BRAF (v-raf murine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 B1) gene using denatur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 (dHPLC) fragme... DNA was extracted from 52 thick primary melanomas and mutations sought in exon 15 of the BRAF (v-raf murine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 B1) gene using denatur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 (dHPLC) fragment analysis, sequencing, and allele-specific PCR. Exon 15 BRAF mutations were found in 13 of 52 (25% ) primary melanomas. These comprised five of 17 (29% ) superficial spreading melanomas, three of 11 (27% ) nodular melanomas, two of 13 (15% ) acral lentiginous melanomas, one of one (100% ) mucosal melanoma and two of 10 (20% ) lentigo maligna melanomas. In common with other groups, our findings show a relative concentration of the exon 15 BRAF mutation in superficial spreading and nodular melanomas, but add further evidence that this mutation not necessary for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of the melanocy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黑素瘤 恶性雀斑样痣 基因外显子 结节型 突变 扩散 浅表 肢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