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0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言中的模因 被引量:1804
1
作者 何自然 《语言科学》 2005年第6期54-64,共11页
模因论是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仿照基因而得名,它指一些思想或观念通过人类文化加以散播,并一代一代地相传下来。模因实际上指文化基因,它靠模仿传播而生存,语言是它的载体之一。模因有利于语言的发展,而模因本身也靠语言得... 模因论是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仿照基因而得名,它指一些思想或观念通过人类文化加以散播,并一代一代地相传下来。模因实际上指文化基因,它靠模仿传播而生存,语言是它的载体之一。模因有利于语言的发展,而模因本身也靠语言得以复制和传播。从模因论的角度看,语言模因揭示了话语流传和语言传播的规律。自然语言中的模因是从三个方面体现的:教育和知识传授、语言本身的运用和通过信息的交际和交流。本文认为,语言模因信息的复制和传播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型:内容不变但以不同的形式进行复制,或者形式不改却以不同的内容加以扩展。前者称为模因的基因型,后者则为模因的表现型。文章接着分析了语言模因对翻译研究、文化研究以及语言教学的影响,最后用实例说明模因在这些方面的实际意义,并指出语言模因将有助于促进语言的进化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因论与模因 基因型 表现 模因与翻译 模因与文化 模因与语言教学
下载PDF
利用植物自身潜力提高土壤中磷的生物有效性 被引量:190
2
作者 刘建中 李振声 李继云 《生态农业研究》 CSCD 1994年第1期16-23,共8页
土壤缺磷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问题,它严重限制了作物的产量及分布。随着人口增长对粮食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由此引起的能源危机,这种趋势还将会不断加重。因此,如何通过发掘植物自身潜力,减少土壤对磷酸盐的固定、吸附以提高植物对磷... 土壤缺磷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问题,它严重限制了作物的产量及分布。随着人口增长对粮食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由此引起的能源危机,这种趋势还将会不断加重。因此,如何通过发掘植物自身潜力,减少土壤对磷酸盐的固定、吸附以提高植物对磷肥的利用效率及活化被土壤固定的磷,这对提高粮食产量、降低生产成本以及保护生态环境将起到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提高土壤中磷的生物有效性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综述了植物磷素营养特性差异的机理及遗传研究进展,旨在为培育磷肥利用效率高,活化土壤磷能力强的耐低磷作物新品种提供有关信息及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素营养 基因型 土壤
下载PDF
中国小麦品质区划的研究 被引量:229
3
作者 何中虎 林作楫 +3 位作者 王龙俊 肖志敏 万富世 庄巧生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59-364,共6页
根据生态因子对品质表现的影响 ,土壤质地、肥力水平及栽培措施对品质的影响 ,品种品质的遗传特性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 ,以及我国小麦的消费状况、商品率和可操作性的原则 ,将我国小麦产区分为 3大品质区域 ,即北方强筋、中筋白粒冬... 根据生态因子对品质表现的影响 ,土壤质地、肥力水平及栽培措施对品质的影响 ,品种品质的遗传特性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 ,以及我国小麦的消费状况、商品率和可操作性的原则 ,将我国小麦产区分为 3大品质区域 ,即北方强筋、中筋白粒冬麦区 ,南方中筋、弱筋红粒冬麦区和中筋、强筋红粒春麦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小麦 品质区划 加工品质 基因型 环境
下载PDF
植物高效利用土壤难溶态磷研究动态及展望 被引量:182
4
作者 王庆仁 李继云 李振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07-116,共10页
本文在论述磷资源危机及磷肥供求矛盾的基础上,对土壤的潜在磷累资源、供磷特性、不同植物类型以及相同植物的不同基因型间对土壤难溶态磷的吸收利用差异、潜力及开发利用意义等进行了简要的评论。展望了植物的遗传多样性与生理机制,... 本文在论述磷资源危机及磷肥供求矛盾的基础上,对土壤的潜在磷累资源、供磷特性、不同植物类型以及相同植物的不同基因型间对土壤难溶态磷的吸收利用差异、潜力及开发利用意义等进行了简要的评论。展望了植物的遗传多样性与生理机制,以及利用杂交有种、细胞走向诱变及其基因工程等现代生物学手段进行筛选、走向诱导、基因转移及分子克隆等培育高效利用土壤难溶态磷作物新品种的可行性及应用前景。展现了植物基因工程与现代生物科学的发展动态以及在增加植物抗性、改善品质、提高某些特定指标方面转基因植物的成功实例与应用效果,并对当前植物矿质营养遗传学领域所存在的某些关键技术环节及近年来所取得的一些突破性进展也进行了简略的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利用 难溶态磷 基因型 土壤 基因工程
下载PDF
基于AMMI模型的品种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18
5
作者 张泽 鲁成 向仲怀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04-309,共6页
AMMI模型发展了分析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统计方法,但缺乏度量品种稳定性的定量指标。本文提出一个度量品种稳定性的新参数D_i。实例分析表明,D_i与生态价方法和稳定性方差法的分析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讨论了AMMI模型在分析品种稳定性方... AMMI模型发展了分析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统计方法,但缺乏度量品种稳定性的定量指标。本文提出一个度量品种稳定性的新参数D_i。实例分析表明,D_i与生态价方法和稳定性方差法的分析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讨论了AMMI模型在分析品种稳定性方面的意义以及应用新参数时应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MI模 基因型 环境 互作 稳定性 育种
下载PDF
我国8城市HBsAg阳性和阴性乙肝患者的病毒血清型和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202
6
作者 范金水 庄辉 +7 位作者 李远贵 朱晓洁 徐德忠 马为民 王跃民 陈雅洁 娄国强 马廷贤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88-91,共4页
目的对我国8个城市的43株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和52株HBsAg阴性血清进行乙肝病毒(HBV)DNA扩增及其血清型和基因型分型,并对该两类血清的乙肝病毒型别构成及其地理分布进行比较。方法对长春、大同、杭... 目的对我国8个城市的43株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和52株HBsAg阴性血清进行乙肝病毒(HBV)DNA扩增及其血清型和基因型分型,并对该两类血清的乙肝病毒型别构成及其地理分布进行比较。方法对长春、大同、杭州、深圳、青岛、西安、昆明和拉萨等8个城市共计43例HB-sAg阳性和52例HBsAg阴性的乙肝病人血清进行HBVDNAPCR扩增(S基因第33~533位核苷酸)并用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法分析HBV血清型和基因型。结果HBsAg阳性和阴性乙肝的HBV血清型均以adrq+为最多,分别为58.1%和40%;其次是adw2,分别为25.6%和32.7%。HBsAg阴性乙肝组ayw3(19.2%)明显多于HBsAg阳性乙肝组(2.3%,P<0.05);而ayw1前者(0%)显著少于后者(11.6%,P<0.01)。HBsAg阳性和阴性乙肝的HBV基因型均以C型为主,分别为62.8%和61.5%;其次为D型,分别为14%和26.9%;B型,分别为20.9%和9.6%;A型,各1株。各城市间两类乙肝的HBV血清型和基因型存在一定差异。总体上看,两类乙肝的HBV主要型别构成基本一致。结论HB-sAg阴性乙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HBSAG 血清 基因型
原文传递
模因论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被引量:201
7
作者 陈琳霞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8-91,共4页
模因论揭示语言发展的规律,语言模因的复制、传播为丰富人类的语言提供了一条快捷、有效的途径,也为我们外语教学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本文探讨模因论启发下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作者分析"内容相同形式各异"的基因型语言模因和&... 模因论揭示语言发展的规律,语言模因的复制、传播为丰富人类的语言提供了一条快捷、有效的途径,也为我们外语教学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本文探讨模因论启发下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作者分析"内容相同形式各异"的基因型语言模因和"形式相同内容各异"的表现型语言模因,认为这些模因的表现方式可以应用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因论 基因型 表现 模仿 大学英语写作
原文传递
广义遗传模型与数量遗传分析新方法 被引量:151
8
作者 朱军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6期551-559,共9页
根据广义遗传模型的建模原理,提出了一些扩展的广义遗传模型。这些模型既可以分析种子数量性状,也可以分析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效应。采用混合线性模型的统计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地估算方差分量和协方差分量、预测遗传效应值。并介绍了... 根据广义遗传模型的建模原理,提出了一些扩展的广义遗传模型。这些模型既可以分析种子数量性状,也可以分析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效应。采用混合线性模型的统计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地估算方差分量和协方差分量、预测遗传效应值。并介绍了我们提出的一些遗传模型及相应的统计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模 基因型 协方差分量估算 遗传效应值
下载PDF
水稻不同基因型氮素利用效率差异 被引量:155
9
作者 朴钟泽 韩龙植 高熙宗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3-238,共6页
在施氮和未施氮两种条件下 ,探讨了 9个不同生态类型水稻品种的氮素利用效率差异、稻谷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相关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水稻品种各生育时期氮素吸收量的差异。研究表明 ,在施氮和未施氮两种处理下 ,水稻品种间氮素吸收总... 在施氮和未施氮两种条件下 ,探讨了 9个不同生态类型水稻品种的氮素利用效率差异、稻谷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相关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水稻品种各生育时期氮素吸收量的差异。研究表明 ,在施氮和未施氮两种处理下 ,水稻品种间氮素吸收总量、收获期氮素生理利用效率和氮素转移效率有着显著差异 ;在未施氮条件下氮素利用效率显著高于施氮的 ;在施氮和未施氮两种条件下 ,收获期生理氮素利用效率、氮素吸收总量和氮素转移率均呈显著的正相关 ,且与稻谷产量、穗数、结实率和收获指数呈显著的正相关 ;孕穗期至黄熟期氮素吸收量在水稻不同基因型间有着显著差异 ,而在生育前期和中期氮素未见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基因型 氮素 利用效率 产量
下载PDF
基因型和生态因素对烟草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54
10
作者 程昌新 卢秀萍 +2 位作者 许自成 黄平俊 张婷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11期137-139,182,共4页
香气物质是反映烟叶质量的重要品质因素。烟叶的香气质、香气量和香型风格是由多种香气成分的组成、含量、比例及其相互作用所决定的。烟叶香气表现型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遗传因素影响香气物质的性质和种类,环境因素则主要... 香气物质是反映烟叶质量的重要品质因素。烟叶的香气质、香气量和香型风格是由多种香气成分的组成、含量、比例及其相互作用所决定的。烟叶香气表现型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遗传因素影响香气物质的性质和种类,环境因素则主要影响香气物质的含量和组成比例。当前,烟叶香气不足是影响中国烟叶质量提高的制约性因素。在此,综述了基因型和生态环境因素对烟草香味成分影响的研究概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型 生态因素 烟草 香气物质
下载PDF
植物根系分泌物与根际营养关系评述 被引量:124
11
作者 涂书新 孙锦荷 +1 位作者 郭智芬 谷峰 《土壤与环境》 CSCD 2000年第1期64-67,共4页
根系分泌物(root exudates, RE)主要有粘胶、外酶、有机酸、糖、酚及各种氨基酸。不同营养基因型的植物, RE组分明显不同。存在养分和环境胁迫时,植物通过增加粘胶、酶及某些有机酸的分泌量以适应变化的环境。R... 根系分泌物(root exudates, RE)主要有粘胶、外酶、有机酸、糖、酚及各种氨基酸。不同营养基因型的植物, RE组分明显不同。存在养分和环境胁迫时,植物通过增加粘胶、酶及某些有机酸的分泌量以适应变化的环境。RE也是植物改善根际营养环境的重要手段。RE可改善土壤物理结构,促进矿物风化,提高土壤CEC,影响土壤pH、土壤矿物表面吸附性能及土壤生物学性质。RE还在活化根际土壤养分,促进植物对养分吸收起主要作用。今后RE的研究应注重RE研究方法的完善,拓展研究领域,并加强与各学科的联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分泌物 基因型 微生态 根际营养 土壤生物学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病情轻重的关系 被引量:140
12
作者 许军 王齐欣 +5 位作者 蒋栋 陈红松 魏来 王宇 杨柳明 赵延龙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与肝脏损伤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87例慢性无症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ASC)、157例慢性乙型肝炎(CHB)、22例肝硬化(LC)和18例肝细胞癌(HCC)患者外周血测定HBV S基因序列以明确其基因型。结果基...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与肝脏损伤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87例慢性无症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ASC)、157例慢性乙型肝炎(CHB)、22例肝硬化(LC)和18例肝细胞癌(HCC)患者外周血测定HBV S基因序列以明确其基因型。结果基因型以B型和C型为主,分别为26.1%和73.2%。在B型与C型中,ASC、CHB、LC和HCC的构成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X2=15.09,P<0.001),C型与B型相比,C型发展致CHB和HCC所占百分比显著高于B型,分别为59.6%比43.2%,X2=10.87,P<0.001;和7.7%比1.4%,X2=7.41,P<0.001。而LC所占百分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基因型C型与B型相比,C型HBV感染易引起较重肝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基因型 肝损伤程度
原文传递
南方水稻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的基因型差异及评价 被引量:143
13
作者 江立庚 戴廷波 +3 位作者 韦善清 甘秀芹 徐建云 曹卫星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66-471,共6页
以南方籼型水稻(Oryza sativa)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大田试验,以探讨提高水稻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的基因型潜力。结果表明,除早季分蘖期氮素积累量、干物质生产效率和抽穗期氮素积累量以及晚季氮素运转效率外,各基因型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 以南方籼型水稻(Oryza sativa)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大田试验,以探讨提高水稻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的基因型潜力。结果表明,除早季分蘖期氮素积累量、干物质生产效率和抽穗期氮素积累量以及晚季氮素运转效率外,各基因型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提高水稻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的基因型潜力很大。基因型生育期对其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产生重要影响,生育期较长的基因型其氮素吸收效率、稻谷和干物质生产效率以及农艺效率较高。杂交稻氮素的生产效率、农艺效率、回收效率和收获指数较常规稻高,但二系杂交稻并没有比三系杂交稻明显提高。通过排序方式对各基因型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进行评价的结果表明,不同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指标的排序以及同一指标早晚季的排序均存在较大差异。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经标准化后的综合排序可对各基因型的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进行综合评价,吻合系数则可较好地反映各基因型早晚季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的排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水稻 氮素吸收 利用效率 基因型
下载PDF
高效利用土壤磷素的植物营养学研究 被引量:111
14
作者 王庆仁 李继云 李振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16-421,共6页
论述磷在农业及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地位、磷资源的危机以及磷肥在土壤中的理化特性,探讨土壤的供磷潜力,不同植物品种以及相同品种不同基因型对土壤潜在磷资源的吸收利用差异、营养机制、遗传特性及其利用不同作物的基因型来活化、吸收... 论述磷在农业及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地位、磷资源的危机以及磷肥在土壤中的理化特性,探讨土壤的供磷潜力,不同植物品种以及相同品种不同基因型对土壤潜在磷资源的吸收利用差异、营养机制、遗传特性及其利用不同作物的基因型来活化、吸收利用土壤难溶态磷的可行性对策,从而为充分发挥植物自身潜力,提高土壤难溶态磷的生物有效性,高效利用土壤潜在磷资源,加快土壤磷素有效循环,节省资源、保护环境,真正达到生态系统的稳定与现代化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及实用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营养 磷资源 高效利用 基因型 土壤 磷素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和血清亚型在我国部分地区的分布及其特点 被引量:131
15
作者 夏国良 Omana V Nainan +6 位作者 贾志远 刘洪斌 罗述斌 李荣成 曹慧霖 刘崇柏 HaroldS Margolis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48-351,共4页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Bvirus ,HBV)基因型和血清亚型的分布特点及其基因的相关性。方法 湖南、广西、河南和河北 4省 (区 ) 2 5个县 (市 ) 2 80例慢性HBV携带者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扩增和脱氧核糖核酸 (DNA)序列分...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Bvirus ,HBV)基因型和血清亚型的分布特点及其基因的相关性。方法 湖南、广西、河南和河北 4省 (区 ) 2 5个县 (市 ) 2 80例慢性HBV携带者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扩增和脱氧核糖核酸 (DNA)序列分析 ,确定HBV基因型和血清亚型。结果 HBV基因型B、C和D均有分布 ,分别占 2 9.3%、6 7.9%和 2 .9% ,其中B和C为优势基因型。adr、adw2、ayr、ayw1、ayw2和ayw3等 6种血清亚型均有分布 ,其中adr和adw2为优势血清亚型 ,分别占6 4.3%和 31.4%。基因型B与adw2血清亚型 ,基因型C与adr血清亚型有非常密切的基因相关性。 2 80例HBV携带者表面抗原基因序列每 10 0个核苷酸的平均置换频数为 2 .94。基因型B(adw2血清亚型 )毒株核苷酸置换频数为 5 .6 3(5 .48) ,而基因型C(adr血清亚型 )仅为 1.6 (1.5 1)。结论 HBV基因型和血清亚型的分布均有明显的地区性 ;基因型B及相对应的adw2血清亚型毒株的基因可变性明显高于基因型C及相应的adr血清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流行病学 分子 基因型 血清亚
原文传递
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在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中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132
16
作者 陶萍萍 卞美璐 +3 位作者 欧华 陈庆云 李敏 刘军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的评价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即凯普导流杂交HPV DNA检测法(简称HybriMax)在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检测中的临床效用。初步探讨女性生殖道感染最常见的HPV基因型。方法从2004年6月—2005年5月在中日友好医院妇科行宫颈癌... 目的评价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即凯普导流杂交HPV DNA检测法(简称HybriMax)在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检测中的临床效用。初步探讨女性生殖道感染最常见的HPV基因型。方法从2004年6月—2005年5月在中日友好医院妇科行宫颈癌筛查的患者7520例中选取591例,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正常者138例,异常者453例,并对异常者按组织病理学分为炎症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组、CINⅡ组、CINⅢ组、宫颈癌组和湿疣组。采用HybriMax方法对591名患者进行宫颈细胞21种HPV基因型分型检测,并对其中的413例同时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HC-Ⅱ)试验行13种高危型HPV检测。另选取453例细胞学异常者中的101例患者的组织切片进行原位杂交HPV16、18检测。比较不同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计算用HybriMax法检测的各组患者不同HPV基因型的阳性率。结果HybriMax与HC-Ⅱ两种方法检测13种高危型HPV的总符合率92·5%(382/413),总Kappa指数(KI)0·814,宫颈癌组符合率100·0%;与原位杂交检测结果符合率89·1%(90/101),KI为0·776。10种最常见的HPV基因型依次(按阳性率递减)为:细胞学正常者16、68、18、52、58、11、53、31、39、33;细胞学异常者16、52、58、18、33、31、81、53、68、66,宫颈癌组16、18、52、58、33、66、68、31、51、53。结论HybriMax与HC-Ⅱ、原位杂交检测结果一致性良好,且能对更多基因型确切分型。宫颈病变患者最常见的6种HPV基因型为16、18、52、58、33、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瘤病毒 基因型 寡核苷酸序列分析 原位杂交 宫颈肿瘤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原文传递
不同基因型烤烟叶片致香物质含量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27
17
作者 汪耀富 高华军 +2 位作者 刘国顺 于建军 韩富根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5期117-120,共4页
对中国推广种植的5个不同基因型烤烟品种烤后烟叶的致香物质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上部叶总的致香物质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NC89、K326、RG17、云烟85、中烟98,中部叶依次为云烟85、中烟98、NC89、RG17、K326。不同基因型烤烟叶... 对中国推广种植的5个不同基因型烤烟品种烤后烟叶的致香物质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上部叶总的致香物质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NC89、K326、RG17、云烟85、中烟98,中部叶依次为云烟85、中烟98、NC89、RG17、K326。不同基因型烤烟叶片间致香物质的含量差异比较大。因此,培育优良的烤烟品种是生产优质烟叶的关键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含量 烤烟叶片 基因型 对比分析 烤烟品种 NC89 K326 RG17 云烟85 中烟98 比较分析 推广种植 含量差异 致香物质 关键措施 优质烟叶 上部叶
下载PDF
镉胁迫对不同水稻基因型植株生长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08
18
作者 邵国胜 MUHAMMAD Jaffar Hassan +1 位作者 章秀福 张国平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9-244,共6页
以籽粒镉积累水平不同的两种品种 (丙 972 5 2 ,低积累型 ;秀水 6 3,高积累型 )为材料 ,研究了镉胁迫对水稻植株生长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采用水培试验 ,镉处理设 0 .0、0 .1、1.0和 5 .0 μmol/L 4个水平。结果表明 ,镉胁迫抑制植株... 以籽粒镉积累水平不同的两种品种 (丙 972 5 2 ,低积累型 ;秀水 6 3,高积累型 )为材料 ,研究了镉胁迫对水稻植株生长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采用水培试验 ,镉处理设 0 .0、0 .1、1.0和 5 .0 μmol/L 4个水平。结果表明 ,镉胁迫抑制植株生长和叶绿素合成 ,改变植株丙二醛 (MDA)含量和超氧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氢酶 (CAT)、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在抗氧化酶活性上 ,根和地上部对镉胁迫的反应存在着差异。总体上 ,SOD、CAT和POD活性随镉水平的提高而减少 ,而MDA含量则表现相反。根和地上部MDA含量随着培养液中镉浓度提高而增加 ,且增加幅度秀水 6 3明显大于丙 972 5 2。与对照相比 ,生长在 5 .0 μmol/LCd处理下的植株 ,SOD活性在孕穗期下降 4 6 %~ 5 2 % ,在分蘖期仅下降 13%~ 19%。高浓度镉胁迫下 ,两品种在MDA含量的增加幅度和叶绿素含量的降低幅度上表现不同 ,显示出它们对镉的耐性存在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胁迫 水稻 基因型 植株生长 抗氧化酶 耐性 浓度
下载PDF
我国汉坦病毒基因型和基因亚型的分布研究 被引量:116
19
作者 王世文 杭长寿 +2 位作者 王华 解燕乡 马本江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1-216,共6页
为了搞清全国汉坦病毒的基因型和亚型的分布情况 ,广泛收集了全国各地汉坦病毒毒株、阳性病人血清和阳性鼠肺 ,并应用RT -PCR的方法 ,应用汉坦病毒型特异性引物 ,对这些不同来源的阳性标本中汉坦病毒型特异性M和S片段进行扩增和测序 ,... 为了搞清全国汉坦病毒的基因型和亚型的分布情况 ,广泛收集了全国各地汉坦病毒毒株、阳性病人血清和阳性鼠肺 ,并应用RT -PCR的方法 ,应用汉坦病毒型特异性引物 ,对这些不同来源的阳性标本中汉坦病毒型特异性M和S片段进行扩增和测序 ,并与其它已知病毒序列进行比较 ,以明确其型别和亚型及其在全国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 :我国HFRS各疫区仍然为HTNV和SEOV两型病毒 ,但亚型分布差异较大 ,其中HTNV可分为 9个亚型 ,SEOV则有 4~ 6个亚型。Q32株的部分M和S片段分属于H9和H2亚型 ,是一个基因重排病毒 ,而Nc16 7株在系统发生上与其它HTNV明显不同 ,比较核苷酸序列发现 ,其M片段与其它HTNV的同源性在 71 3%~ 76 7%之间 ,S片段与其它HTNV的同源性只有 5 2 3%~ 5 7 8%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坦病毒 基因型 基因 中国 分布
下载PDF
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挑战 被引量:120
20
作者 庄辉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2-6,共5页
关键词 慢性乙肝患者 HBSAG 一般人群 流行率 基因型 遗传 HBEAG HBV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