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化的多幅眼底图像拼接方法 被引量:4
1
作者 魏丽芳 潘林 +1 位作者 郑炳锟 余轮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175-2182,共8页
针对多幅眼底图像拼接的问题,提出一种优化的多幅眼底图像拼接方法。该方法在基于特征的层次鲁棒估计方法完成两两图像初始配准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重叠区域的配准修正,得到两幅图像之间的良好配准;然后建立图像之间配准关系的无向图... 针对多幅眼底图像拼接的问题,提出一种优化的多幅眼底图像拼接方法。该方法在基于特征的层次鲁棒估计方法完成两两图像初始配准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重叠区域的配准修正,得到两幅图像之间的良好配准;然后建立图像之间配准关系的无向图,并将配准图像中匹配特征的几何误差和相似度作为图中边的权值,通过计算关系图的最短路径,确定基准图像;再构造基于基准图像的直接约束和基于非基准图像的间接约束的多幅图像配准整体模型,用来生成多幅拼接图像。最后在图像融合部分,提出基于距离变换的多频带融合方法,消除拼接图像中的接缝,达到平滑融合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消除多幅配准的累积误差,实现多幅眼底图像输入顺序无关性的精确配准和无缝拼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拼接 眼底图像 形状内容 基准图像 全局配准模型 距离变换 多频带融合
原文传递
基于聚类分析和灰度值匹配的碎片文件拼接复原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孟娟 《价值工程》 2013年第32期209-211,共3页
针对同一页印刷文字文件的碎纸机破碎纸片的拼接问题,研究了碎纸片内文字行特征,碎纸片的边缘像素灰度特征,提出了基于聚类分析和灰度值匹配的碎片文件拼接算法。通过matlab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靠地实现了破碎文件的拼接,效果良好。
关键词 碎纸拼接 基准图像 空白边界阈值法 聚类分析 像素灰度差异
下载PDF
基于畸变校正的高光谱偏振图像配准方法
3
作者 贡丽霞 何东中 白艳萍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0-94,共5页
提出基于畸变校正的高光谱偏振图像配准方法,分析高光谱偏振图像成像特点构建畸变校正模型,依据高光谱偏振图像成像规律运算畸变校正模型,获取初始畸变系数,采用优化目标函数计算初始畸变系数得到最优畸变系数,采用该系数畸变校正不同... 提出基于畸变校正的高光谱偏振图像配准方法,分析高光谱偏振图像成像特点构建畸变校正模型,依据高光谱偏振图像成像规律运算畸变校正模型,获取初始畸变系数,采用优化目标函数计算初始畸变系数得到最优畸变系数,采用该系数畸变校正不同偏振方向的高光谱图像;为提升畸变校正图像质量,采用后向插值算法-立方卷积插值方法灰度重建畸变校正高光谱偏振图像,在相同波段的重建高光谱偏振图像中选取0°、60°和120°偏振方向的图像,将60°偏振方向的图像作为基准图像,剩余方向的图像作为待配准图像,采用SURF算法实现高光谱偏振图像的图像配准。经过实验分析发现,该方法畸变校正后高光谱偏振图像径向畸变误差均方根最小值是0.438652个像素,基准图像和配准图像SSD最低数值分别是151.26和157.62,说明该方法畸变校正效果优、配准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变校正 高光谱 偏振图像 配准 畸变系数 基准图像
下载PDF
对象随型粗糙面近红外单目视觉测量与基准图像自愈 被引量:1
4
作者 侯旺 屈也频 +1 位作者 刘坚强 吕余海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4-142,共9页
针对复杂应用环境中近红外单目视觉位姿测量系统偏离预置合作目标对象后,无法完成位姿测量的特殊情况,提出一种以合作目标周边随型粗糙面图像为测量对象的单目视觉测量方法,以及图像受损后的动态自愈方法。通过将实时获取的随型粗糙面... 针对复杂应用环境中近红外单目视觉位姿测量系统偏离预置合作目标对象后,无法完成位姿测量的特殊情况,提出一种以合作目标周边随型粗糙面图像为测量对象的单目视觉测量方法,以及图像受损后的动态自愈方法。通过将实时获取的随型粗糙面图像特征与预存基准图像特征进行匹配计算,完成特殊情况下的应急测量。同时,为减少随型粗糙面图像污染或受损后对位姿测量精度的影响,实时计算污染或受损程度并动态自愈基准图像特征。实验结果表明,以随型粗糙面为对象的位姿测量精度稍低于合作目标对象,但能够满足特殊情况下的应急使用需求,提高了测量系统的鲁棒性;当随型粗糙面图像污染或受损达到70%时,采用自愈处理与未做自愈处理相比,方位角测量误差减少72%以上,验证了基准图像自愈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象随型粗糙面 近红外单目视觉测量 基准图像自愈 基准图像特征 特征匹配
下载PDF
圆柱锂电池端面凹坑缺陷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郭绍陶 苑玮琦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30-239,共10页
端面凹坑是圆柱锂电池缺陷检测的重要指标之一。因为明暗对比度小的浅凹坑极易受金属表面上随机出现的亮点暗斑等强噪声的干扰,造成浅凹坑自动检测十分困难。为此,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首先针对在单一光源角度下难以获取清晰的浅凹坑图... 端面凹坑是圆柱锂电池缺陷检测的重要指标之一。因为明暗对比度小的浅凹坑极易受金属表面上随机出现的亮点暗斑等强噪声的干扰,造成浅凹坑自动检测十分困难。为此,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首先针对在单一光源角度下难以获取清晰的浅凹坑图像问题,采集6张凹坑在不同光源角度下的图像;其次采用时域平均和剔除异常值方法对6张图像进行融合得到基准面图像,并采用基于滑动窗口和奈奎斯特采样定理的空间滤波方法,减弱了信息强度较强的干扰噪声,再根据误差分析理论,提取灰度分布曲线的平均偏差;然后根据凹坑在灰度分布曲线中的形态,提取凹凸曲线段峰谷差和宽度比;最后采用BP神经网络方法建立检测模型来实现凹坑检测。对现场采集到的样本进行了测试,算法的正确检测率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准图像 凹凸曲线段 BP神经网络 圆柱锂电池 凹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