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农村两种类型转移劳动力收入差距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杜鑫 《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1-86,共6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的劳动力转移主要呈现出了两种不同类型——本地非农就业和外出就业,外出就业劳动力的平均收入水平高于本地非农就业劳动力,但本地非农就业劳动力的内部收入差距却高于外出就业劳动力。两种类型转移劳动力内部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的劳动力转移主要呈现出了两种不同类型——本地非农就业和外出就业,外出就业劳动力的平均收入水平高于本地非农就业劳动力,但本地非农就业劳动力的内部收入差距却高于外出就业劳动力。两种类型转移劳动力内部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省份、性别、人力资本、就业单位或工作类型等;在外出就业劳动力与本地非农就业劳动力之间的收入差距中,禀赋回报率的差异部分解释了57.9%,而禀赋差异部分解释了4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地非农就业劳动力 外出就业劳动力 收入差距 基于回归不均等分 Blinder—Oaxaca分
原文传递
全球化与国家间的收入差距:来自81个国家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万广华 张藕香 Mahvash Saeed Qureshi 《世界经济文汇》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8-45,共18页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通过基于回归的不均等分解框架,研究了全球化对国家间收入差距的影响。这一框架不但可以帮助识别决定不均等的因素,还能量化这些因素对总的不均等的贡献。实证结果表明,用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代表的全球化带来了不均等...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通过基于回归的不均等分解框架,研究了全球化对国家间收入差距的影响。这一框架不但可以帮助识别决定不均等的因素,还能量化这些因素对总的不均等的贡献。实证结果表明,用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代表的全球化带来了不均等的上升,而贸易对不均等的贡献要大于外商直接投资。另外,全球化指标的绝对和相对贡献一直在持续增加。有趣的是,当我们根据收入水平对样本进行分组研究时发现,在过去二十多年中,高收入组国家间的不均等基本保持稳定,而低收入组国家间的收入差距则扩大了。在贸易方式上的巨大差别可以解释低收入国家间的收入发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均 基于回归不均等分 全球化 面板数据
下载PDF
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劳动力的收入差距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杜鑫 《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 2008年第1期121-135,共15页
中国农村的劳动力转移主要呈现出了两种不同类型——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无论是按照月工资收入还是按照小时工资收入计算,异地转移劳动力的平均工资收入水平都要高于就地转移劳动力,但其内部不均等程度则要低于就地转移劳动力。两种转... 中国农村的劳动力转移主要呈现出了两种不同类型——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无论是按照月工资收入还是按照小时工资收入计算,异地转移劳动力的平均工资收入水平都要高于就地转移劳动力,但其内部不均等程度则要低于就地转移劳动力。两种转移劳动力内部工资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省份、性别、行业、教育等;在异地转移劳动力与就地转移劳动力之间的工资收入差距中,禀赋差异解释了65.7%,禀赋回报率的差异解释了3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地转移 异地转移 收入差距 基于回归不均等分 Blinder-Oaxaca分
原文传递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数字经济的共同富裕效应:方法与证据 被引量:4
4
作者 万广华 宋婕 +1 位作者 左丛民 胡晓珊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9-48,共20页
本文构建了一个度量和分析共同富裕效应的研究框架,并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和城市层面数据,估算了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有显著的增长效应,其作用机制是促进创新和提高生产效率,而非延长工作时间;(2)静... 本文构建了一个度量和分析共同富裕效应的研究框架,并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和城市层面数据,估算了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有显著的增长效应,其作用机制是促进创新和提高生产效率,而非延长工作时间;(2)静态上,数字经济是收入不均等的重要来源,对不同收入水平群体之间、城乡群体之间、不同教育水平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的贡献为正;(3)动态上,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其不均等效应逐渐减弱,即分配效应有所增强,同时增长效应持续显著。因此从整体上来看,数字经济的发展有助于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基于上述发现,本文建议进一步发展数字经济,在发展中逐步缩小并消除数字鸿沟,以此助力共同富裕目标的达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共同富裕 基于回归方程不均等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