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文素养视角下医学生社会实践的剖析与探索 被引量:5
1
作者 黄温勉 朱霞艳 陈至立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第15期181-184,共4页
医学教育兼并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尤其是当现代医学逐渐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化,社会医疗对医学生的要求不再单单在于专业能力,而是医学能力和人文素养兼具的高素质医学人才。而社会实践作为高校教育的“第二课堂”,不仅是对校... 医学教育兼并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尤其是当现代医学逐渐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化,社会医疗对医学生的要求不再单单在于专业能力,而是医学能力和人文素养兼具的高素质医学人才。而社会实践作为高校教育的“第二课堂”,不仅是对校内学科理论知识教育的补充,还是人文素养教育、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阵地。在社会实践常态化的背景下,从人文素养培育视角剖析医学生社会实践现状,结合医学教育的特点,进一步探索更优化的医学生社会实践模式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社会实践 人文素养 培育作用
下载PDF
情境教育理论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研究
2
作者 崔文波 《学苑教育》 2024年第7期52-54,共3页
基于语文学科的综合性特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要素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关系,要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循序渐进的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提升学生的素养能力,就需要从教学理念、方法、模式上不断地改革与创新。通过情境教育理... 基于语文学科的综合性特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要素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关系,要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循序渐进的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提升学生的素养能力,就需要从教学理念、方法、模式上不断地改革与创新。通过情境教育理论的分析与应用,来体现语文课堂的丰富性、启发性与趣味性。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建构与应用能力,并在基础能力之上,引导学生进行审美鉴赏,加深对文化的理解,并能够运用现代化的理念与技术形式来完成优秀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文章就情境教育理论特点进行分析,并就情境教育理论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培育策略进行简单分享,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教育理论 语文学科 核心素养 培育作用 培育策略
下载PDF
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发挥好市县党校的五大作用
3
作者 潘心锐 《新东方》 2007年第12期79-81,共3页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中国共产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中国共产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因此,报告强调要继续大规模培训干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大”精神 市县党校 教学作用 培育作用 参谋作用 科研作用 宣传作用
下载PDF
外语专业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以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小学期活动为例
4
作者 李文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2023年第6期78-81,共4页
培养创新型外语人才是我国新时期下外语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和客观要求。外语人才创新能力的提升有赖于先进的创新人才培养理念。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在学生掌握语言知识的基础之上,充分利用小学期开展多重教学与文化活动,采用形式丰... 培养创新型外语人才是我国新时期下外语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和客观要求。外语人才创新能力的提升有赖于先进的创新人才培养理念。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在学生掌握语言知识的基础之上,充分利用小学期开展多重教学与文化活动,采用形式丰富的手段,加强学生实践训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思维能力,全面提升外语专业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学院将思政教育内容融入小学期教学实践活动中,使外语教学活动与思政教育活动融合发展,提升高素质人才培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专业大学生 创新能力 小学期 培育作用
下载PDF
情境教学模式对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作用及实现途径 被引量:1
5
作者 杨艳芳 《学周刊》 2020年第27期63-64,共2页
在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教学工作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也需要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念,提升核心素养。这需要先优化和创新教学方式,通过恰当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丰... 在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教学工作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也需要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念,提升核心素养。这需要先优化和创新教学方式,通过恰当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文章以情境教学模式为例,简单探析了情境教学模式对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作用,并对其实现途径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 核心素养 培育作用 实现途径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路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超 《快乐阅读》 2022年第1期104-106,共3页
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对党和国家的意义重大,关系着国家安全和民族精神的稳定,而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工作的前沿阵地,作用尤为凸显。高校作为国家人才的储备基地,对国家未来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高校需要充分发挥对大学生意识... 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对党和国家的意义重大,关系着国家安全和民族精神的稳定,而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工作的前沿阵地,作用尤为凸显。高校作为国家人才的储备基地,对国家未来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高校需要充分发挥对大学生意识形态和道德素质的教育指导和引领培育作用。本文从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工作的意义入手,探究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安全 储备基地 建设路径 道德素质 前沿阵地 大学生意识形态 工作的意义 培育作用
下载PDF
儒家修身“四端”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7
作者 周宏宇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98-102,共5页
本文通过分析孟子修身"四端"学说的基本内涵,厘清中华民族道德精神内核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与创新的内在联系,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一个传统视角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 修身“四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作用
下载PDF
刍议《诗经》对大学生道德素养培育作用
8
作者 项冰 《新西部(中旬·理论)》 2015年第11期138-138,140,共2页
中国传统文学作品《诗经》内容丰富,涵盖了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爱情观、感恩意识具有重要作用。在社会主义新时期,《诗经》能从多方面多角度对人的品格提供优良的培养,从而促进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构... 中国传统文学作品《诗经》内容丰富,涵盖了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爱情观、感恩意识具有重要作用。在社会主义新时期,《诗经》能从多方面多角度对人的品格提供优良的培养,从而促进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构建完整的思想价值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作用 爱情观 感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