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郊型乡村反向吸引城市人才发展模式——以大激店村为例
1
作者 张浩然 李钢 臧菲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24-126,共3页
近年来,大激店村积极响应国家有关乡村振兴的发展政策,有序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深入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文旅产业,开展乡村振兴实践,努力构建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格局,反向吸纳大量城市高质量人才到大激店工作和生活,有力推动了... 近年来,大激店村积极响应国家有关乡村振兴的发展政策,有序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深入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文旅产业,开展乡村振兴实践,努力构建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格局,反向吸纳大量城市高质量人才到大激店工作和生活,有力推动了大激店的发展。基于此,结合大激店人才振兴发展实例,通过对相关人员的深度访谈,基于Nvivo质性分析软件,运用“扎根理论”进行编码分析,从政策、产业、人文等角度深入探究“以文聚才”城郊型乡村人才振兴机制的内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郊型乡村 乡村振兴 人才振兴 反向吸纳
原文传递
乡村振兴背景下城郊型乡村发展CSA模式及其规划策略——以合肥三十岗乡桃蹊片区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张磊 朱可嘉 黎想 《池州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6-10,共5页
城乡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战略要求之一,因城郊型乡村特殊区位,研究其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以桃蹊片区为案例区域,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和现状问题分析,探讨城郊型乡村发展CSA模式,从产业、生态和文化三方面提出发... 城乡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战略要求之一,因城郊型乡村特殊区位,研究其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以桃蹊片区为案例区域,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和现状问题分析,探讨城郊型乡村发展CSA模式,从产业、生态和文化三方面提出发展路径,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以期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CSA模式 城郊型乡村 合肥市
下载PDF
党建引领城郊型乡村在地化发展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路径——以贵阳市翁井村为例
3
作者 朱泰以 任梅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69-77,共9页
城郊型乡村,因其紧邻城市的特殊性,在新时代面临着相对复杂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党建引领成为其应对复杂境遇的重要动能。在系统阐释党建引领城郊型乡村在地化发展逻辑理路的基础上,基于对农业农村部公示为2023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的... 城郊型乡村,因其紧邻城市的特殊性,在新时代面临着相对复杂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党建引领成为其应对复杂境遇的重要动能。在系统阐释党建引领城郊型乡村在地化发展逻辑理路的基础上,基于对农业农村部公示为2023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的贵阳市翁井村实地调研,剖析其作为城郊型乡村的资源禀赋与现实困境,通过党建引领实现自主创新、村镇联动、产业振兴在地化发展的主要做法,总结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基础,开展新型经营方式、创新利益联接机制、实现市场拓展的“翁井经验”,探讨翁井模式的长效机制与可持续性,提出党建引领下完善城郊型乡村在地化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强化基层党组织功能及党建引领乡村发展的运行机制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建引领 城郊型乡村 在地化发展 翁井经验
下载PDF
文旅融合背景下城郊型乡村景观更新设计
4
作者 郑侃 贺海芳 高嘉伟 《丝网印刷》 2024年第22期79-81,共3页
围绕城郊型乡村提出文旅融合背景下景观更新策略,以南昌县城郊乡村为例提出挖掘在地文化、乡愁记忆、民风民俗等景观设计要素,总结可借鉴的设计策略。
关键词 文旅融合 城郊型乡村 景观更新设计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特征分析——以河庄坪镇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夏雨 王继军 +5 位作者 连坡 韩晓佳 温昕 李怡凤 马玲娜 孙在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44-350,共7页
针对退耕还林工程及城镇化发展后河庄坪镇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关系不完全清楚的现实,在明确河庄坪镇功能分区的基础上,借鉴系统耦合思想,用空间布局样本替换时间样本,建立了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度模型,对河庄坪镇各个生态功能区以及... 针对退耕还林工程及城镇化发展后河庄坪镇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关系不完全清楚的现实,在明确河庄坪镇功能分区的基础上,借鉴系统耦合思想,用空间布局样本替换时间样本,建立了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度模型,对河庄坪镇各个生态功能区以及内部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态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河庄坪镇可划分为3个功能区域:“三产”城郊融合区、链式果园产业主导区、设施农业-劳务主导区。(2)河庄坪镇城郊型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态势过程可以划分为4个类型:协调发展类型、耗损发展类型、钳制发展类型、提升修复类型。(3)各个分区内各行政村的协同程度不完全一致,且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关系覆盖了3种类型,分别为协调发展、耗损发展和钳制发展。其中耦合关系为协调发展类型的行政村居多;小沟村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关系为耗损发展类型,李家洼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关系为钳制发展类型,其他均为协调发展类型。(4)相近生态系统背景下,资源利用率不同以及产业与资源一致性不同,造成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耦合程度不同。研究结果为明确表征城郊型乡村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过程并设计协同发展模式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耦合度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河庄坪镇 城郊型乡村
下载PDF
城郊型乡村“三生”功能评价与发展格局分析——以福州市晋安区59个村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蔡悦林 王海平 +1 位作者 陈志峰 严佳佳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76-1386,共11页
【目的】开展城郊型乡村“三生”功能评价,厘清乡村发展的要素差异和空间特征,提出村庄分类发展策略,助力乡村振兴。【方法】以晋安区北部59个村庄为例,将乡村发展分成生产、生活和生态三方面要素,从“三生”视角构建村级乡村发展评价体... 【目的】开展城郊型乡村“三生”功能评价,厘清乡村发展的要素差异和空间特征,提出村庄分类发展策略,助力乡村振兴。【方法】以晋安区北部59个村庄为例,将乡村发展分成生产、生活和生态三方面要素,从“三生”视角构建村级乡村发展评价体系;运用TOPSIS法分析要素差异,并依据要素显著水平进行村庄空间定位,重构以“中心村”为依托的多村结合、联村共振的区域发展路径和振兴方案。【结果】(1)晋安区北部农村发展要素水平不高,要素间差异较大,表现为北低南高。(2)受地形地貌限制,少量分布在区域干道附近或地貌比较平坦的村庄,生活条件和产业发展较显著;生活显著的行政村表现为交通比较方便、人口相对密集、资源比较丰富;生产显著的行政村表现为资源和土地利用比较丰富,交通可达性好,但生活条件相对滞后;生态显著的行政村表现为自然资源比较丰富,但交通可达性不足,生活环境条件欠佳。【结论】晋安区可以形成12个功能定位不同、生产生活生态结合的乡村板块。研究结果可为分类施策、科学引导形成突出特色的城郊型乡村“三生”协调空间格局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郊型乡村 乡村振兴 "三生"功能 空间定位 TOPSIS法 联村共振
下载PDF
城郊型乡村庭院的景观设计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雨生 胡涛 +1 位作者 胡小风 马军山 《山西建筑》 2017年第28期209-210,共2页
城郊型乡村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受到城市辐射作用的强烈影响,使得其渐渐失去乡村本来的风味。此次研究从新旭村的庭院景观设计入手,对庭院设立主题,丰富庭院内容,增加其可观性,可玩性,以此来刺激城市居民对乡村旅游的兴趣,从而拉动... 城郊型乡村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受到城市辐射作用的强烈影响,使得其渐渐失去乡村本来的风味。此次研究从新旭村的庭院景观设计入手,对庭院设立主题,丰富庭院内容,增加其可观性,可玩性,以此来刺激城市居民对乡村旅游的兴趣,从而拉动乡村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郊型乡村 乡村景观 庭院景观设计 新旭村
下载PDF
基于行为模式的太原市南蒲村公共空间优化研究
8
作者 高静 胡石琳 +1 位作者 王昕 刘成鑫 《城市住宅》 2021年第11期68-72,共5页
山西省太原市南蒲村属于城郊型乡村,已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但面临交往场所缺失、现有场地不利于村民交往、乡村公共空间因缺失人情味逐渐衰落等问题。研究将南蒲村内公共空间分为四大类,通过视觉感知、观察法及访谈法对南蒲村村民进行... 山西省太原市南蒲村属于城郊型乡村,已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但面临交往场所缺失、现有场地不利于村民交往、乡村公共空间因缺失人情味逐渐衰落等问题。研究将南蒲村内公共空间分为四大类,通过视觉感知、观察法及访谈法对南蒲村村民进行实地调研,在分析村内不同年龄段人群行为模式的基础上,探究村民行为与村内各类公共空间的关系,研究城郊型乡村公共空间的优化,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行为模式 城郊型乡村 乡村公共空间
下载PDF
生态与产业相契城市与乡村共生--呼伦贝尔市城郊型新镇区发展路径探索 被引量:1
9
作者 董慰 戴锏 +1 位作者 谭卓琳 季强 《城市建筑》 2017年第12期124-127,共4页
随着城市化发展进入中期阶段,城乡之间的关系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城带乡,以乡促城,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城乡一体共同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推行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一致目标。城郊型农村因其区位优势与经济基础,具有&qu... 随着城市化发展进入中期阶段,城乡之间的关系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城带乡,以乡促城,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城乡一体共同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推行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一致目标。城郊型农村因其区位优势与经济基础,具有"以城带乡"发展的良好基础,在推行城乡一体化、建设特色小镇的规划实践中有着典型性和示范性。本文以编制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奋斗镇概念规划为契机,通过深度挖掘和充分利用奋斗镇作为城郊型新镇区具备的产业和生态优势,探索城乡产业功能互补、互惠共生,城乡二元文明相互契合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郊型乡村 城乡一体化 产业 生态 奋斗镇
下载PDF
城郊型乡村民宿景观设计研究
10
作者 付博 侯凤武 《现代物业(中旬刊)》 2022年第3期70-72,共3页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居民对乡村旅游需求开始不断增加,城郊型乡村成为了乡村旅游的热点目的地,因此也带动了城郊乡村民宿的发展。乡村民宿景观,作为乡村生态环境和地域文化的展示窗口,受城市化进程的影响,面临着景观同质化、...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居民对乡村旅游需求开始不断增加,城郊型乡村成为了乡村旅游的热点目的地,因此也带动了城郊乡村民宿的发展。乡村民宿景观,作为乡村生态环境和地域文化的展示窗口,受城市化进程的影响,面临着景观同质化、地域文化缺失的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对城郊型乡村民宿景观进行系统设计研究是值得探讨的。本文对乡村民宿和城郊型乡村相关概念进行梳理,以城郊乡村民宿作为研究对象,从景观设计的角度进行研究,探索出借力城市融合乡村的城郊型乡村民宿景观设计原则。希望通过研究能为城郊型乡村民宿景观设计提供一定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郊型乡村 乡村民宿 乡土景观
下载PDF
太原市南蒲村公共活动空间评价浅析
11
作者 高静 胡石琳 +1 位作者 王昕 刘成鑫 《城市建筑》 2021年第7期174-177,共4页
公共活动空间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重要场所。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已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但其城郊型乡村在城乡相融合发展过程中出现因公共空间缺失人情味导致空间逐渐衰落等问题。本文主要通过AHP法及访谈法,对太原市南蒲... 公共活动空间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重要场所。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已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但其城郊型乡村在城乡相融合发展过程中出现因公共空间缺失人情味导致空间逐渐衰落等问题。本文主要通过AHP法及访谈法,对太原市南蒲村村民进行实地调研,根据乡村人居环境评价体系与调研结果得出符合村民实际需求的评价指标及权重排序,并分析得出以安全性、舒适性及可达性为重点的南蒲村公共活动空间优化方向,并将三者的指标细则作为南蒲村公共活动空间后续优化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HP法 城郊型乡村 乡村公共空间 公共活动空间评价 南蒲村
下载PDF
协同论视角下的城郊型美丽乡村营建研究——以武汉市新洲区仓埠街为例
12
作者 秦仁强 苏晓丽 +1 位作者 刘彦辰 韩京杉 《建筑与文化》 2022年第5期68-71,共4页
城郊型乡村作为都市后花园以及城市圈内接外联的主要纽带,其建设强调区域性统筹布局与自身要素的协调共促,因此以协同论为基础的美丽乡村建设将是值得探讨的方向。文章基于协同理论与城乡关系、乡村系统构成的契合性分析,指出城郊型乡... 城郊型乡村作为都市后花园以及城市圈内接外联的主要纽带,其建设强调区域性统筹布局与自身要素的协调共促,因此以协同论为基础的美丽乡村建设将是值得探讨的方向。文章基于协同理论与城乡关系、乡村系统构成的契合性分析,指出城郊型乡村协同发展的内涵,并构建城郊型美丽乡村协同发展框架。在理论研究基础上,以武汉市新洲区仓埠街乡村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探讨其在镇域、村域层面的协同发展和空间共建方法,以期对类似城郊型乡村区域的协同发展产生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郊型乡村 协同发展 仓埠街 乡村营建
下载PDF
“异域”到“己乡”:城郊型乡村外来务工群体的本地融入研究——来自浙江省温州市进星村的案例
13
作者 丁建军 余方薇 王淀坤 《经济论坛》 2022年第7期19-29,共11页
在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新阶段,城郊型乡村外来务工群体的本地融入值得关注。以浙江省温州市进星村为例,探讨了东部发达地区城郊型乡村的外来务工群体在本地的渐次融入过程、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欠发达地区偏远乡村务工人员的阶梯... 在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新阶段,城郊型乡村外来务工群体的本地融入值得关注。以浙江省温州市进星村为例,探讨了东部发达地区城郊型乡村的外来务工群体在本地的渐次融入过程、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欠发达地区偏远乡村务工人员的阶梯转移及渐次融入现象提供了理论解释。主要结论为:其一,伴随城郊型乡村工业化初现、产业衍生集聚、产业结构转型等经济演变和发展历程,外来务工群体将渐次实现本地融入,但身份融入是“最后一公里”;其二,城郊型乡村外来务工群体的本地融入大体将经历从生计融入、生活融入再到身份融入的渐次融入过程,并呈现出融入主体由个体转向家庭、融入期望由赚取收入转向自我价值实现、融入障碍由自身因素转向制度瓶颈的基本特征;其三,宏观政策制度变迁、城郊型乡村经济演变与务工人员需求和意愿升级是城郊型乡村外来务工群体本地渐次融入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郊型乡村 外来务工群体 阶梯转移 渐次融入 融入障碍
下载PDF
基于产业融合的关中地区城郊型乡村规划研究——以西安杏王村为例
14
作者 刘媛 《城市建筑》 2021年第33期73-76,共4页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对乡村衰退的有力回应。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实现“产业兴旺”,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通过产业融合促进农业多元化发展,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因此,本文从产业融合理论视角出发,运用资源评估、产业...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对乡村衰退的有力回应。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实现“产业兴旺”,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通过产业融合促进农业多元化发展,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因此,本文从产业融合理论视角出发,运用资源评估、产业融合策划和规划实施的乡村规划方法,在分析村庄现状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农为本,围绕‘农业+’的产业融合体系,建立乡村产业格局,打造农旅与文化体验的特色游线,营造不同产业园区的特色景观风貌”的规划策略,探索农业及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模式,对当下关中地区美丽乡村建设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融合理论 关中地区 城郊型乡村 西安杏王村
下载PDF
休闲旅游类特色民居更新改造设计方法研究
15
作者 王雪菲 许泽寰 《城市建筑》 2016年第9期13-13,15,共2页
在当今中国农村的发展中,城郊型乡村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正在从传统农业向旅游服务业转型发展.民居作为乡村文化历史的载体,在休闲旅游的开发过程中,如何改善城郊型乡村的居住环境,同时保留乡村的地域特色,是对民居进行更新或改造设... 在当今中国农村的发展中,城郊型乡村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正在从传统农业向旅游服务业转型发展.民居作为乡村文化历史的载体,在休闲旅游的开发过程中,如何改善城郊型乡村的居住环境,同时保留乡村的地域特色,是对民居进行更新或改造设计的重点.本文在系统学习城郊型乡村旅游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休闲旅游类特色民居设计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分析,旨在为城郊型乡村旅游的特色民居更新改造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闲旅游 城郊型乡村 特色民居 更新改造
下载PDF
城郊型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机制、困境及对策研究——基于城市化影响的视角 被引量:25
16
作者 孔德林 黄远水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9年第7期30-35,共6页
郊区是城市化扩张的首选地,而城市郊区又是城郊型乡村旅游开发的空间载体,所以城市化的推进对城郊乡村旅游的发展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把城郊乡村旅游资源的构成要素总结成乡村实体景观、乡村文化和乡村自然环境等3个方面,并在探... 郊区是城市化扩张的首选地,而城市郊区又是城郊型乡村旅游开发的空间载体,所以城市化的推进对城郊乡村旅游的发展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把城郊乡村旅游资源的构成要素总结成乡村实体景观、乡村文化和乡村自然环境等3个方面,并在探讨城市化对城郊地区乡村旅游资源要素影响的基础上,揭示城郊型乡村旅游发展的困境,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城郊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城郊型乡村旅游 乡村 城郊 困境
下载PDF
城郊型乡村旅游的发展对策研究——以石榴红村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游少辉 吴希冰 《农业与技术》 2009年第2期101-103,共3页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猛,位于城郊的乡村旅游具有基础设施较完善、距离客源市场近等优势,受到人们的青睐,前景广阔。但在研究方面还处于初步阶段,理论研究滞后实践发展。本文以位于武汉城郊的石榴红村为例,对其资源特色、区位、村委的组...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猛,位于城郊的乡村旅游具有基础设施较完善、距离客源市场近等优势,受到人们的青睐,前景广阔。但在研究方面还处于初步阶段,理论研究滞后实践发展。本文以位于武汉城郊的石榴红村为例,对其资源特色、区位、村委的组织结构、农村建设等进行综合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及对策,以期对石榴红村及其他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红村 城郊型乡村旅游 对策研究
下载PDF
基于IPA法的城郊型乡村旅游地游客满意度研究——以合肥市大圩镇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慧 余明明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21-25,共5页
游客满意度是衡量旅游地经营管理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相对于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地,城郊型乡村旅游地作为游客的主要旅游目的地,其游客满意度更为重要。通过文献分析与德尔菲法,构建城郊型乡村旅游地游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借助IPA法对... 游客满意度是衡量旅游地经营管理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相对于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地,城郊型乡村旅游地作为游客的主要旅游目的地,其游客满意度更为重要。通过文献分析与德尔菲法,构建城郊型乡村旅游地游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借助IPA法对合肥市大圩镇的调研数据进行评价,建议城郊型乡村旅游应联合周边景区开发特色美食,注重乡村风貌的原真性,旅游产品及时提质升级,加强规范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客满意度 城郊型乡村旅游地 IPA法
下载PDF
体验视角下太原市城郊型乡村旅游提升研究
19
作者 王瑞花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77-80,99,共5页
太原市乡村旅游起步于2000年左右,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逐步形成规模化和多样化的产品体系。然而,通过对部分乡村旅游点实地调研发现,仍存在配套设施不完善、产品雷同化、服务意识薄弱、营销方式滞后等问题,制约着太原市乡村旅游品质提升... 太原市乡村旅游起步于2000年左右,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逐步形成规模化和多样化的产品体系。然而,通过对部分乡村旅游点实地调研发现,仍存在配套设施不完善、产品雷同化、服务意识薄弱、营销方式滞后等问题,制约着太原市乡村旅游品质提升。本文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经验,为太原市乡村旅游体验性提升提出相关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郊型乡村旅游 体验经济 星级评定 全域旅游
下载PDF
延平区城郊型乡村旅游开发策略研究
20
作者 吴剑豪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68-71,共4页
结合延平区发展城郊型乡村旅游的实际情况,提出乡土性、休闲性、低碳生态和社区参与的原则,需明确立足本地客源的市场定位,完善旅游产品体系,推动与相关产业跨界协作,依托"智慧旅游"创新营销手段,塑造延平区乡村旅游的区域品... 结合延平区发展城郊型乡村旅游的实际情况,提出乡土性、休闲性、低碳生态和社区参与的原则,需明确立足本地客源的市场定位,完善旅游产品体系,推动与相关产业跨界协作,依托"智慧旅游"创新营销手段,塑造延平区乡村旅游的区域品牌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郊型乡村旅游 开发策略 延平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