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48篇文章
< 1 2 2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化城市规模 推动经济增长 被引量:421
1
作者 王小鲁 夏小林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22-29,共8页
关键词 城市建设 城市规模 经济增长 政策 中国
原文传递
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来自中国222个城市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409
2
作者 陈建军 陈国亮 黄洁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3-95,共13页
本文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基础之上,结合新古典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理论尝试性地提出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理论框架,探索研究了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成因与发展趋势,并采用全国222个地级以上城市的截面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知... 本文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基础之上,结合新古典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理论尝试性地提出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理论框架,探索研究了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成因与发展趋势,并采用全国222个地级以上城市的截面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知识密集度、信息技术水平、城市和政府规模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有显著的影响,并表现出一定的区域差异性,与制造业集聚相比,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不论在受地理因素影响方面,还是受累积循环因果关系影响方面都较弱。另外,根据服务业集聚与城市规模非线性关系研究表明,由于中国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存在截然相反的集聚路径,这使得中国东部地区城市将长期存在集聚效应,而中西部地区在城市相对规模达到一定的熵值后集聚效应开始递减,为此,文章提出了中国城市差异化发展战略的政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集聚 城市规模
原文传递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定位研究——以浙江省69个城市和地区为例 被引量:225
3
作者 陈建军 陈菁菁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1-150,共10页
作为中间投入品的生产性服务业,其与制造业的关系在后工业社会中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尽管如此,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空间关系研究依旧单薄,本文以此为切入点,以产业协同定位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彼此间的垂直关联,构建了基于空... 作为中间投入品的生产性服务业,其与制造业的关系在后工业社会中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尽管如此,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空间关系研究依旧单薄,本文以此为切入点,以产业协同定位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彼此间的垂直关联,构建了基于空间维度的分析框架和理论模型。并以浙江省69个城市和地区的产业分布为例,通过建立两方程联立模型,验证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协同定位关系,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区位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以及后者对前者逆影响的大小在不同规模城市中存在差异,由此决定了产业发展顺序的差异,大城市要推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应首先关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集聚,而中小城市则首先要推动制造业的集群,才能吸引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进一步的研究还表明,交易成本也对协同定位效应产生重要作用,降低该成本,将促进城市和地区的产业协调发展和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协同定位 城市规模 交易成本
原文传递
企业规模、城市规模与集聚经济——对中国制造业企业普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51
4
作者 傅十和 洪俊杰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12-125,共14页
本文利用我国2004年制造业企业普查数据,检验了不同规模的企业在不同规模的城市中得益于何种类型的集聚经济。结果表明,在控制了人力资本的外部性和城市人口规模效应后,小型企业在中等城市和大城市中显著得益于马歇尔外部经济(行业内集... 本文利用我国2004年制造业企业普查数据,检验了不同规模的企业在不同规模的城市中得益于何种类型的集聚经济。结果表明,在控制了人力资本的外部性和城市人口规模效应后,小型企业在中等城市和大城市中显著得益于马歇尔外部经济(行业内集聚经济),在超大和特大城市中显著得益于雅各布斯外部经济(跨行业集聚经济);中型企业在大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中显著得益于马歇尔外部经济,但只在特大城市中显著得益于雅各布斯外部经济;大型企业即使在特大和超大城市中也很少得益于雅各布斯外部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规模 城市规模 集聚经济 马歇尔外部性 雅各布斯外部性
原文传递
“省直管县”改革会损害地级市的利益吗? 被引量:133
5
作者 才国伟 张学志 邓卫广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5-77,共13页
我国多个地区正在探索"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目前的最大顾虑是改革是否会损害地级市的利益?本文利用1999—2008年我国地级市数据,通过系统GMM估计对此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强县扩权"提高了城市财政收入,抑制了... 我国多个地区正在探索"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目前的最大顾虑是改革是否会损害地级市的利益?本文利用1999—2008年我国地级市数据,通过系统GMM估计对此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强县扩权"提高了城市财政收入,抑制了城市财政支出增长;财政"省直管县"的作用则恰好相反。"强县扩权"促进了城市经济增长,但不利于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财政"省直管县"虽然降低了城市经济增长速度,却提高了第三产业比重。两项改革措施都抑制了城市规模的扩大,但有利于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因此,我们不能笼统地断定"省直管县"改革一定会有损地级市的利益、阻碍城市化的进程,应深入地研究各项改革措施的利弊得失,做到综合运用、扬长避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直管县 财政支出 经济增长 城市规模 环境质量
原文传递
产业集聚与城市化的地域模式——以浙江省为例 被引量:93
6
作者 葛立成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6-62,共7页
无论产业集聚还是城市化问题 ,迄今均已有大量的研究和成果。但对两者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空间的关联性 ,似尚缺乏足够的关注。本文通过对浙江省的实证分析 ,揭示了产业集聚的指向、类型与城市化推进方式、扩张形态之间的内在联系 ,并进一... 无论产业集聚还是城市化问题 ,迄今均已有大量的研究和成果。但对两者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空间的关联性 ,似尚缺乏足够的关注。本文通过对浙江省的实证分析 ,揭示了产业集聚的指向、类型与城市化推进方式、扩张形态之间的内在联系 ,并进一步提出了从注重廉价劳动力指向→城市化指向、从注重纵向的产业专业化→横向的产业多样化、从注重产出结构→就业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城市 浙江 地域模式 产业结构 城市规模 产业结构 专业化
原文传递
城市规模、幸福感与移民空间优化 被引量:115
7
作者 孙三百 黄薇 +1 位作者 洪俊杰 王春华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7-111,共15页
本文基于中国微观调查数据,运用工具变量估计城市规模对城市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规模与幸福感呈U型关系,曲线最低点处市辖区人口规模为300万人左右。城市中来自相异省份的新移民可从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出发,采取共赢、利他不... 本文基于中国微观调查数据,运用工具变量估计城市规模对城市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规模与幸福感呈U型关系,曲线最低点处市辖区人口规模为300万人左右。城市中来自相异省份的新移民可从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出发,采取共赢、利他不损己或利己不损他的行为模式,提升集体幸福感,来自本省或相似省份新移民的理性行为模式是选择前往这些省市中城市规模较大的城市。而当前我国城市移民净流动量的空间格局表明,新移民总体而言未能采取合理的行为模式实现个人和集体幸福感的帕累托改进,在地理空间选择上存在客观非理性现象。有必要通过有形之手引导移民在空间上实现理性选择,从而形成更加合理的城市体系,并提升居民个人和集体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模 幸福感 移民空间选择
原文传递
中国城市集聚效益实证分析 被引量:81
8
作者 吉昱华 蔡跃洲 杨克泉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7-74,94,共9页
集聚效益的存在与否及大小是影响公共政策的重要因素。本文首先回顾了美国经济学家测度集聚效益的经典方法 ,指出其中的不足并对其方法作了相应的改进 ,将之用于中国城市数据。计量结果表明 ,工业部门作为一个整体并不存在明显的集聚效... 集聚效益的存在与否及大小是影响公共政策的重要因素。本文首先回顾了美国经济学家测度集聚效益的经典方法 ,指出其中的不足并对其方法作了相应的改进 ,将之用于中国城市数据。计量结果表明 ,工业部门作为一个整体并不存在明显的集聚效益 ,但二三产业加总则存在显著的集聚效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城市经济 集聚效应 实证分析 人口规模 城市规模 生产率 城域经济性 产业结构
原文传递
中国的城市化 被引量:67
9
作者 白南生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78-86,97,共10页
中国城市化经过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这一过程与人们对城市化战略认识上的曲折反复是一致的。近20年来,中国已经进入城市化稳定发展阶段。城市化滞后所付出的代价已经受到人们的重视。城市化速度取决于制度安排。促进城市化进程的... 中国城市化经过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这一过程与人们对城市化战略认识上的曲折反复是一致的。近20年来,中国已经进入城市化稳定发展阶段。城市化滞后所付出的代价已经受到人们的重视。城市化速度取决于制度安排。促进城市化进程的制度安排包括:转变就业制度,促进就业应该是中国政府很长一段时期的核心政策;制定促进就业的企业政策;改进技术路线;调整城市建设方针。从目前的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看,中国正面临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面临巨大的社会变迁。城市化需要成熟的经验和新的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城市化滞后 结构偏差 工业化 经济增长 社会发展 城市规模 城市重点论 小城镇重点论
原文传递
城市公共服务的供给差异及其对人口流动的影响 被引量:100
10
作者 侯慧丽 《中国人口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8-125,128,共8页
文章以公民权理论中的公民资格概念为基础,将城市的公共服务按照权利主体和内容分为工业公民资格公共服务和社会公民资格公共服务,并以此来考察不同规模的城市之间两种公共服务的供给差异及其对人口流动的影响。文章通过对全国流动人口... 文章以公民权理论中的公民资格概念为基础,将城市的公共服务按照权利主体和内容分为工业公民资格公共服务和社会公民资格公共服务,并以此来考察不同规模的城市之间两种公共服务的供给差异及其对人口流动的影响。文章通过对全国流动人口监测数据观察发现,城市提供的两种公共服务均对流动人口具有吸引力,获得了公共服务的流动人口更容易稳定;城市规模越大,流动人口获得工业公民资格公共服务的可能性越大,而获得社会公民资格公共服务的可能性越小,反之亦然。文章建议,在推进中国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进程中,应加快中小城市的劳动力市场制度建设,在超大、特大城市推动普惠的公共服务,以促进人口的合理流动和城市化的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 城市规模 人口流动 城镇化
原文传递
后工业化时代的城市:城市规模影响服务业人力资本外部性的微观证据 被引量:97
11
作者 梁文泉 陆铭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0-103,共14页
本文利用2008年经济普查服务业企业层面微观数据来考察服务业内人力资本外部性,发现城市的人力资本对于服务业企业产生的正外部性主要体现在大企业中。然后,将城市人力资本外部性的来源细分为行业内企业间、服务业行业间、制造业三个部... 本文利用2008年经济普查服务业企业层面微观数据来考察服务业内人力资本外部性,发现城市的人力资本对于服务业企业产生的正外部性主要体现在大企业中。然后,将城市人力资本外部性的来源细分为行业内企业间、服务业行业间、制造业三个部分,结果发现来自行业内企业间、服务业行业间的人力资本外部性会随城市规模的增大而加强,而来自制造业的人力资本外部性则随着城市规模增大而减弱。最后,考察人力资本外部性的作用机制,发现行业内企业间和服务业其他行业间高技能交流产生的人力资本外部性随城市规模增大而加强,而与制造业高技能交流产生的外部性随城市规模增大而减弱。本文的含义是,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后,大城市对于服务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外部性 服务业 城市规模
原文传递
基本公共服务对不同规模城市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效应 被引量:92
12
作者 林李月 朱宇 +1 位作者 柯文前 王建顺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37-752,共16页
利用2016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中的东部沿海6省市数据集,将长期居住意愿、户籍迁入意愿和本地购房打算三部分指标的加和定义为城市居留意愿指标,将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分为就业关联和非就业关联两种类型,运用序次Logistic回归模... 利用2016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中的东部沿海6省市数据集,将长期居住意愿、户籍迁入意愿和本地购房打算三部分指标的加和定义为城市居留意愿指标,将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分为就业关联和非就业关联两种类型,运用序次Logistic回归模型,系统考察两类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的获得特征对流动人口城市居留意愿的影响及其在不同规模城市间的差异特征。研究发现:流动人口城市居留意愿和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获得率呈现出随城市规模扩大而上升的梯度变动特征;在流动人口获得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较为有限时,流动人口的城市居留意愿不高。从影响效应看,流动人口在流入城市获得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是影响其城市居留意愿的关键因素,此类影响效应因公共服务内容和城市规模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大城市流动人口获得的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保障显著增进了流动人口的城市居留意愿,但上述影响效应在中小城市并不明显;健康档案和健康教育普及程度除了在个别规模城市中没有显著影响效应外,在其余规模城市中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在小城市,仅健康档案和健康教育普及程度对其流动人口城市居留意愿具有显著且正向的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基本公共服务 城市居留意愿 城市规模 流动人口
原文传递
城市规模、技能差异与劳动者工资收入 被引量:85
13
作者 李红阳 邵敏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6-51,共16页
本文基于2007年CHIP数据,从技能差异的角度较为全面地考察了城市规模对劳动者工资收入的影响。城市总体工资溢价回归结果显示,大城市对劳动力有一定的正向技能选择性,但仍在很大程度上不能解释大城市的工资溢价。在控制相关的城市、个... 本文基于2007年CHIP数据,从技能差异的角度较为全面地考察了城市规模对劳动者工资收入的影响。城市总体工资溢价回归结果显示,大城市对劳动力有一定的正向技能选择性,但仍在很大程度上不能解释大城市的工资溢价。在控制相关的城市、个体质量、行业和地区特征,并对名义收入采用部分调整法后,不同技能劳动力均享受了大城市的工资溢价,且该结论在改变指标度量、考虑内生性等情形下仍然稳健。文章进一步考察不同技能劳动力获取大城市工资溢价的途径,发现仅中等技能劳动力的工资溢价主要来源于大城市更高的物价,而高、低技能劳动力的工资溢价主要来自于劳动力质量的提升和大城市的集聚经济效应,具体表现为大城市通过这两条途径提高了高技能劳动力的正规教育再投资、工作经验回报率和流动投资,以及增加了低技能劳动力的工作经验回报率和流动投资。本文为加快城镇化进程、缩小城市技能工资差距和大力投资人力资本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模 劳动收入 技能差异 人力资本
原文传递
理论与实践:城乡一体化规划若干问题 被引量:55
14
作者 赵燕菁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3-29,共7页
探讨了城乡一体化规划的一些基本问题。并从城乡一体化的角度 ,对国内的一些城市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得失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国内 总体规划 城市规模 规划评论
下载PDF
中国地级以上城市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扩展的STIRPAT模型 被引量:80
15
作者 陈占明 吴施美 +9 位作者 马文博 刘晓曼 蔡博峰 刘婧文 贾小平 张明 陈洋 徐丽笑 赵晶 王思亓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5-54,共10页
中国不同城市在发展阶段、经济结构、气候条件、人口结构等都存在明显的差异,不同城市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也各不相同。本文基于最新的城市尺度二氧化碳排放数据库CHRED及CHRED2.0,通过加入产业结构、城市化和气候... 中国不同城市在发展阶段、经济结构、气候条件、人口结构等都存在明显的差异,不同城市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也各不相同。本文基于最新的城市尺度二氧化碳排放数据库CHRED及CHRED2.0,通过加入产业结构、城市化和气候差异等因素,对传统STIRPAT模型进行扩展,考察了中国地级以上城市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人口规模、第二产业产值占比和采暖需求的增长都会显著提高一个城市的二氧化碳排放,同时部分城市二氧化碳排放会随着富裕程度的上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但城镇化率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从全国样本来看,2005年和2012年人口因素变化对碳排放影响变化较小,维持在0.7左右;气候因素的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从2005年的0.288 1下降为2012年的0.000 2;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变化的影响从2005年的0.744 2上升到2012年0.979 5;同时碳排放量与人均GDP在2005年存在倒U型关系,但到2012年这种关系不再显著。除了针对全国尺度的分析外,本研究还依据城市人口规模进行分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分位数回归,进而识别出不同规模城市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差异。今后在制定城市节能减排政策对城市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决策者需要在把握关键影响因子的前提下依据城市自身特点做到因地制宜、区别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二氧化碳排放 影响因素 城市规模 STIRPAT模型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长江经济带产业集聚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78
16
作者 方敏 杨胜刚 +1 位作者 周建军 雷雨亮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7-150,共14页
本文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探索长江经济带产业集聚创新发展的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产业多元化集聚与专业化集聚经济效应此消彼长,产业结构—集聚的协调效应显著;(2)不同规模城市之间,产业集聚经济效应差异明显,目前大城市能从产业多元化... 本文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探索长江经济带产业集聚创新发展的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产业多元化集聚与专业化集聚经济效应此消彼长,产业结构—集聚的协调效应显著;(2)不同规模城市之间,产业集聚经济效应差异明显,目前大城市能从产业多元化集聚中获得经济效应,中小城市能从产业专业化集聚中获得经济效应;(3)2003-2016年,长三角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产业专业化集聚的总体经济效应显著为正,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专业化集聚水平还有待提升。因此,未来一段时期内长江经济带中小城市还应以专业化产业集聚为主,鼓励企业竞争创新,大城市则需着力构建多元化产业体系,促进产业融合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产业集聚 创新发展 产业结构 城市规模
下载PDF
中国大城市的工资高吗?——来自农村外出劳动力的收入证据 被引量:78
17
作者 宁光杰 《经济学(季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21-1046,共26页
运用2008年农村外出劳动力的收入数据(RUMiCI),本文分析我国不同规模城市的工资升水是否存在,并探讨其产生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控制住劳动者的可观测能力特征,城市规模的工资升水并不大,而进一步考虑劳动者的不可观测能力特征和选择偏... 运用2008年农村外出劳动力的收入数据(RUMiCI),本文分析我国不同规模城市的工资升水是否存在,并探讨其产生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控制住劳动者的可观测能力特征,城市规模的工资升水并不大,而进一步考虑劳动者的不可观测能力特征和选择偏差问题,大城市劳动者的收入优势不再存在,甚至可能出现收入劣势。大城市的互动效应和学习效应只部分地得到证明。论文为城市聚集的劳动力市场影响、劳动力在不同规模城市间的合理配置以及城市间劳动者收入差距的缩小等问题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模 工资升水 选择偏差
原文传递
城市规模、人力资本与中国城市创新能力 被引量:65
18
作者 高翔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9-58,共10页
从最大化创新能力的角度来探讨中国城市的最优规模,尝试用1997—2010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以发明专利授权量作为城市创新能力的代理变量,以实证检验城市规模、人力资本对中国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规模和人力资本... 从最大化创新能力的角度来探讨中国城市的最优规模,尝试用1997—2010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以发明专利授权量作为城市创新能力的代理变量,以实证检验城市规模、人力资本对中国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规模和人力资本对城市创新能力提升具有贡献作用;并且,城市规模的扩大可以强化人力资本的作用,产生知识溢出效应,同时人力资本的提升也会使城市规模增大带来的聚集经济效应更明显,二者具有相互加强互为依托的关系。但城市聚集程度的另一个度量指标就业人口密度对人均创新产出没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模 人力资本 创新
下载PDF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如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基于集聚外部性与城市规模约束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60
19
作者 于斌斌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0-43,共14页
文章构建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基于中国城市数据,运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和门槛面板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主要通过Porter外部性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MAR外部性... 文章构建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基于中国城市数据,运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和门槛面板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主要通过Porter外部性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MAR外部性和Jacobs外部性对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显著的抑制效应。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受制于城市规模:当城市规模分别超过151.51万人和154.07万人的规模门槛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MAR外部性和Jacobs外部性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抑制效应"将转化为"促进效应";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Porter外部性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效应"会随着城市规模扩大而增强,也证实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方面存在明显的"大城市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集聚外部性 产业结构 城市规模
原文传递
西北地区城市化推进的途径研究 被引量:49
20
作者 董晓峰 何新胜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26-230,共5页
文章对内陆地区通过提高城市化水平,有效推进区域开发的基本途径进行了较系统地探讨。首先分析了国外内陆地区以城市化促进区域开发的典型经验;接着,客观评价了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化进展和特征;最后,提出了我国西北地区积极推进城市化的... 文章对内陆地区通过提高城市化水平,有效推进区域开发的基本途径进行了较系统地探讨。首先分析了国外内陆地区以城市化促进区域开发的典型经验;接着,客观评价了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化进展和特征;最后,提出了我国西北地区积极推进城市化的基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城市 城市经济 城市发展 生态环境 城市规模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