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1篇文章
< 1 2 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方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被引量:138
1
作者 唐子来 《城市规划汇刊》 CSCD 1997年第6期1-11,共11页
本文首先回顾了西方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其发展过程表现为,在方法研究上从城市空间的物质属性到城市空间的社会属性,在理论研究上从个体选址行为到社会结构体系。然后,在社会学科和地理学科的一些新发展的基础上,阐述了... 本文首先回顾了西方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其发展过程表现为,在方法研究上从城市空间的物质属性到城市空间的社会属性,在理论研究上从个体选址行为到社会结构体系。然后,在社会学科和地理学科的一些新发展的基础上,阐述了城市空间结构的实论研究框架,并以西方大城市的空间结构演化作为示例。城市研究的一个核心领域是空间形态和社会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城市空间结构的内在机制包括不同范畴中和不同层面上的各种社会过程.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必须建立在社会关系的构成范畴和社会过程的空间属性的理性基础上,运用社会学科和地理学科相结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规划 研究 框架 城市环境
原文传递
杭州市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及其演化的模型研究 被引量:153
2
作者 冯健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35-646,共12页
基于四次人口普查数据 ,本文探讨了杭州城市人口密度的空间分布及其演化规律。首先提取了不同年份城市人口密度的空间分布数据 ;然后根据人口分布的曲线特征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数学模型进行拟合、比较 ,发现杭州市的人口分布服从Clark模... 基于四次人口普查数据 ,本文探讨了杭州城市人口密度的空间分布及其演化规律。首先提取了不同年份城市人口密度的空间分布数据 ;然后根据人口分布的曲线特征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数学模型进行拟合、比较 ,发现杭州市的人口分布服从Clark模型的修正形式———加幂指数模型 ;借助模型参数进行城市增长及其空间动力学分析 ,发现反映信息熵的约束参数波动升高、渐次逼近于 1,从而揭示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城市演化过程中自组织能力的加强以及郊区化的发展 ,城市空间复杂性程度增高 ,城市内各功能单元的效用增强 ,城市的空间结构进一步趋向新的有序状态。本文借助前沿科学思想及郊区化理论 ,尝试提出一个分析城市人口时空变化规律的完整范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增长 城市人口密度 城市空间结构 郊区化 信息熵 杭州
下载PDF
基于百度地图热力图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以上海中心城区为例 被引量:181
3
作者 吴志强 叶锺楠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3-40,共8页
在百度地图热力图工具所提供的动态大数据基础上,尝试利用数据的实时优势建立基于空间使用强度的城市空间研究方法。并以上海中心城区为例,对人群的集聚度、集聚位置、人口重心等指标在连续一周中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考察和分析,发... 在百度地图热力图工具所提供的动态大数据基础上,尝试利用数据的实时优势建立基于空间使用强度的城市空间研究方法。并以上海中心城区为例,对人群的集聚度、集聚位置、人口重心等指标在连续一周中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考察和分析,发现在工作日时段内上海中心城区的人群集聚在时间上比周末持久而在空间上比周末分散,同时中心城区的人口重心移动在工作日呈现出逆时针的周期特征,而在周末则没有明显的规律。研究表明百度地图热力图数据在经过适当的挖掘和处理后能够为城市空间研究提供更为动态的视角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度地图热力图 大数据 上海中心 城区 城市空间结构
下载PDF
开发区与我国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及其动力机制 被引量:125
4
作者 张晓平 刘卫东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2-149,共8页
开发区是近 2 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经济活动在开发区的集聚 ,对所在地区的空间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结合对开发区的实地调研 ,提出我国开发区与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的基本类型可分为双核结构、连片带状结构、多极触角结构... 开发区是近 2 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经济活动在开发区的集聚 ,对所在地区的空间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结合对开发区的实地调研 ,提出我国开发区与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的基本类型可分为双核结构、连片带状结构、多极触角结构等。并指出开发区与城市空间结构的演进主要是由跨国公司主导的外部作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结构 中国 跨国公司 乡村 扩散力 开发区 经济活动 动力机制
下载PDF
景观生态学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02
5
作者 肖笃宁 高峻 石铁矛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1年第6期813-820,共8页
城市是典型的人工景观 ,空间结构上属于紧密汇聚型 ,功能上表现为高能流、高容量和文化上的多样性。城市景观生态研究包括城市空间结构与生态过程 ,城市景观风貌与城市生态建设 ,城市景观规划是其最直接的应用。首先论述了城市景观质量... 城市是典型的人工景观 ,空间结构上属于紧密汇聚型 ,功能上表现为高能流、高容量和文化上的多样性。城市景观生态研究包括城市空间结构与生态过程 ,城市景观风貌与城市生态建设 ,城市景观规划是其最直接的应用。首先论述了城市景观质量与价值评价 ,包括景观美学评价与景观视觉容量。城市空间结构和景观规划原则是该文论述的主题 ,包括城市空间布局、城市空间扩展的廊道效应以及城市绿地系统的空间结构分析 ;以上海和广州市的绿地系统为例进行了重点介绍 ,最后对于城乡交错带的景观变化进行分析 ,用景观格局及其动态来描述城乡交错带的城市化过程特点 ,介绍了上海和沈阳的典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 城市管理 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景观质量 景观规划
下载PDF
广州城市空间结构与交通需求关系 被引量:117
6
作者 周素红 闫小培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1-142,共12页
在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广州为案例研究城市空间结构与交通需求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城市形态与交通需求的关系方面,广州城市二维形态和三维形态与交通需求的空间分布之间具有一定的耦合性,二者存在一定互为因果的关系;交通方... 在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广州为案例研究城市空间结构与交通需求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城市形态与交通需求的关系方面,广州城市二维形态和三维形态与交通需求的空间分布之间具有一定的耦合性,二者存在一定互为因果的关系;交通方式的转化对城市形态的演化具有一定的驱动作用;城市形态引导着交通需求的总量和布局;同时,社会经济活动及其发展是城市形态与交通需求产生的原因和相互联系的纽带。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与交通需求的关系方面,模型分析表明,近年来广州城市内部居住与就业的空间均衡性增强,直接影响了交通需求的产生与分布和交通方式的选择,有利于居民就近选择就业,并使通勤交通的空间分布更加均衡;此外,居住与就业人口迁移先行,引导公共设施的发展也是近年来广州城市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公共设施服务空间与交通需求之间存在需求作用型和供给作用型两种相互作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 城市空间结构 交通需求 城市形态 交通方式 公共设施
下载PDF
北京城市居民职住分离的空间组织特征 被引量:142
7
作者 孟斌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57-1466,共10页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空间分析技术,选择北京市为实证研究对象,在近万份实际调查问卷数据基础上,从城市空间结构变迁的角度审视北京城市居民职住分离的空间组织特征和职住分离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北京城市居民单程通勤时间为38分钟,其中...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空间分析技术,选择北京市为实证研究对象,在近万份实际调查问卷数据基础上,从城市空间结构变迁的角度审视北京城市居民职住分离的空间组织特征和职住分离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北京城市居民单程通勤时间为38分钟,其中通勤时间超过40分钟的人群比例为43.7%,可见北京市居民职住分离程度比较严重;同时,从居住地和工作地的角度都可以发现北京居民职住分离现象在区县尺度和街道尺度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差异;总体而言城市中心区域职住分离情况好于郊区,在郊区中重点开发的卫星城镇工作机会较多,在这些区域就业者的职住分离问题并不严重;而一些重点建设的大型居住社区由于功能过于单一,这些区域的居民职住分离问题十分突出。集聚分析表明,北京市存在明显的就业和居住集聚区,并且两者在空间上的错位比较明显;对城市居民的通勤流向的分析表明,向心流还是主体通勤方向,但也存在一定比例的逆向通勤,表明北京城市化过程中居民职住分离的空间组织特征正在逐渐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住分离 城市空间结构 空间分析 北京
下载PDF
中国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90
8
作者 冯健 周一星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04-315,共12页
在介绍中国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概念与研究过程的基础上,从人口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城市内部的经济空间结构、城市内部的社会空间结构以及郊区化研究4个方面,回顾了中国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的最新进展。文章最后分析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在介绍中国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概念与研究过程的基础上,从人口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城市内部的经济空间结构、城市内部的社会空间结构以及郊区化研究4个方面,回顾了中国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的最新进展。文章最后分析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的中西差距,并指出:第五次人口普查为新时期中国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机遇;伴随着中国经济成功转型,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研究重点正在转变;中国城市郊区化理论与城市内部空间重构理论等需要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结构 人口分布 城市形态 郊区化
下载PDF
信息时代空间结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87
9
作者 甄峰 顾朝林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57-266,共10页
以信息技术为主线 ,从新的研究课题、研究范式的转变及研究重点三个方面将西方学术界对信息时代区域与城市空间结构及其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文章指出 ,信息技术的进步及其应用使得地理学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 ,对信息活动的关注使得新的... 以信息技术为主线 ,从新的研究课题、研究范式的转变及研究重点三个方面将西方学术界对信息时代区域与城市空间结构及其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文章指出 ,信息技术的进步及其应用使得地理学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 ,对信息活动的关注使得新的研究课题和分支学科不断涌现。同时 ,信息技术与社会的互动作用也改变着传统的思维范式。主要的研究内容总结如下 :1)赛伯空间———新的空间逻辑 ;2 )区位研究 ,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研究 ;3)空间的分散与集中、均衡与非均衡发展 ;4 )创新网络与区域空间结构 ;5 )信息发展模式的空间结果 ;6 )新空间极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时代 信息技术 空间结构 区位研究 赛伯空间 信息发展模式 城市空间结构
下载PDF
北京城市居民的空间感知与意象空间结构 被引量:122
10
作者 冯健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2-154,共13页
对北京城市居民的空间感知进行了问卷调查,从323份感知地图中提取和统计相关数据,并据此分析北京城市居民空间感知的基本类型、构成和发展阶段,以及各种差异性特征。研究表明,北京城市居民的空间感知类型与西方的研究结果大体一致,但存... 对北京城市居民的空间感知进行了问卷调查,从323份感知地图中提取和统计相关数据,并据此分析北京城市居民空间感知的基本类型、构成和发展阶段,以及各种差异性特征。研究表明,北京城市居民的空间感知类型与西方的研究结果大体一致,但存在一定差异;居民居住地域、性别、学历、收入以及出生地的不同,感知地图类型的级别也不相同。感知空间的构成要素在居住地域、年龄、收入和出生地方面差异明显,而发展阶段主要与性别、收入和出生地有关,社会角色和经济收入水平在决定居民感知空间发展阶段方面起到巨大作用。文章最后还根据各种地物和构成要素出现的频率,概括了北京城市意象的空间结构,并发现它与现实中北京城市空间布局的重点极为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感知 意象空间 城市空间结构 北京
下载PDF
基于POI大数据的重庆主城区多中心识别 被引量:118
11
作者 段亚明 刘勇 +1 位作者 刘秀华 王红蕾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88-800,共13页
我国大量城市在其规划中均提出多中心的空间发展战略,但多中心结构演变是否达到规划预期,能否通过有效途径识别多中心结构和功能,成为目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相比于人口、用地、产业等传统调查和识别方法,城市大数据的出现为多中心识别... 我国大量城市在其规划中均提出多中心的空间发展战略,但多中心结构演变是否达到规划预期,能否通过有效途径识别多中心结构和功能,成为目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相比于人口、用地、产业等传统调查和识别方法,城市大数据的出现为多中心识别提供了契机,尤其是基于POI(Point of Interest)大数据的分析比传统方法更加准确高效。论文以重庆主城区40余万条POI数据为基础,利用核密度分析、自然断点法和邻近分析等方法,根据整体及不同类型POI数据的空间分布特征与聚集程度,识别城市总体及不同职能的多中心结构及其影响范围。结果表明:重庆作为山地城市,在自然约束和规划引导下,呈现出明显的"多中心、组团式"结构。不同职能类型的城市中心也呈现明显的多中心分布特征。重庆的主副中心在内环以内集聚,但不同中心的发育程度及其空间聚集度差异显著。外围新兴的西永、茶园等副中心发展相对滞后,城市要素集聚功能有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结构 多中心 POI 重庆
原文传递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及贫困人口分布状况研究——以合肥市为例 被引量:73
12
作者 吕露光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4-77,共4页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是城市化过程中一个难以避免的现象,其社会学后果之一是会形成城市贫困人口区域化分布,富裕人群和贫困人群相对隔离。我国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如何?其解决方法和局限是什么?本文在社区调查的基础上做出描...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是城市化过程中一个难以避免的现象,其社会学后果之一是会形成城市贫困人口区域化分布,富裕人群和贫困人群相对隔离。我国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如何?其解决方法和局限是什么?本文在社区调查的基础上做出描述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居住空间 贫困人口 城市 合肥 城市空间结构 文化型居住区
下载PDF
北京都市区人口—就业分布与空间结构演化 被引量:97
13
作者 孙铁山 王兰兰 李国平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29-840,共12页
本研究应用非参数计量方法,实证刻画北京都市区人口—就业空间分布演化,揭示在快速城市化和城市增长背景下,北京都市区空间结构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发现,北京都市区人口和就业分布都呈现多中心空间结构。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郊区... 本研究应用非参数计量方法,实证刻画北京都市区人口—就业空间分布演化,揭示在快速城市化和城市增长背景下,北京都市区空间结构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发现,北京都市区人口和就业分布都呈现多中心空间结构。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郊区化,北京都市区人口次中心数量不断增加,并由近郊向远郊扩展,人口分布呈现明显的分散化和多中心化趋势,但人口分散的空间范围还比较有限。与人口的分散化趋势不同,2004-2008年,北京都市区就业仍呈现向心集聚的趋势,造成远郊就业次中心的影响不断被弱化,都市区空间结构的多中心性有所降低。这说明北京都市区的单中心或强中心结构可能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且人口的分散化和就业的向心集聚导致宏观面上人口—就业的空间失衡。北京都市区多中心空间结构的形成,需要强化郊区次中心的集聚能力,同时注重人口—就业的平衡布局,这是未来北京都市区空间结构调整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与就业分布 城市空间结构 多中心城市 北京都
原文传递
城市空间结构增长原理 被引量:46
14
作者 张京祥 崔功豪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18,共4页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学的核心研究内容之一。城市结构增长作为一个十分复杂的空间现象 ,而一直引起各方面学者的关注。本文基于对西方各学派相关研究方法及成果的系统考察 ,从结构增长、空间组织、增长过程三个方面 ,以...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学的核心研究内容之一。城市结构增长作为一个十分复杂的空间现象 ,而一直引起各方面学者的关注。本文基于对西方各学派相关研究方法及成果的系统考察 ,从结构增长、空间组织、增长过程三个方面 ,以若干具体的原理 ,对城市空间结构增长进行了全面、深入地阐释 ,研究了新经济环境、技术要素的相关影响 ,揭示了城市空间结构演化是建构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空间过程这一基本原理。本文对城市空间结构研究进行了丰富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结构 空间增长 原理
下载PDF
利用手机数据识别上海中心城的通勤区 被引量:85
15
作者 丁亮 钮心毅 宋小冬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0-106,共7页
用手机数据识别了用户的日间驻留地、夜间驻留地,从中提取出日间在上海中心城内驻留用户、夜间在中心城内驻留用户,分别计算出其通勤范围。根据其夜间驻留地、日间驻留地的分布密度识别出上海中心城的通勤圈,并将其转换为以街道行政边... 用手机数据识别了用户的日间驻留地、夜间驻留地,从中提取出日间在上海中心城内驻留用户、夜间在中心城内驻留用户,分别计算出其通勤范围。根据其夜间驻留地、日间驻留地的分布密度识别出上海中心城的通勤圈,并将其转换为以街道行政边界为空间单元的中心城通勤区。在中心城及通勤区内,超过97%的居民实现了职住平衡。研究表明上海市域空间结构在"中心城"和"郊区"之间还存在一个"中心城通勤区"层次。中心城通勤区以内、以外区域存在较显著差异。中心城通勤区的识别结果可加深对上海市域空间结构的认识,为在市域范围内分层次、分区域制定有针对性的规划政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数据 通勤区 城市空间结构 大数据
下载PDF
上海城市空间结构的复杂性分析 被引量:48
16
作者 王铮 邓悦 +1 位作者 宋秀坤 吴兵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31-340,共10页
本文研究了上海市空间结构的复杂性。研究发现与经典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式不同 ,上海的空间结构表现出复杂性。这些复杂性包括商业重心与 CBD分离 ;城市产业带存在多重结构 ;城市出现递阶行为上的边缘城市 ,它们的分布具有类似混沌的特点... 本文研究了上海市空间结构的复杂性。研究发现与经典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式不同 ,上海的空间结构表现出复杂性。这些复杂性包括商业重心与 CBD分离 ;城市产业带存在多重结构 ;城市出现递阶行为上的边缘城市 ,它们的分布具有类似混沌的特点。本文对伯吉斯 (Brugess)以来的城市标准模式提出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结构 复杂性 上海
下载PDF
东京都市圈轨道交通系统对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71
17
作者 舒慧琴 石小法 《国际城市规划》 CSSCI 2008年第3期105-109,共5页
近年来,随着国内各大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和兴建,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分析变得十分重要。本文在归纳东京都市圈轨道交通系统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阶段详细研究了东京都市圈轨道交通系统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阐述了东京都市圈与轨道... 近年来,随着国内各大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和兴建,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分析变得十分重要。本文在归纳东京都市圈轨道交通系统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阶段详细研究了东京都市圈轨道交通系统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阐述了东京都市圈与轨道交通系统的关系,并从经济角度、城市空间结构和轨道交通互动关系方面总结了东京都市圈轨道交通的发展启示,希望对于国内城市化研究有所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京都圈轨道交通系统 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经济 互动关系
下载PDF
北京市居民购物行为空间结构演变 被引量:66
18
作者 冯健 陈秀欣 兰宗敏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83-1096,共14页
从消费者行为活动切入是研究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重要视角。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10年来基于认知距离的北京市居民购物行为空间结构的演变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北京市居民购物的平均出行距离整体上有缩短趋势;居民不同类型商... 从消费者行为活动切入是研究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重要视角。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10年来基于认知距离的北京市居民购物行为空间结构的演变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北京市居民购物的平均出行距离整体上有缩短趋势;居民不同类型商品购物出行空间结构的演变和购物地点的演变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10年来北京近郊区居民购物出行空间的等级有明显下降趋势,中心城区居民则变化不大。上述演变特征均反映出北京商业发展的离心化和多中心化趋势:居住地附近的低等级商品购物行为逐渐增多,区域性购物中心、大型超市以及家电卖场对高等级商品购物产生巨大吸引力。影响北京市居民购物行为空间结构演变的因素可以归结为宏观环境变化和购物供给方变化(外生因素)以及购物需求方变化(内生因素)3个方面,它们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并形成综合性机制模式,有效推动了北京市居民购物行为空间结构的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购物行为 城市空间结构 等级结构 郊区化 多中心性 北京
下载PDF
马恩拉瓦莱:从新城到欧洲中心——巴黎地区新城建设回顾 被引量:34
19
作者 刘健 《国外城市规划》 2002年第1期27-31,共5页
20世纪60年代,在地区社会经济和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巴黎地区及时认识到区域整体发展的重要性,以长期的区域规划探索为基础制定和实施了新城政策,从区域高度协调地区城市化发展、重构区域城市空间结构,促进区域均衡发展、提高... 20世纪60年代,在地区社会经济和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巴黎地区及时认识到区域整体发展的重要性,以长期的区域规划探索为基础制定和实施了新城政策,从区域高度协调地区城市化发展、重构区域城市空间结构,促进区域均衡发展、提高地区整体实力,使巴黎能够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城市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这对正处于大发展时期的北京地区来说,应该是一个极好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恩拉瓦莱 巴黎 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 区域规划
下载PDF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31
20
作者 许学强 周素红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33-440,共8页
在收集和整理1980—2000年国内主要地理及相关期刊和外文相关期刊的基础上,对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进行回顾。分别从城市空间结构、区域城镇体系、城市化、新领域与新方法以及其他相关研究等方面,总结我国城市地理学研究领域... 在收集和整理1980—2000年国内主要地理及相关期刊和外文相关期刊的基础上,对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进行回顾。分别从城市空间结构、区域城镇体系、城市化、新领域与新方法以及其他相关研究等方面,总结我国城市地理学研究领域和主要研究成果,分析研究趋势,并借鉴国外的经验,展望我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80年代后 城市地理学研究 中国 展望 综述 1980-2000年 城市空间结构 区域城镇体系 城市 城市 连绵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