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脏性猝死预防新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恩浩 钟国强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8年第2期138-142,共5页
我国每年超过54万人死于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临床上对SCD高危人群的筛选和防治问题亟待解决。SCD与心血管基础病存在相关性。经多年研究证实,心脏超声、脑利钠肽等检查有助于筛查SCD高危人群,基因检测用于在SCD患者... 我国每年超过54万人死于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临床上对SCD高危人群的筛选和防治问题亟待解决。SCD与心血管基础病存在相关性。经多年研究证实,心脏超声、脑利钠肽等检查有助于筛查SCD高危人群,基因检测用于在SCD患者一级亲属中筛选高危患者;对心力衰竭患者使用多种药物治疗可降低SCD发生率和全因死亡率已达成广泛共识。此外,研究者对SCD高危患者植入埋藏式心脏自动电除颤仪的一级、二级预防的相关适应证开展了深入研究。新的设备如可穿戴式心脏转复除颤器也开始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性猝死 藏式心脏自动除颤 缺血性心脏 非缺血性心肌病 可穿戴式心脏转复除颤
下载PDF
埋藏式自动心脏复律除颤器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晓红 严激 +3 位作者 周炳凤 周跟东 施有为 马礼坤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15-18,共4页
目的观察埋藏式心脏自动复律除颤器(ICD)在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三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植入单腔ICD后的长期随访结果。结果在随访的20~37个月中,2例患者长期继续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1例患者行射频消融... 目的观察埋藏式心脏自动复律除颤器(ICD)在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三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植入单腔ICD后的长期随访结果。结果在随访的20~37个月中,2例患者长期继续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1例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ICD存储数据显示共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事件172阵次,共启动抗心动过速起搏(ATP)治疗170次,成功158次(成功率92.9%);实施高能量放电12次,其中4次为房颤伴快速心室率所致的不恰当治疗;非持续性室速发作2次,因其持续时间未达到室速诊断的初始识别时间就自行停止未启动ICD治疗程序。结论ICD是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预防心脏猝死有效方法。术后定期随访,及时调整ICD的工作参数,可提高ICD治疗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式心脏自动复律除颤器(ICD) 室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植入埋藏式心脏自动复律除颤器患者12例的心理护理 被引量:2
3
作者 黄桂传 《实用医技杂志》 2010年第5期492-493,共2页
埋藏式心脏自动复律除颤器(ICD)具有能够自动识别、正确诊断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并在数秒钟内即给予准确治疗和在心动过缓时支持起搏的能力,是预防心脏性猝死的最有效方法。2003年6月至2009年6月,笔者参与了12例恶性心律失常患者ICD... 埋藏式心脏自动复律除颤器(ICD)具有能够自动识别、正确诊断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并在数秒钟内即给予准确治疗和在心动过缓时支持起搏的能力,是预防心脏性猝死的最有效方法。2003年6月至2009年6月,笔者参与了12例恶性心律失常患者ICD的植入与护理,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式心脏自动复律除颤 心理护理 患者 植入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恶性心律失常 心脏性猝死 2009年
下载PDF
全身兼容磁共振成像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及埋藏式心脏自动除颤器植入的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巧元 项美香 +4 位作者 宿燕岗 戴文龙 何东方 方冬平 郭成军 《中国医药》 2020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观察植入兼容磁共振成像(MRI)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及埋藏式心脏自动除颤器(CRT-D围术期以及术后MRI检查的安全性。方法 2017年12月至2018年3月选取药物控制欠佳的心力衰竭患者12例,植入兼容MRI的CRT-D(Inventra 7 HF-T QP),观察植入时... 目的观察植入兼容磁共振成像(MRI)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及埋藏式心脏自动除颤器(CRT-D围术期以及术后MRI检查的安全性。方法 2017年12月至2018年3月选取药物控制欠佳的心力衰竭患者12例,植入兼容MRI的CRT-D(Inventra 7 HF-T QP),观察植入时、植入后1个月、MRI检查前后、MRI检查后1个月及3个月起搏器参数等情况。结果 12例植入CRT-D患者中男7例、女5例,10例(83. 3%)患者进行了MRI检查,CRT-D植入时、植入后1个月、MRI检查前、MRI检查后、MRI检查后1个月及3个月电学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MRI检查后1个月与MRI检查前相比,右心房阻抗的变化为(51±31)Ω,左心室阻抗的变化为(116±90)Ω,右心室阻抗的变化为(26±4)Ω,除颤阻抗的变化为(5. 6±2. 1)Ω。其中3例存在伪影,但不影响阅片诊断,1例心脏区伪影严重影响阅片;所有患者均未见起搏阈值增高、感知异常及导线移位、心肌穿孔等情况。结论兼容MRI的CRT-D植入是安全可行的,植入后能安全进行MRI扫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及藏式心脏自动除颤 兼容磁共振成像心脏起搏器
下载PDF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埋藏式心脏自动复律除颤器(ICD)植入后的长期生存率和风险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旭华 华伟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849-852,共4页
肥厚型心肌病是最常见的一种心肌病,而心脏性猝死是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首位死因。埋藏式心脏自动复律除颤器(ICD)作为一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被推荐用于改善猝死高危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但是,尽管埋藏式心脏自动复律除颤器在肥厚型心肌病... 肥厚型心肌病是最常见的一种心肌病,而心脏性猝死是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首位死因。埋藏式心脏自动复律除颤器(ICD)作为一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被推荐用于改善猝死高危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但是,尽管埋藏式心脏自动复律除颤器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猝死预防方面起到了不可否定的作用,但术后不良事件及进展性心力衰竭的风险居高不下,导致了部分植入ICD的患者预后改善不理想,引人深思,笔者就次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藏式心脏自动复律除颤器(ICD) 随访
原文传递
1例AICD植入术患者的护理
6
作者 许金兰 《医学文选》 2003年第3期426-427,共2页
关键词 AICD 植入术 护理 藏式心脏自动复律除颤 心脏
下载PDF
2例埋藏式心脏自动转复除颤器患者的护理
7
作者 张室玲 把爱萍 李志菊 《临床护理杂志》 2005年第2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藏式心脏自动转复除颤 护理技术 病情观察 心律失常 心理护理
下载PDF
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置入患者的护理
8
作者 刘开 刘芳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7年第1期67-68,共2页
关键词 藏式心脏自动复律除颤 置入 护理
下载PDF
非开胸植入心脏起博转复除颤器病人的临床追踪研究(附二例报告)
9
作者 彭长农 衣为民 +2 位作者 胡雪松 刘幼文 方卫华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1996年第3期17-19,62,共4页
我们对两例纯静脉途径安置埋藏式自动复律除颤器(AICD)的病人作了长期追踪研究,发现AICD能准确地识别室速和室颤,并能成功地进行转律和除颤。奎尼丁能有效控制室性心动过速,减少AICD的放电次数。故经非开胸途径植入A... 我们对两例纯静脉途径安置埋藏式自动复律除颤器(AICD)的病人作了长期追踪研究,发现AICD能准确地识别室速和室颤,并能成功地进行转律和除颤。奎尼丁能有效控制室性心动过速,减少AICD的放电次数。故经非开胸途径植入AICD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治疗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和猝死的方法,联用适当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可减少AICD的放电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式心脏自动心脏复律除颤 经静脉 随访 室性心动过速 室颤
下载PDF
植入双腔埋藏式心脏自动除颤起搏器1例护理体会
10
作者 常芸 刘玲玲 +1 位作者 阚静 郑雪梅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02年第8期42-43,共2页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具有导致心脏猝死的危险和严重后果,严重威胁病入生命安全.目前临床采用三种治疗方法:(1)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2)运用射频消融技术;(3)植入埋藏式心脏自动除颤器(ICD).植入ICD是目前经研究证实的有效方法,当冠心病伴陈...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具有导致心脏猝死的危险和严重后果,严重威胁病入生命安全.目前临床采用三种治疗方法:(1)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2)运用射频消融技术;(3)植入埋藏式心脏自动除颤器(ICD).植入ICD是目前经研究证实的有效方法,当冠心病伴陈旧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或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出现恶性心律失常时,ICD植入更能有效地预防心源性猝死.双腔ICD与单腔相比,能保存心脏顺序起搏的生理特点,保护心功能,且能更准确地识别心律失常,我院于2001年12月安装了华东地区首例双腔埋藏式心脏自动除颤起搏器获得成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双腔藏式心脏自动除颤起搏器 护理 手术配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