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东埃迪卡拉(震旦)系顶部旧城段多样宏体化石群的发现 被引量:10
1
作者 唐烽 尹崇玉 +2 位作者 刘鹏举 王自强 高林志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533-540,共8页
在中国云南东部晋宁、江川地区的埃迪卡拉(震旦)系顶部灯影组旧城段,新发现了多样的宏体化石群,其中除了丰富的Vendotaenia与Tyrasotaenia类化石以外,以形体较大的Tawuia类和Longfengshaniaceae科等具固着构造的底栖多细胞藻类化石占据... 在中国云南东部晋宁、江川地区的埃迪卡拉(震旦)系顶部灯影组旧城段,新发现了多样的宏体化石群,其中除了丰富的Vendotaenia与Tyrasotaenia类化石以外,以形体较大的Tawuia类和Longfengshaniaceae科等具固着构造的底栖多细胞藻类化石占据优势,另有一些形态奇特、亲缘关系不明的宏体化石,该组合与华南陡山沱组和灯影组石板滩段的宏体化石组合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依据形态特征,概述了部分产自江川旧城段的具有不同类型固着构造的底栖藻类和归属不明的宏体化石特征。滇东地区旧城段形态多样的宏体藻类化石的发现,进一步表明埃迪卡拉纪末期存在后生植物的多样化发展。这一时期浮游微生物和后生植物的共同繁盛可能为早寒武世"澄江生物群"的爆发奠定了生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东地区 埃迪卡拉(震旦) 旧城段 宏体化石组合
下载PDF
华南震旦系陡山沱组磷质震积岩及其与多细胞生物群相关性初探 被引量:7
2
作者 王约 楚靖岩 +2 位作者 王训练 杨艳飞 徐一帆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20-627,共8页
埃迪卡拉纪(震旦纪)陡山沱期是Rodinia超大陆裂离的重要地质时期,是多细胞生物起源和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和磷质聚集时期,也是化学、气候和环境变化的剧烈时期。液化岩脉、液化角砾岩、脉化变形构造、以及阶梯状层内断层等磷质震积岩的发... 埃迪卡拉纪(震旦纪)陡山沱期是Rodinia超大陆裂离的重要地质时期,是多细胞生物起源和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和磷质聚集时期,也是化学、气候和环境变化的剧烈时期。液化岩脉、液化角砾岩、脉化变形构造、以及阶梯状层内断层等磷质震积岩的发现,表明扬子地区在陡山沱期晚期至少发生过两次以上的地震事件。地震构造运动将地球内部积累能量快速地释放,可能是磷质来源和热水活动一种重要的方式或通道。海水中磷等无机营养盐分的增加,海水温度的升高,有利于多细胞生物的起源和发展,同时多细胞生物的繁盛又有利于磷的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质震积岩 多细胞生物 陡山沱组 埃迪卡拉(震旦) 华南
下载PDF
华南埃迪卡拉(震旦)系年代地层划分方案及其层型剖面
3
作者 陈启聪 唐烽 +10 位作者 张恒 高林志 任留东 赵明胜 李玉兰 张立军 赵萌生 陈建书 王约 焦德光 刘军平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49-1666,共18页
依据华南峡东标准剖面的地球化学和多重地层划分对比资料,2014年全国地层委员会发布了埃迪卡拉(震旦)系年代地层划分暂定方案。该方案近年来已经受到来自生物地层学和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所获得的新成果、新认识的挑战,迫切需要推出新... 依据华南峡东标准剖面的地球化学和多重地层划分对比资料,2014年全国地层委员会发布了埃迪卡拉(震旦)系年代地层划分暂定方案。该方案近年来已经受到来自生物地层学和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所获得的新成果、新认识的挑战,迫切需要推出新的具体划分方案,建立新的阶一级层型剖面,作为华南乃至全国埃迪卡拉系的对比划分标准。为此,本文建议在埃迪卡拉纪以生物地层学为主确立年代地层单元的划分标准,提出在华南分别建立埃迪卡拉系上统和下统的顶阶层型剖面,即江川阶和瓮会阶。本文推荐了这两阶的相关顶、底界线层型剖面及标志化石、推测年龄和内部细分的化石带;其次初步设计了新的埃迪卡拉系、统、阶年代地层格架(地层柱),提议待定的上、下统及其余各阶名称,指明今后重点工作、细致研究的层型剖面和对比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迪卡拉(震旦) 年代地层划分 层型剖面 江川阶 瓮会阶
下载PDF
华南埃迪卡拉(震旦)系顶部地层划分及与寒武系界线FAD分子的选择 被引量:9
4
作者 顾鹏 钟玲 +4 位作者 张国栋 宋思存 唐烽 凌茂前 高林志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49-465,共17页
"雪球事件"以来,早期生命呈现多层次、大规模的加速演化,到寒武纪前夕,生命大爆发达到高潮;在生命剧烈演替的同时,地球环境标志也发生着响应,碳同位素剧烈漂移,并且与各个生命演化节点相对应。但是在划分最重要的地质界线,埃... "雪球事件"以来,早期生命呈现多层次、大规模的加速演化,到寒武纪前夕,生命大爆发达到高潮;在生命剧烈演替的同时,地球环境标志也发生着响应,碳同位素剧烈漂移,并且与各个生命演化节点相对应。但是在划分最重要的地质界线,埃迪卡拉(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及界线层型和点位("金钉子",GSSP)确立的问题上迄今仍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以遗迹化石Treptichnus pedum作为该GSSP的标志化石,因其跨系、跨阶产出,生物延限长,因而在全球的生物地层划分对比中(特别在西伯利亚和中国华南地区)一直质疑声不断,而且以遗迹化石作为标志化石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缺陷。中国华南地区两类古老的宏体化石——矿化管状的Cloudina和条带状的Shaanxilithes在全球范围内可以很好的对比,并且这两种实体化石的出现都对应着碳同位素的明显正漂移。本文通过研究华南震旦系顶部化石带的地层分布和地理分布,综合分析了其时空分布特点和系统演化意义,深入探讨了Cloudina和Shaanxilithes作为寒武系底界标志化石所具备的潜力,对埃迪卡拉(震旦)纪—寒武纪地层界线划分和层型选择提出了更为理想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迪卡拉(震旦)—寒武 标志化石 遗迹化石 宏体化石 Shaanxilithes Cloudina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