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的兴起与发展 被引量:6
1
作者 丁伊莎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3-66,共4页
8 0年代以来 ,中国女性主义文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涌现出了一大批女性主义作家。她们在作品中极力展示女性意识 ,书写女性生命体验和女性经验。本文运用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理论来阐释女性主义文学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 ,并且提倡建立一种... 8 0年代以来 ,中国女性主义文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涌现出了一大批女性主义作家。她们在作品中极力展示女性意识 ,书写女性生命体验和女性经验。本文运用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理论来阐释女性主义文学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 ,并且提倡建立一种“双性文化” ,使中国女性主义文学走向“双性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女性主义文学 “双性文化” 张洁 张辛欣 埃莱娜·西苏 林白 陈染
下载PDF
埃莱娜·西苏“女性书写”理论的生成背景研究
2
作者 王喆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58-63,共6页
法国当代女性主义理论家埃莱娜·西苏较多关注女性与写作、与语言本身的哲学层面关系。她强调书写对于女性的重要性,为女性作家开创了一种以身体、享欲为中心的“女性书写”理论。然而,值得关注的是,“女性书写”理论有着多层级、... 法国当代女性主义理论家埃莱娜·西苏较多关注女性与写作、与语言本身的哲学层面关系。她强调书写对于女性的重要性,为女性作家开创了一种以身体、享欲为中心的“女性书写”理论。然而,值得关注的是,“女性书写”理论有着多层级、较复杂的生成背景。“女性书写”理论萌生于当代法国女性主义理论或法国新女性主义蓬勃发展的历史语境,而后成长壮大于多元、杂糅的文化语境,印有鲜明的解构主义与心理分析为主导的哲学学术背景。同时,“女性书写”理论框架的完整建构也无法脱离20世纪70年代法国社会的革命政治语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莱娜·西苏 “女性书写”理论 生成背景
下载PDF
女性:无处逃遁的网中之鱼──读林白的《说吧,房间》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新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5-47,共3页
关键词 都市女性 物质时代 男权中心社会 女性主义批评 身体书写 女性写作 文学批评 妇女解放 男权文化 埃莱娜·西苏
下载PDF
西苏的“身体写作”在中国的实践及变异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波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年第11期15-16,共2页
"身体写作"作为西方女权运动的产物,作为反抗男性话语霸权的工具,从80年代传入中国,在中国的文坛掀起一波又一波浪潮,成为中国当代文坛热点。"身体写作"由于受中国当代消费文化环境的影响,逐渐背离了支配自己身体,... "身体写作"作为西方女权运动的产物,作为反抗男性话语霸权的工具,从80年代传入中国,在中国的文坛掀起一波又一波浪潮,成为中国当代文坛热点。"身体写作"由于受中国当代消费文化环境的影响,逐渐背离了支配自己身体,与男性争夺话语权,构建女性主体的初衷,落入男性文化的窠臼,又一次成为"被窥者"和"他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莱娜·西苏 身体写作 消费社会 文化环境
下载PDF
论萧红小说的“女体书写” 被引量:2
5
作者 彭依伊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7-75,共9页
埃莱娜·西苏的"女体书写"理论是在法国当代思潮背景下提出的新兴观点,在女性文学研究领域提供了一种视野独特的论调。而民国女作家萧红创作的主要特点,则表达了一种女性主义对女性躯体、身份与话语突围的思想,与西苏的... 埃莱娜·西苏的"女体书写"理论是在法国当代思潮背景下提出的新兴观点,在女性文学研究领域提供了一种视野独特的论调。而民国女作家萧红创作的主要特点,则表达了一种女性主义对女性躯体、身份与话语突围的思想,与西苏的理论有不谋而合之处。论文以西苏的"女体书写"理论为论据支撑,以萧红小说作为研究的对象,将萧红"女体书写"分为"丑怪描写""苦难现象""动物拟态"和"生育行为"四个维度,从而验证西苏的"女体书写"观点与萧红小说相适应的特征,体现理论与文本相结合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红 埃莱娜.西苏 女体书写
下载PDF
埃莱娜·西苏女性书写理论中的身体伦理 被引量:1
6
作者 曹晓玲 李建利 《外语教育研究》 2022年第3期77-83,共7页
埃莱娜·西苏女性书写理论中以其独特的新法国女性主义视角呈现身体概念及身体伦理,用碎片式、隐喻性、诗性的语言论述女性的历史文化建构的哲学问题。后结构主义哲学家持续思考贯穿着西方哲学传统的身体概念这一哲学命题,试图厘清... 埃莱娜·西苏女性书写理论中以其独特的新法国女性主义视角呈现身体概念及身体伦理,用碎片式、隐喻性、诗性的语言论述女性的历史文化建构的哲学问题。后结构主义哲学家持续思考贯穿着西方哲学传统的身体概念这一哲学命题,试图厘清语言先在的制约力量对于女性身体的规约,并批判和解构这种规约,进而重构女性的身体伦理。将伦理学纳入女性书写的审美视域,给性别的审美空间做出恰如其分的让步,不仅拓展了审美的范畴,而且也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旨在呈现女性主义哲学家埃莱娜·西苏的女性书写理论对女性身体的价值重估和对身心二分的哲学思辨,和她通过阴性书写理论及其他者双性同体论对身体伦理进行的反思、解构和重构的文学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书写 身体伦理 埃莱娜·西苏
下载PDF
飞翔与下坠——论林白作品中作为载体的“躯体写作” 被引量:2
7
作者 姚若冰 王桂青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100-102,共3页
探讨女性主义作家林白对法国女性主义者埃莱娜·西苏的"躯体写作"理论的继承与运用。躯体作为一种载体,其目的并不止于描述身体本身,而更加代表女性欲望的觉醒和对男权社会的反抗。女性的思想通过身体感受得以表达出来,... 探讨女性主义作家林白对法国女性主义者埃莱娜·西苏的"躯体写作"理论的继承与运用。躯体作为一种载体,其目的并不止于描述身体本身,而更加代表女性欲望的觉醒和对男权社会的反抗。女性的思想通过身体感受得以表达出来,同时身体的欲望经由反思和内省得到升华。正视自己的身体,便是正视自己的性别差异和对男权社会最直接的反抗。因此,其作品兼具了躯体与灵魂的两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白 埃莱娜·西苏 躯体写作
下载PDF
“身体写作”在中国的影响与变异--从性别身体的角度 被引量:1
8
作者 欧阳灿灿 于琦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42-147,共6页
法国女性主义批评家埃莱娜·西苏的身体写作理论与当代中国身体写作的创作实践之间存在着三方面的异质性。针对西方传统的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性别观,西苏提出身体写作的目的是为了跨越性别的界限,而中国身体写作在传统的两极相关性... 法国女性主义批评家埃莱娜·西苏的身体写作理论与当代中国身体写作的创作实践之间存在着三方面的异质性。针对西方传统的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性别观,西苏提出身体写作的目的是为了跨越性别的界限,而中国身体写作在传统的两极相关性别论的影响下,则是为了突出个体在社会系统中的角色功能;西苏所阐述的身体是多样态地感觉世界的感性身体,而中国的身体写作指向私人生活领域中的身体;西苏认为应该表现身体的包容性,把身体作为思考的起点,而中国的身体写作则侧重表现身体是个人认同的最终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莱娜·西苏 身体写作 性别身体
原文传递
作为文化理论家的埃莱娜·西苏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丽华 《法国研究》 2016年第1期65-71,共7页
在法语世界和英语世界,埃莱娜·西苏远不是中国语境下以"女性书写"闻名的女性主义者。她的思想来源相当复杂,甚至可以说没有边界,西苏以书写致力于挖掘压迫、排斥发生和表达的原因、方式,希望边缘人群能够获得重生和解放... 在法语世界和英语世界,埃莱娜·西苏远不是中国语境下以"女性书写"闻名的女性主义者。她的思想来源相当复杂,甚至可以说没有边界,西苏以书写致力于挖掘压迫、排斥发生和表达的原因、方式,希望边缘人群能够获得重生和解放,早年的女权立场只是西苏对现实社会进行批判的一个面向而已。西苏一直对戏剧直接诉诸视觉的讲故事方式情有独钟,戏剧空间表现形式既是西苏早期作品的潜在乌托邦隐喻,也是西苏与社会对话的一种方式,在其思想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莱娜·西苏 文化理论家 阴性书写 戏剧 边缘人群
下载PDF
身体写作再审视
10
作者 禹建湘 《大连大学学报》 2007年第2期31-34,共4页
身体写作是将文本与生理的愉悦紧密联系的女性主义写作方式,备受批评界争议,对身体写作重新审视,可以得到两个启示:一是身体写作标志女性主体的确立,身体不是肉体,二是用身体写作不是抛弃语言,身体器官不能替代语言创造。
关键词 身体写作 女性主义 埃莱娜·西苏 身体
下载PDF
愤怒的女性身体书写——牙买加·琴凯德《我母亲的自传》解读 被引量:1
11
作者 卢梓雅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9年第3期144-147,共4页
牙买加·琴凯德的小说《我母亲的自传》中充斥着对女性身体的描写。在大胆而赤裸的描绘中,作者通过主人公雪拉宣泄出内心对父权制与殖民主义双重桎梏的愤怒与反抗情绪。本文运用法国女性主义作家埃莱娜·西苏的女性书写理论,分... 牙买加·琴凯德的小说《我母亲的自传》中充斥着对女性身体的描写。在大胆而赤裸的描绘中,作者通过主人公雪拉宣泄出内心对父权制与殖民主义双重桎梏的愤怒与反抗情绪。本文运用法国女性主义作家埃莱娜·西苏的女性书写理论,分析《我母亲的自传》中作者对女主人公的身体描写,解读文中雪拉如何一步步从保护自己表达自我,到与不公的命运抗争并且构建自我身份,乃至最终铸成击败父权制与殖民主义的利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买加·琴凯德 《我母亲的自传》 埃莱娜·西苏 女性书写
下载PDF
独白与死亡──从安德森《森林之死》到张爱玲的《花凋》
12
作者 霍冬克 刘安军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09-112,共4页
没有泊舟的锚地。没有睡眠,也没有死亡。看上去死了的人还活着。(爱默生)在写作这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行当中,历数一下留下名字的大多都是男性。虽然在男性的笔下留下了无数个令人魂牵梦绕的女性形象,但女性创作的历史却在文明史上只... 没有泊舟的锚地。没有睡眠,也没有死亡。看上去死了的人还活着。(爱默生)在写作这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行当中,历数一下留下名字的大多都是男性。虽然在男性的笔下留下了无数个令人魂牵梦绕的女性形象,但女性创作的历史却在文明史上只是作为一种近乎猎奇的存在而被人们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舍伍德·安德森 《花凋》 女性主义 女性形象 “美” 女性话语 埃莱娜·西苏 男权 日常生活
原文传递
西苏的“女性写作”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栾荷莎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54-56,共3页
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在法国发生的第二次女性主义运动浪潮中,埃莱娜·西苏提出"女性写作"这一概念,拒绝在菲勒斯中心主义框架内争取女性与男性的平等。由于女性气质在男权文化甚至在女性主义运动中受到贬抑,西苏的&qu... 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在法国发生的第二次女性主义运动浪潮中,埃莱娜·西苏提出"女性写作"这一概念,拒绝在菲勒斯中心主义框架内争取女性与男性的平等。由于女性气质在男权文化甚至在女性主义运动中受到贬抑,西苏的"女性写作"理论主张重新发掘女性气质的价值,把过去被视作低等的女性特征转变成优势。从女性气质、"母亲"和身体三个角度来阐释西苏的"女性写作"理论,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女性主义与"女性写作"的关系,以及当代女性主义发展的内在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莱娜·西苏 女性写作 女性主义 女性气质
下载PDF
他者的性别:埃莱娜·西苏的“他者双性同体”理论
14
作者 王喆 马新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42-49,共8页
“他者双性同体”理论是新法国女性主义理论家西苏性别差异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更是全面理解其以身体为中心的“女性书写”理论的必要前提。在细读西苏女性主义经典理论著述的基础上,本文致力于追溯“他者双性同体”的生成背景,从不... “他者双性同体”理论是新法国女性主义理论家西苏性别差异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更是全面理解其以身体为中心的“女性书写”理论的必要前提。在细读西苏女性主义经典理论著述的基础上,本文致力于追溯“他者双性同体”的生成背景,从不同角度探查其丰富意涵,进而聚焦于阐发这一理论表述中的两个核心概念,“他者”与“双性同体”。同时,尝试简要勾勒该理论与其他新法国女性主义理论分支的交织关联。在某种程度上,“他者双性同体”与“女性书写”理论中的另一基本术语“第三身体”形成高度互文效果。此外,在其文学创作实践中,西苏也有着对“他者双性同体”的具体阐释,较好实现了抽象理论与诗化哲学文本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莱娜·西苏 女性书写 他者 双性同体 第三身体
下载PDF
性别的传说──林白写作的意义
15
作者 王兴旺 《丽水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24-26,61,共4页
关键词 法国女性主义 女性写作 女性历史 性别 历史记忆 个人记忆 生存困境 历史话语 埃莱娜·西苏 革命话语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