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壤坡地雨水地表径流及其侵蚀 被引量:32
1
作者 谢小立 王凯荣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39-845,共7页
模拟我国红壤坡地主要利用方式构建的垫面为主导因子,采用径流场实测方法,以4年(1998—2001年)实地观测试验结果为基本依据,探讨了不同雨水年份地表径流特征、径流量和系统侵蚀量;重点解析不同垫面对雨水地表径流及其过程系统侵蚀的影... 模拟我国红壤坡地主要利用方式构建的垫面为主导因子,采用径流场实测方法,以4年(1998—2001年)实地观测试验结果为基本依据,探讨了不同雨水年份地表径流特征、径流量和系统侵蚀量;重点解析不同垫面对雨水地表径流及其过程系统侵蚀的影响。结果表明,降雨(时间分布及其强度)是影响地表径流特征的主导因素;年降雨量与地表径流量和系统侵蚀量呈正相关。不同垫面地表径流产量有显著性差异,产径流量的排列顺序为:农作区>茶园区>湿地松>甜柿园>柑橘园>退化区>恢复区。雨水径流过程的系统侵蚀有相似的表现。本文在假定雨水年份的基础上,应用不同雨水年份出现的概率指标,还推算出我国南方红壤坡地目前利用状况下雨水产地表径流过程的年均水土流失量及其养分(全C、N、P、K)损失量以及最大开发利用时可能带来的水土流失与养分损失。提出了“利用坡地集雨优势,构建与单元生态系统水循环平衡相适应的坡地农林复合生态系统,通过水平衡生态建设来维系生态系统的水分平衡”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坡地 地表径流 侵蚀
下载PDF
湘北红壤坡地雨水过程的水土流失及其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谢小立 王凯荣 《山地学报》 CSCD 2003年第4期466-472,共7页
模拟主要利用方式构建的垫面为主导因子,采用径流场实测方法,通过4a(1998~2001年)实地观测试验,剖析不同下垫面对雨水地表径流及其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降雨(时间分布及其强度)是影响地表径流特征的主导因素;年降雨量与地表径流量和... 模拟主要利用方式构建的垫面为主导因子,采用径流场实测方法,通过4a(1998~2001年)实地观测试验,剖析不同下垫面对雨水地表径流及其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降雨(时间分布及其强度)是影响地表径流特征的主导因素;年降雨量与地表径流量和系统水土流失量呈正相关。不同垫面地表径流产量有显著性差异;雨水径流过程的土壤和养分流失有相似的表现。在假定雨水年份的基础上,应用不同雨水年份出现概率指标,推算出:湘北红壤坡地现今利用状况下,雨水产地表径流过程的年均水土流失量及其养分(有机质、N、P、K)损失量;和可最大开发利用时,可能带来的水土流失与养分损失。提出"利用坡地集雨利用优势,构建与单元生态系统水循环平衡相适应的坡地农林复合生态系统,通过水平衡生态建设来维系生态系统的水分平衡"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坡地 地表径流 水土流失
下载PDF
半干旱区非均匀下垫面对边界层气候影响的数值试验 被引量:6
3
作者 陈万隆 陈宇能 陈江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536-544,共9页
为了探讨我国北方(39°N,100°E)半干旱地区森林与裸地非均匀下垫面对减轻于旱的作用,本文利用二维β中尺度模式进行了夏季非均匀下垫面对边界层气候影响的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在夏季晴朗静风、无系统扰动条件下,温、湿度为... 为了探讨我国北方(39°N,100°E)半干旱地区森林与裸地非均匀下垫面对减轻于旱的作用,本文利用二维β中尺度模式进行了夏季非均匀下垫面对边界层气候影响的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在夏季晴朗静风、无系统扰动条件下,温、湿度为非均匀的下垫面对边界层气候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增强的对流运动有利于林区降水的增加。来自林区的湿平流对周围气候的调节可达30—50km。在林区附近裸地进行灌溉,可形成比较冷、湿的环境,有利于干旱的减轻。干燥裸地边界层内的逆湿现象是由于下垫面非均匀的湿度场与中尺度平流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区 边界层 气候 试验
下载PDF
夏季不同下垫面最高温度变化规律及影响因子 被引量:5
4
作者 董平 王凤娇 魏敏 《安徽农学通报》 2009年第13期160-161,共2页
通过对2007年6-8月多路温度资料的分析,找出各下垫面最高温度的变化规律;挑取具有代表性的天气,分析各下垫面最高温度随天气变化的趋势以及各气象要素的变化对各下垫面最高温度的影响。
关键词 最高温度 变化规律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不同土地利用模式下红壤坡地雨水产流与结构拟合 被引量:4
5
作者 谢小立 吕焕哲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50-1256,共7页
模拟主要利用方式构建的垫面为主导因子,采用径流场实测方法,通过4年(1998—2001年)实地观测试验,剖析不同下垫面对雨水地表径流的影响。研究表明:降雨和下垫面是影响地表径流特征的主导因素;年降雨量与地表径流量和系统水土流失量呈正... 模拟主要利用方式构建的垫面为主导因子,采用径流场实测方法,通过4年(1998—2001年)实地观测试验,剖析不同下垫面对雨水地表径流的影响。研究表明:降雨和下垫面是影响地表径流特征的主导因素;年降雨量与地表径流量和系统水土流失量呈正相关。不同垫面地表径流产量有显著性差异;雨水径流过程的土壤和养分流失有相似的表现。在假定雨水年份的基础上,提出"利用坡地集雨优势,构建与单元生态系统水循环平衡相适应的坡地农林复合生态系统,通过水平衡生态建设来维系生态系统的水分平衡"观点。以集雨区水量平衡为基础,从分析坡地水文过程入手,以坡地不同生态系统雨水分配、降雨过程地表径流产量、径流过程的土壤及养分流失量为参数,以生产灌溉对集雨的要求、坡地不同生态系统对雨水侵蚀的承载力、坡地雨水运移过程对环境和区域洪涝灾害的影响为约束条件,拟合出红壤丘岗坡地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构建适宜的土地利用结构:人工林占30%,人工草地占15%,果药茶园占30%,耕地占20%,自然保护区占5%。该用地比例(结构)既满足于地貌单元(集雨区)生态系统利用坡地集雨维持系统水循环平衡的要求,也满足于坡地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保护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坡地 地表径流 不土流失 水量平衡 系统构建
下载PDF
绿洲和沙漠下垫面状态对大气边界层特征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54
6
作者 吕世华 陈玉春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16-123,共8页
采用两维高分辩率边界层数值模式,并与一个包括植被和土壤层的生物一大气能量传输模式(BATS)耦合,模拟研究绿洲和沙漠下垫面状态对大气边界层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沙漠中的绿洲对大气产生“冷湿效应”,使之上空形成冷湿气柱... 采用两维高分辩率边界层数值模式,并与一个包括植被和土壤层的生物一大气能量传输模式(BATS)耦合,模拟研究绿洲和沙漠下垫面状态对大气边界层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沙漠中的绿洲对大气产生“冷湿效应”,使之上空形成冷湿气柱;绿洲之间的沙漠对大气呈“暖干效应”,使上空形成热干气柱。在水平平流的作用下,在绿洲下游的沙漠边缘形成降水峰值,有利于降水,但沙漠区下游的绿洲则相对于整个绿洲区降水偏少,不利于形成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边界层 数值模拟 绿洲 沙漠 状态
下载PDF
红壤坡地雨水产流及其土壤流失的垫面反应 被引量:31
7
作者 谢小立 王凯荣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7-40,共4页
通过4年(1998~2001年)径流场定位观测研究,探明了不同植被垫面雨水产流过程中系统水土流失有显著性差异。水流失量为农作区>常绿灌木区、针叶林区>常绿果园区>退化区、恢复区。坡地不同垫面间雨水地表径流的差异存在,为坡地... 通过4年(1998~2001年)径流场定位观测研究,探明了不同植被垫面雨水产流过程中系统水土流失有显著性差异。水流失量为农作区>常绿灌木区、针叶林区>常绿果园区>退化区、恢复区。坡地不同垫面间雨水地表径流的差异存在,为坡地雨水利用和利用坡地集雨支持农田灌溉提供了依据和可调控性。土壤流失量受人为干预、耕作强度的影响很大,坡地从自然保护到作物栽培,系统的土壤流失量提高20倍。茶果林地的土壤流失低于作物耕种的2~3倍,而高于自然利用和自然保护的6~12倍。养分流失在数量和质量上皆取决于垫面构成。提出了利用坡地集雨优势,构建与单元生态系统水循环平衡相适应的坡地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并通过水平衡生态建设来维系生态系统的水分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 红壤坡地 雨水产流 土壤流失
下载PDF
MM5中新边界层方案的引入和对比试验 被引量:19
8
作者 江勇 赵鸣 +1 位作者 汤剑平 苏炳凯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3-263,共11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边界层方案 ,即 E-ε- 1方案 ,并用五种层结下的通量廓线关系计算地面通量 ,将其引入到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模式 MM5中 ,并用新的边界层方案对江淮流域夏季暴雨进行了短期模拟 ,与此同时 ,对新的方案和模式原有的各种...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边界层方案 ,即 E-ε- 1方案 ,并用五种层结下的通量廓线关系计算地面通量 ,将其引入到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模式 MM5中 ,并用新的边界层方案对江淮流域夏季暴雨进行了短期模拟 ,与此同时 ,对新的方案和模式原有的各种边界层方案作了比较。对此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层参数比 MM5 暴雨 数值天气预报 大气流动 江淮流域
下载PDF
中国区域云特性分析及在FY-2云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9
作者 刘健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73-681,共9页
云检测中所使用的云检测阈值正确与否是关系到云检测精度的重要因素。该文利用1983年7月—2007年6月ISCCP数据对覆盖我国及周边区域不同云类云顶温度的年、日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得到云顶温度的分布特征;对晴空下垫面与最暖云云顶温度差... 云检测中所使用的云检测阈值正确与否是关系到云检测精度的重要因素。该文利用1983年7月—2007年6月ISCCP数据对覆盖我国及周边区域不同云类云顶温度的年、日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得到云顶温度的分布特征;对晴空下垫面与最暖云云顶温度差随纬度分布特征、不同区域晴空下垫面及云顶温度与晴空地表温度差日变化特征进行分析,这些特征及每3 h的晴空下垫面24年平均亮温作为云检测算法的背景场,用以判识实时动态提取云检测阈值的合理性。个例分析表明:利用多年平均晴空下垫面温度及最暖云云顶温度与晴空下垫面温度之差,可有效识别云检测阈值的合理性,合理的阈值有助于提高连续多日被云覆盖及冰雪下垫面条件下的云检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CCP 晴空下温度 云顶温度 云检测
下载PDF
基于Landsat影像的齐齐哈尔市热岛垫面及其热环境效应的遥感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凡 吴相利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2年第11期134-138,143,共6页
以不透水面扩展为主要标志的城市扩张对城市热环境产生显著影响,针对特殊垫面的扩张与热环境效应的定量关系目前鲜有研究。本文以不透水面兼沙地盐碱地结构的齐齐哈尔市为研究区,利用Landsat影像提取城区热岛垫面数据,探究城市热环境特... 以不透水面扩展为主要标志的城市扩张对城市热环境产生显著影响,针对特殊垫面的扩张与热环境效应的定量关系目前鲜有研究。本文以不透水面兼沙地盐碱地结构的齐齐哈尔市为研究区,利用Landsat影像提取城区热岛垫面数据,探究城市热环境特征对热岛垫面扩张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1)1987—2017年齐齐哈尔热岛垫面扩张远多于不透水面面积,多出的范围沿嫩江河谷和东南部的沙地盐碱地方向扩展。2)齐齐哈尔地表温度与热岛垫面增长格局有较强的一致性,极高温区、高温区多分布在城区范围并向嫩江及东南部扩散。3)热岛垫面与地表温度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可为城市热岛效应的缓解对策探究提供理论参考,也可为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城市建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岛 热环境效应 回归分析 遥感 齐齐哈尔
下载PDF
水平埋管地下岩土传热模型中上垫面边界条件的确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唐曦 王勇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11年第B10期197-201,共5页
上垫面作为地下岩土和外界环境的边界面,对地上地下的热量传递的形式和传热量的大小有较大的影响,水平埋管的埋管深度较浅,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故上垫面边界条件的确定对水平埋管传热模型的研究非常重要。建立了水平埋管地下岩土的... 上垫面作为地下岩土和外界环境的边界面,对地上地下的热量传递的形式和传热量的大小有较大的影响,水平埋管的埋管深度较浅,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故上垫面边界条件的确定对水平埋管传热模型的研究非常重要。建立了水平埋管地下岩土的二维非稳态传热模型,并通过分析自然状况下和地埋管换热器运行后的热量传递过程,建立热平衡方程,初步确定了上垫面边界对地下岩土传热过程的影响。比较典型上垫面的热特性参数,得出不同上垫面形式的传热特性,从而确定了水平埋管地下岩土传热模型中不同上垫面形式的边界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埋管 地下岩土换热模型 边界条件
下载PDF
桥上减振式无砟轨道动力特性及减振效果研究
12
作者 王运涛 《铁道建筑技术》 2019年第S02期216-220,241,共6页
通过在无砟轨道道床板下设置弹性橡胶垫层,可为轨道提供一定弹性,有利于减振.针对弹性橡胶垫层减振式无砟轨道,建立高速车辆-无砟轨道-桥梁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计算铺设橡胶减振垫层对列车荷载下无砟轨道结构和桥梁动力特性的影响,... 通过在无砟轨道道床板下设置弹性橡胶垫层,可为轨道提供一定弹性,有利于减振.针对弹性橡胶垫层减振式无砟轨道,建立高速车辆-无砟轨道-桥梁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计算铺设橡胶减振垫层对列车荷载下无砟轨道结构和桥梁动力特性的影响,并探讨橡胶减振垫层的合理面刚度.研究发现:减振式无砟轨道更有利于行车的安全性和平稳性;采用减振式无砟轨道后,轨道结构整体刚度降低且弹性提高,轨道板与钢轨协同作用,加快振动耗散;梁体和桥墩的动力响应明显减小,桥墩最大减振量为16 dB,发生于200 Hz中心频率处;从控制轨道结构位移、降低减振垫压缩变形量、保证减振效果等角度综合考虑,建议减振垫面刚度取0.1~0.2 N/m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振式无砟轨道 有限元 车-线-桥耦合动力学 减振效果 减振刚度
下载PDF
潍河2号特大桥混凝土墩台表面质量控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袁宝才 《铁道标准设计》 2004年第2期65-66,共2页
从模板内表面 ,混凝土浇筑、墩台、垫石抹面等方面介绍提高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方法 ,收到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胶新铁路 铁路工程 铁路桥 混凝土墩台 质量控制 混凝土浇筑 石抹 潍河2号特大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