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山绣花鞋垫:一针一线总关情
1
作者 程平 张新安 《湖北画报(湖北旅游)》 2009年第4期88-89,共2页
2009年3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参加完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湖北团的讨论后,英山县温泉镇百丈河村党支部书记王金初赶到总理面前,递上从包里取出的特殊礼物——英山绣花鞋垫,向温总理激动地说,"总理,我是来... 2009年3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参加完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湖北团的讨论后,英山县温泉镇百丈河村党支部书记王金初赶到总理面前,递上从包里取出的特殊礼物——英山绣花鞋垫,向温总理激动地说,"总理,我是来自大别山农村基层支部书记代表,有个八十多岁的老人,要我送一双鞋垫给你,她说她过上了好日子,要感谢总理。鞋垫绣上这个福就代表我们老百姓有这样的总理,有福气!"温总理连道三声谢谢。这一新闻播出后,英山手工绣花鞋垫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鞋 基层支部 百丈河 温泉镇 村党支部 给你 三声 并蒂莲花 劳动妇女
下载PDF
月赛新闻摄影
2
《中国记者》 1987年第10期61-63,共3页
关键词 新闻摄影 卜名 书理 无争 会葬 三兰
原文传递
民族唱法(组诗)
3
作者 詹永祥 《诗刊》 北大核心 1992年第8期15-16,共2页
文化是一个发展的、运动的概念,传统是文化的稳定方面。当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传统与反传统的矛盾越演越烈的时候,人们的精神世界就要求更丰富的民族文化来补充。因此,民族性与趋同性不是以排它的对立而是以包容的形式共存。我们注意到,... 文化是一个发展的、运动的概念,传统是文化的稳定方面。当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传统与反传统的矛盾越演越烈的时候,人们的精神世界就要求更丰富的民族文化来补充。因此,民族性与趋同性不是以排它的对立而是以包容的形式共存。我们注意到,一批诗人自觉地、理性地对待文化的继承和借鉴,在既是当代的、又是传统的,既是开放的、又是民族的诗歌之路上,做出了可贵的尝试。这些诗,无论是从内容上、语言上,节奏上或神韵上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诗人们的这一追求。现辑为一束,献给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唱法 工业社会 象县 香象 弱女子 支长 从一 桔皮
原文传递
土家女儿会 东方情人节
4
作者 刘绍敏 《湖北画报(湖北旅游)》 2009年第5期35-37,共3页
武陵山腹地八百里清江画廊中的恩施市,至今还保存着一个古老迷人的民间习俗——土家女儿会。它是恩施土家族女儿在华夏大地上彰显女性文化特征的一朵艺术奇葩,是土家族青年在追求自由婚姻的过程中,以歌为媒,自由择偶的节日盛会。
关键词 民间习俗 女性文化 华夏大地 艺术奇葩 山腹 牛王节 八百里 教女 如意郎君
下载PDF
浅谈潮州潮绣的艺术特色
5
作者 孙天诚 《天工》 2017年第3期152-152,共1页
提起潮绣,行业内从业者和收藏者都认为“垫绣”是潮州潮绣的工艺特点,是潮州潮绣的一绝,潮绣始于唐宋,盛于明清,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粤绣的一大主要支流,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浓郁的民间装饰风格,是中华民族富有地方特色的... 提起潮绣,行业内从业者和收藏者都认为“垫绣”是潮州潮绣的工艺特点,是潮州潮绣的一绝,潮绣始于唐宋,盛于明清,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粤绣的一大主要支流,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浓郁的民间装饰风格,是中华民族富有地方特色的一种刺绣艺术。其图案秀丽,色彩浓烈,造型立体。它以金线、银线、绒丝等材料相结合,以棉絮、纸丁垫筑强调表现立体形象、质感,以使物象层次分明如浮雕,然后在其上面运用绣、钉、垫、贴、拼、缀等针法绣法绣制,尤以“二针龙鳞转绣”及“垫、浮、勾、勒、通”等的刺绣绣法工艺最为突出,在四大名绣中独树一帜,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盛誉,是我国刺绣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双面
下载PDF
中西方垫金绣比较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沈飞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17年第4期58-60,69,70,71,共6页
垫金绣是中西方钉金线刺绣的种类和技法之一,通过铺垫或填充媒介塑造出浮雕般的奢华钉金线表面。本文通过分析中西方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垫金绣案例,从中西方垫金绣发展历程、针法技艺,以及艺术特征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中西方垫金绣基... 垫金绣是中西方钉金线刺绣的种类和技法之一,通过铺垫或填充媒介塑造出浮雕般的奢华钉金线表面。本文通过分析中西方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垫金绣案例,从中西方垫金绣发展历程、针法技艺,以及艺术特征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中西方垫金绣基于各自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在应用领域呈现出一定的相似性特征,但在审美取向、文化精神、针法技艺等方面则各具特色。本文还分析了二者在现当代传承与创造的特征,期望为传统刺绣手工艺的发展提供一点借鉴、参考与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方 比较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