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铃薯专用中耕培土犁的应用及增产效果 被引量:12
1
作者 高中超 刘峰 +4 位作者 王秋菊 姜辉 张劲松 姚春雨 高盼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49-54,共6页
中耕培土是马铃薯生产的关键耕作技术,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传统的中耕培土犁培土效果达不到当前生产作业要求,限制了马铃薯产业发展。为解决该问题,该研究根据马铃薯生产现状,应用自主研发马铃薯专用中耕培土犁,并以传统中耕培土... 中耕培土是马铃薯生产的关键耕作技术,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传统的中耕培土犁培土效果达不到当前生产作业要求,限制了马铃薯产业发展。为解决该问题,该研究根据马铃薯生产现状,应用自主研发马铃薯专用中耕培土犁,并以传统中耕培土犁为对照,开展不同垄距培土犁培土效果对比试验,设置垄距为65、70、80和90 cm,分别在马铃薯苗期及现蕾期进行2次培土,探讨马铃薯专用培土犁的最佳培土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应用马铃薯专用中耕培土犁培土,垄体明显增大,垄体土壤质量高于对照21.7%~33.4%,有利于马铃薯生育期地下干物质的积累,提高马铃薯匍匐茎数;有利于地下薯块的增长,大、中薯块茎产量增加,小薯块茎所占比率有所减少;马铃薯产量两年平均为38 215.0~43 131.2 kg/hm^2,比对照提高1.1%~7.3%,商品薯产量为33 788.9~39 346.7 kg/hm^2,比对照提高4.1%~11.2%,青薯产量为670.7~834.3 kg/hm^2,比对照降低18.7%~28.8%;其中垄距为80 cm培土处理马铃薯产量最高、青薯产量最低,均值分别为43 131.2和670.7 kg/hm^2,为马铃薯专用中耕培犁的最佳培土模式。该研究可为马铃薯生产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机械化 品质控制 马铃薯 专用培土犁 培土模式 培土效果
下载PDF
日光温室秋冬茬番茄东西垄宜机化栽培适宜垄距参数研究
2
作者 陈启峰 李星 +5 位作者 富宏丹 余朝阁 刘义玲 董文阁 张华仁 孙周平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4-111,共8页
为了促进日光温室蔬菜机械化生产,探求适宜日光温室番茄东西垄宜机化栽培的垄距参数,以番茄品种瑞一郎为试验材料,以传统南北垄栽培方式为CK,设置RD1(中心垄距1.6 m)、RD2(中心垄距1.8 m)、RD3(中心垄距2.0 m)东西垄3个处理,研究东西垄... 为了促进日光温室蔬菜机械化生产,探求适宜日光温室番茄东西垄宜机化栽培的垄距参数,以番茄品种瑞一郎为试验材料,以传统南北垄栽培方式为CK,设置RD1(中心垄距1.6 m)、RD2(中心垄距1.8 m)、RD3(中心垄距2.0 m)东西垄3个处理,研究东西垄不同垄距处理对日光温室番茄植株冠层环境、生长、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东西垄3种垄距处理番茄株高、茎粗、茎叶鲜质量、果实品质等无显著差异;RD2处理单株光截获量、单株产量分别比CK增加11.22%和11.17%,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在RD2条件下,与CK相应位置比较,东西垄南侧行单株光截获量普遍高于北侧行,并高于CK,同时东西垄南侧行平均单株产量提升6.30%~21.46%、北侧行平均单株产量提升4.06%~10.93%。此外,RD2垄间(作业道)宽1 m能够满足宽度为50~75 cm的多功能作业平台车作业需求。综上,中心垄距1.8 m是适宜日光温室番茄东西垄宜机化栽培的垄距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秋冬茬番茄 宜机化栽培
下载PDF
垄向和垄距对早春茬番茄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赵伟 蒋丽媛 +3 位作者 唐磊 张锋 杨兆森 陈志杰 《中国农学通报》 2020年第13期65-68,共4页
为提高大棚番茄光能利用效率,以‘西润2007’为材料,设置2个垄向(东西垄向和磁南偏西14°垄向)和3个垄距(1.2、1.4、1.6 m),研究垄向和垄距对番茄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定植后55天,株高随垄距的增加而增加,其中磁南偏西... 为提高大棚番茄光能利用效率,以‘西润2007’为材料,设置2个垄向(东西垄向和磁南偏西14°垄向)和3个垄距(1.2、1.4、1.6 m),研究垄向和垄距对番茄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定植后55天,株高随垄距的增加而增加,其中磁南偏西14°垄向1.6 m垄距处理(偏1.6 m)和东西垄向1.6 m垄距处理(1.6 m)株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垄距为1.6 m和1.4 m时,磁南偏西14°垄向与东西垄向相比,均显著增加番茄花穗数。随垄距增加,番茄产量有降低趋势,其中偏1.2 m处理番茄产量为13.3 kg/m^2,偏1.6 m和1.6 m处理番茄产量最低分别为8.4、8.3 kg/m^2。随垄距增加,番茄果实糖含量和单株番茄茎叶鲜重呈增加趋势。综合考虑番茄植株生长、产量、品质等因素,本研究区大棚早春茬番茄适宜垄向为磁南偏西14°,垄距为1.2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棚番茄 光能利用效率 植株生长 产量
下载PDF
玉米种子成长记
4
《农村科学实验》 2023年第14期2-3,共2页
5月上旬,鹅黄嫩绿,万木竞春。记者来到位于三北防护林沿线的吉林省洮南市呼和车力蒙古族乡,作为国家级玉米制种大县的核心区域,这里林网纵横交错,将一块块耕地包围在其中。用无人机从空中俯瞰立业村杂交玉米种子田,一行行覆着地膜的田... 5月上旬,鹅黄嫩绿,万木竞春。记者来到位于三北防护林沿线的吉林省洮南市呼和车力蒙古族乡,作为国家级玉米制种大县的核心区域,这里林网纵横交错,将一块块耕地包围在其中。用无人机从空中俯瞰立业村杂交玉米种子田,一行行覆着地膜的田垄在阳光下泛着银光,笔直地伸向天际。车在一片刚播种完的地块停下,立业村党支部书记兼车力乡玉米制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路志江带着记者走进田间。眼前这片地今年采用的是“小垄双行、膜下滴灌”新技术,他俯身蹲在地头,用拇指和食指比量着垄沟的间距:“垄距就减少这10来厘米,地膜下的滴灌就能更快更有效地浸到种子,不但能节水,还能提高玉米的植株密度,正常年景下每亩可增产20%左右,带动制种农户每亩增收300元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玉米种子 三北防护林 制种农户 膜下滴灌 植株密度 玉米制种 合作社理事长
下载PDF
日光温室番茄全程轻简化与机械化生产技术
5
作者 孙周平 富宏丹 +3 位作者 余朝阁 田素博 刘兴安 刘义玲 《新农业》 2023年第19期30-33,共4页
日光温室是我国独具特色的高效节能温室典范,日光温室蔬菜产业的发展解决了我国北方地区冬春蔬菜供应难题,实现了蔬菜周年均衡供应,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而且成为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之一。由于传统日光温... 日光温室是我国独具特色的高效节能温室典范,日光温室蔬菜产业的发展解决了我国北方地区冬春蔬菜供应难题,实现了蔬菜周年均衡供应,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而且成为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之一。由于传统日光温室番茄等果菜类蔬菜生产采取南北垄栽培方式,因垄距短、栽培方式多样,难以进行机械化作业,导致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用工多、劳动强度大、劳动效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蔬菜 周年均衡供应 果菜类蔬菜 冬春蔬菜 机械化作业 轻简化 支柱产业
原文传递
螺旋斜置中耕培土机的研制与试验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秀丽 夏云飞 +3 位作者 李建华 仝振伟 王龙飞 范沿沿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7-231,共5页
针对传统培土机存在的培土阻力大,培土器破土能力差以及培土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螺旋斜置中耕培土机。该培土机具有2个培土单元,可以实现跨行2垄培土,螺旋培土刀斜置实现对土壤的切碎与输送,通过升降丝杠装置调整垄形,通过丝杠丝母... 针对传统培土机存在的培土阻力大,培土器破土能力差以及培土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螺旋斜置中耕培土机。该培土机具有2个培土单元,可以实现跨行2垄培土,螺旋培土刀斜置实现对土壤的切碎与输送,通过升降丝杠装置调整垄形,通过丝杠丝母机构调整垄距,通过设计的液压机构提供培土刀动力,具有跨行作业、垄距和垄形可调、培土高度较高等功能。试验结果表明,培土作业碎土率为90%,培土坡度合格率为93%,培土厚度为80 mm,培土高度为400 mm,垄沟上口宽度为750 mm,培土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土机 设计
下载PDF
延边地区大豆高产群体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安昌范 李今兰 +2 位作者 李昌权 杨洪安 洪明子 《东北农业科学》 1984年第3期35-42,共8页
1980~1982年试验结果,初步明确了早、中、晚熟品种的种植密度、方式、垄距等、其中早熟种每垧35~40万株,中熟种每垧25~30万株,晚熟种每垧15~20万株较为合适。早熟种产量最高,明确了延边地区的大豆栽培应走早熟密植的路子。种植方式... 1980~1982年试验结果,初步明确了早、中、晚熟品种的种植密度、方式、垄距等、其中早熟种每垧35~40万株,中熟种每垧25~30万株,晚熟种每垧15~20万株较为合适。早熟种产量最高,明确了延边地区的大豆栽培应走早熟密植的路子。种植方式以单行双株为好,垄距65厘米较合适。大豆不同群体结构的经济系数比较稳定,早熟种经济系数为55%左右,中熟种为57%左右,晚熟种为47%左右。增加大豆主茎荚数、粒数、生物产量,是提高大豆籽粒产量的重要途径。叶面积系数从苗期到黄叶期六期相加,早、中熟种14~15,晚熟种15~16较为适宜。大豆的光合强度,封垄前各群体结构间差异不大。封垄后随密度的加大,光合强度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高产 群体结构 早熟种 大豆籽粒 大豆栽培 光合强度 生物产量 种植密度
下载PDF
高产优质甘薯品种龙薯9号高产栽培试验 被引量:3
8
作者 赵海红 田芳 +4 位作者 王晓云 李晓青 张晓申 王慧瑜 梁政杰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12期160-161,共2页
本文作者以龙薯9号为材料,对其不同栽插时间、不同密度、不同垄距进行试验,研究其高产栽培技术。结果表明,该品种的栽插时间在条件适宜下越早越好,亩栽培密度为3 500株下,垄距为80 cm,单垄单行种植产量最高。
关键词 甘薯 龙薯9号 栽插时间 密度 产量
下载PDF
垄距对日光温室番茄东西垄向栽培光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冬艳 王丹 +3 位作者 桑婷 冯海萍 王蓉 马玲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54-60,共7页
以番茄为试验材料,采用东西垄向栽培方法,研究相同密度下,不同垄距对番茄植株冠层透光率及产量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日光温室番茄宜机化栽培模式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随着垄距加大,株距降低,同垄南北侧行间光照强度差幅加大,但中上部冠... 以番茄为试验材料,采用东西垄向栽培方法,研究相同密度下,不同垄距对番茄植株冠层透光率及产量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日光温室番茄宜机化栽培模式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随着垄距加大,株距降低,同垄南北侧行间光照强度差幅加大,但中上部冠层南北侧透光率的差异倍数减小。番茄植株行内不同高度冠层透光率大小为R4(垄距2.2 m)>R5(垄距1.8 m)>R6(垄距1.4 m),加大垄距,减少起垄数量,有利于行内透光率的增加。R4处理番茄果实转色早,早期产量高,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高于R5、R6处理,同时R4处理能够显著降低温室内人工作业行走距离,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便于机械化生产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番茄 东西 光环境
原文传递
蓝莓园的土壤检测与改良 被引量:2
10
作者 韩秀清 张森 +1 位作者 童耀宏 高小霞 《落叶果树》 2020年第6期67-69,共3页
蓝莓(Vaccinium L.)为杜鹃花科越桔属多年生灌木或小灌木,根系纤细,根毛无或少,分布浅,一般分布在树冠投影区的10~60cm土层。不同品种蓝莓的树体有差异,高丛蓝莓树高1.5~2m,兔眼蓝莓2m,矮丛蓝莓1m以下。蓝莓结果寿命长,据报道可达100年... 蓝莓(Vaccinium L.)为杜鹃花科越桔属多年生灌木或小灌木,根系纤细,根毛无或少,分布浅,一般分布在树冠投影区的10~60cm土层。不同品种蓝莓的树体有差异,高丛蓝莓树高1.5~2m,兔眼蓝莓2m,矮丛蓝莓1m以下。蓝莓结果寿命长,据报道可达100年以上。国内于1983年由吉林农业大学率先引进栽培。北方区域蓝莓一般起垄栽培,南北行向起垄,垄高20~30cm,垄面宽1.2~1.4m,垄距2m,垄沟宽0.5~0.8m,梯田依田埂方向起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农业大学 树冠投影 栽培 兔眼蓝莓 越桔属 高丛蓝莓 土壤检测
下载PDF
吉林省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新技术体系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亮 廉明 +2 位作者 周丽伟 刘聪 李社潮 《农业机械》 2015年第6期108-111,共4页
0引言 为了对吉林省传统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体系进行技术改造,通过组装集成先进、适用的机械化技术,从耕作技术体系改革着手,开展以耕作技术体系为重点的试验示范,拟定以保护性耕作为核心的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工艺方案,对玉米生产全程... 0引言 为了对吉林省传统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体系进行技术改造,通过组装集成先进、适用的机械化技术,从耕作技术体系改革着手,开展以耕作技术体系为重点的试验示范,拟定以保护性耕作为核心的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工艺方案,对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新技术体系分析等,提出了以保护性耕作为特征的3种吉林省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模式及其机械化生产工艺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机械化 机械化生产 生产技术体系 翻地犁 深松 中型拖拉机 技术体系研究 农机推广站 免耕播种
原文传递
不同栽培方式对大豆丰收24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薛红 杨兴勇 +1 位作者 董全中 张勇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7年第2期28-29,共2页
为了探寻适合于大豆丰收24的最佳栽培方式,连续2 a以不同垄距、不同密度为试材,进行不同栽培方式对大豆丰收24产量影响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22.5 cm平作37万株/hm2和45 cm垄距40万株/hm2两个处理组合为本试验中丰收24的最佳栽培方式。
关键词 丰收24 栽培方式 密度 产量影响
下载PDF
马铃薯地上垄体栽培模式中不同垄距栽培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申宏波 赵海红 +3 位作者 顾鑫 杨晓贺 刘伟 丁俊杰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年第10期39-42,共4页
针对黑龙江省马铃薯传统栽培方式块茎产量低、商品率低、易烂薯等问题,采用地上垄体栽培模式,应用不同垄距对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块茎产量、块茎商品率及畸形薯率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垄距在80cm及以上时,晚疫病发生较轻且病情蔓延速... 针对黑龙江省马铃薯传统栽培方式块茎产量低、商品率低、易烂薯等问题,采用地上垄体栽培模式,应用不同垄距对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块茎产量、块茎商品率及畸形薯率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垄距在80cm及以上时,晚疫病发生较轻且病情蔓延速度慢;80cm垄距单位面积块茎产量最高;垄距在85cm时薯块的商品率最高,绿皮薯率最低,垄距在90cm时畸形薯率最低,烂薯率最低的处理是垄距80cm,因此建议生产上应用80cm垄距,以达到最大的单产水平及最低的烂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栽培模式
下载PDF
垄距和垄高对甘薯龙薯14号产量和机械收获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子龙 陈根辉 +2 位作者 黄艳霞 郭其茂 杨立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8期18-20,共3页
[目的]研究甘薯龙薯14号机械化收获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为其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方法,探讨不同垄距、垄高对甘薯薯块收获性状、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垄距、垄高都对甘薯产量、收获性状有显著的影响。提高垄... [目的]研究甘薯龙薯14号机械化收获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为其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方法,探讨不同垄距、垄高对甘薯薯块收获性状、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垄距、垄高都对甘薯产量、收获性状有显著的影响。提高垄高可增加单株结薯数和大中薯重比例,降低明薯率、伤薯率,单株薯重和产量先提高后降低;单株结薯数、单株薯重、大中薯重比例、产量、明薯率、伤薯率随垄距的减小而提高。[结论]垄距80 cm、垄高30 cm处理的产量最高,为42.91 t/hm^2,其结薯数和大中薯比例也较高,明薯率为96.40%,较适合小型收获机收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薯14号 产量性状
下载PDF
玉米大垄双行覆膜丰产栽培技术
15
作者 孙爱华 《农家科技》 2022年第7期27-28,共2页
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栽培技术,是一项新型的玉米栽培技术,就是将原来两条各宽60厘米的小垄合成一条大垄,每条大垄上种植两行玉米,行距控制在40厘米,大垄之间的垄距控制在80厘米。玉米双行覆膜栽植有疏有密,田间通风透光较好,植株受光照面... 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栽培技术,是一项新型的玉米栽培技术,就是将原来两条各宽60厘米的小垄合成一条大垄,每条大垄上种植两行玉米,行距控制在40厘米,大垄之间的垄距控制在80厘米。玉米双行覆膜栽植有疏有密,田间通风透光较好,植株受光照面积较大,光合作用更强,有利于提高整个玉米植株群体的生长发育能力。通过推广应用大垄双行覆膜栽培技术,能够确保玉米果穗长、秃尖轻、成熟度高、穗粒数多,实现玉米增产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技术 玉米果穗 玉米植株 秃尖 玉米增产 光合作用
下载PDF
紫薯万紫56高产栽培试验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海红 田芳 +4 位作者 王晓云 张晓申 李晓青 王慧瑜 梁政杰 《农业科技通讯》 2016年第12期126-127,共2页
以紫薯万紫56为材料,对紫薯万紫56不同栽插时间、不同密度和不同垄距进行试验,研究其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万紫56 栽插时间 密度
下载PDF
甘薯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建梅 《河北农业》 2017年第4期22-23,共2页
甘薯是一种高产、稳产的农作物,具有适应能力强、耐旱耐贫瘠且病虫害发生较少等特性。尤其适宜在丘陵区半沙半土的条件下种植,这样种出来的甘薯口感好、品质优。一、培育薯秧河北石家庄一带,红薯秧培育一般应选择在春分前后,夜晚温度不... 甘薯是一种高产、稳产的农作物,具有适应能力强、耐旱耐贫瘠且病虫害发生较少等特性。尤其适宜在丘陵区半沙半土的条件下种植,这样种出来的甘薯口感好、品质优。一、培育薯秧河北石家庄一带,红薯秧培育一般应选择在春分前后,夜晚温度不低于5度为好。从红薯窖中取出品质完好的种薯,将种薯整齐的排列到苗床上,盖上一层细沙土后,为提高苗床温度,应架盖一层地膜。苗床中的种薯在第1个月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石家庄 丘陵区 栽培关键技术 细沙土 合理施肥 查苗补苗 栽培经验 低温冷害 缓苗
下载PDF
紫心甘薯品种引进及产量比较试验 被引量:1
18
作者 钱蕾 郭宁 《农业科技通讯》 2014年第3期45-47,共3页
主要进行了紫心甘薯不同品种的产量比较试验,筛选出品质优良的紫心甘薯品种,并对筛选出的紫心甘薯品种进行紫心甘薯不同栽插时间和垄距对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在适栽期内尽早栽插,垄距为75 cm、单垄单行条件下种植最为适宜。
关键词 紫心甘薯 栽插时间 产量
下载PDF
淀粉甘薯徐薯27高产栽培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慧瑜 张晓申 +1 位作者 李晓青 赵海红 《农业科技通讯》 2011年第8期35-36,共2页
通过对淀粉甘薯徐薯27在不同栽插时间、不同追肥、不同密度、不同垄距条件下的试验,研究其高产栽培技术。旨在为徐薯27大面积推广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徐薯27 栽插时间 追肥 密度
下载PDF
不同垄距及株距对鄂薯9号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志谋 沈其文 +4 位作者 杨新笋 柴沙沙 蔡克桐 耿协议 施仕胜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1期2580-2582,共3页
为探索鄂薯9号最佳种植垄距和株距,进行了鄂薯9号不同垄距和不同株距组合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垄距与不同株距产量存在显著差异,鄂薯9号在咸宁市种植最适宜的垄距和株距组合是垄距80 cm和株距21 cm,单产可达42 828.1 kg/hm2。
关键词 甘薯 鄂薯9号 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