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PLC法测定垂盆草配方颗粒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10
1
作者 叶立红 李鹂 彭小燕 《中国药师》 CAS 2013年第8期1161-1163,共3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垂盆草配方颗粒中槲皮素、山奈素及异鼠李素含量的方法。方法: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溶液(45:55),色谱柱为Diamonsil C_(18)(200 mm×4.6 mm,5μm),检测波长为360 nm,柱温为30℃,流速为1.0 ml·min^...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垂盆草配方颗粒中槲皮素、山奈素及异鼠李素含量的方法。方法: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溶液(45:55),色谱柱为Diamonsil C_(18)(200 mm×4.6 mm,5μm),检测波长为360 nm,柱温为30℃,流速为1.0 ml·min^(-1)。结果:三种黄酮类成分分离度好,不受杂质干扰,线性范围:槲皮素在2.982~29.820μg·ml^(-1),r=0.999 7,山奈素在0.966~9.660μg·ml^(-1),r=0.999 8,异鼠李素在0.982~9.820μg·ml^(-1),r=0.999 4;平均回收率:槲皮素99.26%,RSD=0.66%(n=6),山奈素99.21%,RSD=1.24%(n=6),异鼠李素99.44%,RSD=0.40%(n=6)。结论:该测定方法操作简便,快捷,可靠性高,重复性好,可作为垂盆草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垂盆草配方颗粒 槲皮素 山奈素 异鼠李素
下载PDF
垂盆草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潘志文 莫结丽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13年第4期56-58,63,共4页
目的建立垂盆草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垂盆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垂盆草中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的含量。结果 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无干扰。槲皮素进样量在0.015~0.300μg范围内... 目的建立垂盆草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垂盆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垂盆草中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的含量。结果 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无干扰。槲皮素进样量在0.015~0.30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1.000 0),平均回收率为96.7%,RSD为4.1%(n=6);山柰素进样量在0.005~0.10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7.6%,RSD为3.7%(n=6);异鼠李素进样量在0.005~0.10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0),平均回收率为96.4%,RSD为2.1%(n=6)。结论所建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盆草配方颗粒 槲皮素 山柰素 异鼠李素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垂盆草配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董玉娟 周敏 +1 位作者 胥爱丽 李素梅 《江西中医药》 2020年第2期61-64,共4页
目的:建立垂盆草配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并对垂盆草配方颗粒与其饮片的特征图谱进行相关性研究,为整体质量控制提供实验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SHISEIDO Capcell park MC 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 目的:建立垂盆草配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并对垂盆草配方颗粒与其饮片的特征图谱进行相关性研究,为整体质量控制提供实验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SHISEIDO Capcell park MC 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A)-0.1%磷酸(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65nm,流速1.0 mL/min,柱温30℃。结果:建立了垂盆草配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确定了25个共有峰,10批垂盆草配方颗粒样品相似度均在0.9以上。比较垂盆草配方颗粒与药材的指纹图谱,两者的图谱基本一致,配方颗粒与药材相关性较好。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为垂盆草配方颗粒质量的有效地评价与整体控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盆草配方颗粒 垂盆草药材 HPLC 指纹图谱 质量控制
下载PDF
垂盆草配方颗粒联合谷胱甘肽治疗HBV阳性妊娠肝功能异常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黎芳 杨中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第7期99-101,共3页
目的观察垂盆草配方颗粒联合谷胱甘肽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阳性妊娠肝功能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HBV阳性妊娠肝功能异常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用药情况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26例。对照组使用谷胱甘肽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 目的观察垂盆草配方颗粒联合谷胱甘肽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阳性妊娠肝功能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HBV阳性妊娠肝功能异常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用药情况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26例。对照组使用谷胱甘肽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垂盆草配方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水平。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65.4%高于对照组的3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AST(49.27±27.01)U/L、ALT(65.73±39.20)U/L低于本组治疗前的(71.65±44.78)、(102.38±51.93)U/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AST、ALT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ALT水平低于对照组的(109.12±78.34)U/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AS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垂盆草配方颗粒联合谷胱甘肽能有效改善HBV阳性妊娠肝功能异常患者的肝功能,临床疗效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盆草配方颗粒 谷胱甘肽 乙型肝炎病毒阳性妊娠 肝功能异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