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5篇文章
< 1 2 9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丘陵区地形对坡地土壤养分流失的影响 被引量:87
1
作者 王百群 刘国彬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8-22,共5页
根据黄土丘陵区坡地径流小区试验,研究了次降雨条件下,坡地地形因素中的坡长及坡度与土壤养分流失的关系和土壤可溶性养分离子随径流液而流失的状况。初步结果表明,坡地土壤有机质及速效氮、磷、钾养分的流失强度与坡长呈指数函数关... 根据黄土丘陵区坡地径流小区试验,研究了次降雨条件下,坡地地形因素中的坡长及坡度与土壤养分流失的关系和土壤可溶性养分离子随径流液而流失的状况。初步结果表明,坡地土壤有机质及速效氮、磷、钾养分的流失强度与坡长呈指数函数关系(NL=a1·exp(b1x),a1>0,b1>0),养分流失强度随坡长的增加呈指数增加趋势;坡地土壤有机质的流失强度与坡度呈指数函数关系(NS=a2·exp(b2x),a2>0,b2>0)。径流液中的养分离子流失强度大小顺序为:钙离子>钾离子>无机氮(NO-3-N+NH+4-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流失 地形因素 坡地 黄土丘陵区 有机质
下载PDF
红壤坡地柑桔园栽植香根草的生态效应 被引量:89
2
作者 陈凯 胡国谦 +2 位作者 饶辉茂 徐林华 吴华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49-254,共6页
在红壤坡地柑桔园沿等高线篱状栽培香根草的植株生长发育良好,可年产鲜草15t·hm ̄(-2)左右,用其覆盖柑桔树盘土壤,能在高温伏旱期有效地降低柑桔园的气温和土温,提高空气相对温度和土壤含水率;香根草篱还能遮挡部分... 在红壤坡地柑桔园沿等高线篱状栽培香根草的植株生长发育良好,可年产鲜草15t·hm ̄(-2)左右,用其覆盖柑桔树盘土壤,能在高温伏旱期有效地降低柑桔园的气温和土温,提高空气相对温度和土壤含水率;香根草篱还能遮挡部分过强的太阳辐射,有良好的水土保持作用和改土培肥效果,使柑桔园土壤容重下降,孔隙率增大,pH值上升,有机质、全N、水解N、速效P、速效K、Ca、Mg、Fe、Mn、Zn、Cu、B、Mo和20种氨基酸的含量都有提高。柑桔树得以健壮地生长发育。本研究为我国南方广大红黄壤区域治理与综合开发,实现柑桔高产优质和高效低耗栽培积累了新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坡地 柑桔园 香根草 生态效应
下载PDF
侵蚀紫色土土壤颗粒流失的研究 被引量:68
3
作者 黄丽 张光远 +2 位作者 丁树文 蔡崇法 蔡强国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5-39,85,共6页
通过对秭归县紫色土坡地和王家桥小流域(16.7km2)河道降雨的观测、土壤和泥沙的分析,初步探讨了紫色土坡地土壤颗粒的流失特点、影响因素及其与流域河道泥沙组成的不同。结果表明紫色土坡地流失的泥沙中<0.02mm的颗粒... 通过对秭归县紫色土坡地和王家桥小流域(16.7km2)河道降雨的观测、土壤和泥沙的分析,初步探讨了紫色土坡地土壤颗粒的流失特点、影响因素及其与流域河道泥沙组成的不同。结果表明紫色土坡地流失的泥沙中<0.02mm的颗粒大量富集,而河道泥沙的组成以0.2~0.02mm的颗粒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土 颗粒组成 泥沙 土壤流失 坡地
下载PDF
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坡地土壤养分分布特征 被引量:103
4
作者 魏孝荣 邵明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03-612,共10页
坡地土壤质量退化以及生产力下降是限制坡地植被恢复的主要因素,而坡地土壤质量和生产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壤养分状况。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黄土高原沟壑区坡地土壤养分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坡地土壤主要养分... 坡地土壤质量退化以及生产力下降是限制坡地植被恢复的主要因素,而坡地土壤质量和生产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壤养分状况。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黄土高原沟壑区坡地土壤养分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坡地土壤主要养分含量均随土壤层次的加深而降低,其中以有机碳和全氮降低最多,而硝、铵态氮和全磷降低较少;坡地不同土层土壤有机碳和全氮表现出较大的变异性,土壤铵态氮和全磷的变异较小。0.005~0.05mm土壤颗粒含量随土层加深而增加,0.05~1mm颗粒含量随土层加深而降低;〈0.005mm土壤颗粒含量在0~40cm土层变异很大,而0.005~0.05mm和0.05~1mm的土壤颗粒在所有土层变异都很小。有机碳、全氮、全磷和〈0.005mm颗粒从坡顶向下呈增加的趋势,其分布与坡度和坡长有关,其变异性随坡度和坡长的增加而增大。坡面较长时,〈0.005mm颗粒易于在坡面中、下部累积,坡度较大时则易于迁移出坡面。坡面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均在坡底部富集,其富集程度和位置因坡长和坡度而异,长缓坡有利于养分富集,短陡坡利于养分迁出。坡度较小时坡面不同位置土壤养分剖面分布主要由坡面土壤性质变异引起,随坡度的增加,土壤侵蚀便逐渐成为坡面养分分布的主导因子。坡上部碳、氮养分流失的深度也随坡度的增加而加深,而不同坡位全磷的剖面分布与坡度的关系较差。因此,在坡地土壤养分调控中必须综合考虑坡度和坡长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沟壑区 坡地 土壤养分 颗粒组成
下载PDF
坡地等高植物篱带间距对表土养分流失影响 被引量:84
5
作者 许峰 蔡强国 +1 位作者 吴淑安 张光远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3-29,共7页
等高植物篱带间距选择是坡地植物篱-农作系统的表土养分流失控制的重要一环。通过对植物篱带间养分流失的发展过程分析,认为在带间径流侵蚀处于溅蚀分散-片流搬运为主的阶段时,篱前淤积层宽度应使水流流速衰减至小于一定粒径的土壤... 等高植物篱带间距选择是坡地植物篱-农作系统的表土养分流失控制的重要一环。通过对植物篱带间养分流失的发展过程分析,认为在带间径流侵蚀处于溅蚀分散-片流搬运为主的阶段时,篱前淤积层宽度应使水流流速衰减至小于一定粒径的土壤细颗粒的起动流速,才能有效减少养分流失。通过推导的一些公式估算,在三峡库区秭归县的植物篱试验区,带间距相当于细沟侵蚀发生的临界坡长(6m)时,天然降雨条件下片流侵蚀仍不足以侵蚀携带<0.02mm的土壤颗粒。因此,细沟侵蚀是决定此类地区土壤细粒物质侵蚀的关键因素。从控制带间表土流失出发,等高植物篱带间距应控制在细沟侵蚀发生的临界坡长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高植物篱 带间距 坡地 表土养分流失 土壤侵蚀
下载PDF
土壤翻耕对坡地水分转化与产流产沙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62
6
作者 李裕元 邵明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6-50,共5页
坡耕地严重的水土流失是导致黄土高原土壤质量退化与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采用模拟降雨的方法研究了翻耕与压实对休闲黄绵土坡耕地水分转化与产流产沙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 ,(1)与压实相比 ,土壤翻耕导致入渗率下降 40 %~60 % ,产... 坡耕地严重的水土流失是导致黄土高原土壤质量退化与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采用模拟降雨的方法研究了翻耕与压实对休闲黄绵土坡耕地水分转化与产流产沙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 ,(1)与压实相比 ,土壤翻耕导致入渗率下降 40 %~60 % ,产流强度增加 1至 3倍 ,降雨向土壤水分的转化率降低 5 0 %以上。 (2 )翻耕条件下流失径流的平均含沙量增加近 70 % ,坡地产沙量增加 3倍 ,径流流失量增加 1倍 ,因此对坡地实行免耕休闲可以有效减轻水土流失、遏制坡地土壤质量退化的态势。 (3 )降雨过程中 ,随着产流时间的延长 ,坡地产沙量呈加速增加的趋势 ,而且增加速度显著快于坡面径流 ,因此采取适当措施延长初始产流时间、减少产流量以及提高降雨向土壤水分的转化率均可有效减少坡地土壤流失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翻耕 坡地 水分转化 产流产沙特征 模拟降雨 水土流失 土壤压实
下载PDF
再论土壤侵蚀的坡度界限 被引量:34
7
作者 赵晓光 吴发启 +1 位作者 刘秉正 康绍忠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1999年第2期42-46,共5页
通过理论推导了坡面径流能量方程,实测雨滴击溅坡面土粒的最大向下迁移量、溅蚀总量等均发生在30°以下;又通过对不同坡度坡面土壤结构的测定分析,发现随坡度变化,土壤的粗颗粒含量、紧实度以及水分入渗速率及土壤团聚体的团... 通过理论推导了坡面径流能量方程,实测雨滴击溅坡面土粒的最大向下迁移量、溅蚀总量等均发生在30°以下;又通过对不同坡度坡面土壤结构的测定分析,发现随坡度变化,土壤的粗颗粒含量、紧实度以及水分入渗速率及土壤团聚体的团聚结构、团聚度、分散度均发生较明显变化,这些因素均可使坡面侵蚀量发生变化。据此分析得出,土壤侵蚀的临界坡度不是一个定值,是以上各因子相互作用的结果,在黄土高原其值介于21.4~45°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临界坡度 黄土高原 坡地
下载PDF
影响坡地降雨产流历时的因子分析 被引量:52
8
作者 袁建平 蒋定生 甘淑 《山地学报》 CSCD 1999年第3期259-264,共6页
运用小型野外便携式人工模拟降雨装置研究了林地、农地、裸地诸因子(坡度、承雨强度、土壤初始含水率、林地植被盖度、枯落层厚度)对产流历时的影响。研究发现,林地影响产流历时的主要因子为承雨强度和植被盖度;农地、裸地则为承雨... 运用小型野外便携式人工模拟降雨装置研究了林地、农地、裸地诸因子(坡度、承雨强度、土壤初始含水率、林地植被盖度、枯落层厚度)对产流历时的影响。研究发现,林地影响产流历时的主要因子为承雨强度和植被盖度;农地、裸地则为承雨强度、坡度和土壤初始含水率。建立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影响产流历时的单因子、多因子回归方程。通过方程,由植被盖度、坡度、土壤初始含水率和承雨强度四个易于获得的因子可预测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径流发生时间。地表结皮的形成对产流历时的影响以裸地表现最甚,其次为农地,林地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流历时 坡地 土壤初始含水率 因子分析 径流
下载PDF
紫色土坡耕地硝酸盐淋失特征 被引量:61
9
作者 朱波 汪涛 +3 位作者 况福虹 徐泰平 唐家良 武永峰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25-533,共9页
利用具有壤中流测定功能的径流小区的定位观测结合土壤剖面硝酸盐累积的动态分析,研究了紫色土坡地硝酸盐淋失特征.结果表明,紫色土坡地硝酸盐呈旱季累积,雨季淋失的特点,而壤中流是紫色土硝酸盐淋失的主要通道.紫色土为土层浅、土壤下... 利用具有壤中流测定功能的径流小区的定位观测结合土壤剖面硝酸盐累积的动态分析,研究了紫色土坡地硝酸盐淋失特征.结果表明,紫色土坡地硝酸盐呈旱季累积,雨季淋失的特点,而壤中流是紫色土硝酸盐淋失的主要通道.紫色土为土层浅、土壤下伏透水性极弱的紫色泥页岩,同时夏季降雨丰富,壤中流极为发育,2003~2005年壤中流平均流量为169.7mm,占雨季径流量的52.42%,其中,NO3--N含量持续偏高,2003~2005年平均含量高达14.92mg.L-1.3年平均随壤中流淋失的硝态氮达27.98kg.hm-2,占年施肥量的10.0%,硝酸盐淋失具有季节与年际间差异,淋失负荷主要受壤中流流量影响.紫色土坡地硝酸盐随壤中流大量淋失不仅造成当地浅层地下水硝酸盐污染,而且将加剧长江三峡库区水环境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盐淋失 壤中流 迁移通量 坡地 紫色土
下载PDF
红壤裸露坡地次降雨土壤侵蚀规律 被引量:65
10
作者 秦伟 左长清 +3 位作者 晏清洪 王昭艳 杜鹏飞 燕楠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4-132,共9页
揭示红壤裸露坡地次降雨土壤侵蚀规律可为红壤坡地水土流失防治和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提供科学依据。该文基于典型红壤区裸露坡地试验小区134场次降雨气象、水文观测资料,选取雨量、历时和雨强为特征指标,综合采用快速聚类和判别聚类,划分... 揭示红壤裸露坡地次降雨土壤侵蚀规律可为红壤坡地水土流失防治和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提供科学依据。该文基于典型红壤区裸露坡地试验小区134场次降雨气象、水文观测资料,选取雨量、历时和雨强为特征指标,综合采用快速聚类和判别聚类,划分确定出3种雨型:A雨型(高频次、短历时、小雨量、大雨强),B雨型(中频次、中历时、中雨量、中雨强)和C雨型(低频次、长历时、大雨量、小雨强)。其中,A雨型是造成红壤裸露坡地土壤侵蚀的主要降雨类型。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和Mann-Kendall检验表明,红壤裸露坡地土壤侵蚀主要受雨强和雨量共同影响,雨强的指标中以最大30 min雨强与其关系最为密切,是导致土壤侵蚀变化的直接因素,雨量则通过改变雨强产生一定的间接影响。土壤侵蚀强度随最大30 min雨强增大过程中,在15 mm/h处存在明显转折,最大30 min雨强小于该值前,侵蚀强度呈缓慢增大,大于该值后,侵蚀强度快速增大。土壤侵蚀与雨量整体呈同步增大,但不同雨型的单位雨量侵蚀能力表现为A雨型>B雨型>C雨型。在排除前期降雨影响的前提下,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了南方红壤裸露坡地次降雨土壤侵蚀强度与雨量和最大30 min雨强的幂函数统计关系,用于3类雨型下的侵蚀预报时整体精度较好,且更适于短历时暴雨。以上研究将为深入揭示红壤坡地土壤侵蚀规律和构建预报模型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侵蚀 降雨 红壤区 坡地 次降雨 降雨类型
下载PDF
坡面土壤养分与降雨、径流的相互作用机理及模型 被引量:50
11
作者 邵明安 张兴昌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2001年第2期7-12,共6页
坡地土壤养分流失过程实际上是表层土壤养分与降雨、径流相互作用的过程 ,土壤养分流失的多少主要受相互作用的限制。从分析土壤与降雨、径流相互作用入手 ,分析了土壤养分与降雨、径流相互作用过程及机理 ,并对相互作用模型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土壤养分 降雨 径流 相互作用 模型 坡地
下载PDF
降水条件下黄土坡地氮素淋溶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58
12
作者 王辉 王全九 邵明安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1-64,93,共5页
坡地氮素淋溶是导致坡地土壤质量退化和农业非点源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深入理解坡地氮素淋溶特征,采用了人工模拟降雨和天然降雨观测方法,对黄土坡地氮素淋溶特征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从坡底到坡顶土壤NO-3-N含量呈不断衰减的... 坡地氮素淋溶是导致坡地土壤质量退化和农业非点源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深入理解坡地氮素淋溶特征,采用了人工模拟降雨和天然降雨观测方法,对黄土坡地氮素淋溶特征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从坡底到坡顶土壤NO-3-N含量呈不断衰减的波浪形状变化,坡底有明显NO-3-N累积,其累积含量占全坡面37%~52%;坡地土壤NO-3-N淋溶是二维迁移,即随着入渗水既向土体深层迁移,又向坡底迁移;降雨量分别与NO-3-N淋溶深度和淋失量均呈正相关, 大约每4 mm降雨量可使NO-3-N下渗1 cm.本研究为建立坡地养分运移模拟模型提供了初步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地 降水 人渗水 淋溶 氮素
下载PDF
南方红壤坡地不同耕作措施的水土保持效应 被引量:57
13
作者 谢颂华 曾建玲 +1 位作者 杨洁 袁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1-86,共6页
为解决南方红壤地区坡耕地水土流失问题,采用野外标准径流小区试验方法对南方红壤坡地常见的顺坡间作、横坡间作、果园清耕3种不同耕作方式下5a时间水土保持蓄水保土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小区相比,各试验小区减流率优劣次序... 为解决南方红壤地区坡耕地水土流失问题,采用野外标准径流小区试验方法对南方红壤坡地常见的顺坡间作、横坡间作、果园清耕3种不同耕作方式下5a时间水土保持蓄水保土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小区相比,各试验小区减流率优劣次序为:横坡间作小区(75.33%)>顺坡间作小区(59.56%)>果园清耕小区(21.73%),减沙效应优劣次序为横坡间作(80.57%)>顺坡间作(65.11%)>果园清耕(38.08%),且4-9月的径流量占到全年径流量的85%以上,流失泥沙量占全年流失泥沙量的90%以上。因此,套种作物增加果园覆盖是防治果园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且横坡间作优于顺坡间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措施 水土保持 水资源保护 南方 坡地 耕作措施
下载PDF
黄土高原小流域不同坡地利用方式的水土流失特征 被引量:57
14
作者 姜娜 邵明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6-41,共6页
坡地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坡地利用方式与水土流失的关系研究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植被恢复中的重要基础科学问题。在陕北神木县六道沟小流域内,选择谷子地、黑豆地、退耕撂荒地、荒草地和柠条地等5种利用方式修建标... 坡地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坡地利用方式与水土流失的关系研究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植被恢复中的重要基础科学问题。在陕北神木县六道沟小流域内,选择谷子地、黑豆地、退耕撂荒地、荒草地和柠条地等5种利用方式修建标准径流小区,观测了产流产沙状况,分析比较其水土流失特征。结果表明:观测期内谷子、黑豆、退耕撂荒、荒草和柠条等5个小区的产流量分别为2.1、2.2、1.5、1.2和0.9m3,径流系数分别为4.1%、4.6%、2.9%、2.4%和1.9%,产流量大小顺序为黑豆>谷子>退耕撂荒>荒草>柠条,最大产流量为最小值的2.4倍。谷子、黑豆、退耕撂荒、荒草和柠条等5个小区的侵蚀产沙量分别为196.6、228.6、27.2、23.3和10.4kg,其大小顺序为黑豆>谷子>退耕荒草>天然荒草>柠条,最大土壤流失量为最小值的22.0倍,表明草灌木等植被类型在保持水土的作用方面要明显高于坡耕地,为评价流域植被恢复的水土环境效应和水土流失治理模式选择提供了基础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土地利用 黄土高原 坡地
下载PDF
红壤坡地磷素流失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5
15
作者 陈欣 姜曙千 +1 位作者 张克中 边卓平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8-41,63,共5页
以 浙江省德 清县排溪 冲小流 域为例, 研究 红壤 坡地磷 素流 失的 时 间分 布 特征 及其 影响因 素,结果 表明:(1) 泥 沙结合 态磷是坡 地磷流失 的主 要形 态,在 径流 中占 总磷 的66 .25 % ~79 .27 % 。(2 )... 以 浙江省德 清县排溪 冲小流 域为例, 研究 红壤 坡地磷 素流 失的 时 间分 布 特征 及其 影响因 素,结果 表明:(1) 泥 沙结合 态磷是坡 地磷流失 的主 要形 态,在 径流 中占 总磷 的66 .25 % ~79 .27 % 。(2 ) 坡地 土壤磷 的流失主 要发生在 6 ~8 月 ,这段时间 磷的流 失量分别 占全年 总流 失量的 60 % 以上。(3) 影响红壤 坡地磷 流失时间 分布特 征的因 素主 要为 降雨 和农 事活 动。研 究坡地 土壤磷 流失的时 间分布特 征及其 影响因素 ,可 为调 整农业 活动 的时 间 和采 取 合理 的农 业措施 以减少 土壤磷的 流失提供 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坡地 磷流失 时间规律 径流 泥沙 降雨 农事活动
下载PDF
坡地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以及生物量特征 被引量:30
16
作者 张成娥 刘国彬 陈小利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01-103,共3页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陡坡天然草地,人工草地和农地土壤剖面的细菌、真菌、放线菌总数量以天然草地最多,人工草地最少。三大类群在农地上的数量分布有明显的层次差异,即随土层加深而减少。土壤蔗糖酶、脲酶、中性磷酸酶活性表现为:天...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陡坡天然草地,人工草地和农地土壤剖面的细菌、真菌、放线菌总数量以天然草地最多,人工草地最少。三大类群在农地上的数量分布有明显的层次差异,即随土层加深而减少。土壤蔗糖酶、脲酶、中性磷酸酶活性表现为:天然草地>农地>人工草地。地上部生物量以农地最高,天然草地最低,根系生物量则是农地最高,人工草地最低;微生物生物量与根系生物量一样为:农地>天然草地>人工草地。天然草地土壤剖面0~50cm土层的微生物及其酶活性都较高,而农地只在0~10cm的表土层有相对高的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用方式 土壤微生物 酶活性 生物量 坡地
原文传递
三峡库区紫色土坡地桑基植物篱水土保持作用研究 被引量:45
17
作者 史东梅 卢喜平 刘立志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5-79,共5页
以传统种植模式为对照,对桑基植物篱模式拦蓄径流、泥沙及改善土壤抗蚀性的效应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桑基植物篱模式下土壤抗蚀性有较大程度的提高,表层土团聚度和团聚状况分别较传统种植模式提高25 2%和50 6%,而分散率则下... 以传统种植模式为对照,对桑基植物篱模式拦蓄径流、泥沙及改善土壤抗蚀性的效应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桑基植物篱模式下土壤抗蚀性有较大程度的提高,表层土团聚度和团聚状况分别较传统种植模式提高25 2%和50 6%,而分散率则下降了3 7%,水稳性指数为传统顺坡种植的1 9倍,前10min水稳性团聚体破坏率仅为传统种植模式的57 2%。同时,桑基植物篱的应用能有效地减少紫色土坡地的水土流失,尤以侵蚀量和径流含沙量的减少和降低更为明显,与传统种植模式相比,径流量和径流系数减少或降低了10 34%~20 00%,侵蚀量减少了55 23%~67 84%,径流含沙量减小了48 60%~59 80%;在大雨强时桑基植物篱对减少养分的流失总量和富集比效果也相当显著。该技术的应用可有效地保证紫色土坡地土壤对降雨的充分入渗,减少面源污染,保持坡耕地的土地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基植物篱 坡地 水土保持 紫色土
下载PDF
元谋干热河谷坡地岩土类型与植被恢复分区 被引量:47
18
作者 张信宝 杨忠 张建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6-22,共7页
干热河谷不同岩土组成的坡地土壤水分状况差异较大 ,适合不同类型植被的生长。本文根据气候带和岩土类型的组合 ,进行了元谋干热河谷森林植被恢复适宜性分区。本区有 6种坡地岩土类型 ,3个气候带 ,分为森林植被恢复适宜区、较适宜区、... 干热河谷不同岩土组成的坡地土壤水分状况差异较大 ,适合不同类型植被的生长。本文根据气候带和岩土类型的组合 ,进行了元谋干热河谷森林植被恢复适宜性分区。本区有 6种坡地岩土类型 ,3个气候带 ,分为森林植被恢复适宜区、较适宜区、较不适宜区、不适宜区和极不适宜区 5个区 ,其中适宜区和较适宜区面积 72 975 4 4hm2 ,占元谋干热河谷区总面积的 6 4 8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谋地区 干热河谷 坡地 岩土类型 植被恢复分区 植被生长
下载PDF
黄土坡面地表处理与产流过程研究 被引量:31
19
作者 王百田 王斌瑞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8-24,共7页
在径流栽培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坡面流的运动波理论分析了黄土地区坡面实施防渗剂处理、拍光处理和自然坡面的产流过程,确定了模型参数,并应用数值解法对三种处理坡面分别进行了数字模拟计算,其结果可直接应用到集流栽培设计中。
关键词 黄土 坡地 径流 栽培 水土保持
下载PDF
等高植物篱在南方湿润山区坡地的应用——以三峡库区紫色土坡地为例 被引量:34
20
作者 许峰 蔡强国 吴淑安 《山地学报》 CSCD 1999年第3期193-199,共7页
针对南方湿润山区易受侵蚀的特点,以三峡库区紫色土为例,从防止细沟的侵蚀、树篱与带间作物的竞争、坡地的土地利用率等基本方面探讨了等高植物篱的适合带间距,并推导了可实际应用的估算公式。
关键词 南方 湿润山区 坡地 等高植物篱 三峡库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