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株树桥水库大坝的变形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何国连 刘庶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37-38,46,共3页
株树桥水库大坝为我国第一批兴建的面板坝工程,工程运行以来,大坝存在着坝肩变形较大而使周边缝止水破坏,水库出现渗漏;大坝沉降量大且上下游坝体沉降差较大等方面的变形问题,分析原因有:①两岸贴坡面板周边缝处,岩石基础坡面与填筑料... 株树桥水库大坝为我国第一批兴建的面板坝工程,工程运行以来,大坝存在着坝肩变形较大而使周边缝止水破坏,水库出现渗漏;大坝沉降量大且上下游坝体沉降差较大等方面的变形问题,分析原因有:①两岸贴坡面板周边缝处,岩石基础坡面与填筑料坡面的过渡,存在填筑料厚度过小或者突变情况;②坝体填筑料特性差异较大;③施工时对特殊垫层压实度不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 水库渗漏 体沉降 成因分析 株树桥水库
下载PDF
文昌阁水库拱坝坝肩预应力锚索锚固设计
2
作者 彭勇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年第19期167-168,共2页
文昌阁水库拱坝右坝端布置于软弱基岩上且右坝肩山体单薄,设计采用锚索加固以增强坝肩稳定性,抵抗坝端推力。文章介绍了预应力锚索在文昌阁水库右坝肩除险加固设计中的应用,对水库右坝肩按设计进行了灌浆锚固,恢复正常蓄水至今,长期在... 文昌阁水库拱坝右坝端布置于软弱基岩上且右坝肩山体单薄,设计采用锚索加固以增强坝肩稳定性,抵抗坝端推力。文章介绍了预应力锚索在文昌阁水库右坝肩除险加固设计中的应用,对水库右坝肩按设计进行了灌浆锚固,恢复正常蓄水至今,长期在高水位正常运行,右坝肩小山堡未出现新的裂缝,下游面也未出现渗漏,说明达到了除险加固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锚索 加固 软弱基岩 变形 文昌阁水库
下载PDF
拱坝运行期坝肩变形对岸坡溢洪道受力影响的有限元法分析
3
作者 杨卫东 张海南 +1 位作者 刘国贵 刘国华 《浙江水利科技》 2005年第5期13-15,共3页
通过有限元计算,分析龙泉市岩樟溪一级电站拦河坝在最不利工况时对岸坡溢洪道结构的应力和稳定的影响。根据计算成果,认为在采取溢洪道底板和侧墙加插锚筋后,正常的坝肩变形不会对溢洪道结构的应力和稳定造成危害。
关键词 变形 岸边正槽溢洪道 受力影响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高拱坝坝肩岩体变形稳定性的三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1
4
作者 罗选红 《山西建筑》 2009年第34期97-98,共2页
以金沙江上游拟建某水电站高拱坝坝肩为研究对象,应用有限差分程序FLAC-3D对坝肩岩体在天然和荷载后的应力、变形和破坏的发展特征模拟分析,重点分析了坝肩岩体在正常工程荷载下的变形稳定性及坝肩超载特性,得到了坝肩岩体的变形破坏特... 以金沙江上游拟建某水电站高拱坝坝肩为研究对象,应用有限差分程序FLAC-3D对坝肩岩体在天然和荷载后的应力、变形和破坏的发展特征模拟分析,重点分析了坝肩岩体在正常工程荷载下的变形稳定性及坝肩超载特性,得到了坝肩岩体的变形破坏特征及超载安全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拱 变形稳定 整体超载稳定性 FLAC-3D数值模拟
下载PDF
黑河水库右坝肩变形体底界面微结构特征
5
作者 赵法锁 王勇智 +2 位作者 魏静 罗丽娟 毛新虎 《西北地质》 CAS CSCD 1999年第3期33-36,共4页
以西安市引水工程黑河水库右坝肩变形体底界面为研究对象,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子探针, 对变形体底界剪变带试样进行观察分析, 研究了它的微结构特征,并结合宏观调查准确地确定了变形体的底界。
关键词 黑河水库 变形 底界面 微观结构 水库
下载PDF
株树桥面板堆石坝建设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6
作者 余子丹 《湖南水利水电》 2014年第3期26-28,共3页
对于采用岩性较差软岩填筑的株树桥面板堆石坝,如能对软岩的压缩模量进行必要控制,因地制宜地强化坝肩处理,将有利于减少坝体和周边缝变形。对面板下垫层区的作用也需全面解读。
关键词 株树桥 面板堆石 软岩筑变形 控制 垫层区作用
下载PDF
基于逐步回归-BP神经网络的大坝变形监测模型 被引量:8
7
作者 戚丹 包腾飞 +1 位作者 康业渊 柴丽莎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9-111,98,共4页
针对拱坝坝肩抗力体是坝体的重要受力部位,应用结合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的BP神经网络构建监测模型,以提高BP神经网络的泛化能力和模型的预测准度和精度,利用C语言编程训练,成功完成了预测,且传统模型预测数据的残差平方和大于改进后的残差... 针对拱坝坝肩抗力体是坝体的重要受力部位,应用结合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的BP神经网络构建监测模型,以提高BP神经网络的泛化能力和模型的预测准度和精度,利用C语言编程训练,成功完成了预测,且传统模型预测数据的残差平方和大于改进后的残差平方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监测模型可行、有效,并具有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力体变形 变形监测 监测模型 BP神经网络 逐步回归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