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青藏高原东缘鲜水河断裂带南东段渐新世以来主要构造岩浆事件的岩石记录
被引量:
10
1
作者
唐渊
王鹏
+2 位作者
邓红
刘宇平
唐文清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21-1143,共23页
作为青藏高原东缘巴颜喀拉地块和川滇地块的分界线,鲜水河左行走滑断裂带被认为是调节藏东地壳物质大规模南东向挤出与地块旋转运动的东边界。研究鲜水河断裂带的构造变形特征和演化历史,对深入认识青藏高原东缘大陆变形过程具有十分重...
作为青藏高原东缘巴颜喀拉地块和川滇地块的分界线,鲜水河左行走滑断裂带被认为是调节藏东地壳物质大规模南东向挤出与地块旋转运动的东边界。研究鲜水河断裂带的构造变形特征和演化历史,对深入认识青藏高原东缘大陆变形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针对鲜水河断裂带南东段的变形特征开展了野外露头-显微尺度的构造分析,并从该段发育的花岗质糜棱岩和淡色脉体中选取了5个样品开展锆石U-Pb测年,分别得到34.4±0.9 Ma、31.0±1.2 Ma、15.92±0.3 Ma、14.9±0.1 Ma和5.93±0.14 Ma的年龄;选取了2个花岗质糜棱岩样品开展白云母Ar-Ar测年,得到的坪年龄分别为17.21±0.30 Ma和3.21±0.16 Ma。结合前人获得的年龄数据,总结出鲜水河断裂带渐新世以来存在3个阶段的构造-岩浆作用过程。阶段Ⅰ:32~25 Ma,鲜水河断裂带的构造变形集中在地壳深部,表现为一定规模的岩浆作用和深熔作用;阶段Ⅱ:20~13 Ma,鲜水河断裂带的构造变形遍布整个地壳,表现为强烈的左行韧性剪切变形和大规模的岩浆作用;阶段Ⅲ:10 Ma~现今,变形集中在上地壳,表现为块体旋转和强烈隆升,地震活动性加强。综合分析认为,鲜水河断裂带渐新世以来的构造演化和现今地震活动性主要受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导致的青藏高原东缘向东挤出相关的陆内变形过程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缘
鲜水河断裂带
花岗质糜棱岩
块体
挤出
构造热年代学
地质调查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藏高原东南部新生代挤出块体西边界
被引量:
33
2
作者
季建清
钟大赉
张连生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28-134,共7页
在对Tapponnier等人提出的青藏高原周缘响应两大陆碰撞发生的“块体挤出”模式的野外检验中,高原东南部向南滑出的陆块西边界问题一直悬而未决.新近的工作证明,腾冲地块的东、西边界高黎贡右旋走滑带和那邦右旋走滑带(M...
在对Tapponnier等人提出的青藏高原周缘响应两大陆碰撞发生的“块体挤出”模式的野外检验中,高原东南部向南滑出的陆块西边界问题一直悬而未决.新近的工作证明,腾冲地块的东、西边界高黎贡右旋走滑带和那邦右旋走滑带(Mogok变质带)的运动学、变形年代学与挤出地块的东边界红河-哀牢山左旋走滑带有很好的对应性,由此推定高黎贡和那邦右旋走滑断裂带是青藏高原东南部响应两大陆碰撞向南挤出地块的西边界.已有结果还显示,作为吸纳两大陆会聚的重要形式,高原东南部块体的向南挤出是一个多阶段过程,至少有两期高峰时限:23和13 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体
挤出
西边界
新生代
大陆碰撞
青藏高原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东南缘晚第三纪盐源构造逸出盆地的沉积特征与构造控制
被引量:
13
3
作者
李勇
侯中健
+2 位作者
司光影
周荣军
梁兴中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4-43,共10页
晚第三纪盐源盆地位于夹持于鲜水河断裂与红河断裂之间的川滇块体的东南缘 ,并夹于木里弧与盐源弧形构造之间 ,为东西向展布并向南东凸出的弧形盆地 ,盆地中充填了巨厚的同构造期的磨拉石 ,是一个由顶底不整合面限制的构造层序 ,具有总...
晚第三纪盐源盆地位于夹持于鲜水河断裂与红河断裂之间的川滇块体的东南缘 ,并夹于木里弧与盐源弧形构造之间 ,为东西向展布并向南东凸出的弧形盆地 ,盆地中充填了巨厚的同构造期的磨拉石 ,是一个由顶底不整合面限制的构造层序 ,具有总体先向上变细后向上变粗变浅的完整沉积旋回 ;盆地自南而北的充填样式总体显示为冲积扇 (水下扇 )—深湖—湖沼—河流冲积平原 ,为一个南厚北薄楔形盆地 ,沉积特征表明该盆地具有单断张性盆地的充填特征 ,盆地的性质属构造逸出盆地。其成因机制为在印亚碰撞导致大陆块体侧向挤出作用过程中 ,川滇块体向南东挤出作用使该区由原来的挤压状态下逆冲系统转变为引张状态下的向南东的构造逃逸系统 ,从而在川滇块体内形成晚第三纪盐源盆地 ,盆地的长轴垂直于川滇块体南东向挤出方向。因此 ,晚第三纪盐源盆地是大陆块体侧向挤出作用的沉积响应 ,沉积物的时代研究表明川滇块体这次挤出构造事件出现的时间为晚中新世—上新世 ,其与 Tapponnier(198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源盆地
构造逸出盆地
充填样式
大陆
块体
侧向
挤出
作用
沉积响应
晚第三纪
青藏高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藏高原东缘鲜水河断裂带南东段渐新世以来主要构造岩浆事件的岩石记录
被引量:
10
1
作者
唐渊
王鹏
邓红
刘宇平
唐文清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四川省地勘局一〇八地质队
出处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21-1143,共23页
基金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典型地区岩石圈组成、演化与深部过程》(编号:2019QZKK0702)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区地质安全性评价》(编号:DD20211541)
+1 种基金
《三江造山带昌都—澜沧地区区域地质调查》(编号:DD20190053)
《川(滇)藏铁路沿线区域地质调查》(编号:DD20160021)。
文摘
作为青藏高原东缘巴颜喀拉地块和川滇地块的分界线,鲜水河左行走滑断裂带被认为是调节藏东地壳物质大规模南东向挤出与地块旋转运动的东边界。研究鲜水河断裂带的构造变形特征和演化历史,对深入认识青藏高原东缘大陆变形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针对鲜水河断裂带南东段的变形特征开展了野外露头-显微尺度的构造分析,并从该段发育的花岗质糜棱岩和淡色脉体中选取了5个样品开展锆石U-Pb测年,分别得到34.4±0.9 Ma、31.0±1.2 Ma、15.92±0.3 Ma、14.9±0.1 Ma和5.93±0.14 Ma的年龄;选取了2个花岗质糜棱岩样品开展白云母Ar-Ar测年,得到的坪年龄分别为17.21±0.30 Ma和3.21±0.16 Ma。结合前人获得的年龄数据,总结出鲜水河断裂带渐新世以来存在3个阶段的构造-岩浆作用过程。阶段Ⅰ:32~25 Ma,鲜水河断裂带的构造变形集中在地壳深部,表现为一定规模的岩浆作用和深熔作用;阶段Ⅱ:20~13 Ma,鲜水河断裂带的构造变形遍布整个地壳,表现为强烈的左行韧性剪切变形和大规模的岩浆作用;阶段Ⅲ:10 Ma~现今,变形集中在上地壳,表现为块体旋转和强烈隆升,地震活动性加强。综合分析认为,鲜水河断裂带渐新世以来的构造演化和现今地震活动性主要受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导致的青藏高原东缘向东挤出相关的陆内变形过程控制。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缘
鲜水河断裂带
花岗质糜棱岩
块体
挤出
构造热年代学
地质调查工程
Keywords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Xianshuihe fault zone
granitic mylonite
block extrusion
tectonothermochronology
geological survey engineering
分类号
P534.614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P546 [天文地球—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藏高原东南部新生代挤出块体西边界
被引量:
33
2
作者
季建清
钟大赉
张连生
机构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出处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28-134,共7页
基金
本工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点项目!(批准号:49732100)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批准号: 49603042)
文摘
在对Tapponnier等人提出的青藏高原周缘响应两大陆碰撞发生的“块体挤出”模式的野外检验中,高原东南部向南滑出的陆块西边界问题一直悬而未决.新近的工作证明,腾冲地块的东、西边界高黎贡右旋走滑带和那邦右旋走滑带(Mogok变质带)的运动学、变形年代学与挤出地块的东边界红河-哀牢山左旋走滑带有很好的对应性,由此推定高黎贡和那邦右旋走滑断裂带是青藏高原东南部响应两大陆碰撞向南挤出地块的西边界.已有结果还显示,作为吸纳两大陆会聚的重要形式,高原东南部块体的向南挤出是一个多阶段过程,至少有两期高峰时限:23和13 Ma.
关键词
块体
挤出
西边界
新生代
大陆碰撞
青藏高原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青藏高原东南缘晚第三纪盐源构造逸出盆地的沉积特征与构造控制
被引量:
13
3
作者
李勇
侯中健
司光影
周荣军
梁兴中
机构
成都理工学院沉积地质研究所
四川省地震局工程地质研究所
出处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4-43,共10页
基金
地质矿产部青年地质学家基金 ( Qn97981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4 980 2 0 13)资助
文摘
晚第三纪盐源盆地位于夹持于鲜水河断裂与红河断裂之间的川滇块体的东南缘 ,并夹于木里弧与盐源弧形构造之间 ,为东西向展布并向南东凸出的弧形盆地 ,盆地中充填了巨厚的同构造期的磨拉石 ,是一个由顶底不整合面限制的构造层序 ,具有总体先向上变细后向上变粗变浅的完整沉积旋回 ;盆地自南而北的充填样式总体显示为冲积扇 (水下扇 )—深湖—湖沼—河流冲积平原 ,为一个南厚北薄楔形盆地 ,沉积特征表明该盆地具有单断张性盆地的充填特征 ,盆地的性质属构造逸出盆地。其成因机制为在印亚碰撞导致大陆块体侧向挤出作用过程中 ,川滇块体向南东挤出作用使该区由原来的挤压状态下逆冲系统转变为引张状态下的向南东的构造逃逸系统 ,从而在川滇块体内形成晚第三纪盐源盆地 ,盆地的长轴垂直于川滇块体南东向挤出方向。因此 ,晚第三纪盐源盆地是大陆块体侧向挤出作用的沉积响应 ,沉积物的时代研究表明川滇块体这次挤出构造事件出现的时间为晚中新世—上新世 ,其与 Tapponnier(1986 )
关键词
盐源盆地
构造逸出盆地
充填样式
大陆
块体
侧向
挤出
作用
沉积响应
晚第三纪
青藏高原
Keywords
Yanyuan basin
tectonic escape basin
basin fill pattern
continent extrusion Neogene
Southeastern margin of Qinghai Tibet plateau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P534.61 [天文地球—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青藏高原东缘鲜水河断裂带南东段渐新世以来主要构造岩浆事件的岩石记录
唐渊
王鹏
邓红
刘宇平
唐文清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青藏高原东南部新生代挤出块体西边界
季建清
钟大赉
张连生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
33
原文传递
3
青藏高原东南缘晚第三纪盐源构造逸出盆地的沉积特征与构造控制
李勇
侯中健
司光影
周荣军
梁兴中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