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9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林茜草总黄酮对S-180肿瘤免疫干预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德财 王雪 +3 位作者 李晶 韩月新 于菁妮 张跃华 《黑龙江医药》 CAS 2016年第3期392-395,共4页
本课题应用从林茜草根中纯化提取的林茜草总黄酮,以小鼠肿瘤S^(-1)80为实验主体,研究其对肿瘤细胞诱导凋亡的作用。采用黄酮类物质对小鼠体内肿瘤细胞诱导凋亡实验,证实林茜草黄酮对S^(-1)80癌细胞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并观察其诱导细胞凋... 本课题应用从林茜草根中纯化提取的林茜草总黄酮,以小鼠肿瘤S^(-1)80为实验主体,研究其对肿瘤细胞诱导凋亡的作用。采用黄酮类物质对小鼠体内肿瘤细胞诱导凋亡实验,证实林茜草黄酮对S^(-1)80癌细胞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并观察其诱导细胞凋亡和抗免疫逃避机制,为临床中西联合用药进一步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探索肿瘤综合治疗提供实验依据。实验表明,TGC的作用机制可能是干预肿瘤细胞表面免疫分子的识别和表达,从而增强对应特异性细胞的免疫应答响应功能,依此途径制约肿瘤细胞在体内转移和定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茜草 总黄酮 S-180肿瘤 坏死因子tnf-α
下载PDF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的关系 被引量:16
2
作者 袁淑芳 张嘉斌 +1 位作者 梅换明 钟晓玲 《世界中医药》 CAS 2010年第4期241-242,共2页
目的:分析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时血清及胃黏膜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的水平,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夹心法分别检测了HP阳性患者在治疗前后,血清和胃黏膜组织中的TNF-α、IL-... 目的:分析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时血清及胃黏膜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的水平,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夹心法分别检测了HP阳性患者在治疗前后,血清和胃黏膜组织中的TNF-α、IL-6的水平。结果: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程度越严重者,胃黏膜组织中TNF-α、IL-6水平越高,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HP根除后血清、胃黏膜组织中TNF-α、IL-6水平明显下降,与根除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NF-α、IL-6与HP感染密切相关,且参与了胃黏膜损伤的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旋杆菌 肿瘤坏死因子tnf-α 白细胞介素IL-6
下载PDF
内毒素损伤心肌的机制 被引量:7
3
作者 韦钰晴 朱继金 《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 2006年第1期5-7,共3页
关键词 内毒素损伤 心肌 肿瘤坏死因子tnf-α 感染发生率 生物学活性 心功能受损 血管内皮细胞 研究发现 血液循环 心脏受损
下载PDF
恩替卡韦联合逍遥散对肝纤维化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庆生 李绍民 冯澜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6年第1期84-86,共3页
目的:采用硫代乙酰胺(TAA)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进行实验研究,观察恩替卡韦联合逍遥散抗肝纤维化作用,对该方抗肝纤维化的可能作用机理进行研究。方法:SD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肝纤维化模型组、恩替卡韦治疗组和恩替卡韦联合逍遥散治... 目的:采用硫代乙酰胺(TAA)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进行实验研究,观察恩替卡韦联合逍遥散抗肝纤维化作用,对该方抗肝纤维化的可能作用机理进行研究。方法:SD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肝纤维化模型组、恩替卡韦治疗组和恩替卡韦联合逍遥散治疗组。为大鼠皮下注射TAA,每周注射2次,连续注射至第6周,形成肝纤维化。药物治疗组于造模第7周开始,每天给予逍遥散水煎液8g/kg灌胃,每周恩替卡韦0.5mg/kg灌胃,6周后用腹腔注射麻醉大鼠后从眼球静脉丛取血收集血清。对模型组和治疗组的生化指标ALT和AST进行检测,利用放免试剂盒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显著降低了血清AST/ALT的活性,TNF-α浓度有明显降低。结论:恩替卡韦联合逍遥散可有效抑制促肝纤维化细胞因子TNF-α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与恩替卡韦联合逍遥散阻断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细胞因子的网络传递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替卡韦联合逍遥散 肝纤维化 肿瘤坏死因子tnf-α 硫代乙酰胺
下载PDF
外源性TNF-α基因克服多药耐药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郭伟剑 钱关祥 +4 位作者 沈兆忠 罗建明 郑颂国 胡亮 孙欲晓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83-386,共4页
目的:探索外源性细胞因子 TNF-α基因克服多药耐药( multidrug resistance,MDR)的新途径。方法:以重组逆转录病毒为载体,将 TNF-α基因导入具 MDR表型的人乳腺癌细胞系 MCF- 7/Adr,经 G418抗性筛选获阳性克隆 MCF- 7/Adr- TNF1与 ... 目的:探索外源性细胞因子 TNF-α基因克服多药耐药( multidrug resistance,MDR)的新途径。方法:以重组逆转录病毒为载体,将 TNF-α基因导入具 MDR表型的人乳腺癌细胞系 MCF- 7/Adr,经 G418抗性筛选获阳性克隆 MCF- 7/Adr- TNF1与 MCF- 7/Adr- TNF2。以 PCR和 ELISA法检测目的基因的整合与表达。细胞计数法观察细胞生长速度的改变 , MTT法检测外源性 TNF-α基因的逆转 MDR作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内 ADR积累的变化。结果: MCF- 7/Adr- TNF1与 MCF- 7/Adr- TNF2细胞中有 TNF-α基因的整合和表达,病毒上清中 TNF-α含量分别为 1 737 pg/ml( 106 cells/48 h)、 2 875 pg/ml。与阴性对照细胞相比, MCF- 7/Adr- TNF1与 MCF- 7/Adr- TNF2细胞的生长速度明显减慢,生长抑制率分别为 32.4%、 54.8%,对 ADR的耐药性明显降低,耐药逆转倍数分别为 5.2倍、 19.3倍,细胞内 ADR的积累明显增加。结论:外源性 TNF-α基因的导入能有效克服耐药性,增加细胞内药物的积累为其逆转耐药性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多药耐药性 肿瘤坏死因子tnf-α 基因治疗
下载PDF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白细胞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关系 被引量:4
6
作者 胡兰英 徐笛 付文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08年第5期44-46,63,共3页
目的分析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时血清及胃黏膜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夹心法分别检测了HP阳性患者在治疗前后,血清和胃黏膜组织中的IL-8、TNF-... 目的分析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时血清及胃黏膜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夹心法分别检测了HP阳性患者在治疗前后,血清和胃黏膜组织中的IL-8、TNF-α的水平。结果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程度越严重者,胃黏膜组织中IL-8、TNF-α水平越高,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HP根除后血清、胃黏膜组织中IL-8、TNF-α水平水平明显下降,与根除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L-8、TNF-α与HP感染密切相关,且参与了胃黏膜损伤的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旋杆菌 白细胞介素IL-8 肿瘤坏死因子tnf-α
下载PDF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中sEng及TNF-α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吕敬媛 赵玉楠 王丹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1年第1期11-12,共2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endoglin(sEng)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及正常晚期妊娠妇女血清中的表达意义,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及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通过ELISA法检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及正常晚期妊娠妇女血清中sEn... 目的:探讨可溶性endoglin(sEng)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及正常晚期妊娠妇女血清中的表达意义,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及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通过ELISA法检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及正常晚期妊娠妇女血清中sEng及TNF-α的表达。结果:(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sEng水平明显高于正常晚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Eng的表达随疾病进展而升高,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2)TNF-α在正常晚孕妇女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轻度组,子痫前期重度组,子痫组血清中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四组间两两差异具统计学意义。(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血清中sEng和TNF-α的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91,P<0.01)。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中sEng和TNF-α表达升高,升高水平随疾病进展而加重;sEng和TNF-α表达呈正相关,可能TNF-α升高使sEng表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可溶性ENDOGLIN 肿瘤坏死因子tnf-α
下载PDF
基于HUVEC细胞表面ELAM-1表达的抗TNF-α抗体活性检测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坤 徐军 +3 位作者 谢灿 周冬梅 杨彬 孙文正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0-74,共5页
旨在建立抗TNF-α单克隆抗体生物学活性测定的方法。肿瘤坏死因子TNF-α能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表达黏附分子ELAM-1,通过抗TNF-α抗体中和TNF-α来抑制这种表达,从而建立该抗体的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建立抗... 旨在建立抗TNF-α单克隆抗体生物学活性测定的方法。肿瘤坏死因子TNF-α能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表达黏附分子ELAM-1,通过抗TNF-α抗体中和TNF-α来抑制这种表达,从而建立该抗体的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建立抗体活性检测方法,验证方法的特异性较好、回收率为92.1%-102.1%,方法重复12次,RSD为7.66%。在50%-150%的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该活性检测方法适于抗体体外活性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HUVEC细胞 ELAM-1 肿瘤坏死因子tnf-α
下载PDF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治疗口腔粘膜白斑对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徐红艳 焦惠民 +2 位作者 郭亚丽 李凤 许志鹏 《肿瘤药学》 CAS 2018年第3期400-402,410,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治疗口腔粘膜白斑的临床效果分析及对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口腔粘膜白斑患者11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的治疗方法,研究组患者应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进行治... 目的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治疗口腔粘膜白斑的临床效果分析及对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口腔粘膜白斑患者11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的治疗方法,研究组患者应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复发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不同时间段血清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能有效降低口腔粘膜白斑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P53腺病毒 口腔粘膜白斑 肿瘤坏死因子tnf-α
下载PDF
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早期对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剑芬 李学文 +5 位作者 王雄 吕吉元 王群 刘向东 赵太生 吴萍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0年第5期536-538,共3页
目的比较右心室心尖部(RVA)和右心室间隔部(RVS)不同部位起搏早期对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5例植入DDD型起搏器患者随机分为3组,RVA起搏组、RVS起搏组、对照组,对比观察3组患者植入起搏器前及术后3个月血浆TNF... 目的比较右心室心尖部(RVA)和右心室间隔部(RVS)不同部位起搏早期对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5例植入DDD型起搏器患者随机分为3组,RVA起搏组、RVS起搏组、对照组,对比观察3组患者植入起搏器前及术后3个月血浆TNF-α的变化。结果术前3组患者血浆TNF-α水平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一周3组患者血浆TNF-α水平两两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RVA起搏组与术前、术后一周比较TNF-α水平,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即RVA起搏组患者血浆TNF-α水平随时间增加而增加;RVS起搏组较术前、术后一周TNF-α水平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RVA起搏组较RVS起搏组TNF-α水平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右心室间隔部起搏较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更有利于双心室电激动的同步性,且对心功能的影响较小,右心室间隔部起搏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心室间隔部起搏 右心室心尖部起搏 肿瘤坏死因子tnf-α
下载PDF
免疫负调控因子IL-37在过敏性紫癜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齐海锋 谈小云 +4 位作者 余强 傅睿 郑卫民 黄玉辉 帅可鑫 《江西医药》 CAS 2021年第12期2116-2117,2128,共3页
目的探讨免疫负调控因子白细胞介素(IL)-37在过敏性紫癜(HSP)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江西省儿童医院肾内科的60例HSP患儿为研究组,6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检者血清IL-37、肿瘤坏死因子(... 目的探讨免疫负调控因子白细胞介素(IL)-37在过敏性紫癜(HSP)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江西省儿童医院肾内科的60例HSP患儿为研究组,6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检者血清IL-37、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26水平,分析IL-37与TNF-α、IL-26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急性期血清IL-37、TNF-α、IL-26水平高于病情缓解期与对照组,且病情缓解期血清IL-37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情缓解期TNF-α、IL-26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IL-37水平与TNF-α、IL-26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HSP患儿体内免疫负调控因子IL-37水平异常升高,IL-37可能参与HSP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白细胞介素-37 肿瘤坏死因子tnf-α 白细胞介素-26
下载PDF
TNF-α对大鼠下丘脑原代细胞不同神经递质受体的影响分析
12
作者 夏九成 龙廷 +1 位作者 卢汀 秦达念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486-3497,共12页
本研究利用PCR基因芯片,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分析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离体培养的大鼠下丘脑原代细胞不同神经递质受体的影响,以研究TNF-α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后叶加压素1A受体(Avpr1a)、γ-氨基丁酸受体1 (Gabrr1)... 本研究利用PCR基因芯片,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分析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离体培养的大鼠下丘脑原代细胞不同神经递质受体的影响,以研究TNF-α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后叶加压素1A受体(Avpr1a)、γ-氨基丁酸受体1 (Gabrr1)、离子型谷氨酸受体1 (Grin1)、5-羟色胺受体4 (Htr4)和转位蛋白(Tspo) 5个基因的表达有显著提高。另外肾上腺素能β2受体(Adrb2)、胆囊收缩素B受体(Cckbr)、毒蕈碱亚型胆碱能受体5 (Chrm5)、烟碱亚型胆碱能受体6 (Chrna6)、γ-氨基丁酸受体5,6 (Gabra5, Gabra6)、代谢型谷氨酸受体8 (Grm8)、5-羟色胺受体2c,3a (Htr2c, Htr3a)、生长抑素受体1 (Sstr1)和速激肽受体1(Tacr1) 11个基因的表达有明显下降。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对离子型谷氨酸受体1 (Grin1)和速激肽受体1(Tacr1)的影响,分别是提高了3.12和降低了2.76。由此可见,TNF-α可以通过特定的信号传导途径调节下丘脑细胞中多种神经递质受体的转录表达水平,以改变神经元细胞对相应递质分子的应答水平和兴奋性,从而影响下丘脑组织内多种内分泌激素的释放量,并最终影响大鼠的神经内分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基因芯片 肿瘤坏死因子tnf-α 下丘脑原代细胞 神经递质受体
原文传递
肠球菌溶血及非溶血菌株对小鼠巨噬细胞表达TNF-α的影响
13
作者 强华 郑晓辉 林建银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649-1653,共5页
【目的】探讨肠球菌溶血菌株及非溶血菌株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表达TNF-α的影响。【方法】用多粘菌素B抑制排除内毒素污染对实验的影响。肠球菌溶血菌株、非溶血菌株各11株,以菌/细胞比30:1感染RAW264.7细胞1 h,加入200μg/mL氨苄青... 【目的】探讨肠球菌溶血菌株及非溶血菌株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表达TNF-α的影响。【方法】用多粘菌素B抑制排除内毒素污染对实验的影响。肠球菌溶血菌株、非溶血菌株各11株,以菌/细胞比30:1感染RAW264.7细胞1 h,加入200μg/mL氨苄青霉素继续培养24 h,分别于感染后3、6、9、24 h,用ELISA方法检测不同观测点细胞培养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RT-PCR)比较肠球菌溶血、非溶血菌株感染6 h后TNF-αmRNA表达的差异。【结果】未感染的RAW264.7细胞培养液中检测不到TNF-α。肠球菌溶血株感染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各观测点的TNF-α的平均含量(pg/mL)均比非溶血株性组高。经t检验,P<0.01,差别有显著性。RT-PCR法检测其mRNA的表达也有相同结果:TNF-αmRNA在肠球菌溶血株感染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比非溶血株感染的细胞高,经t检验,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肠球菌溶血株比非溶血株更能促进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产生TNF-α炎症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球菌属 溶血素 肿瘤坏死因子tnf-α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骨髓肿瘤坏死因子及受体水平研究
14
作者 沈丹 童向民 +1 位作者 宋菊贞 金洁 《浙江预防医学》 2006年第11期75-75,77,共2页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tnf-α 急性白血病 受体水平 StnfR-1 骨髓 恶性肿瘤 细胞因子 造血干细胞
下载PDF
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45
15
作者 周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5717-5718,共2页
目的评价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RA患者随机分为单纯甲氨蝶呤治疗组(SMTT组)40例,口服甲氨蝶呤10~15 mg 1次/w;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组(MTPLFT组)40例,口服甲氨蝶呤10~15 mg... 目的评价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RA患者随机分为单纯甲氨蝶呤治疗组(SMTT组)40例,口服甲氨蝶呤10~15 mg 1次/w;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组(MTPLFT组)40例,口服甲氨蝶呤10~15 mg1次/w,来氟米特20 mg 1次/d,持续给药3 d后改为50 mg 1次/d;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临床症状即晨僵、握力、关节压痛数、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数、关节肿胀指数及血清学检测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晨僵、握力、关节肿胀数和关节疼痛数均有明显改善(P<0.01),ESR、CRP、IL-1β、IL-6和TNF-α均明显降低(P<0.01),且MTPLFT组均优于SMTT组(P<0.01)。结论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通过降低ESR、CRP、IL-1β、IL-6和TNF-α明显改善RA患者的临床症状,是一种有效的联合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来氟米特 类风湿关节炎 血细胞沉降率(ESR) C反应蛋白(CRP) 白细胞介素(IL)-1β IL-6 肿瘤坏死因子(tnf)-α
下载PDF
神经内分泌拮抗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几个热点问题 被引量:42
16
作者 田颖 祝善俊 王江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85-488,共4页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肿瘤坏死因子(tnf-α) 热点问题 拮抗治疗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 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 醛固酮(ALD) 内皮素(ET) 神经内分泌系统 心室重塑 去甲肾上腺素 心力衰竭患者 心肌损伤 体外实验 发生发展 循环水平 恶性循环
原文传递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血清白细胞介素-6、心肌肌钙蛋白Ⅰ、超敏C反应蛋白与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9
17
作者 贺旭东 孙明辉 +2 位作者 王志超 郭鹏 李振国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26-1328,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心肌肌钙蛋白(cTn)Ⅰ及白细胞介素(IL)-6水平的变化及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AMI患者109例为观察组,正常健康者10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IL-6、cTnⅠ、hs-...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心肌肌钙蛋白(cTn)Ⅰ及白细胞介素(IL)-6水平的变化及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AMI患者109例为观察组,正常健康者10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IL-6、cTnⅠ、hs-CRP与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cTnⅠ、hs-CRP、TNF-α及IL-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心功能Ⅲ级患者cTnⅠ、hs-CRP、TNF-α及IL-6均明显高于Ⅰ级和Ⅱ级患者P<0.05);Ⅱ级患者cTnⅠ、hs-CRP、TNF-α及IL-6均明显高于Ⅰ级(P<0.05);AMI患者血清cTnⅠ与hs-CRP和IL-6呈正相关(r=0.521、0.622,P<0.05);hs-CRP和IL-6呈正相关(r=0.406,P<0.05),TNF-α与cTnⅠ、hs-CRP及IL-6无相关性(P>0.05)。结论 AMI患者血清IL-6、cTnⅠ、hs-CRP与TNF-α水平明显增高,且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在病情评估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白细胞介素(IL)-6 心肌肌钙蛋白(cTn)Ⅰ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肿瘤坏死因子(tnf)-α
下载PDF
APACHE评分联合TNF-α、IL-10、IL-1β水平测定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结局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34
18
作者 冯旭 丁锋 郭宏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630-1633,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0、IL-1β水平,并分析其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APACHE)评分联合检测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重症监护室(ICU)治疗的112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0、IL-1β水平,并分析其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APACHE)评分联合检测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重症监护室(ICU)治疗的112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从治疗起随访1个月,记录患者在此期间生存情况,根据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n=68)与死亡组(n=44),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手术情况、APACHE评分、TNF-α、IL-10、IL-1β水平;记录入住ICU后第1、4、8天APACHE评分、TNF-α、IL-10、IL-1β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APACHE评分、TNF-α、IL-10、IL-1β与重症肺炎患者临床症状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短期死亡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比较APACHE评分、TNF-α、IL-10、IL-1β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评估价值。结果死亡组APACHEⅡ评分、TNF-α、IL-10、IL-1β、住ICU时间、机械通气、体内留置导管次数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两组年龄、性别、病程、体重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冠心病病史、呼吸频率(RR)、氧合指数(OI)、血尿素氮(BUN)、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体温(T)、收缩压、舒张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死亡组各时间段APACHEⅡ评分、TNF-α、IL-10、IL-1β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随着住院时间延长,存活组APACHEⅡ评分、TNF-α、IL-10、IL-1β逐渐下降,死亡组APACHEⅡ评分、TNF-α、IL-10、IL-1β逐渐上升;APACHEⅡ评分、TNF-α、IL-10、IL-1β水平增高与老年重症肺炎临床特征呈显著相关关系(均P<0.05),且为患者死亡独立危险因素(P<0.05);APACHE评分、TNF-α、IL-10、IL-1β联合检测对预测重症肺炎患者死亡敏感性高于单独检测(均P<0.05)。结论APACHE评分、TNF-α、IL-10、IL-1β与老年重症肺炎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可作为评估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APACHE) 肿瘤坏死因子(tnf)-α 白细胞介素(IL)-10 IL-1Β 重症肺炎
下载PDF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含量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7
19
作者 尤勇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80-681,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含量变化及对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126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按照慢性支气管炎的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症组和轻症组,观察两组急性发作期和缓解...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含量变化及对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126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按照慢性支气管炎的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症组和轻症组,观察两组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的血清TNF-α、IL-6的含量变化及治疗后肺功能和肺啰音的改善情况。结果重症组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血清TNF-α、IL-6的含量显著高于轻症组(P<0.05);重症组经治疗后肺功能及肺啰音的改善情况显著差于轻症组(P<0.05)。结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血清TNF-α、IL-6含量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显著相关性,且可作为预后的早期判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支气管炎 肿瘤坏死因子(tnf)-α 白细胞介素(IL)-6 预后
下载PDF
加味麻杏石甘汤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效果及对肺功能和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6
20
作者 景璇 郭洁 +2 位作者 张嘉 王石红 赵翠芬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2-133,共2页
目的探讨加味麻杏石甘汤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肺功能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8表达的影响。方法 130例老年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穴位贴敷治疗,... 目的探讨加味麻杏石甘汤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肺功能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8表达的影响。方法 130例老年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穴位贴敷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2 w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肺功能及血清IL-8和TNF-α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7.78%)(χ~2=4.406,P=0.036)。两组肺功能均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好转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两组血清TNF-α、IL-8炎性因子水平表达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麻杏石甘汤配合穴位贴敷治疗AECOPD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肺功能,降低血清TNF-α、IL-8炎性因子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加味麻杏石甘汤 穴位贴敷 肺功能 肿瘤坏死因子(tnf)-α 白细胞介素(IL)-8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