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响股骨头坏死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31
1
作者 郑超 郑秋坚 +3 位作者 王义生 廖俊星 马元琛 郑晓青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2178-2181,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股骨头坏死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对股骨头坏死患者42例57髋行髓芯减压加植骨治疗,其中FicatⅠ期10髋,Ⅱ期29髋,Ⅲ期18髋。对影响股骨头坏死进展的可能因素:年龄、性别、病因、坏死体积、坏死部位进行Cox回归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股骨头坏死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对股骨头坏死患者42例57髋行髓芯减压加植骨治疗,其中FicatⅠ期10髋,Ⅱ期29髋,Ⅲ期18髋。对影响股骨头坏死进展的可能因素:年龄、性别、病因、坏死体积、坏死部位进行Cox回归分析,得出影响股骨头进展的影响因素。比较未进展者与进展者坏死体积及坏死部位进展率。绘制坏死体积预测股骨头坏死进展的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取坏死体积约登指数最大时点,作为预测股骨头发生进展的最佳临界点。结果平均随访(32.82±10.82)个月,股骨头进展结果的Cox回归分析表明,坏死体积和坏死部位是影响因素。未进展者的坏死体积明显小于进展者,两者的坏死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坏死部位位于外上象限时进展率明显增大(P<0.05)。坏死体积比例预测股骨头坏死进展的最佳临界点为20.15%,大于20.15%时,其预测股骨头坏死进展的敏感度为81.0%,特异度为80.6%,约登指数为0.616。结论股骨头坏死早期治疗预后较好;坏死体积和部位对治疗的进展有影响。坏死体积越大,且坏死部位位于负重区,进展率越高,预后越差。坏死体积比例预测股骨头坏死进展的最佳临界点为2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股骨头 死体 死部位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辐照兔肌肉组织后B超灰度值与坏死体积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夏智勇 熊正爱 +2 位作者 张潇潇 李发琦 王智彪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6年第4期200-203,共4页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辐照兔腿部肌肉后,其坏死体积与B超灰度值变化的关系。方法将05只新西兰大白兔按辐照时间分为0 s1、8 s3、0 s、40 s、50 s6、0 s7、0 s8、0 s、90 s1、00 s共10个组;治疗参数为功率140 W、频率0.8 MHz、焦距126...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辐照兔腿部肌肉后,其坏死体积与B超灰度值变化的关系。方法将05只新西兰大白兔按辐照时间分为0 s1、8 s3、0 s、40 s、50 s6、0 s7、0 s8、0 s、90 s1、00 s共10个组;治疗参数为功率140 W、频率0.8 MHz、焦距126 mm、治疗头直径150 mm;监测辐照过程中B超灰度值变化,治疗24 h后解剖兔腿部肌肉,观察其坏死情况。结果随着辐照时间的延长,B超灰度值逐渐增加,坏死体积也逐渐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坏死体积与灰度值呈正相关,r为0.982;当灰度值达到54.25±3.60时,坏死体积达(3.01±0.5)ml,此后随着B超灰度值的增加,坏死体积变化不明显(P>0.05),且灰度值达73.08以上时会出现HIFU辐照过量,甚至碳化现象。结论进行HIFU治疗时,B超灰度值与组织坏死体积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当灰度达到一定值时,组织坏死体积会达到饱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 灰度值 死体 相关性
下载PDF
连续高强度聚焦超声与脉冲高强度聚焦超声的生物学效应对比 被引量:6
3
作者 杨含 白晋 +2 位作者 刁庆春 龚晓波 李发琪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3年第2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相同辐照剂量的连续高强度聚焦超声(CHIFU)与脉冲高强度聚焦超声(PHIFU)辐照离体牛肝组织的生物学效应差异,以及占空比对PHIFU生物学效应影响。方法选取12块新鲜离体牛肝组织,采用定点点打方式辐照,设置辐照功率为300W,辐照深度... 目的探讨相同辐照剂量的连续高强度聚焦超声(CHIFU)与脉冲高强度聚焦超声(PHIFU)辐照离体牛肝组织的生物学效应差异,以及占空比对PHIFU生物学效应影响。方法选取12块新鲜离体牛肝组织,采用定点点打方式辐照,设置辐照功率为300W,辐照深度为20mm,脉冲组(PHIFU组)按占空比分为1~5组,占空比及相应辐照时间分别为5%、120s,10%、60s,20%、30s,50%、12s和75%、8s;对照组(CHIFU组)辐照时间设为6s。辐照过程中通过MRI监测各辐照焦点温度,辐照后切开牛肝组织、观察靶区形态,测算坏死体积。结果辐照过程中对照组、脉冲3~5组最高温度分别为(95.60±11.50)℃、(89.60±12.60)℃、(89.90±12.10)℃和(94.10±9.70)℃,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靶区组织为灰白色凝固性坏死;脉冲1、2组最高温度分别为(53.30±3.90)℃和(56.70±4.10)℃(P>0.05),靶区组织呈空洞状损伤。结论 CHIFU与高占空比PHIFU易形成热效应、造成靶区组织凝固性坏死,低占空比PHIFU主要通过非热效应造成靶区组织空洞状损伤,PHIFU辐照中占空比的大小对组织坏死体积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 靶区温度 死体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创伤性颅脑损伤小鼠炎性反应和T细胞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周龙 刘美霞 +3 位作者 邓民强 田仁富 潘轲 易伟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4期508-510,共3页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创伤性颅脑损伤(TBI)炎性反应及T细胞亚群分布的影响。方法将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三组,其中假手术组10只,TBI组10只及TBI+EPO组10只,比较三组小鼠的脑组织含水量、坏死体积、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创伤性颅脑损伤(TBI)炎性反应及T细胞亚群分布的影响。方法将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三组,其中假手术组10只,TBI组10只及TBI+EPO组10只,比较三组小鼠的脑组织含水量、坏死体积、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及IL-10水平及淋巴细胞亚群情况。结果小鼠的脑组织含水量、坏死体积、TNF-α、IL-1β水平随TBI组→TBI+EPO组→Sham组之序递减(P<0.05),IL-10水平及CD4^+、CD4^+/CD8^+呈TBI组→TBI+EPO组→Sham组之序递升(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PO能够减轻TBI小鼠的脑损伤,抑制炎症反应,改善T细胞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 创伤性脑损伤 炎症因子 淋巴细胞亚群 脑组织含水量 死体
原文传递
增强CT坏死体积和衰减值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景 赵伟 +1 位作者 任千里 张新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1年第12期1584-1588,共5页
目的探讨增强CT(CECT)坏死体积和衰减值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1年5月准北市人民医院确诊ANP患者126例,随访6个月根据临床预后分为不良组88例(包括器官衰竭、感染性胰腺坏死、胃... 目的探讨增强CT(CECT)坏死体积和衰减值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1年5月准北市人民医院确诊ANP患者126例,随访6个月根据临床预后分为不良组88例(包括器官衰竭、感染性胰腺坏死、胃肠道瘘/腹腔内出血和死亡)和良好组38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发病原因、发病时间、胰腺炎病史、ASA评分、APACHEⅡ评分,CECT检测坏死体积、平均衰减值和改良CT严重指数(mCTSI),48 h内检测CRP和尿素氮水平。结果与良好组相比,不良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坏死体积、平均衰减值和mCTSI评分、CRP和尿素氮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坏死体积和平均衰减值是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坏死体积联合平均衰减值预测不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95,显著高于坏死体积的0.802和平均衰减值的0.779(P<0.05)。结论CECT检测坏死体积和衰减值对早期评估ANP患者的不良预后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死性胰腺炎 预后 增强CT 死体 衰减值
下载PDF
Balthazar CT分级及CECT坏死体积衰减值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高明生 奉镭 姚勇 《河北医学》 CAS 2022年第12期2067-2072,共6页
目的:分析Balthazar CT分级及增强CT(CECT)坏死体积、衰减值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92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根据随访6个月的临床预后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收集两组患... 目的:分析Balthazar CT分级及增强CT(CECT)坏死体积、衰减值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92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根据随访6个月的临床预后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收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两组Balthazar CT、CECT坏死体积、衰减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Balthazar CT分级、CECT坏死体积、衰减值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随访6个月,92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预后不良64例,预后良好28例。两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发病时间、病因、合并症、淀粉酶(AMS)、白蛋白(AL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APACHEⅡ评分、C反应蛋白(CRP)、尿素氮、Balthazar CT、坏死体积、平均衰减值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logistics分析显示,Balthazar CT分级、坏死体积、平均衰减值是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Balthazar CT分级、坏死体积、平均衰减值预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5、0.624、0.764、0.861。结论:急性坏死性胰腺炎预后不良患者Balthazar CT分级、坏死体积、平均衰减值均明显较高,其也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能够协助临床预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预后,联合检测应用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死性胰腺炎 Balthazar CT分级 增强CT 死体 衰减值 预后
下载PDF
骨髓心减压联合植骨及补阳还五汤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孟卫军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第5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骨髓心减压联合植骨及补阳还五汤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3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均行髓心减压联合植骨及补阳还五汤治疗,结合患者病情发展及预后情况对影响股骨头坏死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同时总结不利于预... 目的:探讨骨髓心减压联合植骨及补阳还五汤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3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均行髓心减压联合植骨及补阳还五汤治疗,结合患者病情发展及预后情况对影响股骨头坏死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同时总结不利于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随访调查12个月,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股骨头坏死程度及病变部位是影响临床治疗效果的主要危险因素;63例患者中共计70髋,其中32髋发生进展性病变,将进展与未进展患者进行多因素分析,股骨头坏死体积大小及外上象限病变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头坏死体积的大小及具体坏死部位是影响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同时患者个体差异明显,坏死体积大或在外上象限发生病变,则患者的预后较差,因此早期进行有效的治疗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 髓心减压植骨术 预后 危险因素 死体 死部位 补阳还五汤
下载PDF
基于三维CT诊断分析系统的股骨头坏死分型及坏死塌陷预测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储小建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16期90-91,共2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采取三维诊断分析系统在股骨头坏死分型及坏死塌陷的作用及预测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9月在我院治疗且确诊为ARCOⅡ-Ⅲ期股骨头坏死患者30例(46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双髋三维CT扫描,获得的相关数据,提取... 目的:探讨和分析采取三维诊断分析系统在股骨头坏死分型及坏死塌陷的作用及预测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9月在我院治疗且确诊为ARCOⅡ-Ⅲ期股骨头坏死患者30例(46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双髋三维CT扫描,获得的相关数据,提取坏死股骨头立体形状,对未塌陷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分析和对比真实股骨头及坏死体积与软件重建股骨头之间的差异性,另对行人工全髋置换术前行 CT三维扫描,保留术中取出的坏骨头,测定其体积,并与计算机获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软件重建三维股骨头模型基本与大体股骨头坏死部位位置相吻合;随访显示,46髋中42髋塌陷,42髋采取软件测量获得的股骨头体积、股骨头坏死病灶体积及其二者比与实体测量获得三组数据对比差异并不明显,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显示股骨头塌陷与股骨头坏死体积比有紧密关系(P<0.05)。结论通过采取三维CT诊断分析系统对股骨头坏死部位进行三维重建,获得模型有助于医师准确分析坏死病灶体积,这对提升股骨头塌陷的预测准确性,预先采取相关保健措施进行预防,降低塌陷率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三维扫描 股骨头 死体 塌陷 预测
下载PDF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仑伐替尼治疗对晚期肝癌患者肿瘤坏死体积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冯锦荣 何沙 +2 位作者 陈鹏贻 马晓庆 吴宗权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2期43-46,共4页
研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仑伐替尼治疗对晚期肝癌患者肿瘤坏死体积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20年1月-2022年10月收入的50例晚期肝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25例。对照组单纯给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观察组给... 研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仑伐替尼治疗对晚期肝癌患者肿瘤坏死体积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20年1月-2022年10月收入的50例晚期肝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25例。对照组单纯给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观察组给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口服仑伐替尼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肿瘤坏死体积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肿瘤控制率76.00%,高于对照组40.00%(P<0.05);治疗后观察组甲胎蛋白、尿素氮、肌酐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足皮肤高反应和腹泻发生率均为16.00%,均高于对照组0(P<0.05),观察组疲劳发生率24.00%,高于对照组4.00%(P<0.05),两组头痛和严重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 结论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仑伐替尼治疗晚期肝癌肿瘤控制率高,能增加肿瘤坏死体积,且治疗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肝癌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仑伐替尼 死体 并发症
下载PDF
成人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塌陷预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田再杰 陈欣志 +1 位作者 乔国勇 扈文海 《中国康复》 2010年第6期441-443,共3页
目的:通过临床实验探讨股骨头坏死(ONFH)病灶大小、部位与股骨头塌陷的关系。方法:将12例(15髋)患者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取出的股骨头进行医学标本制作,并测量股骨头的坏死体积及坏死体积占整个股骨头体积的百分比(简称坏死体积比)和坏... 目的:通过临床实验探讨股骨头坏死(ONFH)病灶大小、部位与股骨头塌陷的关系。方法:将12例(15髋)患者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取出的股骨头进行医学标本制作,并测量股骨头的坏死体积及坏死体积占整个股骨头体积的百分比(简称坏死体积比)和坏死表面积及坏死表面积占整个股骨头表面积的百分比(简称坏死表面积比)的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股骨头劈开后测量整个股骨头的平均体积为50.0 cm3(35.6~59.4cm3)。坏死区域的平均体积21.6 cm3(12.0~29.8 cm3);坏死体积比平均值43.5%(26.6%~64.3%),其中坏死体积比>40%有9髋,30%~40%4髋,<30%2髋。坏死表面积25~35 cm2有8例,36~45 cm26例;坏死表面积比>50%13例。结论:坏死病灶体积>30%时,ONFH的塌陷率高达87%;<30%时坏死病灶的位置对病情进展起关键作用。坏死表面积>25 cm2,坏死表面积比>50%时,ONFH的塌陷份额>87%。提示坏死病灶的大小与股骨头塌陷的危险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 塌陷 死体 死表面
下载PDF
成人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股骨头塌陷的预测 被引量:1
11
作者 田再杰 扈文海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2期10219-10222,共4页
背景:股骨头坏死塌陷就意味着软骨下骨板的力学性能失效,最终会导致受累的髋关节功能障碍。目的:测量真实坏死股骨头的坏死体积及坏死体积占整个股骨头体积的百分比,分析股骨头坏死病灶大小和部位与股骨头塌陷的关系。设计、时间及地点... 背景:股骨头坏死塌陷就意味着软骨下骨板的力学性能失效,最终会导致受累的髋关节功能障碍。目的:测量真实坏死股骨头的坏死体积及坏死体积占整个股骨头体积的百分比,分析股骨头坏死病灶大小和部位与股骨头塌陷的关系。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观察,于2006-10/2007-10在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解剖教研室完成。对象:选择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12例15髋,男9例,女3例,年龄41~59岁。方法:将坏死股骨头用1mm厚手动钢锯冠状位均匀劈成10等份,将锯开的股骨头放入标有刻度的量杯中,加入生理盐水测量股骨头体积;在每层断面上仔细辨认股骨头坏死反应性增生的硬化带,其内测缘即为股骨头坏死的边界,用尖嘴咬骨钳咬除股骨头坏死部分,然后将去除坏死后的股骨头放入量杯中,加入生理盐水测量股骨头坏死体积。主要观察指标:①股骨头坏死体积及坏死体积比测量结果。②坏死体积比例与坏死股骨头数目关系。结果:股骨头劈开后测量整个股骨头的平均体积为50.0cm3,股骨头坏死区域的平均体积为21.6cm3,股骨头坏死区域的体积与整个股骨头的体积比平均值为43.5%。股骨头坏死体积比在40%以上的有9髋,30%~40%有4髋,30%以下的有2髋。结论:坏死病灶的大小与股骨头塌陷的危险性密切相关,当坏死病灶体积大于30%时,股骨头坏死的塌陷率高达87%,具有高风险塌陷;小于30%时,坏死病灶的位置对病情进展起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 塌陷 死体
下载PDF
感染坏死性胰腺炎胰腺外坏死区域和体积与死亡风险的关联分析
12
作者 黄东亚 李强 +5 位作者 苗毅 蒋奎荣 陆子鹏 吴峻立 高文涛 肖斌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4-570,共7页
目的探讨感染坏死性胰腺炎(INP)胰腺外坏死区域(ENA)和体积(ENV)与死亡风险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20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胰腺中心收治的150例INP病人的临床资料,按是否死亡分为存活组(136例)与死亡组(14例)... 目的探讨感染坏死性胰腺炎(INP)胰腺外坏死区域(ENA)和体积(ENV)与死亡风险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20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胰腺中心收治的150例INP病人的临床资料,按是否死亡分为存活组(136例)与死亡组(14例)。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广义线性模型(GLM)和广义加性模型(GAM)来探讨ENA和ENV与死亡风险之间的线性和非线性关系,通过两分段回归模型来计算饱和效应。结果病死率为9.3%(14/150),病人平均年龄为(50.5±15.1)岁,其中64.7%(97/150)为男性。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胰腺实质坏死程度、ENV、持续衰竭器官≥2个、扩大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PCD)管径以及胰腺外坏死(EN)平均CT密度与死亡风险有关(P<0.1)。通过引进或剔除协变量对回归系数影响>10%或单因素分析中P<0.1的方法来筛选协变量。在对协变量进行充分调整后发现,ENA与死亡风险无关,ENV与死亡风险呈非线性关系。两分段回归模型显示ENV拐点为1250 mL。在拐点左侧,ENV每增加100 mL,病人死亡风险增加40%(OR=1.4,95%CI 1.0~2.0,P=0.042)。拐点右侧的效应大小无统计学意义(R=0.7,95%CI 0.4~1.1,P=0.120)。结论INP病人ENA与死亡风险无关,ENV与死亡风险之间呈非线性关系。当ENV<1250 mL时,死亡风险随ENV增大而升高,当ENV达到1250 mL时呈饱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感染死性 胰腺外死区域 胰腺外死体 死亡
原文传递
胰腺坏死体积预测坏死性胰腺炎患者出院后干预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廖茜 丁玲 +7 位作者 徐欣 余晨 熊慧芳 何文华 夏亮 曾献军 祝荫 吕农华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855-859,共5页
目的探讨坏死性胰腺炎胰腺坏死体积(PNV)与出院后干预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出院前1周接受了增强CT检查的坏死性胰腺炎(NP)患者资料,应用后处理工作站软件半自动计算PNV,采用... 目的探讨坏死性胰腺炎胰腺坏死体积(PNV)与出院后干预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出院前1周接受了增强CT检查的坏死性胰腺炎(NP)患者资料,应用后处理工作站软件半自动计算PNV,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出院后干预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对出院后干预的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共纳入108例NP患者,出院后有28例(25.9%)患者进行了干预治疗。所有患者的PNV中位数为437.0(223.8~957.8)cm^(3),与非干预组相比,干预组的PNV显著高于非干预组[中位数642.0(308.5~1547.3)cm^(3)比398.0(204.1~792.2)cm^(3),P=0.01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院时PNV≥620 cm^(3)和胰管中断是出院后干预的独立危险因素。出院后干预预测模型准确性高于CT严重指数评分(AUC0.855比0.755,P<0.05)。结论出院时PNV与出院后干预密切相关,新的预测模型用于预测出院后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死性胰腺炎 胰腺死体 干预
原文传递
胰腺外坏死体积定量分析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2
14
作者 迪丽努尔·玉山 杨春波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143-146,共4页
目的:探究胰腺外坏死体积与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情的相关性及对患者早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对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2例SAP患者进行分析,根据60 d的预后将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差异,分析胰腺外坏死... 目的:探究胰腺外坏死体积与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情的相关性及对患者早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对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2例SAP患者进行分析,根据60 d的预后将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差异,分析胰腺外坏死体积与患者病情的相关性及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ROC曲线分析胰腺外坏死体积对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SAP患者60 d病死率为39.22%(40/102);死亡组患者的年龄、WBC、RDW、血淀粉酶、CRP、Ranson评分、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评分、改良Marshall评分、CT严重指数(CTSI)及胰腺外坏死体积均高于生存组(P<0.05),血Ca^(2+)水平低于生存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高Ranson评分(OR=41.721)、高BISAP评分(OR=16.388)、高改良Marshall评分(OR=2.502)、高CTSI(OR=2.778)及高胰腺外坏死体积(OR=1.049)均为SAP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示胰腺外坏死体积预测SAP患者预后的AUC为0.890,均高于Ranson评分、BISAP评分、改良Marshall评分及CTSI(P<0.05);且胰腺外坏死体积与Ranson评分、BISAP评分及改良Marshall评分均呈正相关(r_(s)=0.843、0.895、0.891;P<0.05)。结论:胰腺外坏死体积与SAP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对患者的预后进行有效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外死体 重症急性胰腺炎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对晚期肝癌患者肿瘤坏死体积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况圣佳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2年第5期10-13,共4页
目的:探究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对晚期肝癌患者肿瘤坏死体积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2月-2021年1月收治的70例晚期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分为介入组(35例)与注射组(35例)。介入组采用... 目的:探究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对晚期肝癌患者肿瘤坏死体积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2月-2021年1月收治的70例晚期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分为介入组(35例)与注射组(35例)。介入组采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方法,注射组采用常规静脉注射化疗治疗方法。比较两组的肿瘤坏死体积、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bFGF、VEGF、肌酐、尿素氮、甲胎蛋白水平。结果:介入组肿瘤坏死体积大于注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注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bFGF、VEGF、肌酐、尿素氮、甲胎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FGF、VEGF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FGF、VEG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介入组血清肌酐、尿素氮、甲胎蛋白水平均低于注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晚期肝癌患者应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肿瘤坏死体积增加,并发症减少,效果较好,具有推广和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晚期肝癌 肿瘤死体 并发症
下载PDF
CT评估胰周坏死与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颜艳艳 陶超 林凌霄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第10期96-97,共2页
目的探讨CT评估胰周坏死与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78例胰周坏死型AP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通过双变量相关(Spearman)分析胰周坏死体积与AP患者改良CT严重指数评分(MCTSI)、... 目的探讨CT评估胰周坏死与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78例胰周坏死型AP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通过双变量相关(Spearman)分析胰周坏死体积与AP患者改良CT严重指数评分(MCTSI)、坏死组织继发感染、持续性器官功能障碍、死亡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胰周坏死体积对预测重症AP和死亡的效能。结果CT评估胰周坏死体积与MCTSI评分(r=0.413,P<0.001)、坏死组织继发感染(r=0.337,P=0.003)、持续性器官功能障碍(r=0.384,P=0.001)、死亡(r=0.387,P<0.001)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胰周坏死体积预测重症AP(持续性器官功能障碍)和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9(95%CI:0.647~0.890)和0.821(95%CI:0.668~0.974)。CT评估胰腺坏死体积预测重症AP(持续性器官功能障碍)的最佳截断值为172mL,敏感度为70.6%、特异度为70.5%;预测死亡的最佳截断值为200mL,敏感度为72.7%,特异度为80.6%。结论CT评估胰周坏死体积与胰周坏死型AP严重程度和预后相关,有助于指导临床筛查危重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死性胰腺炎 胰周 CT 胰周死体
下载PDF
胰周坏死体积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
17
作者 刘笑 俞杭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86-1190,共5页
目的评价胰周坏死体积(PNV)是否为预测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有用指标,同时比较PNV与现有临床评分系统及48 h-CRP对急性胰腺患者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 目的评价胰周坏死体积(PNV)是否为预测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有用指标,同时比较PNV与现有临床评分系统及48 h-CRP对急性胰腺患者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Philips-IntelliSpace工作站手动测量PNV,计算各评分系统[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改良Marshall、Ranson、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Balthazar、计算机断层扫描严重度指数(CTSI)评分]的得分。采用ROC曲线比较PVN与不同评分系统及48 h-CRP预测预后参数[器官功能不全、多脏器功能衰竭(MOF)、住院时间、入住ICU,以及住院期间的并发症、感染坏死、需要手术或介入干预情况]的效能。结果共纳入1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PNV手动测量值为20.0~1517.5(539.5±413.4)cm3。PNV与住院时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62,P<0.05)。PVN预测感染、并发症、MOF、入住ICU、器官功能不全的AUC值(95%CI)分别为0.73(0.60~0.85)、0.72(0.57~0.88)、0.86(0.76~0.97)、0.90(0.82~0.98)、0.88(0.80~0.97),灵敏度分别为0.72、0.67、0.67、0.63、0.81,特异度分别为0.99、0.98、0.75、0.81、0.9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与各评分系统及48 h-CRP相比,PNV是预测上述急性胰腺炎预后指标的最佳参数。结论PNV可能成为预测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有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胰周死体 预后 临床评分系统
下载PDF
晚期肝癌经介入化疗栓塞术的应用效果分析
18
作者 徐军 张利新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年第3期184-185,共2页
目的:探讨晚期肝癌经介入化疗栓塞术的应用效果。方法:2003年2月至2015年10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晚期肝癌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静脉注射化疗治疗,给予治疗组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 目的:探讨晚期肝癌经介入化疗栓塞术的应用效果。方法:2003年2月至2015年10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晚期肝癌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静脉注射化疗治疗,给予治疗组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两组的治疗观察周期为3个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肿瘤坏死体积为(54.87±7.44)cm^3,对照组为(22.45±6.45)cm^3,治疗组的肿瘤坏死体积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的疼痛、肝破裂出血、心率加快、面部潮红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晚期肝癌经介入化疗栓塞术的应用能促使肿瘤坏死,并发症比较少,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肝癌 介入化疗栓塞术 并发症 肿瘤死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