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冶-九江地区Fe,Cu(Au)和Au(Cu)矿床夕卡岩矿物里的熔融包裹体特征 被引量:15
1
作者 赵斌 赵劲松 +2 位作者 张重泽 李兆麟 彭卓伦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50-561,共12页
在大冶-九江沿长江分布的Fe,Cu(Au)和Au(Cu)矿床的夕卡岩矿物中,除含气-液包裹体外,还含大量熔融包裹体和流体-熔融包裹体.熔融包裹体形态多样,它们主要由不同相比例的晶质硅酸盐(CSi)、铁质(Fe)、非晶质硅酸盐(ASi)及气体(... 在大冶-九江沿长江分布的Fe,Cu(Au)和Au(Cu)矿床的夕卡岩矿物中,除含气-液包裹体外,还含大量熔融包裹体和流体-熔融包裹体.熔融包裹体形态多样,它们主要由不同相比例的晶质硅酸盐(CSi)、铁质(Fe)、非晶质硅酸盐(ASi)及气体(V)多相组成.其中有的含有几个结晶硅酸盐相.所研究的熔融包裹体大小一般为(10~46)μm×(6~15)μm.流体-熔融包裹体与熔融包裹体的区别是在前者中出现液体(L)相,均一温度较低.在所获得的48个温度数据中,夕卡岩石榴石和辉石中熔融包裹体有39个均一温度数据,流体-熔融包裹体有两个数据,其余属流体包裹体所有.石榴石和辉石中的熔融包裹体具有890~1115℃均一温度,流体-熔融包裹体具有745~750℃均一温度,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介于580~675℃之间.39个熔融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平均值为1029.9℃.现有包裹体相态特征及其均一温度表明,所研究的夕卡岩应为岩浆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冶-九江地区 Au(Cu)矿床 夕卡岩 熔融包裹体 岩浆成因 相态特征 -温度 Fe Cu(Au)矿床
原文传递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 and its significance for primary fluid inclusion in halite formed in Chaka salt lake,Qardam basin 被引量:15
2
作者 刘兴起 倪培 +1 位作者 董海良 王天刚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3-116,共4页
Halite precipitation with water and air temperature was observed in detail,and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 of fluid inclusions in halite formed in ancient and modem Chaka Salt Lake was studied.Halite precipitates mainl... Halite precipitation with water and air temperature was observed in detail,and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 of fluid inclusions in halite formed in ancient and modem Chaka Salt Lake was studied.Halite precipitates mainly in August every year and largely precipitates between 13 and 15pm at one day when water temperatures reach 20℃but can seldom reach 30℃.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of fluid inclusions in halite formed in Chaka Salt Lake range from 14℃to 38℃with an average of 23.7℃.The number of inclusions appears an obvious peak value at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between 18~25℃,which probably represent the water temperature in which halite mainly precipitates when water temperatures reach 20℃.Therefore,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of fluid inclusions in halite formed in Chaka Salt Lake can well reflect the water temp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陆盐湖 石盐流体包裹体 温度 指示意义 现代过程
下载PDF
蠡县斜坡北段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藏时期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建 任莹 +3 位作者 王丹蕾 丰勇 韩毅龙 杜梦钰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3-58,共6页
饶阳凹陷西部蠡县斜坡是在前古近纪古隆起上发育起来的继承性宽缓沉积斜坡,沙河街组储层发育烃类和盐水包裹体。通过储层流体包裹体的系统分析和均一温度一精细埋藏史投影,确定蠡县斜坡北段沙一下亚段油气成藏期次和时期,为分析成藏... 饶阳凹陷西部蠡县斜坡是在前古近纪古隆起上发育起来的继承性宽缓沉积斜坡,沙河街组储层发育烃类和盐水包裹体。通过储层流体包裹体的系统分析和均一温度一精细埋藏史投影,确定蠡县斜坡北段沙一下亚段油气成藏期次和时期,为分析成藏过程及油气分布规律、指导油气勘探提供了依据。蠡县斜坡北段沙一下亚段地质历史时期发生过2期油气充注:发黄绿色荧光的油包裹体均一温度在80~90℃之间,对应的成藏时间在7.5~5.5Ma之间;发蓝绿色荧光的油包裹体均一温度在105~115℃之间,成藏时间在2~0Ma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蠡县斜坡北段 沙-下亚段 流体包裹体 -温度 成藏时间
下载PDF
大别山晓天—磨子潭断裂带石英脉流体包裹体的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厚昌 吴堑虹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90-296,共7页
晓天—磨子潭断裂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盐度和捕俘压力研究结果表明:晓天—磨子潭断裂中石英脉中流体主要来自浅部,有多期次流体包裹体,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分为三个区间:140~180℃、190~240℃和270~340℃,反映了至少经历了三次... 晓天—磨子潭断裂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盐度和捕俘压力研究结果表明:晓天—磨子潭断裂中石英脉中流体主要来自浅部,有多期次流体包裹体,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分为三个区间:140~180℃、190~240℃和270~340℃,反映了至少经历了三次强烈的流体活动。流体包裹体的盐度<10%,捕获压力<1.350×108Pa。总体上越靠近晓天—磨子潭断裂,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和盐度越高,捕获压力越大,局部地区的差异,能从断裂对流体控制上得到合理的解释;另外,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盐度和捕获压力,在不同的显微构造,围岩性质、构造环境和时空范围中,发生不同的变化。一方面多次构造活动和热事件的驱动流体活动,另一方面流体的活动,降低了岩石脆—韧性变形的温压条件,促进了岩石的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山 流体包裹体 -温度 构造活动 晓天-磨子潭断裂带 盐度 捕俘压力
下载PDF
赣南西华山钨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5
作者 许泰 余岚 +6 位作者 许靖 王勇 朱秀兰 王玉凤 杨日丽 姬安召 齐生芝 《矿产与地质》 2015年第6期826-833,共8页
文章选取含矿石英脉石英中流体包裹体为研究对象,在详细岩相学观察的基础上,将西华山钨矿床流体包裹体分为NaCl-H2O包裹体(Ⅰ型)、NaCl-H2O-CO2包裹体(Ⅱ型)和纯液相CO2(Ⅲ型)包裹体三种类型,采用激光拉曼光谱测试技术对Ⅰ型和Ⅱ型流体... 文章选取含矿石英脉石英中流体包裹体为研究对象,在详细岩相学观察的基础上,将西华山钨矿床流体包裹体分为NaCl-H2O包裹体(Ⅰ型)、NaCl-H2O-CO2包裹体(Ⅱ型)和纯液相CO2(Ⅲ型)包裹体三种类型,采用激光拉曼光谱测试技术对Ⅰ型和Ⅱ型流体包裹体进行成分分析,对NaCl-H2O包裹体(Ⅰ型)利用流体包裹体组合(FIA)的方法进行重点研究。结果表明:西华山钨矿床成矿流体气相成分主要为CO2,存在少量的CH4和N2挥发分气体,成矿流体液相成分主要为H2O和CO2,部分CO2溶解于H2O;根据均一温度的特点将西华山钨矿床成矿流体分为四期,前三期为成矿期热液活动,形成原生包裹体;最后一期为成矿期后热液活动,形成次生包裹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矿床 流体包裹体 流体包裹体组合 -温度
下载PDF
单窗算法的大气参数估计方法 被引量:354
6
作者 覃志豪 LI Wenjuan +2 位作者 ZHANG Minghua Arnon Karnieli Pedro Berliner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03年第2期37-43,共7页
根据地表热辐射传导方程,提出了一个简单可行且精度较高的专门用于从TM6数据中演算地表温度的方法———单窗算法。这一算法把大气和地表状态对地表热传导的影响直接包括在演算公式中。该方法需要两个大气参数进行地表温度的演算,即大... 根据地表热辐射传导方程,提出了一个简单可行且精度较高的专门用于从TM6数据中演算地表温度的方法———单窗算法。这一算法把大气和地表状态对地表热传导的影响直接包括在演算公式中。该方法需要两个大气参数进行地表温度的演算,即大气平均作用温度和大气透射率。本文论述这两个大气参数的估计方法:根据大气水分含量或地表附近空气湿度来估计大气透射率;通过分析标准大气剖面资料,尤其是大气水分和气温随高程的变化规律,根据地表温度推算大气平均作用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温度 LANDSAT TM 单窗算法 大气平作用温度 大气透射率
下载PDF
均热过程中低碳钢奥氏体晶粒长大规律研究 被引量:34
7
作者 张志波 孙新军 +1 位作者 刘清友 项金钟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9-92,共4页
通过改变均热温度和保温时间,研究低碳钢的奥氏体平均晶粒尺寸与时间的关系,及奥氏体晶粒各尺寸范围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均热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试验钢奥氏体晶粒逐渐长大,并在1200℃以上加热,或是保温时间大于3h时出现... 通过改变均热温度和保温时间,研究低碳钢的奥氏体平均晶粒尺寸与时间的关系,及奥氏体晶粒各尺寸范围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均热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试验钢奥氏体晶粒逐渐长大,并在1200℃以上加热,或是保温时间大于3h时出现明显粗大晶粒;在试验基础上,模拟给出了考虑升温过程中晶粒长大尺寸时,试验钢的晶粒长大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保温时间 晶粒尺寸 晶粒长大
下载PDF
罗布泊盐湖更新世晚期沉积钙芒硝包裹体特征及古气候意义探讨 被引量:33
8
作者 刘成林 陈永志 +3 位作者 陈伟十 焦鹏程 王弭力 李树德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3-98,共6页
罗布泊盐湖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部,在中更新世晚期.晚更新世出现大量钙芒硝沉积。采用冷粘法制取罗布泊钙芒硝岩包裹体薄片,观察和测试钙芒硝等盐矿物包裹体特征与均一温度等,结果显示,样品单一液相包裹体均一温度以低温、中温和高温... 罗布泊盐湖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部,在中更新世晚期.晚更新世出现大量钙芒硝沉积。采用冷粘法制取罗布泊钙芒硝岩包裹体薄片,观察和测试钙芒硝等盐矿物包裹体特征与均一温度等,结果显示,样品单一液相包裹体均一温度以低温、中温和高温3个或2个区段的形式出现。低温区段,平均温度41.0-62.5℃;中温区段,平均温度68.7-88.0℃;高温区段,平均温度85.4-186.0℃。低温区段平均温度代表盐湖大部分古卤水温度,中温区段温度代表盐湖底部卤水温度;高温区段温度,可能因古湖水变浅,盐类矿物暴露地表被阳光暴晒加热,或盐矿物在制片过程中受力破裂等引起。研究确定罗布泊钙芒硝析出的古卤水温度多在40~75℃之问变化,部分超过75℃。据此推算,更新世晚期罗布泊夏季古气温平均多在20~35℃之间,最高可能达58℃左右,属于干热的气候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布泊 钙芒硝 包裹体-温度 古气候 更新世中晚期
下载PDF
600 MPa级低合金高强钢的组织调控与工艺优化 被引量:14
9
作者 康涛 陈斌 +3 位作者 赵征志 吴洪 龚红根 彭冲 《中国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5-50,共6页
为了开发并稳定600MPa级低合金高强钢的生产工艺参数,利用连续退火模拟机对试验钢进行了连续退火试验,并通过扫描电镜和拉伸试验机研究了均热温度和过时效温度对试验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均热温度的升高,试验钢的... 为了开发并稳定600MPa级低合金高强钢的生产工艺参数,利用连续退火模拟机对试验钢进行了连续退火试验,并通过扫描电镜和拉伸试验机研究了均热温度和过时效温度对试验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均热温度的升高,试验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逐渐减小,伸长率逐渐增大;随着过时效温度的升高,屈服强度逐渐增大,抗拉强度逐渐减小,伸长率则先增大后减小。试验钢在820℃均热、390℃过时效时,获得最优的力学性能,其中抗拉强度为627MPa,屈服强度为493 MPa,总伸长率超过20%。此外,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到钢中存在大量的纳米尺度析出物,这些析出物对试验钢强度的提升有较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合金钢 温度 过时效温度 组织性能 析出物
原文传递
连续退火均热温度和过时效温度对DP780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郭志凯 耿志宇 +1 位作者 杨玉厚 汪云辉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72-175,共4页
利用Gleeble 3500热模拟试验机和扫描电镜分析比较了连续退火过程中均热温度和过时效温度对C-Si-Mn系DP780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均热温度的增加最终组织中马氏体含量增加,但均热温度过高时过多的奥氏体生成,降低了双... 利用Gleeble 3500热模拟试验机和扫描电镜分析比较了连续退火过程中均热温度和过时效温度对C-Si-Mn系DP780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均热温度的增加最终组织中马氏体含量增加,但均热温度过高时过多的奥氏体生成,降低了双相钢中马氏体的碳含量,因此抗拉强度随均热温度增加,但780℃以上时抗拉强度则略有下降。过时效温度升高到320℃以上时,马氏体分解加剧,组织中析出更多碳化物,同时逐渐出现贝氏体,降低了试验钢的抗拉强度,改善了伸长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780钢 连续退火 温度 过时效温度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塔里木盆地东北部奥陶-志留系沉积成岩作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郑冰 承秋泉 高仁祥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5-92,共8页
塔里木盆地东北地区奥陶系为一套粉砂质泥岩和灰岩;志留系砂砾岩构成4个沉积旋回,为典型的复理石建造,含油气层位于旋回的底部,4个旋回均已倒转。成岩作用在埋深1 500 m已很显著,富含大气CO2水中沉淀亮晶方解石(Ⅰ),δ13c为 -4‰-6‰,δ... 塔里木盆地东北地区奥陶系为一套粉砂质泥岩和灰岩;志留系砂砾岩构成4个沉积旋回,为典型的复理石建造,含油气层位于旋回的底部,4个旋回均已倒转。成岩作用在埋深1 500 m已很显著,富含大气CO2水中沉淀亮晶方解石(Ⅰ),δ13c为 -4‰-6‰,δ180为-5‰--6‰。埋深2 400-2 600 m,硫酸盐还原带形成的碳酸盐(Ⅱ)δ13C为-7‰--10‰,δ18O为 -8‰--10‰,长石溶解形成第一次生孔隙带。埋深3 800-4 000 m,甲烷生成带脱羧作用产生的CH4形成波状消光白云石 (Ⅲ),δ13C为-1‰--16‰,而CO2直接形成的碳酸盐δ13C为20‰右右,δ18O均在-12‰--13‰,SiO2次生包体测温110- 120℃,形成第二次生孔隙带。埋深4 500-4 700 m为湿气生成带,形成的碳酸盐(Ⅳ)δ13C为-27‰--31‰,δ18O为-13‰- -14‰,包体测温130-140℃,含铁方解石大量溶解形成第三次生孔隙带。埋深达到5 000 m以上时产生大量干气(Ⅴ), δ13C为-18‰--20‰,δ18O为-1‰--14‰,与包体均一温度150-155℃相一致,形成第四次生孔隙带,孔隙度仅15%- 20%。海西运动期间褶皱地层可能倒转,抬升剥蚀可能达5 000 m左右,接着发生“退成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裹体-温度 次生孔隙带 同位素 世代 碳酸盐胶结物 奥陶-志留系 塔里木盆地东北部
下载PDF
X100管线钢中奥氏体晶粒长大规律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祝成波 申邦坡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0-72,共3页
通过改变均热温度(900~1200℃)和保温时间(0~4h),研究X100管线钢奥氏体晶粒长大规律。结果表明:奥氏体晶粒尺寸随加温温度升高和保温时间延长呈指数增加;保温温度在1050℃以上时出现奥氏体晶粒快速长大。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非线性回... 通过改变均热温度(900~1200℃)和保温时间(0~4h),研究X100管线钢奥氏体晶粒长大规律。结果表明:奥氏体晶粒尺寸随加温温度升高和保温时间延长呈指数增加;保温温度在1050℃以上时出现奥氏体晶粒快速长大。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非线性回归建立了实验钢奥氏体晶粒长大规律的数学模型,拟合度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保温时间 晶粒尺寸 晶粒长大
下载PDF
热镀锌工艺对1180 MPa级双相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余灿生 郑之旺 +3 位作者 常智渊 龚慧 刘庆春 张龙超 《中国冶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8-114,共7页
为了探索1180 MPa级热镀锌双相钢生产可行性,开展关键工艺对其组织性能影响的研究。利用连续退火模拟机研究了均热温度、缓冷温度及镀锌(均衡)温度等关键工艺参数对1180 MPa级热镀锌双相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缓冷温度和镀... 为了探索1180 MPa级热镀锌双相钢生产可行性,开展关键工艺对其组织性能影响的研究。利用连续退火模拟机研究了均热温度、缓冷温度及镀锌(均衡)温度等关键工艺参数对1180 MPa级热镀锌双相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缓冷温度和镀锌(均衡)温度分别为720℃和460℃时,随着均热温度的升高,试验钢中铁素体含量及尺寸减小、马氏体总量及自回火马氏体含量增加,试验钢屈服强度增大、抗拉强度先升高后趋于稳定;当均热温度和镀锌(均衡)温度分别为820℃和460℃时,随着缓冷温度升高,试验钢中铁素体含量降低、马氏体和自回火马氏体总量增加,导致其抗拉强度小幅增加,但断后伸长率保持稳定;当均热温度和缓冷温度分别为820℃和720℃时,随着镀锌(均衡)温度的升高,马氏体自回火程度增加,试验钢的屈服强度增加、抗拉强度略有下降,但断后伸长率变化不大。当均热温度、缓冷温度和镀锌均衡温度分别为820、720、460℃时,1180 MPa级热镀锌双相钢可获得最佳的力学性能,即屈服强度为887 MPa、抗拉强度为1212 MPa、断后伸长率为7.0%、屈强比为0.732,其微观组织为30%铁素体(平均晶粒尺寸为1.5μm)+35%马氏体+35%自回火马氏体(体积分数)。本研究可为1180 MPa级热镀锌双相钢的工业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80 MPa级热镀锌双相钢 温度 缓冷温度 镀锌温度 马氏体
原文传递
退火工艺对980 MPa级热镀锌双相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鹏飞 杨波 +1 位作者 陈宇 刘宏亮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22-125,共4页
利用奥钢联热模拟试验机模拟980 MPa级双相钢连续退火镀锌过程,利用拉伸试验机、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研究连续镀锌工艺中均热温度和快冷出口温度对双相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热镀锌退火后,980 MPa级双相钢的微观组织为... 利用奥钢联热模拟试验机模拟980 MPa级双相钢连续退火镀锌过程,利用拉伸试验机、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研究连续镀锌工艺中均热温度和快冷出口温度对双相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热镀锌退火后,980 MPa级双相钢的微观组织为铁素体+马氏体,组织中有Nb,Ti碳氮化物析出。随着均热温度的升高,马氏体体积分数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屈服强度和屈强比不断升高。快冷出口温度从340℃升高到430℃,马氏体发生回火分解,降低了试验钢的屈服强度,同时改善了伸长率。快冷出口温度为400℃时,强塑积达到最大值13.9 GPa·%。当均热温度为840℃,快冷出口温度为460~480℃时,可以获得抗拉强度在980 MPa级以上的双相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钢 热镀锌 温度 快冷出口温度 组织性能
原文传递
全子叶豆乳悬浮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石彦国 满春慧 《食品与机械》 CSCD 2003年第3期25-26,共2页
针对全子叶豆乳的悬浮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在全子叶豆乳的加工过程中 ,膳食纤维是影响豆乳稳定性的主要因素。采用高压均质两次 ( 2 .0× 10 7Pa ,4 .0× 10 6Pa)方法来提高产品的稳定性 ,主要从均质压力、均质次数。
关键词 全子叶豆乳 悬浮稳定性 膳食纤维 高压 质压力 质次数 温度
下载PDF
退火工艺对低成本980 MPa级冷轧双相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刘鹏飞 关琳 +2 位作者 刘建 陈宇 刘宏亮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2-127,共6页
利用Vatron奥钢联热模拟试验机模拟一种980 MPa级冷轧双相钢连续退火过程,采用拉伸试验机、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研究连续退火工艺中均热温度、缓冷温度、过时效温度和带速对双相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均热温度为820、840... 利用Vatron奥钢联热模拟试验机模拟一种980 MPa级冷轧双相钢连续退火过程,采用拉伸试验机、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研究连续退火工艺中均热温度、缓冷温度、过时效温度和带速对双相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均热温度为820、840和860℃时,随着均热温度的升高,组织中铁素体的比例不断下降,屈服强度不断提高。当均热温度提高到860℃时,组织中出现了一定量的贝氏体,抗拉强度达到了最低值1020 MPa;缓冷温度能够改变马氏体体积分数进而影响双相钢的性能;当过时效温度为250、270、290、310和330℃时,随着过时效温度的升高,马氏体发生软化的程度不断加剧,抗拉强度不断降低,断后伸长率不断升高,过时效温度升高到310℃以上时,马氏体分解加剧同时析出更多第二相,屈服强度先降低后升高。综合不同退火工艺下的冷轧双相钢的性能调控,最终确定均热温度840℃、缓冷温度680℃、过时效温度250℃和带速120 m/min为最佳的工艺参数,强塑积达到了最大值15.6 G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钢 温度 缓冷温度 过时效温度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均热温度对590MPa级热镀锌双相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邝春福 郑之旺 王礞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3-136,共4页
将C-Mn钢分别加热至760、800和850℃均热120 s后,快速冷却至460℃以模拟热镀锌工艺。退火后对试验钢进行预应变(2%)和烘烤处理(170℃×20 min)以测量其烘烤硬化(BH)值。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拉伸等技术,研究了均热温度... 将C-Mn钢分别加热至760、800和850℃均热120 s后,快速冷却至460℃以模拟热镀锌工艺。退火后对试验钢进行预应变(2%)和烘烤处理(170℃×20 min)以测量其烘烤硬化(BH)值。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拉伸等技术,研究了均热温度对590 MPa级热镀锌双相钢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和烘烤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60~850℃范围内退火时,试验钢中未观察到贝氏体组织,微观组织由铁素体和马氏体组成,抗拉强度均达到590 MPa以上。热镀锌双相钢在800℃退火时,具有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其屈服强度为295 MPa,抗拉强度为606 MPa,伸长率为32.1%,强塑积为19 450 MPa·%。随着均热温度提高,BH值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均热温度为800℃时,BH达最大值81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热镀锌双相钢 力学性能 烘烤硬化
原文传递
均热温度对抗震钢筋奥氏体化及铌固溶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叶亚平 曹建春 +3 位作者 高鹏 张永青 陈伟 阴树标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30-836,共7页
通过热处理试验结合物理化学相分析实验,对含铌与不含铌的2种试验钢在不同均热温度下的奥氏体晶粒长大情况及含铌钢中铌的固溶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均热温度低于1 200℃时,含铌钢奥氏体晶粒尺寸均小于无铌钢奥氏体晶粒尺寸;随着均热... 通过热处理试验结合物理化学相分析实验,对含铌与不含铌的2种试验钢在不同均热温度下的奥氏体晶粒长大情况及含铌钢中铌的固溶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均热温度低于1 200℃时,含铌钢奥氏体晶粒尺寸均小于无铌钢奥氏体晶粒尺寸;随着均热温度的升高,含铌钢奥氏体中固溶的Nb逐渐增多;均热温度升至1 200℃时,含铌钢奥氏体晶粒较无铌钢无明显细化。通过相分析试验研究实际Nb的固溶量与均热温度的关系,发现实际测量得到Nb未溶量随均热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对比Nb在奥氏体中的实际固溶与理论固溶的关系,寻找适合的含铌试验钢的理论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奥氏体晶粒尺寸 Nb的固溶 物理化学相分析
原文传递
L80-13Cr不锈钢套管热轧穿孔工艺研究及工模具改进 被引量:2
19
作者 高建学 《钢管》 CAS 2023年第3期42-46,共5页
针对L80-13Cr不锈钢热塑性差,穿孔时顶头消耗大,导板表面易黏钢,钢管内外折缺陷严重等问题,研究了穿孔工艺,改进了工模具。通过高温热模拟试验确定了L80-13Cr不锈钢管坯的最佳均热温度为1200℃;采用螺纹不锈钢顶头和高镍铬钢旧导板解决... 针对L80-13Cr不锈钢热塑性差,穿孔时顶头消耗大,导板表面易黏钢,钢管内外折缺陷严重等问题,研究了穿孔工艺,改进了工模具。通过高温热模拟试验确定了L80-13Cr不锈钢管坯的最佳均热温度为1200℃;采用螺纹不锈钢顶头和高镍铬钢旧导板解决了顶头轧制寿命低和导板表面黏钢问题;通过改进穿孔工艺参数,将咬入角由10°增加至12°,控制顶前压下率在4%~6%及椭圆度系数在1.05~1.10,显著提升了荒管表面质量,将荒管所轧成品一次合格率由20%以下提升至7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管 不锈钢 内折 顶头 温度 工艺参数
下载PDF
步进式加热炉内板坯温度场模拟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金明 倪红卫 +2 位作者 张华 孔勇江 郭满平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48-252,共5页
以某公司热轧带钢厂的三段步进式加热炉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三维数学模型,运用ANSYS软件分析板坯在炉内加热过程中的温度分布,并研究炉内均热段的温度和保温时间及氧化铁皮厚度对板坯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板坯加热后最高温度分布在... 以某公司热轧带钢厂的三段步进式加热炉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三维数学模型,运用ANSYS软件分析板坯在炉内加热过程中的温度分布,并研究炉内均热段的温度和保温时间及氧化铁皮厚度对板坯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板坯加热后最高温度分布在板坯端面角部,最低温度位于板坯中心部位,在设定的加热制度下,板坯经炉内加热后,其出炉温度、断面温差分别为1273.48、12.91℃,板坯温度分布比较均匀,满足轧制要求;随着均热温度的下降,板坯的出炉温度随之降低,而断面温差变化较小;随着保温时间的缩短,板坯的出炉温度变化不大,而断面温差明显增大;随着板坯表面氧化铁皮厚度的增加,板坯中心部位的温度明显降低、断面温差明显增大;在设定的加热制度下,适当降低均热段的温度和缩短保温时间,并控制板坯表面氧化铁皮的厚度,有利于提高板坯加热质量和节能降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炉 板坯 温度 温度 保温时间 氧化铁皮 温度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