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蛋白酪氨酸激酶参与β-淀粉样蛋白对大鼠在体海马CA1区长时程增强的抑制 被引量:7
1
作者 郭芬 李新毅 +1 位作者 王晓晖 祁金顺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3-271,共9页
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对突触可塑性和认知功能的伤害效应已被广泛报道,但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观察Aβ25-35和蛋白酪氨酸激酶(protein tyrosine kinase,PTK)特异性抑制剂genistein对大鼠在体海马CA1区长时程增强(l... 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对突触可塑性和认知功能的伤害效应已被广泛报道,但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观察Aβ25-35和蛋白酪氨酸激酶(protein tyrosine kinase,PTK)特异性抑制剂genistein对大鼠在体海马CA1区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的效应,揭示Aβ抑制海马LTP可能的PTK机制。实验采用电生理学方法,利用自制的刺激/记录绑定电极引导和记录大鼠在体海马CA1区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ield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s,fEPSPs)、双脉冲易化(paired-pulse facilitation,PPF)以及高频刺激(high-frequency stimuli,HFS)诱导的LTP。结果显示:(1)侧脑室内注射Aβ25-35(20nmol)不影响基础性fEPSPs,但能显著抑制HFS诱导的LTP,fEPSPs平均幅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2)类似于Aβ25-35的效应,侧脑室内注射genistein(200nmol)也不影响基础性fEPSPs,但明显抑制HFS诱导的LTP,具有与Aβ25-35有相似的压抑程度;(3)联合给予Aβ25-35(20nmol)和genistein(200nmol)后,两者对LTP产生的抑制效应并未进一步加强,与单独给予Aβ25-35或genistein的压抑效应相比,没有显著区别;(4)分别或联合给予Aβ25-35和genistein均未影响海马CA1区PPF。以上结果表明,脑室内注射Aβ25-35能够明显抑制大鼠在体海马CA1区HFS诱发的LTP,提示阿尔茨海默病时脑内产生的Aβ有可能通过影响海马突触可塑性而伤害学习和记忆功能;Aβ25-35和PTK抑制剂genistein对海马LTP表现出的同等程度抑制以及联合给药后效应维持不变,提示PTK系统可能参与了Aβ对在体大鼠海马LTP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酪氨酸激酶 Β-淀粉样蛋白 兴奋性突触电位 长时程增强 海马
原文传递
中枢兴奋性传递的突触后电位小波熵分析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爱华 顾建文 郑崇勋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8-431,共4页
采用细胞内记录方法提取了离体大鼠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神经元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应用小波熵研究了EPSP所包含的信息.在计算了EPSP的小波熵、幅度、上升和下降相速率等参数并对其进行相关矩阵分析后,发现EPSP小波熵与其幅度、上升和... 采用细胞内记录方法提取了离体大鼠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神经元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应用小波熵研究了EPSP所包含的信息.在计算了EPSP的小波熵、幅度、上升和下降相速率等参数并对其进行相关矩阵分析后,发现EPSP小波熵与其幅度、上升和下降相速率等参数均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是EPSP最具代表性的一个特征参数.进而分析了大黄酸对中枢兴奋性传递的作用,发现神经元在灌流大黄酸前后小波熵参数值变化显著.研究表明,小波熵能较全面地表征EPSP信号特征,比传统参数更具代表性,并能较灵敏地反映神经元兴奋性改变,较好地反映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奋性突触电位 小波熵 海马 神经元
下载PDF
离体脊髓运动神经元突触反应的表观受体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罗浩 张艳 汪萌芽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173-177,共5页
目的:探讨离体脊髓运动神经元(MN)对下行激活的突触反应的表观受体动力学分析方法。方法:应用新生大鼠(8~14 d)脊髓切片MN细胞内记录技术,在腹外侧索(iVLF)电刺激在MN诱发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iVLF-EP-SP)中,选择动力学过程不同的3种类... 目的:探讨离体脊髓运动神经元(MN)对下行激活的突触反应的表观受体动力学分析方法。方法:应用新生大鼠(8~14 d)脊髓切片MN细胞内记录技术,在腹外侧索(iVLF)电刺激在MN诱发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iVLF-EP-SP)中,选择动力学过程不同的3种类型iVLF-EPSPs,应用受体的动力学分析中结合动力学曲线和解离动力学曲线的直线化公式,分别对iVLF-EPSP的上升相和下降相进行直线化和回归分析,求出表观结合速率常数K1、表观解离速率常数K2、表观平衡解离常数KT和表观最大反应Vmax值。结果:在15个记录到iVLF-EPSPs的MNs中,对6个MNs的iVLF-EPSPs参数分析表明幅度和曲线下面积与电刺激强度呈正相关(P<0.01和P<0.05)。选阈强度(T)电刺激诱发的上升相和下降相动力学不同的3种类型iVLF-EPSPs进行分析,其结合动力学曲线的直线化回归的相关系数(r)为0.9397~0.9621(均P<0.01),而解离动力学曲线的相应值为-0.8836~-0.9690(均P<0.01),并求得K1,K2,KT和Vmax值分别为0.364~2.330 T-1.ms-1,0.055~0.189ms-1,0.025~0.284 T,1.968~4.367 mV。结论:突触反应的递质与受体作用动力学过程可以用表观受体动力学方法进行分析,可能是突触可塑性等研究中进行受体动力学监测的一个简单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神经元 兴奋性突触电位 受体动力学 药效动力学
下载PDF
依托咪酯对新生大鼠离体脊髓运动神经元下行激活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郑超 汪萌芽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5-162,共8页
脊髓下行激活通路是启动和调控随意运动的重要途径,全麻药对其的影响是否参与了肌松作用的产生及其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为深入探索依托咪酯(etomidate,ET)对离体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motoneuron,MN)下行激活的影响及可... 脊髓下行激活通路是启动和调控随意运动的重要途径,全麻药对其的影响是否参与了肌松作用的产生及其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为深入探索依托咪酯(etomidate,ET)对离体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motoneuron,MN)下行激活的影响及可能的谷氨酸受体机制,本实验应用7~14日龄新生大鼠脊髓切片MN细胞内记录技术,观察ET对MN电刺激脊髓同侧腹外侧索(ventrolateral funiculus,VLF)诱发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EPSP)(简称VLF-EPSP)的作用。对能稳定记录到VLF-EPSP的MN依次灌流0.3、3.0(相当于临床浓度)和30.0μmol/L的ET。结果显示0.3μmol/L的ET对VLF-EPSP及其N-甲基-D-门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和非NMDA(non-NMDA)受体成分具有双向作用:既可表现增强,使VLF-EPSP和NMDA受体介导的VLF-EPSP成分的时程延长、曲线下面积增大和(或)半幅时程延长(P<0.05),non-NMDA受体介导的VLF-EPSP成分幅度升高、曲线下面积增大、半幅时程延长(P<0.05);也可表现抑制,使VLF-EPSP及其NMDA和non-NMDA受体成分的幅度降低、曲线下面积减小(皆P<0.05)。而灌流浓度≥3.0μmol/L的ET,仅呈浓度、时间依赖性抑制,表现为VLF-EPSP及其NMDA和non-NMDA受体成分的幅度和(或)时程和(或)曲线下面积显著降低(P<0.05或P<0.01)。此外,与VLF-EPSP的non-NMDA受体成分相比,≥3.0μmol/L的ET更易于压抑NMDA受体成分。以上结果表明,ET对下行激活的突触传递及介导VLF-EPSP的谷氨酸受体呈现浓度相关的差异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咪酯 脊髓 运动神经元 下行激活 兴奋性突触电位 谷氨酸受体
原文传递
无镁诱导仓鼠原代皮质神经元电生理学特性
5
作者 沈丘月 刘娜娜 +2 位作者 刘黎黎 姜玉武 侯新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0-145,共6页
目的无镁细胞外液建立癫痫放电模型,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仓鼠原代皮质神经元的电生理学特性。方法采用生后1~2 d新生叙利亚仓鼠,分离大脑皮质培养原代神经元培养至第12天,分别予有镁细胞外液(有镁组)和无镁细胞外液(无镁组)孵育3 ... 目的无镁细胞外液建立癫痫放电模型,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仓鼠原代皮质神经元的电生理学特性。方法采用生后1~2 d新生叙利亚仓鼠,分离大脑皮质培养原代神经元培养至第12天,分别予有镁细胞外液(有镁组)和无镁细胞外液(无镁组)孵育3 h,3 h后均更换为正常孵育液继续培养24 h。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电压钳模式下记录神经元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xcita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s,EPSC),电流钳模式下记录神经元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s,EPSP)。结果与有镁组相比,无镁组仓鼠原代皮质神经元EPSC[(124.38±75.15)Hz vs.(33.93±22.32)Hz,P<0.001]及EPSP[(37.05±38.37)Hz vs.(5.63±9.52)Hz,P<0.01]的频率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之间EPSC及EPSP的振幅、曲线下面积和半宽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镁处理后仓鼠原代皮质神经元兴奋性升高,仓鼠原代皮质神经元可用于构建癫痫细胞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叙利亚仓鼠 大脑皮质 皮质兴奋性 神经元 膜片钳技术 兴奋性突触电流 兴奋性突触电位
下载PDF
细胞内Ca^(2+)浓度和CaMKⅡ对学习和记忆的作用与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刘鹏 伟忠民 《辽宁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92-94,共3页
关键词 CA^2+浓度 CaMKⅡ 记忆 细胞内 兴奋性突触电位 突触可塑 群体锋电位 学习
下载PDF
2-AG对离体脊髓运动神经元外周传入突触传递的影响
7
作者 周方云 汪萌芽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307-310,315,共5页
目的:探究2-花生四烯酸甘油(2-AG)如何影响新生大鼠离体脊髓运动神经元(MN)外周传入所诱发出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iDR-EPSP)。方法:本研究使用8~14 d新生SD大鼠,制备400~500μm厚的脊髓横切片,通过脊髓MN细胞内记录技术,观察2-AG对电刺... 目的:探究2-花生四烯酸甘油(2-AG)如何影响新生大鼠离体脊髓运动神经元(MN)外周传入所诱发出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iDR-EPSP)。方法:本研究使用8~14 d新生SD大鼠,制备400~500μm厚的脊髓横切片,通过脊髓MN细胞内记录技术,观察2-AG对电刺激同侧背根诱发iDR-EPSP的影响。结果:在11个MN灌流5μmol/L 2-AG 15 min,观察到伴随膜电阻增大的去极化反应(P<0.01)。在15个MN灌流5μmol/L 2-AG 15 min,观察到iDR-EPSP幅度和曲线下面积均减小(n=15,P<0.01)。在9个MN累积灌流1、5和25μmol/L 2-AG各15 min均可诱导去极化反应,浓度依赖性减小iDR-EPSP的幅度(P<0.01)和曲线下面积(P<0.05)。对17个灌流25μmol/L 2-AG 15 min的MN使用表观受体动力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5μmol/L的2-AG可降低iDR-EPSP的表观最大反应(V_(max))和表观解离速率常数(K_(2))(P<0.05),但表观结合速率常数(K_(1))与表观平衡解离常数(K T)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AG对离体脊髓MN外周传入兴奋性突触传递呈现浓度依赖性抑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花生四烯酸甘油 脊髓 运动神经元 兴奋性突触电位
下载PDF
依托咪酯对离体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感觉传入的差异性作用 被引量:4
8
作者 郑超 汪萌芽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93-598,共6页
目的了解全麻药依托咪酯(ET)对新生大鼠离体脊髓运动神经元(MN)感觉传人的作用及受体机制。方法应用新生大鼠(7~14d)脊髓切片MN细胞内记录技术,观察ET对MN细胞电生理特性和电刺激脊髓同侧背根残端(DR)诱发兴奋性突触后电位(D... 目的了解全麻药依托咪酯(ET)对新生大鼠离体脊髓运动神经元(MN)感觉传人的作用及受体机制。方法应用新生大鼠(7~14d)脊髓切片MN细胞内记录技术,观察ET对MN细胞电生理特性和电刺激脊髓同侧背根残端(DR)诱发兴奋性突触后电位(DR—EPSP)的作用,并进行受体机制的分析。结果ET对MN的动作电位(AP)和放电频率呈浓度依赖性抑制。与正常MN比较,0.3、3.0和30.0μmol/L的ET(3.0μmol/L相当于临床浓度0.8~20.0μmol/L)可分别压抑AP的幅度(mV:57.5±33.5、33.8±34.9、31.2±34.9比74.3±9.4,P〈0.05或P〈0.01);0.3btmol/L的ET对DR—EPSP及介导EPSP的谷氨酸受体[包括N-甲基-D-门冬氨酸(NMDA)和非NMDA受体]具有双向作用,既可表现为增强[DR—EPSP的曲线下面积(AUC)为67.1±43.0比38.9±26.7;NMDA受体介导的DR—EPSP的幅度(mV)为4.6±4.3比2.4±3.6;非NMDA受体介导的DR—EPSP的AUC为78.4±53.6比70.5±32.7,均P〈0.053,亦可表现为抑制(DR—EPSP的幅度为1.0±0.6比2.0±0.8,AUC为18.0±13.4比35.1士13.4,均P〈0.01),而在灌流浓度≥3.0μmol/L则仅呈浓度、时间依赖性抑制(3.0μmol/L时DR—EPSP幅度为0.4±0.6比2.0±0.8;30.0μmol/L时DR—EPSP幅度为0.1±0.4比2.0±0.8,均P〈0.01)。结论ET不仅浓度依赖性抑制新生大鼠离体脊髓MN的AP发放,并对感觉传人的突触传递及其介导受体呈现浓度相关的差异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咪酯 脊髓 运动神经元 感觉传入 兴奋性突触电位
原文传递
低频刺激后海马CA1区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与群体锋电位的变化 被引量:3
9
作者 梁华为 沈岳良 +1 位作者 陈志雄 夏强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31-434,共4页
在大鼠海马脑片上使用双电极在CA1区进行细胞外记录 ,观察低频刺激 (LFS)诱发同突触长时程抑制 (LTD)时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fEPSP)的斜率 (S EPSP)和群体锋电位 (PS)的幅值 (A PS)的变化。给予 90 0脉冲 1HzLFS后 ,S EPSP和A PS降低的... 在大鼠海马脑片上使用双电极在CA1区进行细胞外记录 ,观察低频刺激 (LFS)诱发同突触长时程抑制 (LTD)时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fEPSP)的斜率 (S EPSP)和群体锋电位 (PS)的幅值 (A PS)的变化。给予 90 0脉冲 1HzLFS后 ,S EPSP和A PS降低的幅度分别是 35 4± 5 3%和 6 8 0± 7 2 % ;而给予 4 5 0脉冲 1HzLFS后 ,S EPSP和A PS分别降低 14 3± 2 3%和 36 8± 6 7%。上述两组中A PS的变化率均显著大于S EPSP (P <0 0 1) ,而 90 0脉冲数组中两个指标的变化率均大于 4 5 0脉冲数组 (P <0 0 5 )。高Mg2 + (4mmol/L)使突触的传递活动减弱 ,但不影响LTD的诱发 ,在高Mg2 + 介质中 ,LFS引起的A PS变化率仍显著大于S EPSP (P <0 0 1)。结果表明 ,由LFS诱发同突触LTD的水平不仅与LFS的脉冲数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刺激 海马CAI区 兴奋性突触电位 突触可塑 长时程抑制 群体锋电位
下载PDF
可视膜片钳法记录初级传入纤维介导的脊髓背角神经元突触后电流(英文) 被引量:1
10
作者 万业宏 王玉英 +1 位作者 戴飞 胡三觉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50-557,共8页
本文描述了用明胶半包埋法制备带背根脊髓薄片的实验步骤,和在脊髓背角记录由初级传入纤维介导的突触后电流的可视膜片钳法。手术制备一段带背根的脊髓标本,并用20%的明胶包埋在琼脂块上,再用振动切片机切片获得带背根的脊髓薄片。通... 本文描述了用明胶半包埋法制备带背根脊髓薄片的实验步骤,和在脊髓背角记录由初级传入纤维介导的突触后电流的可视膜片钳法。手术制备一段带背根的脊髓标本,并用20%的明胶包埋在琼脂块上,再用振动切片机切片获得带背根的脊髓薄片。通过红外线可视的引导,在脊髓背角神经元上建立全细胞封接模式。在钳制电压为-70mV条件下,记录自发的和背根刺激引起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以传入纤维的传导速度与刺激阈值为指标,可以区分A样纤维与C样纤维兴奋性突触后电流。在钳制电压为0 mV条件下,记录自发的和背根刺激引起的抑制性突触后电流。用5 μmol/L的士宁或20μmol/L的荷包牡丹碱分离出γ-氨基丁酸能或甘氨酸能的抑制性突触后电流。用可视膜片钳方法可以准确测量脊髓背角神经元的突触后电流,从而研究初级传入突触的传递过程。更重要的是,在红外线可视观察的帮助下,建立膜片钳封接的成功率显著提高,同时也使记录研究脊髓背角深层神经元变得更加容易。本研究为探索初级传入突触传递过程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片钳技术 兴奋性突触电位 抑制突触电位 初级传入突触 脊髓 背角 大鼠
下载PDF
刺激皮肤诱发的鲫鱼Mauthner细胞复合性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动作电位 被引量:3
11
作者 冯逵 张淑华 张英才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09-514,共6页
目的研究皮肤感觉传入信息对Mauthner细胞M细胞兴奋性的影响。方法电刺激皮肤并结合M细胞多点胞内穿刺技术记录胞体及腹侧树突的电反应。结果刺激躯干部皮肤在国产鲫鱼M细胞上记录到3组复合性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a组EPSP幅度最... 目的研究皮肤感觉传入信息对Mauthner细胞M细胞兴奋性的影响。方法电刺激皮肤并结合M细胞多点胞内穿刺技术记录胞体及腹侧树突的电反应。结果刺激躯干部皮肤在国产鲫鱼M细胞上记录到3组复合性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a组EPSP幅度最低潜伏期和时程也最短,分布在胞体及胞体附近的腹侧树突上,耐受≥1Hz的刺激。b组EPSP幅度最高,时程最长,潜伏期介于a、c两组之间不耐受≥1Hz的刺激从胞体到腹侧树突末梢端幅度逐渐增大;在b组EPSP基础上可爆发动作电位。c组EPSP的特点是需要较强(伤害性)刺激≥100V才可出现,潜伏期最长幅度介于a、b两组之间,不耐受≥1Hz的刺激。上述3组EPSP上均叠加有代表电突触活动的尖峰样瞬变电位。结论(1)皮肤感觉传入信息可使M细胞爆发动作电位,这与以往观点不同;(2)皮肤伤害性刺激可使M细胞产生一个迟发性EPSP(3)从皮肤投射到M细胞的神经通路可能是由含有不同突触接替次数和不同突触种类的神经链群组成,它们在M细胞上的投射部位各异;4在上述通路上有可能皆存在电和化学突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UTHNER细胞 腹侧树突 皮肤 兴奋性突触电位 鲫鱼
下载PDF
异丙酚对离体视上核神经元兴奋性突触传递的抑制作用(英文)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环环 郑超 +1 位作者 王邦安 汪萌芽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83-590,共8页
为了解静脉全麻药异丙酚对视上核神经元兴奋性突触传递的作用并分析其可能机制,本研究采用细胞内记录技术,观察异丙酚(0.1~3.0mmol/L)对下丘脑冠状切片视上核(supraopticnucleus,SON)神经元突触后电位(postsynapticpotentia... 为了解静脉全麻药异丙酚对视上核神经元兴奋性突触传递的作用并分析其可能机制,本研究采用细胞内记录技术,观察异丙酚(0.1~3.0mmol/L)对下丘脑冠状切片视上核(supraopticnucleus,SON)神经元突触后电位(postsynapticpotential,PSP)的作用。结果显示,在局部电刺激SON背外侧区域可诱发PSP的8个细胞中,异丙酚能浓度依赖性降低88%细胞的PSP幅度(P〈0.01)、曲线下面积、时程、半幅时程和10%~90%衰减时间俨〈0.05)。1.0mmoUL异丙酚能可逆地完全取消29%(2/7)细胞的PSP。压力喷射外源性谷氨酸在SON神经元诱发伴有膜电阻减小的去极化反应,异丙酚对谷氨酸反应呈可逆的浓度依赖性抑制,但0-3mmol/L异丙酚仅完全取消同步记录的PSP,却未能完全抑制谷氨酸反应。用GABA。受体阻断剂印防己毒素(30mol/L)预处理后,7个细胞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xcitatorypostsynapticpotential,EPSP)增大,再灌流异丙酚后观察到异丙酚对EPSP的抑制作用减弱。结果提示,异丙酚抑NSON神经元兴奋性突触传递的作用可能同时涉及突触前和突触后机制。在突触后可能通过激活GABA。受体而抑制SON神经元的兴奋性突触传递,但高浓度的异丙酚也可能涉及对兴奋性谷氨酸受体的直接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视上核 兴奋性突触电位 GABAA受体 谷氨酸受体
原文传递
刺激鲫鱼小脑腹外侧区诱发的Mauthner细胞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英才 张淑华 +3 位作者 李效义 童学红 虞芬 张茂先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59-463,共5页
实验采用微电极胞内记录技术探查鲫鱼Mauthner细胞(M-细胞)对小脑刺激的电反应特征。电刺激鲫鱼小脑腹外侧部,可在双侧M-细胞胞体、腹侧树突和外侧树突近端记录到一种复合性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小脑诱发性EPSP)。小脑诱发性EPSP潜伏期较短... 实验采用微电极胞内记录技术探查鲫鱼Mauthner细胞(M-细胞)对小脑刺激的电反应特征。电刺激鲫鱼小脑腹外侧部,可在双侧M-细胞胞体、腹侧树突和外侧树突近端记录到一种复合性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小脑诱发性EPSP)。小脑诱发性EPSP潜伏期较短(0.63±0.09 ms),持续时间较长(5.49±1.13 ms),幅度分级和刺激频率依从等特征。以较高强度刺激小脑常引起M-细胞顺向激活。多点胞内连续穿刺实验显示小脑诱发性EPSP起源于腹侧树突远端。实验结果提示,小脑-M-细胞通路可能包含一组长短不等的神经元链,它们根据链的短或长,由近及远依次投射在腹侧树突远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utlmer细胞 小脑 兴奋性突触电位 腹侧树突 鲫鱼
下载PDF
折桂诺贝尔奖的神经科学家(1900年~1965年) 被引量:2
14
作者 金坤 张勇 +3 位作者 姬晓凯 张凯歌 李辉 张富兴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2期243-248,共6页
本文介绍总结了上世纪初期至上世纪60年代半个多世纪内神经科学领域内1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突出科学贡献。该文是发表于本刊2020年36卷第6期706~710页和2021年37卷第1期116~120页的《折桂诺贝尔奖的神经科学家》等两文的续篇。
关键词 诺贝尔奖 兴奋性突触电位 抑制突触电位 化学传递 额叶切除(断)术
下载PDF
小鼠大脑V1B区锥体神经元兴奋与抑制性突触发育性变化的实验研究
15
作者 郭凌志 郭雅图 张伟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81-387,共7页
目的探讨C57BL/6J野生型小鼠在不同发育阶段大脑初级视皮质双眼区(primary visual cortex binocular zone,V1B区)Ⅳ层锥体神经元的微小突触后电流发育性变化。方法实验研究。选择出生后第14天(睁眼前后)、28天(关键期高峰段)、35天(关... 目的探讨C57BL/6J野生型小鼠在不同发育阶段大脑初级视皮质双眼区(primary visual cortex binocular zone,V1B区)Ⅳ层锥体神经元的微小突触后电流发育性变化。方法实验研究。选择出生后第14天(睁眼前后)、28天(关键期高峰段)、35天(关键期结束)和130天(完全成年期)的无特定病原体级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16只,按日龄分为4个组,分别为P14组、P28组、P35组和P130组。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各组小鼠大脑V1B区Ⅳ层锥体神经元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EPSC)和微小抑制性突触后电流(mIPSC)的频率和振幅,分析其差异和变化。结果小鼠大脑V1B区Ⅳ层锥体神经元的mEPSC频率4个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46,P<0.001),其中P35组高于P28组[P28和P35组分别为(8.72±1.34)和(13.28±4.05)Hz,t=3.39,P=0.012],P130组低于P35组[P35和P130组分别为(13.28±4.05)和(5.82±1.98)Hz,t=5.21,P<0.001];mEPSC振幅4个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84,P=0.055)。小鼠大脑V1B区Ⅳ层锥体神经元的mIPSC频率4个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14,P<0.001),其中P130组高于P14组[P14组和P130组分别为(5.22±1.33)和(12.03±3.94)Hz,t=4.678,P<0.001];锥体神经元mIPSC振幅4个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06,P=0.001),其中P35组高于P28组[P28组和P35组分别为(20.07±3.56)和(28.47±5.98)pA,t=3.66,P=0.006],P130组低于P35组[P35组和P130组分别为(28.47±5.98)和(20.32±3.55)pA,t=3.33,P=0.014]。结论小鼠大脑V1B区锥体神经元兴奋性突触发育在发育期呈旺盛增长状态,随着日龄增加而逐渐减弱,抑制性突触发育随着小鼠日龄增加逐渐增强,且两者均在关键期迅速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级视皮质 锥体细胞 突触 兴奋性突触电位 抑制突触电位 电生理学 小鼠
原文传递
小脑中的LTD在学习记忆中的作用及产生机制 被引量:2
16
作者 唐红梅 董军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681-1683,共3页
关键词 学习记忆 小脑 长时程增强效应 LTD 兴奋性突触电位 神经系统结构 离体海马脑片
下载PDF
TRH对离体脊髓内在调控运动神经元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漆黎明 汪萌芽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对脊髓内在调控运动神经元(MN)通路激活诱发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的影响。方法:选用8~14日龄的新生SD大鼠制备脊髓切片,应用脊髓切片MN细胞内记录技术,观察TRH对MN膜电学特性及同侧中央管周围区(... 目的:探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对脊髓内在调控运动神经元(MN)通路激活诱发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的影响。方法:选用8~14日龄的新生SD大鼠制备脊髓切片,应用脊髓切片MN细胞内记录技术,观察TRH对MN膜电学特性及同侧中央管周围区(iPCC)电刺激诱发的EPSP(iPCC-EPSP)的影响。结果:对25个MN灌流0.2μmol/L TRH,其静息电位从(-66.07±3.36)mV变化至(-58.14±4.99)mV,显示可产生去极化反应(P<0.01),其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并伴有膜电阻增大(P<0.01)且可增加MN的放电频率。对18个MN给予0.2μmol/L TRH后除可产生去极化外,还可致使iPCC-EPSP产生锋电位发放,或使iPCC-EPSP的幅度从(2.41±1.02)mV增大至(3.34±1.29)mV(P<0.01)、曲线下面积从(44.58±27.11)mV·ms增大至(72.13±41.84)mV·ms(P<0.01)、时程从(47.67±17.59)ms延长至(69.00±24.96)ms(P<0.01)。结论:TRH具有易化iPCC-EPSP的作用,可以增强脊髓iPCC内在调控通路而调节MN的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脊髓 运动神经元 同侧中央管周围区 兴奋性突触电位
下载PDF
β1整合素抑制β淀粉样蛋白对记忆长时程增强的作用(英文) 被引量:2
18
作者 韩海燕 张逸驰 +3 位作者 季淑琼 梁奇明 朱遂强 薛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1期1959-1964,共6页
背景:抑制小鼠海马脑片整合素活动后,虽然不会影响长时程增强的诱导,但却带来快速的长时程增强衰减,证明整合素对于诱导后长时程增强的维持和稳定起到关键的作用。目的:通过在体电生理技术阐明整合素的β1亚基在活体大鼠的海马CA1区中... 背景:抑制小鼠海马脑片整合素活动后,虽然不会影响长时程增强的诱导,但却带来快速的长时程增强衰减,证明整合素对于诱导后长时程增强的维持和稳定起到关键的作用。目的:通过在体电生理技术阐明整合素的β1亚基在活体大鼠的海马CA1区中β淀粉样蛋白抑制长时程增强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方法:将15只SD大鼠等分为对照组、β淀粉样蛋白组和β1整合素拮抗剂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β淀粉样蛋白和β1整合素的选择性拮抗剂,记录自给予β淀粉样蛋白前10min至高频强直刺激后3h时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结果与结论:给予对照组大鼠高频强刺激后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明显增强,增幅在30%以上。β淀粉样蛋白组大鼠给予高频强刺激后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在3h中被显著抑制,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而β1整合素拮抗剂组大鼠给予高频强刺激后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又出现明显的增强。推测β1整合素在活体大鼠的海马CA1区中β淀粉样蛋白抑制长时程增强的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介导作用,而其特异性的拮抗剂或抗体可以阻断这种介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组织构建与生物活因子 阿尔茨海默病 神经毒 Β淀粉样蛋白 长时程增强 β1整合素亚基 海马CA1区 高频刺激 兴奋性突触电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组织构建图片文章
下载PDF
小鼠中脑下丘神经元对单、双耳听觉信息突触反应的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林涛 何娜 +1 位作者 刘秀萍 鄢俊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8-64,共7页
目的研究小鼠中脑下丘单个神经元对单耳对侧、同侧声刺激的突触反应及双侧同时刺激的整合反应,探索其潜在的神经生理学基础与神经环路。方法52只正常C57小鼠,采用声刺激系统记录下丘单个神经元对单耳对侧、单耳同侧声刺激的频率-幅度反... 目的研究小鼠中脑下丘单个神经元对单耳对侧、同侧声刺激的突触反应及双侧同时刺激的整合反应,探索其潜在的神经生理学基础与神经环路。方法52只正常C57小鼠,采用声刺激系统记录下丘单个神经元对单耳对侧、单耳同侧声刺激的频率-幅度反应域(frequency-amplitude response areas,FARA),获得神经元的特征频率(characteristic frequency,CF)和最低阈值(minimum threshold,MT)。采用活体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在最适声刺激条件下(即声音参数为CF与MT),记录下丘同一个神经元分别对单耳对侧、单耳同侧声刺激的突触反应,以及双侧声音同时刺激时的突触整合反应,对记录到的突触反应及整合反应进行分类分析。结果共记录到146个下丘神经元,CF-对侧与CF-同侧分别为14.9±4.8、14.7±5.0 kHz,两者成直线相关且相关系数为1.0258;MT-对侧为19.3±19.3 dB,显著低于MT-同侧(45.1±18.6 d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根据神经元对单耳刺激的反应是兴奋(excitation,E)、无反应(no response,O)还是抑制(inhibition,I),可将这146个神经元分成7种不同类型,即EE、EO、EI、II、IO、IE和CM(complex-mode,CM)双耳神经元,分别占66.4%(97/146)、15.8%(23/146)、4.1%(6/146)、6.8%(10/146)、1.4%(2/146)、1.4%(2/146)和4.1%(6/146)。根据双耳整合特性,EE神经元可分成抑制EE/I、易化EE/F和无整合EE/N三种类型,分别占38.1%(37/97)、20.6%(20/97)和41.2%(40/97)。EO和II神经元对双耳信息的整合反应可出现抑制和无整合两种,EI神经元仅表现出抑制的整合反应,而IO和IE神经元则呈双耳无整合效应。结论EE、EO、EI、II、IO、IE和CM这7种不同类型的下丘双耳神经元各自具有不同的双侧突触结构和神经环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丘 兴奋性突触电位 抑制突触电位 双耳整合
下载PDF
视觉发育关键期大鼠视皮层Ⅱ或Ⅲ层锥体神经元EPSC—IPSC变化特征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玉燕 史学锋 +1 位作者 牟海燕 赵堪兴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99-803,共5页
目的观察正常大鼠视觉发育关键期内双脉冲刺激诱导的视皮层Ⅱ或Ⅲ层锥体神经元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PSC)-抑制性突触后电流(IPSC)随发育改变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探讨短时程突触可塑性在大鼠视觉发育关键期突触可塑性变化中的作用。... 目的观察正常大鼠视觉发育关键期内双脉冲刺激诱导的视皮层Ⅱ或Ⅲ层锥体神经元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PSC)-抑制性突触后电流(IPSC)随发育改变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探讨短时程突触可塑性在大鼠视觉发育关键期突触可塑性变化中的作用。方法实验研究。取健康Wistar大鼠30只,抽签法随机分为A组(生后10~12d)、B组(生后14~16d)、C组(生后21~23d)、D组(生后28~30d)、E组(生后35~37d),每组6只。采用脑片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将全细胞记录膜电位分别钳制在一50mV、0mV从而电学分离出EPSC和IPSC,以双脉冲系数为观测指标,分析不同天龄组双脉冲刺激(刺激间隔40ms)诱导的EPSC、IPSC发育特征。多组样本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样本均数比较采用Bonferronit检验。结果A~E组大鼠视皮层Ⅱ或Ⅲ层锥体神经元EPSC双脉冲系数分别为0.43±0.08、0.07±0.08、0.10±0.10、0.20±0.07、0.22±0.12,其中睁眼初期即B组双脉冲系数值减小,较睁眼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3,P=0.04)。相应组大鼠视皮层Ⅱ或Ⅲ层锥体神经元IPSC双脉冲系数分别为0.6036±0.3021、0.2830±0.0504、0.0287±0.0907、-0.0449±0.1443、-0.3089±0.0553,视觉发育关键期内,随年龄增长IPSC的双脉冲系数逐渐降低(F=5.0799.P=0.0037),且从D组始由正开始转为负数,由双脉冲增强转为双脉冲压抑。结论兴奋性突触后电流对视觉刺激反应迅速,但在视觉发育关键期(生后19~32d)变化不明显;抑制性突触后电流从睁眼开始至视觉发育关键期结束短时程压抑逐渐增强,其在视皮层Ⅱ或Ⅲ层锥体神经元成熟及视觉发育关键期结束过程可能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可塑 兴奋性突触电位 抑制突触电位 视皮质 锥体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