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entinel-1数据对青藏高原五道梁多年冻土区地面形变的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周华云 赵林 +7 位作者 田黎明 吴振明 谢梅珍 原黎明 倪杰 乔永平 高泽深 史健宗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25-536,共12页
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地面形变监测可以反映多年冻土的发育趋势。利用欧空局Sentinel-1降轨数据(2014年11月27日至2017年3月4日),基于SBAS-InSAR技术,获取了五道梁多年冻土区的地面形变状况,并分析了环境因子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近年来... 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地面形变监测可以反映多年冻土的发育趋势。利用欧空局Sentinel-1降轨数据(2014年11月27日至2017年3月4日),基于SBAS-InSAR技术,获取了五道梁多年冻土区的地面形变状况,并分析了环境因子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近年来该地区地面主要表现为沉降趋势,与水准实测形变趋势吻合,相对误差为22.4%,均方根误差为4.3 mm;形变变化速率为-10.28 mm·a-1,相对误差为14.79%。植被类型、地形地貌对多年冻土区地面形变影响较大。植被发育越好,由于土壤含水量越高,地面形变量也越大;而植被覆盖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Sentinel-1数据获取地面形变信息的精度;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形变量存在垂直向与南北向的差异;水体分布较多的地区,信号失相干相对严重, Sentinel-1数据获取地面形变信息的能力会受到较大的影响。此外,降水事件与日冻融循环作用对Sentinel-1数据获取地面形变信息的精度影响也不可忽略。因此,在利用Sentinel-1数据获取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地面形变信息时,要综合考虑下垫面、气候条件与冻土日冻融循环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ntinel-1 SBAS-InSAR 五道梁 多年冻土 地面形变 青藏高原
下载PDF
指数平滑法在西安地面变形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宋彦辉 杨梅忠 《灾害学》 CSCD 1999年第4期32-35,共4页
首先详细介绍了指数平滑法及二次曲线指数平滑法的预测过程, 然后用它对西安市地裂引起的地面变形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预测效果良好。同时, 文中指出了应用指数平滑法的一些优点及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二次曲线 指数平滑法 地面形变 西安市
下载PDF
基于SBAS-InSAR的成都平原地面形变监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刘灏 刘洋 +3 位作者 曾帅 房浩 刘艳明 王德都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377-383,共7页
为研究成都平原区域地面形变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利用差分干涉测量短基线集时序分析技术(SBAS-InSAR)监测成都平原地面形变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平原区域地面形变量较小,多为点状形变,个别地区存在块状形变或线状分布;形变速率较快的... 为研究成都平原区域地面形变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利用差分干涉测量短基线集时序分析技术(SBAS-InSAR)监测成都平原地面形变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平原区域地面形变量较小,多为点状形变,个别地区存在块状形变或线状分布;形变速率较快的地块多为建设工程扰动引起的,德阳市相对比成都市更易受到工程建设的影响;大部分人工建筑区域累计形变小于14 mm,地表形变速率大于10 mm/a图斑面积为115.83 km2,主要分布在成都市邛崃市、崇州市以及德阳市旌阳区、广汉市等地.从地下水开采和土地利用方面分析成都平原地面形变影响因素得出成都平原地下水开采与地面形变现状存在一定关系,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与地表形变的契合度最高,而形变面积较大的地块主要位于建筑区域.根据现场核查,SBAS-InSAR结果与现场情况较为一致,证明了SBAS-InSAR技术在地面形变监测中具有较好适用性.本研究成果可为成都平原城市建设以及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平原 地面形变 地面沉降 地质灾害 SBAS-InSAR 土地利用
下载PDF
三江平原建三江地下水位下降区地面形变监测、评估与预测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梦南 程旭学 +7 位作者 李志红 刘伟坡 崔虎群 魏世博 刘伟朋 刘江涛 李永利 陈卓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11-1217,共7页
三江平原地下水开采量随着水稻种植规模快速扩张而大幅增加,2021年水位相对1980年下降5~12 m,是否因此引发地面形变甚至地面沉降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采用二等水准测量方法和比拟法,分析研究了三江平原建三江垦区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地面... 三江平原地下水开采量随着水稻种植规模快速扩张而大幅增加,2021年水位相对1980年下降5~12 m,是否因此引发地面形变甚至地面沉降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采用二等水准测量方法和比拟法,分析研究了三江平原建三江垦区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地面形变现状与发展趋势及危险性。研究表明,研究区50个二等水准测量点2019—2021年连续3期测量数据对比发现,地表垂向形变量整体较小(最大-18.00 mm,平均变化速率-4.6 mm/a)。预测到2040年,地下水位降落漏斗中心水位埋深由2021年的19.88 m降至25 m左右,考虑到研究区“上粘下砂”的二元岩性结构,地下水位下降疏干的地层位于浅上部且厚度有限,地面沉降量仍较小,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弱、危险性小。本研究不仅回应了社会关切,也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平原 建三江地区 地面形变 水文地质调查工程 民生地质
下载PDF
基于SBAS-InSAR技术的羊角山小尺度区域地面形变监测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泽鹏 文泰翔 《河南科技》 2023年第6期113-116,共4页
【目的】获取桂林市兴安县羊角山区域的地面形变监测结果,探究人类活动对地面形变的影响。【方法】采用2017年3月17日—2021年12月9日覆盖羊角山地区的90景升轨Sentinel-1A卫星影像作为数据源,基于SBAS-InSAR方法对该区域进行地面形变... 【目的】获取桂林市兴安县羊角山区域的地面形变监测结果,探究人类活动对地面形变的影响。【方法】采用2017年3月17日—2021年12月9日覆盖羊角山地区的90景升轨Sentinel-1A卫星影像作为数据源,基于SBAS-InSAR方法对该区域进行地面形变监测分析,SBASInSAR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弱时空失相干扰和大气效应引起的误差,提高地面形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结果】在长时间序列的小尺度地表开发形变监测上使用SBAS-InSAR方法仍能得到较高精度的结果,研究区域地表平均形变速率处于-18 mm/a~10 mm/a,在研究区的西南方向累积形变量最大,达到了-60 mm。【结论】该区域由于开发时间长度和开发强度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形变结果,且随着对该区域的持续开发,整体形变量有继续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AS-InSAR 地面形变 形变分析
下载PDF
利用地基干涉雷达IBIS-FL监测露天矿边坡形变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隆华平 《工程勘察》 2014年第11期68-73,共6页
地基干涉雷达技术(GB-InSAR)是一项新型的用于监测地面形变的遥感技术,具有全天候、高精度等特点,已成为地面形变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因其能监测亚毫米级的地表形变,已被广泛应用于滑坡、冰川、火山等监测研究。它可以快速安装,并且以... 地基干涉雷达技术(GB-InSAR)是一项新型的用于监测地面形变的遥感技术,具有全天候、高精度等特点,已成为地面形变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因其能监测亚毫米级的地表形变,已被广泛应用于滑坡、冰川、火山等监测研究。它可以快速安装,并且以形变图的形式提供高精度的监测结果。本文以某露天矿为研究对象,利用IBIS-FL系统监测到了露天矿边坡在90h内的形变,从而验证了GB-InSAR技术在监测露天矿边坡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干涉雷达 地面形变 IBIS-FL 露天矿
下载PDF
基于InSAR与多源数据的三维形变场获取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郭利民 《国际地震动态》 2015年第8期40-42,共3页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terferometry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近几十年来得到迅猛发展,在获取地面形变信息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使得人类可以在太空对地表进行长时问大范围的监测。但是,InSAR获取的形变不是地表的...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terferometry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近几十年来得到迅猛发展,在获取地面形变信息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使得人类可以在太空对地表进行长时问大范围的监测。但是,InSAR获取的形变不是地表的真实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AR 形变 多源数据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 应用 三维 RADAR 地面形变
下载PDF
基于四象限探测器的地面形变特征提取算法
8
作者 杨自香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7期93-100,共8页
由于现有特征提取方法没有充分考虑噪声信号的影响,导致提取结果中存在大量冗余数据,提取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且特征提取耗时较长,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四象限探测器的地面形变特征提取算法.采用四象限探测器对地面形变位置进行定位,运用小... 由于现有特征提取方法没有充分考虑噪声信号的影响,导致提取结果中存在大量冗余数据,提取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且特征提取耗时较长,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四象限探测器的地面形变特征提取算法.采用四象限探测器对地面形变位置进行定位,运用小波变换方法去除由环境噪声与相关设备干扰形成的噪声信号,去除其中的冗余信息.根据噪声去除结果基于激光点云建立地面形变特征提取模型,实现地面形变特征提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特征提取结果偏差比例始终低于4%,远低于传统方法,且特征提取耗时较短,充分说明该方法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象限探测器 地面形变 激光点云 小波变换 去噪
下载PDF
西港煤矿采区地面形变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方宝明 常允新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3-15,共3页
根据莱芜煤田西港煤矿典型采区地面形变监测结果,绘制并分析地表变形与移动曲线,总结了地面形变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灾减灾措施。
关键词 地面形变 监测 开采区 西港煤矿
下载PDF
建筑物负荷引起的地面和大地水准面形变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汪孔政 王解先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1999年第2期46-52,共7页
根据地球固体潮的有关理论,从物理大地测量的角度推导了建筑物负荷引起的地面和大地水准面的形变量的计算公式,并通过模拟计算,对单幢高层建筑、城市建筑群以及环形高架桥引起的附近地面和大地水准面的形变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计算... 根据地球固体潮的有关理论,从物理大地测量的角度推导了建筑物负荷引起的地面和大地水准面的形变量的计算公式,并通过模拟计算,对单幢高层建筑、城市建筑群以及环形高架桥引起的附近地面和大地水准面的形变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建筑物负荷引起的地面垂直形变量要比水平形变量和大地水准面形变量大,城市建筑群引起的附近地面和大地水准面的形变量可达几毫米,对实际测量结果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物负荷 地面形变 大地水准面形变 变形观测
下载PDF
由GPS基线向量解算地面形变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解先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967-970,共4页
通常采用比较各期坐标变化的方法来分析全球定位系统(GPS)形变网的数据.提出一种整体平差模型,将各期GPS基线向量放在一起平差,定义各点在任意时刻的坐标为其在参考时刻的坐标和形变速度与形变时间的乘积之和.为了更具直观性、更容易加... 通常采用比较各期坐标变化的方法来分析全球定位系统(GPS)形变网的数据.提出一种整体平差模型,将各期GPS基线向量放在一起平差,定义各点在任意时刻的坐标为其在参考时刻的坐标和形变速度与形变时间的乘积之和.为了更具直观性、更容易加上先验已知信息,将空间坐标参数转换为平面坐标和大地高参数,将空间坐标形变速度转换为水平位移和沉降速度参数.整体平差同时计算出参考时刻的站坐标和形变速度,还推导了相应的协方差矩阵,算例表明模型正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线向量解算 地面形变 GPS基线向量 全球定位系统 空间坐标 协方差矩阵 平差模型 坐标变化 平面坐标 参数转换 整体平差 速度参数 水平位移 直观性 高参数 大地
下载PDF
基于PS和SBAS技术监测厦门市主城区地面沉降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强 聂运菊 程朋根 《江西科学》 2021年第2期292-298,共7页
基于Sentinel-1A卫星2017年5月到2020年9月的41幅影像,采用PS和SBAS 2种技术,进行高精度的时序形变监测获取了厦门市区监测期间的地表形变信息,PS形变量级位于-25~20 mm/a,SBAS形变量级位于-22.91~18 mm/a。对2种监测结果进行交叉对比... 基于Sentinel-1A卫星2017年5月到2020年9月的41幅影像,采用PS和SBAS 2种技术,进行高精度的时序形变监测获取了厦门市区监测期间的地表形变信息,PS形变量级位于-25~20 mm/a,SBAS形变量级位于-22.91~18 mm/a。对2种监测结果进行交叉对比和时序分析,形变趋势和空间分布相吻合并分析其线性关系高达0. 920 6。提取出4个沉降比较严重区域分别是:A区为同安区中部地区,沉降量最大达到-40 mm;B区位于集美区西南部,最大沉降量为-26 mm;C区位于海沧区南部城中,最大沉降量为-23 mm;D区位于海沧区东部地区与厦门岛西部地区最大沉降量分别为-23 mm、-32 mm、-7. 7 mm。结果表明2种技术都获得可靠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散射体(PS) 小基线(SBAS) 地面形变 交叉对比
下载PDF
基于SBAS技术的天津市地面形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庆云 李雪川 王宁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0期13202-13210,共9页
地面沉降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地质灾害,天津是中国地面沉降较为严重的城市之一,对地面形变特征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地面沉降分布,合理进行城市规划。基于覆盖天津地区的Sentinel-1升轨和降轨数据,使用改进的小基线时序干涉测量方法获取卫星... 地面沉降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地质灾害,天津是中国地面沉降较为严重的城市之一,对地面形变特征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地面沉降分布,合理进行城市规划。基于覆盖天津地区的Sentinel-1升轨和降轨数据,使用改进的小基线时序干涉测量方法获取卫星视线向(line of sight,LOS)向形变速率场,针对沿海地区大气影响严重等问题,引用InSAR通用大气校正在线服务(generic atmospheric correction online service for InSAR,GACOS)模型去除大气误差影响。从获取的天津地区形变速度场可以看出,天津市区内形变量相对较小,市区周边的静海区、西青区存在一定的形变漏斗,最大LOS向形变量约-40 mm/a;武清区和北辰区形变量最大,有一个范围和形变量级都较大的形变漏斗,形变漏斗中心为武清区王庆坨镇,其最大LOS向形变量在升轨和降轨结果中分别为80 mm/a和99.2 mm/a,结合该区域土地利用情况,发现主要是由于产业园密集建设,导致工业和生活用水过度导致地下水超采。从形变结果可以看出,后续需要对存在形变漏斗的区域进行科学用水管理和合理城市规划,从而有效改善区域形变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AR时序分析 天津地区 地面形变
下载PDF
建筑群负荷引起的大地水准面起伏及对高程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解先 季善标 +1 位作者 曹月玲 余美义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16-618,643,共4页
以负荷潮理论为基础,利用上海市测绘院所提供的上海市楼群分布数据,计算和分析了高层建筑群作为地表负荷引起的地面径向形变及大地水准面起伏,进而分析其对高程产生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地面的垂直形变和大地水准面起伏均已达到mm级,... 以负荷潮理论为基础,利用上海市测绘院所提供的上海市楼群分布数据,计算和分析了高层建筑群作为地表负荷引起的地面径向形变及大地水准面起伏,进而分析其对高程产生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地面的垂直形变和大地水准面起伏均已达到mm级,大都市高密集建筑群对城市精密工程测量和形变监测影响非常大,在实际应用中应予以充分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潮 建筑物负荷 地面形变 大地水准面起伏
下载PDF
1997年翁布里亚—马尔凯(意大利)地震序列:地面形变与孕震构造的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F.R.Cinti L.Cucci +4 位作者 F.Marra P.Montone 吴江 吕春来 胥广银 《世界地震译丛》 2003年第6期54-58,共5页
1997年翁布里亚—马尔凯地震序列期间进行的野外测量,发现了与3次最大地震(M_w≥5.7)有关的地面和路面上产生的破裂。破裂集中发生在几个狭长的条带上,这些条带部分处于或邻近原来标绘出的大倾角的正断层。地面形变的几何形态与主震的... 1997年翁布里亚—马尔凯地震序列期间进行的野外测量,发现了与3次最大地震(M_w≥5.7)有关的地面和路面上产生的破裂。破裂集中发生在几个狭长的条带上,这些条带部分处于或邻近原来标绘出的大倾角的正断层。地面形变的几何形态与主震的矩心矩张量震源机制解所得出的北东走向的延长线是一致的。余震的分布表明,3个主震发生在南西向倾斜约40°的正断层上。地质调查、预期的同震高程变化模拟以及地震资料都表明;地面形变并不是深处的断层起始破裂直接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序列 地面形变 孕震构造 褶皱逆冲
下载PDF
巨野矿区Sentinel-1A雷达影像PS-InSAR地面形变监测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毅 黄同新 +1 位作者 汪宝存 敬远兵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19年第7期120-123,共4页
以巨野矿区为实验区,利用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获取的Sentinel-1A卫星IW模式影像,采用基于地面稳定散射特性的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技术(PS-InSAR)对原始合成孔径雷达图像进行处理,获取了地面形变信息,揭示了巨野矿区地面沉降的空间分布... 以巨野矿区为实验区,利用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获取的Sentinel-1A卫星IW模式影像,采用基于地面稳定散射特性的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技术(PS-InSAR)对原始合成孔径雷达图像进行处理,获取了地面形变信息,揭示了巨野矿区地面沉降的空间分布特征,根据InSAR解译结果开展地面沉降调查,并结合矿区的地质构造、地下水以等基础地质资料初步分析了重点形变区时序形变特征和成因。实验结果表明巨野矿区内分布着六处较为明显的矿区形变,分别为鄆城矿、郭屯矿、彭庄矿、梁宝寺矿、赵楼矿和龙固矿,矿区形变范围与矿区实际的空间分布一致,其中鄆城矿区形变影响范围最广,沉降中心区形变速率达到-120mm/y,其他五个矿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形变现象,随着时间的增加,两个典型沉降区沉降量也在逐渐增大,在监测时间内呈现高度的线性形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INSAR Sentinel-1A 巨野矿区 地面形变
原文传递
利用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获取汶川MS 8.0地震形变场
17
作者 董玉森 Ge Linlin +2 位作者 Hsing-Chung Chang Alex Hay-Man Ng 张奎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9-124,共6页
利用ENVISAT/ASAR和ALOS/PALSAR数据,结合两路差分干涉测量技术获得了汶川地震的同震形变信息和震前、震后地面在卫星视线(light of sight,简称LOS)方向上的形变特征。结果表明,汶川地震引起的地面形变范围广,程度大,地震形变沿断层向... 利用ENVISAT/ASAR和ALOS/PALSAR数据,结合两路差分干涉测量技术获得了汶川地震的同震形变信息和震前、震后地面在卫星视线(light of sight,简称LOS)方向上的形变特征。结果表明,汶川地震引起的地面形变范围广,程度大,地震形变沿断层向北北东向扩展,所形成的差分干涉条纹明显。地面的形变特征对于推断断层的性质,研究地震形变和地震发育特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另外,将同震雷达差分干涉测量的结果与利用USGS发布的汶川地震有限元断层模型(finite fault model)反演的LOS方向的形变进行了对比验证,发现二者在断裂带的上盘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在下盘却有较大的误差。通过不同传感器干涉结果的对比发现,L波段的雷达干涉结果更能够反映汶川大地震在龙门山断裂带附近的地面形变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 汶川地震 地面形变
下载PDF
某煤矿建筑场地地面形变成因分析
18
作者 杨智琴 《华北国土资源》 2015年第5期61-63,共3页
某煤矿变电站、瓦斯抽放站建筑场地院内、围墙及护坡出现裂缝,变电站东部游泳池、鱼池水体逐渐减少,变电站、瓦斯抽放站正处于地面变形威胁之中。此文通过对场地地面形变(地面裂缝、地面塌陷、滑坡)分布范围、类型、规模及变形活动特征... 某煤矿变电站、瓦斯抽放站建筑场地院内、围墙及护坡出现裂缝,变电站东部游泳池、鱼池水体逐渐减少,变电站、瓦斯抽放站正处于地面变形威胁之中。此文通过对场地地面形变(地面裂缝、地面塌陷、滑坡)分布范围、类型、规模及变形活动特征进行论述来分析地面形变的主要诱发因素及成因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场地 地面形变 成因分析
下载PDF
基于SAR偏移量追踪技术的露天矿大梯度形变监测
19
作者 孙军 张锦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74-980,共7页
首先分析了不同参数对偏移追踪计算结果的影响,其次在SNAP8.0的偏移追踪工具中添加基于纹理特征的偏移量追踪法,两种偏移量追踪方法相结合对Sentinel-1升、降轨数据进行了处理,根据升、降轨观测几何解算出露天矿二维形变量。结果显示,... 首先分析了不同参数对偏移追踪计算结果的影响,其次在SNAP8.0的偏移追踪工具中添加基于纹理特征的偏移量追踪法,两种偏移量追踪方法相结合对Sentinel-1升、降轨数据进行了处理,根据升、降轨观测几何解算出露天矿二维形变量。结果显示,在排土场、开采区和剥离区一共有6处大梯度形变区域,垂直向和东西向形变量范围为-42.41 m~40.71 m、-50.41 m~42.80 m,剥离区垂直向和东西向形变量达到最大,分别为-42.41 m、-50.41 m,识别的大梯度形变主要位于采掘和排土作业等频繁的区域,因此SAR偏移量追踪技术可对露天矿生产作业区的形变进行有效监测,以保障矿区安全生产和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哨兵一号 偏移量追踪 露天矿 地面形变 纹理特征
下载PDF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在地面形变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3
20
作者 张拴宏 纪占胜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4年第1期112-117,128,共7页
运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及其差分技术(InSAR及D InSAR)进行地面微位移监测,是近年来发展起来并得到日益重视的新方法。对不同地区地面形变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合成孔径雷达干涉及其差分技术在地震形变、冰川运移、活动构造、地面沉降及滑... 运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及其差分技术(InSAR及D InSAR)进行地面微位移监测,是近年来发展起来并得到日益重视的新方法。对不同地区地面形变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合成孔径雷达干涉及其差分技术在地震形变、冰川运移、活动构造、地面沉降及滑坡等研究与监测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与其它方法(如GPS监测等)相比,用InSAR及D InSAR进行地面形变监测的主要优点在于:(1)覆盖范围大,方便迅速:(2)成本低,不需要建立监测网;(3)空间分辨率高,可以获得某一地区连续的地表形变信息;(4)可以监测或识别出潜在或未知的地面形变信息:(5)全天候,不受云层及昼夜影响。但是由于系统本身因素以及地面植被、湿度及大气条件变化的影响,精度及适用性受到一定的限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和提高,并与地质研究及其它方法相结合。为了弥补传统InSAR及D InSAR方法在地面形变监测方面的不足,提高其精度,近期引入了一种称为永久散射点(PS)的方法。此方法通过选取一定时期内表现出稳定干涉行为的孤立点,克服了许多妨碍传统雷达干涉技术的分辨率、空间及时间上基线限制等问题,使InSAR在城市及岩石出露较好地区地面形变监测精度大大提高,在一定的条件下精度可达到mm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INSAR 地面形变监测 永久散射点 地质灾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