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高原地壳地震纵波速度的层析成像 被引量:23
1
作者 杨文采 瞿辰 +3 位作者 任浩然 黄连捷 胥颐 于常青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14,共13页
本次研究利用地方地震台站的数据开展青藏高原地壳地震波速度的三维层析成像研究,得到分辨率达到1°×1°×20 km的地壳纵波三维速度结构,揭示了青藏高原地壳内部地壳波速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青藏高原P波波速随深度产... 本次研究利用地方地震台站的数据开展青藏高原地壳地震波速度的三维层析成像研究,得到分辨率达到1°×1°×20 km的地壳纵波三维速度结构,揭示了青藏高原地壳内部地壳波速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青藏高原P波波速随深度产生巨大变化,说明地壳内部发生了大规模的层间拆离和水平剪切,用传统的地块运动不能准确地描述地壳物质运动。从P波波速扰动图上看到,青藏高原上地壳和上地幔的P波波速扰动为大范围正异常区,可以认为青藏高原在同碰撞和后碰撞期频繁的岩浆活动和结晶作用,造成了现今相对比较坚固的上地壳和岩石圈地幔,使青藏高原保持一个整体。分布在可可西里和羌塘北部的高钾质和钾质火山岩带,反映为青藏高原地壳的P波波速扰动负异常带,从上地壳到下地壳都有分布。说明由于大陆碰撞使三叠纪的东昆仑缝合带重新破裂,造成大量地幔流体物质上涌和火山爆发,对高原的形成和隆升都有一定的贡献。通过地震层析成像取得的三维地壳波速图像,进一步证实了由密度扰动三维成像指出的存在青藏高原下地壳流和新生代裂谷深部到达了中地壳底部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地震p波 三维层析成像 地壳拆离 火山岩带 下地壳流 新生代裂谷
下载PDF
利用地震P波确定煤层瓦斯富集带的分布 被引量:15
2
作者 崔若飞 钱进 +5 位作者 陈同俊 毛欣荣 李仁海 刘伍 高级 崔大尉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4-57,共4页
查明煤层瓦斯富集区域,对可能的瓦斯突出点进行预报,是当前煤矿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利用地震P波对裂缝性地层所表现出的方位各向异性特征,根据地震属性随方位角变化可以预测裂隙发育方向和密度的基本原理,应用多种地震P波方位属... 查明煤层瓦斯富集区域,对可能的瓦斯突出点进行预报,是当前煤矿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利用地震P波对裂缝性地层所表现出的方位各向异性特征,根据地震属性随方位角变化可以预测裂隙发育方向和密度的基本原理,应用多种地震P波方位属性预测裂隙发育带。通过对淮南张集煤矿西三采区三维地震P波资料的处理,获得6个方位地震数据体,从中提取多种与煤层和围岩裂隙相关的地震属性,并计算出裂隙的发育方向和密度,为确定瓦斯富集带的分布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p波 裂隙 方位各向异性 瓦斯富集带 地震属性
下载PDF
基于地震P波双参数阈值的高速铁路Ⅰ级地震警报预测方法 被引量:16
3
作者 宋晋东 教聪聪 +1 位作者 李山有 侯宝瑞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8-144,共7页
以提升高速铁路地震紧急处置的时效性并满足有效性要求为目标,研究基于地震P波卓越周期τc阈值和最大竖向位移Pd阈值的高速铁路Ⅰ级地震警报预测方法。利用日本K-net强震数据,分别统计P波触发后1,2,3s时间窗下τc与震级M的线性关系和Pd... 以提升高速铁路地震紧急处置的时效性并满足有效性要求为目标,研究基于地震P波卓越周期τc阈值和最大竖向位移Pd阈值的高速铁路Ⅰ级地震警报预测方法。利用日本K-net强震数据,分别统计P波触发后1,2,3s时间窗下τc与震级M的线性关系和Pd与地震加速度PGA的线性关系,基于这2种统计关系计算得到P波3个时间窗下震级M=6时对应的τc的阈值和PGA=40cm·s-2时对应的Pd的阈值,在此基础上,建立高速铁路Ⅰ级地震警报"4等级预测方法",明确等级3为达到高速铁路Ⅰ级地震警报的预测标准。采用2016年4月14日熊本6.5级地震时九州新干线沿线K-net强震台站的数据,分析"4等级预测方法"的有效性与时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最接近震源的KMM006台站P波触发后1s准确地预测出Ⅰ级地震警报,并较九州新干线脱轨时刻和气象厅紧急地震速报发布时刻分别提前了3.34和4.84s,能够满足高速铁路地震监测预警系统发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p波 高速铁路 地震警报 卓越周期 最大竖向位移
下载PDF
裂隙介质的运动学特征反演与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朱成宏 胡建国 许雪峰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2年第3期253-258,共6页
在物理模型实验观测的基础上,总结了裂隙介质中P波叠加速度随观测方位的变化规律。应用Grechka叠加速度公式,分析了速度椭圆参数与裂隙走向方位及发育强度之间的关系。利用全方位自适应速度扫描,开发了一种以目的层顶底叠加速度分析为基... 在物理模型实验观测的基础上,总结了裂隙介质中P波叠加速度随观测方位的变化规律。应用Grechka叠加速度公式,分析了速度椭圆参数与裂隙走向方位及发育强度之间的关系。利用全方位自适应速度扫描,开发了一种以目的层顶底叠加速度分析为基础,通过广义DIX公式求取层间叠加速度椭圆参数,并进一步预测层间裂隙特征的分析技术,将它应用于实际资料的反演,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介质 运动学特征 反演 应用 地震p波 全方位角 速度分析
下载PDF
利用地震P波方位属性评价瓦斯富集区 被引量:6
5
作者 秦轲 崔若飞 +1 位作者 张少青 戴方尧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687-1692,共6页
以往研究表明煤层具有弱各向异性,为正交各向异性介质,因此利用P波的方位各向异性属性来进行煤层裂隙裂缝检测、预测煤层瓦斯富集带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对山西阳泉新景佛洼区的三维地震资料进行处理,得到4个方位的偏移数据体,并提取... 以往研究表明煤层具有弱各向异性,为正交各向异性介质,因此利用P波的方位各向异性属性来进行煤层裂隙裂缝检测、预测煤层瓦斯富集带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对山西阳泉新景佛洼区的三维地震资料进行处理,得到4个方位的偏移数据体,并提取与煤层裂隙裂缝相关的多种地震属性.通过计算得到裂隙裂缝的相对密度,进而对煤层瓦斯的富集带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p波 各向异性属性 瓦斯富集带 裂缝密度 方位偏移数据体
下载PDF
小波模极大值方法与地震P波到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晓红 李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54-458,共5页
地震P波到时是地震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小波模极大值方法是研究函数变点的有利工具.将小波模极大值法用于地震P波到时的研究,需要消除随机干扰因素的影响.这里提出先基于标准差消除部分由随机干扰所产生的小波模极大值,然后通过... 地震P波到时是地震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小波模极大值方法是研究函数变点的有利工具.将小波模极大值法用于地震P波到时的研究,需要消除随机干扰因素的影响.这里提出先基于标准差消除部分由随机干扰所产生的小波模极大值,然后通过窗口能量比因子识别P波到时的途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这种途径识别P波到时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p波 小波变换 奇异点 模极大值
下载PDF
浅层人工地震P波和S波资料揭示的郑州老鸦陈断层特征 被引量:5
7
作者 刘保金 赵成彬 +3 位作者 尹功明 田勤俭 刘尧兴 酆少英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05-515,共11页
断层活动性的探测研究是城市防震减灾的基础性工作。为了查明郑州老鸦陈断层的位置、性质及其活动性,2006年底跨老鸦陈断层进行了高分辨率的浅层地震P波和S波探测,通过采用不同的地震波激发源、不同的观测系统参数相结合的工作方法,获... 断层活动性的探测研究是城市防震减灾的基础性工作。为了查明郑州老鸦陈断层的位置、性质及其活动性,2006年底跨老鸦陈断层进行了高分辨率的浅层地震P波和S波探测,通过采用不同的地震波激发源、不同的观测系统参数相结合的工作方法,获得了沿剖面不同深度的地下细结构图像,揭示了老鸦陈断层的形态和特征。结果表明,老鸦陈断层为一条倾向NE、走向NW的正断层,该断层错断了新近系(N)以前的地层,在Q+N地层内部没有发现断层引起的地层错断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鸦陈断层 浅层地震p波和S波勘探 断层活动性
下载PDF
浅层地震P波折射法在高速公路隧道勘察中的应用
8
作者 林锦霞 《福建地质》 2014年第3期226-230,共5页
浅层地震P波折射法是高速公路勘察中常用的一种探测手段。结合高速公路路线工程勘察,列举该方法在查明基岩埋深、测定基岩波速中的运用,有助于查明低速带以及划分隧道围岩类别。
关键词 浅层地震p波折射法 基岩埋深 低速带 围岩类别 高速公路
下载PDF
2012年唐山M_L5.2地震前后的速度结构对比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郭蕾 宫猛 王宁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95-708,共14页
针对2012年5月28日唐山ML5.2地震发生在老震区5级地震平静17年的背景,且其震级与唐山大地震序列强度衰减趋势相比明显偏高这一现象,采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以2年为时间间隔对唐山地区2010年5月~2016年5月的地震数据进行反演,获得该区201... 针对2012年5月28日唐山ML5.2地震发生在老震区5级地震平静17年的背景,且其震级与唐山大地震序列强度衰减趋势相比明显偏高这一现象,采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以2年为时间间隔对唐山地区2010年5月~2016年5月的地震数据进行反演,获得该区2012年唐山ML5.2地震前后地壳的三维地震P波和S波速度的空间分布,结合此次地震的精定位震源参数,对比分析地震前后震源区地下介质波速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发现此次地震发生前,震中处在高低速过渡带的位置,震后震中附近的波速出现一定程度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差层析成像 2012年唐山ML5.2地震 地震三维p波和S波速度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