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省白石山中元古代地震遗迹的发现 被引量:23
1
作者 梁定益 宋志敏 +1 位作者 赵崇贺 聂泽同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625-631,共7页
在河北省涞源县白石山构造峰林游览路线上,中元古界雾迷山组(距今10~14亿年间)第二段地层下部,发现“震动坍塌巨角砾岩”(震积岩)。“巨角砾岩”受两条同沉积期正断层控制,是由两侧断崖上坍塌的岩块瞬时地在水下形成的。这是目前所知... 在河北省涞源县白石山构造峰林游览路线上,中元古界雾迷山组(距今10~14亿年间)第二段地层下部,发现“震动坍塌巨角砾岩”(震积岩)。“巨角砾岩”受两条同沉积期正断层控制,是由两侧断崖上坍塌的岩块瞬时地在水下形成的。这是目前所知最早的震积岩(古地震遗迹)。根据震积岩的规模与两条正断层的断陷程度推测,白石山古地震的强度大体相当里氏6级以上,是华北中元古代地震灾变事件濒发期的具体表现。白石山距古太行山深断裂不足10km,白石山震积岩、同沉积期正断层与古太行山断裂带均呈NNE向延伸,推断当时白石山地区处在古太行山断裂带活动的影响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积岩 中元古界雾迷山组 古太行山断裂 白石山 河北 地震遗迹
下载PDF
四川汶川8.0级地震典型遗址遗迹综合评估 被引量:11
2
作者 彭晋川 陈维锋 《灾害学》 CSCD 2008年第4期82-85,共4页
简要介绍了四川汶川8.0级地震现场考察的有关情况,然后重点对地震典型遗址、遗迹的综合评估原则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综合评估量表。最后,对北川、映秀等典型地震遗址、遗迹进行了综合评估,并提出了保护建议。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地震遗址 地震遗迹 典型性 综合评估
下载PDF
1695年临汾73/4级地震发震构造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闫小兵 周永胜 +1 位作者 李自红 郭瑾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83-902,共20页
1695年5月18日(清·康熙三十四年四月初六)戌时山西临汾发生大地震。《中国历史强震目录》(1995)确定其震中位于36.0°N,111.5°E,震中位于今襄汾县张礼村和临汾尧都区东亢村之间偏北处,震中烈度为Ⅹ度。综合前人对该地震... 1695年5月18日(清·康熙三十四年四月初六)戌时山西临汾发生大地震。《中国历史强震目录》(1995)确定其震中位于36.0°N,111.5°E,震中位于今襄汾县张礼村和临汾尧都区东亢村之间偏北处,震中烈度为Ⅹ度。综合前人对该地震的研究,推测其发震构造可能为郭家庄断层。在临汾市档案馆、临汾市地震局等配合下,详细查阅了临汾古城及其周围地区在此次地震中受损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勾绘了1695年临汾大地震等震线图。经相关专家论证,认为"1695年临汾大地震宏观震中定在临汾市老城东关一带、震中烈度调整为Ⅺ度、等震线长轴方向为NWW向"更为合理。后在执行"临汾市活断层探测和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过程中,在上述临汾大地震宏观震中区附近发现地震断层露头,在垂直该露头断层走向布设浅层地震测线和排钻施工,结果发现,郭家庄断层、刘村断层组成的右列阶区和罗云山断层(龙祠段)共同参与了1695年临汾大地震,其交叉部位应为此次地震的微观震中,基本可以认定这3条断裂为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另外,该地区的地震地质遗迹(滑坡、地震地裂、喷砂管等)主要分布于郭家庄断裂上盘,从侧面证明该地震遗迹是郭家庄断裂1695年"活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95年临汾大地震 历史地震史料 郭家庄断裂 地震遗迹
下载PDF
唐山地震遗址现状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7
4
作者 袁素娟 李亚君 +2 位作者 申志永 郭丹云 王丽 《城市与减灾》 2013年第4期18-20,共3页
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42分,冀东重镇唐山发生了震惊中外的7.8级地震。顷刻间,市区建筑夷为废墟,城市生命线系统完全瘫痪,灾区群众跌入惨痛的灾难之中。唐山也因这场大震灾,留下了沉痛而珍贵的地震遗迹档案。
关键词 唐山地震 城市生命线系统 遗址 8级地震 地震遗迹 废墟 建筑 市区
下载PDF
昔格达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及强震复发周期 被引量:8
5
作者 卢海峰 姬志杰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40-446,共7页
利用冲沟、山脊等断错构造地貌的DEM影像资料和详实的野外踏勘,详细分析了昔格达断裂的晚第四纪活动特征。结果显示:断裂线两侧的河沟和山脊地貌呈"S"或反"Z"形或以多个首尾连接的"S"形雁列式斜列,断裂活动为左行左列式,断层上... 利用冲沟、山脊等断错构造地貌的DEM影像资料和详实的野外踏勘,详细分析了昔格达断裂的晚第四纪活动特征。结果显示:断裂线两侧的河沟和山脊地貌呈"S"或反"Z"形或以多个首尾连接的"S"形雁列式斜列,断裂活动为左行左列式,断层上发育多个拉分盆地和断裂湖;该断裂最新活动时间晚于(12.83±1.09)ka,为全新世走滑活动断裂,倾滑分量不大,倾向总体西倾,且晚更新世以来的左旋走滑速率约为1.70 mm/a;依据断裂线地震遗迹及断裂活动特征,断裂强活动复发间隔大致为10~12 ka或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新世走滑活动断裂 拉分盆地 地震遗迹 复发间隔 昔格达断裂
下载PDF
叠溪地震遗迹拾零 被引量:6
6
作者 闫小兵 安卫平 +3 位作者 赵晋泉 李自红 苏宗正 薛晓东 《山西地震》 2009年第3期21-25,31,共6页
1933年的叠溪7.5级地震将叠溪古城彻底摧毁。2008年笔者在支援茂县汶川8.0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期间对叠溪古城遗址进行了调查,得到一些关于叠溪古城与叠溪地震的新认识。
关键词 构造应力场 叠溪古城 叠溪地震 地震遗迹
下载PDF
台湾集集921地震地壳形变的简介与讨论 被引量:5
7
作者 吴云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2001年第2期59-63,共5页
台湾集集 92 1地震是 2 0世纪末发生在我国的一次影响很大的地震。地震发生一年后 ,笔者有幸考察了地震现场。本文展示部分地震遗迹照片和收集到的 GPS观测资料 ,分析讨论了这次地震的震前震后地壳形变特征。
关键词 台湾集集921地震 GPS 地壳形变 地震遗迹 地震前兆
下载PDF
对我国地震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探讨 被引量:5
8
作者 任葆德 《灾害学》 CSCD 1993年第4期86-91,共6页
为开发和利用地震旅游资源,发展旅游经济,本文探讨了地震旅游的内容、特点、意义和功能;列出了震迹旅游资源和震记旅游资源的主要景点目录;提出了开发地震旅游活动应作好的几项工作;以期推动此项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 地震遗迹 地震旅游资源 开发利用
下载PDF
山西运城地区地震遗迹旅游资源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侯爱兰 卢云亭 《山西地震》 1993年第2期49-53,共5页
以运城地区部分地震遗迹和资料为依据,对地震遗迹旅游资源和地震记载旅游资源利用的地学机理进行了分析.地震遗迹景观分复原型、遗址型、残迹型、无损型.地震记载旅游资源有地震碑刻、方志记载等.震迹旅游资源的可观性为奇特性、索知性... 以运城地区部分地震遗迹和资料为依据,对地震遗迹旅游资源和地震记载旅游资源利用的地学机理进行了分析.地震遗迹景观分复原型、遗址型、残迹型、无损型.地震记载旅游资源有地震碑刻、方志记载等.震迹旅游资源的可观性为奇特性、索知性、文物性.最后提出了开发区域地震遗迹旅游资源需要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城 地震遗迹 地震记载 旅游资源
下载PDF
历史地震研究的几点展望 被引量:2
10
作者 齐书勤 《防灾减灾学报》 1991年第1期127-128,共2页
近年来历史地震研究取得了令人可喜的进展《中同地震历史资料汇编》和各省市自治区的地震史料汇编陆续出版:中国地震学会历史地震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历史地震研究会相继成立;围绕为新的地震区划图而进行的历史地震目录编修正在深入进行:... 近年来历史地震研究取得了令人可喜的进展《中同地震历史资料汇编》和各省市自治区的地震史料汇编陆续出版:中国地震学会历史地震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历史地震研究会相继成立;围绕为新的地震区划图而进行的历史地震目录编修正在深入进行:历史大震考察与研究工作已有《中国特大地震研究》成果出版:……历史地震研究及其成果,越来越引起国内外有关学科领域的关注,1985年至1990年先后在杭州、邻州、昆明、繁峙、南阳等地,相继举行全国性的历史地震学术交流活动,展示了历史地震研究工作的活跃与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研究 历史地震 中国地震学会 史料汇编 大震 学术交流 邻州 地震遗迹 防震减灾工作 研究工作
下载PDF
西昌市大箐梁子一带古地震初探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明新 《四川地震》 1994年第2期47-51,共5页
大箐梁子一带有着众多明显的古地震遗迹。它们的相互叠加和重复,说明该地是一个曾多次发生强震的震中区。从古地震遗迹的初步研究可知,目前地处大箐梁子北侧一带的活动断层侵蚀作用十分活跃,造成了邛海水系袭夺则木河上游水系,并迫... 大箐梁子一带有着众多明显的古地震遗迹。它们的相互叠加和重复,说明该地是一个曾多次发生强震的震中区。从古地震遗迹的初步研究可知,目前地处大箐梁子北侧一带的活动断层侵蚀作用十分活跃,造成了邛海水系袭夺则木河上游水系,并迫使分水岭不断南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活动特征 地震遗迹 地震
下载PDF
1515年云南永胜7^(3)/4级大地震遗迹 被引量:2
12
作者 常祖峰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1年第S01期176-178,共3页
1515年6月17日永胜7^(3)/4级地震是史料记载的滇西北地区发生的最大地震。据记载:"忽听空中若响雷,霎时大地皆翻覆";"死者数千,伤者倍之";"地震城倾西北,民居圮者千五百余家,近屯西山下田陷成湖者百余顷"。
关键词 永胜大地震 地震遗迹 地裂缝 断层陡坎 地震滑坡
下载PDF
不能忘却的记忆——关于地震遗迹景观的思考 被引量:3
13
作者 邱月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7-138,共2页
2008年5月12日,里氏8.0级的汶川特大地震,造成了四川、甘肃、陕西等省不同程度受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的一次地震。灾难过后,重建提上日程,在规划建设崭新的现代化家园的同时,需要处理地震废墟。如何将某些具有特别价... 2008年5月12日,里氏8.0级的汶川特大地震,造成了四川、甘肃、陕西等省不同程度受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的一次地震。灾难过后,重建提上日程,在规划建设崭新的现代化家园的同时,需要处理地震废墟。如何将某些具有特别价值的部分恰当保留,以创设特殊的地震遗迹景观?这是我们景观规划设计界迫切需要探讨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规划设计 地震遗迹 记忆 新中国成立 破坏性 现代化 废墟
下载PDF
炉霍地震遗迹特征、空间分布规律及科学价值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忠东 高竹军 《四川地质学报》 2016年第2期213-216,共4页
炉霍位于四川西北部的鲜水河断裂带,历史上曾发生多次大地震,最近一次为1973年2月6日发生的7.9级大地震。本文在文献查阅基础上,对炉霍县历次地震遗迹下的断陷盆地、地裂缝、地鼓包等地震遗迹进行了系列调查,总结研究了地震遗迹的类型... 炉霍位于四川西北部的鲜水河断裂带,历史上曾发生多次大地震,最近一次为1973年2月6日发生的7.9级大地震。本文在文献查阅基础上,对炉霍县历次地震遗迹下的断陷盆地、地裂缝、地鼓包等地震遗迹进行了系列调查,总结研究了地震遗迹的类型、规模、特征、空间分布等规律,浅析了炉霍地震遗迹的科学价值与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水河断裂带 地震遗迹 科学价值 炉霍
下载PDF
都江堰深溪沟地震遗迹现状及初步保护方案 被引量:3
15
作者 谌文武 张景科 +2 位作者 向忠阳 和法国 孙冠平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6-53,I0005-I0008,共12页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资料分析,查明了深溪沟地震遗迹区域发震构造、遗迹现状,并进行遗迹价值评估,在此基础上,提出初步保护方案。研究成果为深溪沟地震遗迹保护开发提供技术支撑,为类似地震遗迹保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 深溪沟 地震遗迹 区域构造 价值评估 现状 保护方案
下载PDF
汶川地震灾害遗迹旅游资源调查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马勇 倪波 《科技创新导报》 2010年第2期114-116,共3页
"5.12"汶川大地震留下了大量的灾害遗迹。根据科学发展观,我们认为川西"5.12"特大地震灾害遗迹是旅游业开发利用的特殊资源。地震灾区坚持科学的灾后重建观,确定旅游开发的主题形象,打造出世界级的以地震旅游为特... "5.12"汶川大地震留下了大量的灾害遗迹。根据科学发展观,我们认为川西"5.12"特大地震灾害遗迹是旅游业开发利用的特殊资源。地震灾区坚持科学的灾后重建观,确定旅游开发的主题形象,打造出世界级的以地震旅游为特色的川西旅游胜地是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内容之一。研究川西地震灾害遗迹旅游资源的主要特点和分类是地震灾区旅游恢复重建的前提。本文重点阐释了地震灾害遗迹旅游资源分类问题,以期为川西旅游重建规划提供参考,并试图对《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分类系统作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地震遗迹 旅游资源 分类
下载PDF
关于汶川地震遗址遗迹选址保护的若干建议 被引量:1
17
作者 彭晋川 陈维锋 危福泉 《四川地震》 2010年第3期8-12,共5页
首先简要介绍了四川汶川8.0级地震现场考察的有关情况,然后重点对地震典型遗址、遗迹的选址评估原则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选址评估量表。最后,对北川、白鹿和穿心店等典型地震遗址、遗迹进行了选址评估,并提出了保护措施。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地震遗址 地震遗迹 选址评估 保护措施
下载PDF
Recurrence of paleoearthquakes on the southeastern segment of the Ganzi-Yushu Fault,central Tibetan Plateau 被引量:1
18
作者 LI An SHI Feng +1 位作者 YANG XiaoPing XU XiWei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3年第2期165-172,共8页
Although there are many earthquake relics preserved in the southeast segment of the Ganzi-Yushu Fault in the central Tibetan Plateau,the recurrence regularity of paleoearthquakes is not yet clear.This work studies pal... Although there are many earthquake relics preserved in the southeast segment of the Ganzi-Yushu Fault in the central Tibetan Plateau,the recurrence regularity of paleoearthquakes is not yet clear.This work studies paleoearthquakes on this fault segment since the Holocene through geomorphic investigation and trench excava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sinistral dislocation of the T3/T2 terrace boundary is up to 80 m at the Cuoa Township.A 1.5 m-high fault scarp extends 3 km near the Renguo Township.A number of paleoearthquakes are exposed in trenches at two places,respectively.In combination with historical records,our work has identified 5 or 6 paleoearthquakes on this fault segment since last 5600 years.The occurrence times and recurrence intervals of these paleoearthquakes are estimated by 14C dating on strata in the trenches.Our analysis shows that these paleoearthquakes do not exhibit evident periodicity,but instead show a clustering characteristic.From 5600 a to present,seismicity of the southeastern segment of the Ganzi-Yushu Fault has two active periods and one quiet period,and the present-day time is just in the second active epoch.The recurrence intervals of each active epoch are different:1000-1300 a in the first one,534 a in the second 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nzi-Yushu Fault PALEOEARTHQUAKE RECURRENCE clustering
原文传递
郯城-莒县1668年特大地震遗迹亟待保护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海刚 姚大全 +1 位作者 陈安国 赵鹏 《城市与减灾》 2011年第2期14-16,共3页
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时(1668年7月25日晚)征山东南部发生了一次亘古未有的特大地震,震级为81/2,由于此次地震的大部分极震区位丁郯城-莒县境内,故称郯城-莒县地震。这是我国历史上罕见的大地震,也是迄今为止我国历史上发生震... 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时(1668年7月25日晚)征山东南部发生了一次亘古未有的特大地震,震级为81/2,由于此次地震的大部分极震区位丁郯城-莒县境内,故称郯城-莒县地震。这是我国历史上罕见的大地震,也是迄今为止我国历史上发生震级最大的一次破坏性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遗迹 莒县 郯城 保护 特大地震 破坏性地震 山东南部 震级
下载PDF
开发地震资源 发展旅游产业——以唐山市地震资源的调查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唐华 《科技视界》 2012年第12期259-260,222,共3页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是唐山发展史上遭受到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地震给唐山人民带来了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留下了无法磨灭的伤痛记忆。但地震也留下了丰富的地震遗迹,其中既有特殊的自然景观,也有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不仅具有科研价...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是唐山发展史上遭受到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地震给唐山人民带来了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留下了无法磨灭的伤痛记忆。但地震也留下了丰富的地震遗迹,其中既有特殊的自然景观,也有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不仅具有科研价值,在旅游业迅速发展的今天,这些地震遗迹还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成为旅游地学资源的一部分。笔者在唐山市地震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为例的基础上,就唐山市地震遗迹的旅游开发问题提几点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地学资源 开发地震 唐山市 旅游产业 地震遗迹 开发利用现状 唐山大地震 自然灾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