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西部地震视应力的空间分布 被引量:110
1
作者 吴忠良 黄静 林碧苍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93-301,共9页
利用 1 987年 1月~ 1 998年 1 2月的 NEIC宽频带地震辐射能量目录和哈佛 CMT目录 ,给出了中国大陆地震的视应力分布 .由于资料所限 ,主要结果是针对西部的结果 .所得结果表明 ,中国大陆地震的视应力平均为 0 .8MPa.青藏高原东缘的视应... 利用 1 987年 1月~ 1 998年 1 2月的 NEIC宽频带地震辐射能量目录和哈佛 CMT目录 ,给出了中国大陆地震的视应力分布 .由于资料所限 ,主要结果是针对西部的结果 .所得结果表明 ,中国大陆地震的视应力平均为 0 .8MPa.青藏高原东缘的视应力最高为 2 .6 MPa,平均水平高于其邻近地区一倍以上 .视应力分布与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部 空间分布 视应力 地震能量 地震 地震
下载PDF
由宽频带辐射能量目录和地震矩目录给出的视应力及其地震学意义 被引量:50
2
作者 吴忠良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15,共8页
对NEIC宽频带地震辐射能量目录和哈佛矩心矩张量 (CMT)目录的比较 ,给出关于视应力的一些可能是有意义的结果。尽管目前的结果误差仍很大 ,可靠性也是有限的 ,但这种比较所提供的线索却颇值得注意。视应力的计算给出关于地震断层面上非... 对NEIC宽频带地震辐射能量目录和哈佛矩心矩张量 (CMT)目录的比较 ,给出关于视应力的一些可能是有意义的结果。尽管目前的结果误差仍很大 ,可靠性也是有限的 ,但这种比较所提供的线索却颇值得注意。视应力的计算给出关于地震断层面上非线性动摩擦函数的线索 ,能量 地震矩之比随地震大小的变化表明 ,在BK模型框架下 ,对于走滑型地震 ,依赖于滑动速度的摩擦似乎占主要地位 ;而对于非走滑型地震 ,依赖于位移的摩擦似乎占主要地位。主震和余震的能量 地震矩之比的比较表明 ,对于走滑型地震 ,余震的视应力平均地说来低于主震的视应力 ;而对于非走滑型地震 ,余震的视应力既有高于主震的也有低于主震的 ,这对于障碍体和凹凸体模式的讨论及模型中地震破裂停止条件的设置可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频带辐射能量 地震 视应力 地震 余震 走滑型地震
下载PDF
地震视应力在云南地震序列中的前兆特征 被引量:51
3
作者 刘红桂 刘杰 +2 位作者 丁页岭 孙业军 于昕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62-471,共10页
在假设震源位移谱符合ω平方模型的基础上,得到了利用震源位移谱低频水平与拐角频率来计算中小地震视应力值的数学表达式.采用数字化速度波形记录,通过校正仪器响应、介质衰减与吸收效应、台站场地响应等影响因素后,计算得到了云南地区... 在假设震源位移谱符合ω平方模型的基础上,得到了利用震源位移谱低频水平与拐角频率来计算中小地震视应力值的数学表达式.采用数字化速度波形记录,通过校正仪器响应、介质衰减与吸收效应、台站场地响应等影响因素后,计算得到了云南地区4个地震序列共823次中小地震的视应力值.结果表明,地震视应力在云南地区的这4个地震序列中有很好的前兆特征表现,即:地震序列中只要发生了视应力值超过1MPa的中小地震,其后就一定会有中强震发生;如果序列中中强地震发生后再没有发生视应力值超过1MPa的中小地震,则该序列就不会有强余震发生.同时研究表明,4个地震序列所在地区的平均视应力值为0.8MPa,地震视应力值与地震震级没有显著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应力 ω平方模型 地震辐射能 地震 震源位移谱
下载PDF
用近震尾波估算昆明及其周围地区的Q值和地震矩 被引量:49
4
作者 秦嘉政 阚荣举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1986年第2期145-156,共12页
本文应用推广了的Aki尾波理论模式,忽略震源频谱含量的影响,考虑到仪器系统和地球Q-滤波器对尾波频散的影响,计算了fp-t*和k-t*独立的两套尾波响应理论量板。在假定Q与频率有Q(f)=Q0(f/f0)n关系的基础上,用云南区域台网短周期地震... 本文应用推广了的Aki尾波理论模式,忽略震源频谱含量的影响,考虑到仪器系统和地球Q-滤波器对尾波频散的影响,计算了fp-t*和k-t*独立的两套尾波响应理论量板。在假定Q与频率有Q(f)=Q0(f/f0)n关系的基础上,用云南区域台网短周期地震仪器记录的小震尾波资料,估算了昆明周围地区频率约1.0Hz的短周期波的地壳Q0值。结果表明,该区的Q0值在150—220之间,平均为191;频率相关值η不是常数,多数为0.2—0.3。这些结果与用尾波估算川滇交界地区的结果接近,表明云南地区的地壳Q0值与美国西部地区类似,是属于低Q0值地区。 此外,用尾波与地震矩建立的关系,提出用尾波估算地震矩的一种可能方法,讨论了该区震级与地震矩的经验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波理论 地震 震源 震源参数 短周期地震 近震 周围 昆明 云南
下载PDF
云南地区地震视应力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研究 被引量:45
5
作者 秦嘉政 钱晓东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1-229,共9页
利用地面运动峰值速度(r·v)测定地震波辐射能ER的方法,详细研究了云南地区中小地震和两次余震序列的地震视应力σa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视应力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的非均匀性,高视应力集中区与中小地震活动频繁地区相关.在大姚6.... 利用地面运动峰值速度(r·v)测定地震波辐射能ER的方法,详细研究了云南地区中小地震和两次余震序列的地震视应力σa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视应力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的非均匀性,高视应力集中区与中小地震活动频繁地区相关.在大姚6.2级主震前,视应力出现了高值变化时段,是平均值0.25MPa的5倍,且主震及周围地区具有相对较高的视应力值.因此,视应力的时空变化特征可作为地震危险性预测的一种新的判据,余震序列视应力σaA与主震视应力σaM之比一般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能量 视应力 地震 时空分布 云南地区
下载PDF
1995年陡河地震前后小震震源参数及其相互关系 被引量:30
6
作者 张天中 马云生 +2 位作者 黄蓉良 刘庆芳 刘元壮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33-240,共8页
在震源谱的多台多震尾波解法的基础上 ,应用 Brune震源模型 ,求解 1 995年 1 0月 6日陡河 ML5.9地震前后在其周围发生的 48次小地震的震源因子和震源波谱 ,进而估算了地震矩、拐角频率和应力降 ,并讨论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在陡河地... 在震源谱的多台多震尾波解法的基础上 ,应用 Brune震源模型 ,求解 1 995年 1 0月 6日陡河 ML5.9地震前后在其周围发生的 48次小地震的震源因子和震源波谱 ,进而估算了地震矩、拐角频率和应力降 ,并讨论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在陡河地震前后随时间的变化 .结果表明 :小震震源因子表现出相当大的稳定性 ,震源因子的峰值频率和随频率的变化形态都很相似 .发现震前一年左右曾多次出现应力降较高的事件 .需要指出的是 ,考虑到应力降由地震矩和拐角频率计算得到以及地震矩和拐角频率的相关关系 ,实际上 ,这里的高应力降指的是拐角频率高于正常值的情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测 震源波 震源参数 地震 小震 地震
下载PDF
鲜水河断裂带北西段不同破裂源强震震级(M≥6·7)及复发间隔研究 被引量:30
7
作者 冉洪流 何宏林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3-161,共9页
鲜水河断裂带是四川西部一条晚第四纪强烈左旋走滑活动的构造带,历史上发生多次强震.它与西北侧的甘孜-玉树断裂带一起,构成青藏高原东部的侧向滑移构造系统中的川滇活动地块的北边界——羌塘地块的东北边界.鲜水河断裂带北西段可... 鲜水河断裂带是四川西部一条晚第四纪强烈左旋走滑活动的构造带,历史上发生多次强震.它与西北侧的甘孜-玉树断裂带一起,构成青藏高原东部的侧向滑移构造系统中的川滇活动地块的北边界——羌塘地块的东北边界.鲜水河断裂带北西段可以分成4个段落,每一段落均可作为一个独立的基本破裂单元而发生地震破裂,亦有可能发生不同尺度的多段联合瞧裂.对鲜水河断裂带北西段不同尺度破裂的震级及复发间隔进行研究.根据该地区的地质、地球物理、测量及地震等方面的资料,结合我国强震复发的特点,分析了拉分盆地内部的滑动速率分布,以确定各段落的等效长度和倾向宽度,从而建立适合我国大陆走滑断裂的面波震级与断裂发震面积的关系式;进而运用地震矩方法,考虑断层之间的相互作用,结合专家意见建立了该段的矩平衡断裂破裂模型;最后,给出了鲜水河断裂带北西段各破裂源特征化地震的复发间隔、震级大小和不确定性,以及他与中小地震的联合震级分布.结果表明,鲜水河断裂带北西段较易发生单段破裂,复发间隔在100-150年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水河断裂带 破裂源 特征化地震 地震 复发间隔
下载PDF
首都圈地区地震视应力的计算及空间分布 被引量:24
8
作者 杨志高 张晓东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2-43,共12页
本文计算了首都圈地区2003年9月到2007年12月117个ML>2.5地震的视应力,计算视应力的两个参数地震矩(M0)和地震辐射能量(Es)都是通过分析地震波形得到。首先用多重窗FFT获得观测谱,在扣除仪器响应后对其进行几何扩散和非弹性衰减校正... 本文计算了首都圈地区2003年9月到2007年12月117个ML>2.5地震的视应力,计算视应力的两个参数地震矩(M0)和地震辐射能量(Es)都是通过分析地震波形得到。首先用多重窗FFT获得观测谱,在扣除仪器响应后对其进行几何扩散和非弹性衰减校正。几何扩散使用Gail提出的三分段几何模型,非弹性衰减用随频率变化的Q值来表征。之后通过遗传算法找到一组Brune圆盘模型下的低频水平(Ω0)和拐角频率(fc),使得它们的理论震源谱和校正过的观测谱残差最小。通过Ω0可以得到M0,通过对校正过的观测谱求积分再加上有限仪器响应带宽补偿可以得到Es,最后就能通过M0和Es获得视应力。计算结果与先前的一些研究比较符合:视应力随地震矩不存在系统变化;fc随着M0变化和定标率M0∝fc-3符合较好;M0和ML的关系与定标率lg(M0)=1.20ML+10.0符合较好。最后给出了视应力的空间分布,结果显示视应力在邢台、唐山和晋冀蒙交界处的空间分布有不同的特征。还显示在2006年7月发生M5.1地震的文安北东方向有一个较大的视应力值,唐山地区视应力从南西到北东方向大体是增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应力 地震 拐角频率 辐射能量 首都圈
下载PDF
甘肃景泰M_S5.9地震前后小地震视应力计算讨论 被引量:19
9
作者 吴晶 顾瑾萍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70-175,共6页
分析处理甘肃数字化地震台网记录到的1999年11月至2000年6月的68个地震,给出了甘肃景泰2000年6月6日MS5.9地震前后小地震的视应力变化情况,得到该区的视应力水平,并讨论了主震前后的视应力演化特征以及视应力与震级的关系。
关键词 视应力 数字化 地震台网 地震 甘肃A
下载PDF
苏门答腊地震的速度和大小 现在我们对去年巨大地震的特征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被引量:19
10
作者 S.Stein E.A.Okal +1 位作者 万永革 左玉玲 《世界地震译丛》 2005年第2期3-4,共2页
我们的地震学分析结果表明,2004年12月26日的苏门答腊一安达曼毁灭性地震比最初报告结果大2.5倍,其震级仅次于1960年智利地震。该地震沿1200km长的断层滑动缓慢释放其能量,产生的长破裂引发了随后的海啸。既然整个破裂区已经滑动,... 我们的地震学分析结果表明,2004年12月26日的苏门答腊一安达曼毁灭性地震比最初报告结果大2.5倍,其震级仅次于1960年智利地震。该地震沿1200km长的断层滑动缓慢释放其能量,产生的长破裂引发了随后的海啸。既然整个破裂区已经滑动,由印度板块向缅甸小板块下俯冲所积累的应变也被释放,因此在该部分板块边界上暂时没有产生类似海啸的危险,虽然南段大地震的威胁依然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门答腊地震 震级 地震深度 震源机制 地震
下载PDF
1982年卢龙地震前后的小震震源参数 被引量:18
11
作者 肖蔚文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11,115,共11页
1982年10月19日,在唐山余震区的东北端卢龙,发生了一次M_L=6.2(按北京电信传输台网的目录)的地震(39°57′N,119°04′E).为了监视卢龙地震前后小震震源参数的变化,本文考察了唐山-卢龙地区自1980年1月至1984年6月的情况.利用P... 1982年10月19日,在唐山余震区的东北端卢龙,发生了一次M_L=6.2(按北京电信传输台网的目录)的地震(39°57′N,119°04′E).为了监视卢龙地震前后小震震源参数的变化,本文考察了唐山-卢龙地区自1980年1月至1984年6月的情况.利用P波初动半周期,测定了160次M_L=2.7—4.3的地震的震源参数.在所研究的震级范围内,初动半周期和震源半径不随M_L而增大,应力降则随M_L而增大。应力降的数值在0.1—50MPa的范围内变化,且主要集中在1MPa和5MPa之间.因此本文认为,对此地区,5MPa以上为高应力降,1MPa.以下为低应力降.该地区地震的空间分布表明,高应力降事件与随后发生的M_L≥5的地震有明显的关系.在卢龙地震前一年多里,整个地区内的高应力降事件减少,低应力降事件增多;但在卢龙地震的震中附近发生了两次高应力降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震源 参数 半周期 地震
下载PDF
紫坪铺水库地区蓄水前后视应力标度率变化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杨志高 张晓东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861-2868,共8页
本文利用紫坪铺水库台网记录到的波形资料,计算了2004~2008年170个M_L≥1.0级地震的震源参数.紫坪铺水库震源参数计算结果与其他大陆地区有明显不同:(1)拐角频率远低于其他大陆地区结果,表明库区地震波传播经过了较强的衰减过程;(2)视... 本文利用紫坪铺水库台网记录到的波形资料,计算了2004~2008年170个M_L≥1.0级地震的震源参数.紫坪铺水库震源参数计算结果与其他大陆地区有明显不同:(1)拐角频率远低于其他大陆地区结果,表明库区地震波传播经过了较强的衰减过程;(2)视应力计算结果比其他地区小3个数量级,可能是由于库区地震波的高频成分衰减强烈,低估了能量集中在高频的小地震的地震辐射能量.分析了蓄水前后拐角频率和地震矩以及视应力和地震矩关系(视应力标度率)变化,结果表明:相同地震矩的地震蓄水后拐角频率增加,地震高频成分相对丰富;蓄水前视应力与地震矩的关系不明显,蓄水后视应力随地震矩的增加而增加.视应力标度率的改变可能是蓄水后地震震源物理过程逐渐改变的直接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坪铺水库 视应力标度率 地震 地震震源谱
下载PDF
利用地震矩张量反演鲜水河断裂带现今运动学特征 被引量:15
13
作者 孙建中 施顺英 +1 位作者 周硕愚 张爱华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1994年第4期9-15,共7页
本文探讨了利用地震矩反演断裂形变带运动学参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将其初步应用于鲜水河断裂形变带变形分析和运动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鲜水河断裂带呈现出走向拉伸、倾向压缩的形变格局,由地震矩反演的断裂带剪切形变速率(10.... 本文探讨了利用地震矩反演断裂形变带运动学参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将其初步应用于鲜水河断裂形变带变形分析和运动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鲜水河断裂带呈现出走向拉伸、倾向压缩的形变格局,由地震矩反演的断裂带剪切形变速率(10.9mm/a)与用地质学估算方法(17mm/a)和现今地壳形变测量(8mm/a)的结果相当。同时,反演出的应变主方向能解释鲜水河断裂现今活动分段性特征以及多种滑动方式共存的现状,从而证明该方法是目前研究区域运动学问题切实有效的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鲜水河断裂 运动学 断裂带
下载PDF
河北省测震台网中小地震矩震级的测定 被引量:13
14
作者 高景春 赵英萍 +3 位作者 徐志国 毛国良 张从珍 李冬圣 《华北地震科学》 2011年第2期1-5,共5页
利用河北省测震台网的数字地震波形资料,反演了2008年12月至2010年4月62个中小地震的震源波谱参数,计算了这些地震的地震矩M0和矩震级Mw,利用正交回归分析方法得到了近震体波震级ML和Mw之间的关系式。
关键词 中小地震 地震 震级
下载PDF
由峰值速度估算地震应力降 被引量:11
15
作者 秦嘉政 刘祖荫 +1 位作者 钱晓东 谢庆茵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71-479,共9页
根据Brune(1970)提出的震源位错模式,用发生在滇西地震实验场区鹤庆MS=5.3中强地震的地震数字化监测资料,计算了S波谱,测定了鹤庆地震序列的震源参数.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地面运动峰值速度参数(r.v)对地震应力... 根据Brune(1970)提出的震源位错模式,用发生在滇西地震实验场区鹤庆MS=5.3中强地震的地震数字化监测资料,计算了S波谱,测定了鹤庆地震序列的震源参数.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地面运动峰值速度参数(r.v)对地震应力降Δσ的依赖性.由地震标定关系给出(r.v)∝Δσ2/3,导出了用峰值速度参数求地震应力降的3个关系:lg(r.v)=d1+(1/3)lgM0+(2/3)lgΔσ;lg(r.v)=d2+(1/3)ML+(2/3)lgΔσ;lgΔσ=-1.0+1.5lg(r.v).假定对大小地震的平均应力降取3.0MPa,由鹤庆地震序列的观测资料定出常数d1=-3.88和d2=-0.38.序列震源参数测定结果给出,地震矩为1011~1015N·m,破裂半径a=200~600m.根据峰值速度测定的应力降Δσ=0.1~10MPa,平均为3.7MPa.用这些标度关系求出的应力降结果与Brune模式求应力降的结果比较一致.本文的研究结果还表明,地面运动峰值速度参数对地震应力降的依赖性比对地震矩的依赖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应力降 峰值速度 地震序列 地震
下载PDF
北祁连-河西地区强震地点预测 被引量:13
16
作者 张希 张四新 +1 位作者 王双绪 江在森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0-46,共7页
借助弹性块体边界负位错模型,获取了北祁连 河西地区1971~2000年5个时段地壳垂直运动反映的 构造块体及其边界断层运动、变形参量及构造梯度场的时空演化图像,高应变能积累部位和锁定能量强度。研究 了与门源Ms6.4、景泰Ms6.2、永... 借助弹性块体边界负位错模型,获取了北祁连 河西地区1971~2000年5个时段地壳垂直运动反映的 构造块体及其边界断层运动、变形参量及构造梯度场的时空演化图像,高应变能积累部位和锁定能量强度。研究 了与门源Ms6.4、景泰Ms6.2、永登Ms5.8、景泰Ms5.9、玉门Ms5.9以及2003年10月25日民乐 山丹Ms6.1等 强震孕育有关的背景性前兆特征,初步建立了该区强震地点判定的定量依据:①在较大范围强烈隆起区内及其边 缘、梯度场高值区内及其边缘,尤其是与构造走向较为一致、隆起量5mm/a以上或梯度值8×10-8/a以上能达到 方圆50~100km甚至更大的区域;②强位错(3mm/a以上)锁定区段及其附近,较强负位错应力降或负位错地震 矩(分别为5×103Pa/a和5×1016Nm/a左右甚至更高)区段及其附近;或者显著加强段及其附近,可能发生6级左 右或6级以上地震。对应的异常越突出、项数越多、位置越重合,发震危险性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祁连 地点预测 隆起 地壳垂直运动 构造块体 地震 断层运动 与门 锁定 边缘
下载PDF
紫坪铺水库库区震源波谱参数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张永久 乔慧珍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7-122,共6页
利用紫坪铺水库数字地震台网和成都区域数字台网中的油榨坪台2004年8月到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前的地震波形资料,采用遗传算法反演计算了紫坪铺库区261次1.6级以上地震的震源波谱参数。结果表明紫坪铺库区中小地震的地震矩Mo在1.35&#... 利用紫坪铺水库数字地震台网和成都区域数字台网中的油榨坪台2004年8月到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前的地震波形资料,采用遗传算法反演计算了紫坪铺库区261次1.6级以上地震的震源波谱参数。结果表明紫坪铺库区中小地震的地震矩Mo在1.35×1012~5.98×1014 N.m之间;应力降随着震级的增加而升高;库区小震震源谱拐角频率与地震矩、震级的依赖关系不明确,这可能与紫坪铺水库蓄水后库区压力增加,且水体沿着龙门山断裂方向扩散和渗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坪铺水库 震源参数 地震 拐角频率 龙门山断裂
下载PDF
地震视应力及其物理意义的探讨 被引量:13
18
作者 盛书中 万永革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8年第1期36-43,共8页
对NEIC宽频带地震辐射能量目录和哈佛CMT目录,给出全球震级大于5.5级的有能量记录的地震资料进行统计研究。首先,拟合得到全球浅源地震和不同类型地震平均视应力的大小和范围,验证了前人得到的"走滑型视应力大于倾滑型视应力"... 对NEIC宽频带地震辐射能量目录和哈佛CMT目录,给出全球震级大于5.5级的有能量记录的地震资料进行统计研究。首先,拟合得到全球浅源地震和不同类型地震平均视应力的大小和范围,验证了前人得到的"走滑型视应力大于倾滑型视应力"的结论;其次,对折合能量和地震矩关系分析得到:正断层型地震的折合能量随着地震矩增大而减小,而对于走滑型和逆冲型地震未得到前人给出的明确结论;对主震视应力和余震视应力的分析比较表明,它们在量值上没有规律性,必须要结合实际的地震事件,才能反映出它们之间大小关系的真正物理内涵,因为不同的主震可能对震源区的应力场有不同的影响——造成震源区应力场的应力集中(障碍体模式),大部分余震的视应力高于主震视应力;或使应力场更加均匀(凹凸体模式),大部分余震视应力低于主震视应力。这些结论对地震震源理论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应力 辐射能量 地震 折合能量 主震
下载PDF
中国大陆地震视应力空间分布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张彬 杨选辉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6-30,共5页
利用1900~2005年的中强震地震资料计算了中国大陆地震的平均视应力。中国大陆平均视应力为0.67MPa,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中国东部平均视应力为0.32MPa,西部为0.97MPa。研究表明:利用地震震级计算的中国大陆地震视应力大小与利用数字地... 利用1900~2005年的中强震地震资料计算了中国大陆地震的平均视应力。中国大陆平均视应力为0.67MPa,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中国东部平均视应力为0.32MPa,西部为0.97MPa。研究表明:利用地震震级计算的中国大陆地震视应力大小与利用数字地震波资料测定结果相差不大,其空间分布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视应力 地震 地震 地震能量 应力应变场
下载PDF
海原断裂带西端强震危险性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刘百篪 袁道阳 +1 位作者 何文贵 刘小风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1992年第S1期49-56,共8页
本文在对海原断裂带西端的四条断裂基本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断层几何,历史地震破裂带及古地震资料等对断裂进行了破裂分段研究,进而利用时间可预报模式的指数震级分布和特征地震模型对各断裂段进行了地震危险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至1... 本文在对海原断裂带西端的四条断裂基本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断层几何,历史地震破裂带及古地震资料等对断裂进行了破裂分段研究,进而利用时间可预报模式的指数震级分布和特征地震模型对各断裂段进行了地震危险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至1992年本区内的毛毛山—金强河断裂段的平均累积地震数接近1,因此今后一定时段内发生特征震级7.7级左右地震的可能性较大,是该引起足够重视的地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性分析 时间可预报模式 海原 特征地震 破裂带 地震 历史地震 左旋走滑 滑动速率 老虎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