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均匀和非均匀断层滑动失稳成核过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马胜利 刘力强 +4 位作者 马瑾 王凯英 扈小燕 刘天昌 吴秀泉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04期45-52,共8页
基于均匀和非均匀断层摩擦滑动中应变、断层位移的实验测量结果,分析了粘滑失稳的成核过程。研究表明,在加载点速度恒定的条件下,均匀断层上粘滑的成核过程具有微弱的滑动弱化特征,断层上较小尺度“弱段”的存在使得粘滑成核过程中滑动... 基于均匀和非均匀断层摩擦滑动中应变、断层位移的实验测量结果,分析了粘滑失稳的成核过程。研究表明,在加载点速度恒定的条件下,均匀断层上粘滑的成核过程具有微弱的滑动弱化特征,断层上较小尺度“弱段”的存在使得粘滑成核过程中滑动弱化现象更明显,而较大尺度“弱段”的存在则改变了粘滑的成核过程,表现出局部加速滑动——断层带上剪应力快速增加的特征,更符合速率-状态摩擦定律。断层闭锁期间,剪应力的增加引起断层附近的横向弹性膨胀,这种弹性膨胀在失稳时的回跳引起断层面上正应力的瞬时增加,从而成为使断层迅速闭锁、强度恢复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滑动 断层粘滑 粘滑失稳 成核过程 滑动弱化 速度弱化 浅源地震 地震力
原文传递
中国大陆东部强震活动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及其地震力学含义 被引量:11
2
作者 傅征祥 陈修啟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6-34,共9页
中国大陆东部(107°5E以东)地震频度和强度沿经向分布的显著差异,是划分地震区的重要依据之一,可以用四条纬线(26°N,29°N,34°N和42°N)将中国东部划分为五个地震区。t—检验表明,它们之间的显著差异的置信水平... 中国大陆东部(107°5E以东)地震频度和强度沿经向分布的显著差异,是划分地震区的重要依据之一,可以用四条纬线(26°N,29°N,34°N和42°N)将中国东部划分为五个地震区。t—检验表明,它们之间的显著差异的置信水平很高。 中国大陆东部地震活动空间分布的分段性类似于沿着欧亚板块与北美—太平洋—菲律宾海板块之间界面上的分段性,它可能标志着其间应力状态存在某种相关。中国大陆应力场的有限单元法数值模拟支持这种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震 地震活动 空间分布 地震力
下载PDF
广东地区4级左右地震前环境剪应力场的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叶秀薇 闻则刚 +1 位作者 杨马陵 康英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3年第6期26-32,共7页
根据1993年陈培善等导出的峰值加速度、峰值速度和峰值位移与构造环境剪应力场τ0的关系,利用广东省数字地震记录研究了广东地区4级左右地震前后环境剪应力场的变化。结果显示,地震前并未观察到中短期异常变化,以短临变化为主,震前3~1... 根据1993年陈培善等导出的峰值加速度、峰值速度和峰值位移与构造环境剪应力场τ0的关系,利用广东省数字地震记录研究了广东地区4级左右地震前后环境剪应力场的变化。结果显示,地震前并未观察到中短期异常变化,以短临变化为主,震前3~15天应力等级显著上升,应力等级相对主震后余震以及较早前的小震都要高,且个别小震平均应力等级大于3这一异常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环境剪应 数字地震记录 地震力 破裂
下载PDF
龙门山断裂带区域现代构造应力场与汶川M_S8.0地震力学成因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红艳 《国际地震动态》 2015年第8期42-45,共4页
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上的8.0级特大地震引起了国际地球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地震发生后,综合已有的地震地质、地球物理与形变测量资料,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刚性块体挤出”、“下地壳管道流”、“多单元组合”等多种模式解... 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上的8.0级特大地震引起了国际地球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地震发生后,综合已有的地震地质、地球物理与形变测量资料,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刚性块体挤出”、“下地壳管道流”、“多单元组合”等多种模式解释汶川地震的力学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断裂带 地震力 成因探讨 现代构造应 汶川 国际地球科 特大地震 地震地质
下载PDF
地震的标度与孕震断层的强度
5
作者 S.A.Miller 郑文俊 许忠淮 《世界地震译丛》 2003年第6期29-33,共5页
在构造学和地震力学方面,两个重要而又未解决的问题是孕震断层的强度和一次地震的地震矩随破裂面积或破裂长度的变化关系。本文将说明,通常分别处理的这两个问题从根基本上是相关的。按已有的报道,走滑和倾滑地震的地震矩与破裂面积和... 在构造学和地震力学方面,两个重要而又未解决的问题是孕震断层的强度和一次地震的地震矩随破裂面积或破裂长度的变化关系。本文将说明,通常分别处理的这两个问题从根基本上是相关的。按已有的报道,走滑和倾滑地震的地震矩与破裂面积和地震矩与破裂长度关系的数据是离散的,但本文论证了数据实际并不离散,只不过是反映了失稳破坏的断层的强度差异。本文推导出了表达大、小地震之间连续标度的关系式,并证明,断层带的孔隙压力是将走滑型和倾滑型地震联合起来归结为一种作用机制的标度参数。还论证了对于大地震,在大约15km之上断层带孔隙压力在静水压力与接近静岩压力之间连续变化,在此深度之下,有明确的向接近静岩孔隙压力过渡的证据。这些结果对板块构造学、震源物理学,以及从力学上作地震灾害评估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标度 孕震断层 强度 板块构造 地震力
下载PDF
地震力学(下)
6
作者 H.Kanamori 许力生 《世界地震译丛》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80-88,F003,F004,共11页
(续前)3.4 凹凸体和障碍体许多研究表明,断层上的滑动分布是非常复杂的,也就是说大多数大地震至少在几秒或几分钟的时间尺度上是多事件地震(如 Imamura,1937;Miyamura 等,1964,Wyss 和 Brune,1967,Kanamori 和Stewart,1978).
关键词 地震 断层 地震力
下载PDF
地震力学(上)
7
作者 H.Kanamori 许力生 《世界地震译丛》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82-88,共7页
1 引言地震是由构造应力引起的在地壳和地幔中的一种突然的破裂过程。为了解地震的物理学,确定在地震发生前、发生时及发生后各个阶段应力状态是非常重要的。在最近的几十年里,在地震学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地震断层带附近应力状态的细... 1 引言地震是由构造应力引起的在地壳和地幔中的一种突然的破裂过程。为了解地震的物理学,确定在地震发生前、发生时及发生后各个阶段应力状态是非常重要的。在最近的几十年里,在地震学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地震断层带附近应力状态的细节也变得越来越清楚。然而,应力状态一般来说是由在复杂结构传播的地震波间接地推算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力 地震 地震地质
下载PDF
无需紧扣要点
8
作者 许智 《国际地震动态》 1994年第10期32-33,共2页
无需紧扣要点萨米斯地震力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弄清楚地震成核的物理失稳问题。希望对这种问题的了解将可指导探索那些可能具有预报价值的物理前兆;另外还可将地震成核与断层构造联系起来,以助于识别即将发生的地震之可能的成核位置。... 无需紧扣要点萨米斯地震力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弄清楚地震成核的物理失稳问题。希望对这种问题的了解将可指导探索那些可能具有预报价值的物理前兆;另外还可将地震成核与断层构造联系起来,以助于识别即将发生的地震之可能的成核位置。据观测,天然断层可能具有几何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断层 地震力 地震成核
下载PDF
地震应力触发、应力影和地震危害
9
作者 Ruth A.Harris 王璞(翻译) 黄禄渊(校对)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 2018年第2期13-25,共13页
地震力学中许多方面在21世纪初仍然是一个新的领域。一个可能的亮点就是通过对简单的应力变化计算的认识去解释一些地震的相互作用,就像以前和现在进行的应力变化研究,已经开始能解释人为地震活动。本文是一篇新作回顾了许多已发表的工... 地震力学中许多方面在21世纪初仍然是一个新的领域。一个可能的亮点就是通过对简单的应力变化计算的认识去解释一些地震的相互作用,就像以前和现在进行的应力变化研究,已经开始能解释人为地震活动。本文是一篇新作回顾了许多已发表的工作,并从应力变化的角度介绍了大量关于地震相互作用这方面的研究1。本综述为地震力学的某些方面提供了一些线索。这也表明,在我们掌握地震如何孕育的完整过程之前,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危害 触发 变化 地震力 相互作用 地震活动
下载PDF
百科全书式的巨著《地震学与工程地震学》
10
作者 吴忠良 《世界地震译丛》 2003年第1期81-86,共6页
为纪念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IASPEI)成立一百周年,IASPEI 组织编写的《地震学与工程地震学》(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EARTHQUAKE AND ENGINEERINGSEISMOLOGY)于2002年出版。
关键词 地震与工程地震 地球内部物理 地震活动性 地震观测 地震力
下载PDF
对发震地点施加应力
11
作者 马罗内 沈萍 《国际地震动态》 2003年第12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地震力 断层摩擦理论 余震持续时间 变化速率 震后特性 发震地点
下载PDF
云南地壳和上地幔的岩石学结构 被引量:8
12
作者 周真恒 向才英 杨昆杰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9-78,共10页
通过对地表出露变质岩、深部地震测深资料和高温高压岩石波速测试资料的综合分析 ,研究了云南地壳和上地幔岩石组成。结果表明 ,云南上、中、下地壳分别由绿片岩相 (顶部为沉积层 )、角闪岩相和麻粒岩相变质岩组成或分别由与之相当的花... 通过对地表出露变质岩、深部地震测深资料和高温高压岩石波速测试资料的综合分析 ,研究了云南地壳和上地幔岩石组成。结果表明 ,云南上、中、下地壳分别由绿片岩相 (顶部为沉积层 )、角闪岩相和麻粒岩相变质岩组成或分别由与之相当的花岗岩类、闪长岩类、辉长岩类组成 ,部分地区地壳底部有镁铁质榴辉岩存在。上地幔由橄榄岩组成 ,部分地区 (兰坪思茅坳陷和滇中坳陷 )壳幔过渡带可能由镁铁质榴辉岩和橄榄岩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速 岩石组成 地壳 上地幔 地震力机制 深岩包体
下载PDF
许多地震 一种理论
13
作者 彼得森 尤惠川 《国际地震动态》 2003年第9期29-29,共1页
关键词 地震 台网 地震活动率 地震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