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金湖世界地质公园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 被引量:20
1
作者 黄金火 林明太 《福建地理》 2005年第3期44-47,共4页
从分析大金湖世界地质公园旅游产品设计开发的基础和条件入手,以适度利用地质遗迹景观,深度挖掘地方特色文化旅游资源,适应多元化旅游市场需求为目标,开发核心旅游产品,并对旅游产品保障要素进行了剖释。
关键词 地质公园 旅游产品 大金湖 世界地质公园 设计与开发 金湖 地质遗迹景观 文化旅游资源 设计开发 适度利用
下载PDF
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特征及评价 被引量:22
2
作者 余珍风 刘元鹏 《资源与产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6-50,共5页
房山世界地质公园有着十分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主要类型有古人类遗址、地表岩溶遗址、岩溶洞穴遗址、构造遗迹、水文遗迹和古生物化石等类型,具有典型性、独特性和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及旅游观赏价值。本文阐述了房山世界地质公园主要地... 房山世界地质公园有着十分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主要类型有古人类遗址、地表岩溶遗址、岩溶洞穴遗址、构造遗迹、水文遗迹和古生物化石等类型,具有典型性、独特性和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及旅游观赏价值。本文阐述了房山世界地质公园主要地质遗迹资源的特征,并对其突出价值进行了定性与定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地质公园 地质遗迹景观 资源特征评价 房山
下载PDF
国家地质公园解说规划的科学性 被引量:16
3
作者 严国泰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133-1137,共5页
分析研究了地质遗迹的景观科学价值,认为开展地质公园科学解说规划,调查与梳理地质遗迹景观的科学特色,可以使地质公园科学价值得到充分的展示.通过地质遗迹观赏引导解说,凸显地质构造、岩石类型、地史古生物等典型地质遗迹景观,使观赏... 分析研究了地质遗迹的景观科学价值,认为开展地质公园科学解说规划,调查与梳理地质遗迹景观的科学特色,可以使地质公园科学价值得到充分的展示.通过地质遗迹观赏引导解说,凸显地质构造、岩石类型、地史古生物等典型地质遗迹景观,使观赏者体验到地质公园的科学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公园 地质遗迹景观 解说规划 科学发展
下载PDF
海螺沟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特征及游览线路规划 被引量:10
4
作者 曹俊 郭建强 《四川地质学报》 2002年第3期175-177,共3页
海螺沟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资源十分丰富 ,分布广泛 ,类型多样 ,以世界同纬度最低海拔现代冰川和温泉景观为代表 ,具有极高的科学考察价值。根据景点的空间分布特征规划了 3个景区、6 6处景点和 4条大众旅游线路、7条专项旅游路线。
关键词 海螺沟地质公园 游览线路规划 现代冰川 温泉 空间分布 地质遗迹景观
下载PDF
游客对地质遗迹景观的解说需求研究——以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为例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玲 吴成基 +1 位作者 彭永祥 赵辉 《旅游科学》 CSSCI 2010年第6期39-46,54,共9页
解说对于地质遗迹景观的保护与利用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选取西安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为研究案例,通过问卷调查实证分析了游客对地质遗迹景观的解说需求。研究结果显示:游客对地质公园的人员解说有较高的需求;在解说主题上偏... 解说对于地质遗迹景观的保护与利用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选取西安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为研究案例,通过问卷调查实证分析了游客对地质遗迹景观的解说需求。研究结果显示:游客对地质公园的人员解说有较高的需求;在解说主题上偏好地质景观成因和动植物知识;年龄、学历和职业都对游客的解说主题偏好有显著影响。其中:19岁-29岁的游客对地质景观成因的需求程度最高,学生和离退休人员对地质景观成因感兴趣,偏好动植物知识的职业群体为公务员,文教专业人员对历史典故兴趣较高,而民俗逸事对农民有吸引力。重游游客对于地质景观成因、动植物知识和历史典故方面的解说需求有明显的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遗迹景观 地质公园 解说需求 解说媒介 解说主题
下载PDF
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产品设计初探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晓琴 《四川地质学报》 2002年第3期171-174,共4页
地质公园是基于自然保护前提下的以地质遗迹景观为主体 ,集地学、自然、人文景观为一体 ,以地学科考为主题 ,具有一定市场功能的综合性多功能的公园旅游区。地质公园内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适宜开发多种多样的旅游产品 ,可归为 6大类。地... 地质公园是基于自然保护前提下的以地质遗迹景观为主体 ,集地学、自然、人文景观为一体 ,以地学科考为主题 ,具有一定市场功能的综合性多功能的公园旅游区。地质公园内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适宜开发多种多样的旅游产品 ,可归为 6大类。地质公园旅游产品的成功开发在于重视产品市场定位、旅游形象的系统设计和产品创意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 旅游产品 地质遗迹景观 旅游线路 生态旅游
下载PDF
江油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特征及评价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海龙 刘岁海 刘爱平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13年第1期108-116,共9页
江油国家地质公园特色突出,地质遗迹景观品质高、互补性强,配套性好,具有极高的科研、观赏和旅游开发价值。本文在资料收集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总结了江油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的特征,划分了地质遗迹景观的类型,并对地质公园内... 江油国家地质公园特色突出,地质遗迹景观品质高、互补性强,配套性好,具有极高的科研、观赏和旅游开发价值。本文在资料收集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总结了江油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的特征,划分了地质遗迹景观的类型,并对地质公园内主要的地质遗迹景观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评价。该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主要有岩溶洞穴、岩溶漏斗、泥盆纪标准地层剖面和古生物化石,以及山岳、峡谷地貌等,其中属国家级地质遗迹景观的有11处,省级地质遗迹景观的有12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地质公园 地质遗迹景观 资源特征 评价 四川江油
下载PDF
黄河石林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特征及评价 被引量:10
8
作者 徐柯健 范晓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1-115,共5页
黄河石林国家地质公园地处甘肃省景泰县东南部,区位交通条件较为优越。其地质遗迹景观多样,主要包括"黄河石林"地貌景观、风蚀地貌景观、河流地貌景观、风成地貌景观、沟谷地貌景观、洞穴地貌景观和地震遗迹景观等类型,具有... 黄河石林国家地质公园地处甘肃省景泰县东南部,区位交通条件较为优越。其地质遗迹景观多样,主要包括"黄河石林"地貌景观、风蚀地貌景观、河流地貌景观、风成地貌景观、沟谷地貌景观、洞穴地貌景观和地震遗迹景观等类型,具有典型性、独特性、较高的科学价值、美学和观赏价值、社会、经济和环境价值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石林”地貌 地质遗迹景观 地质公园
下载PDF
桂林地质遗迹景观特征及其保护开发策略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邓亚东 孟庆鑫 +2 位作者 吕勇 罗书文 潘明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83-792,共10页
桂林地质遗迹景观是桂林最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在详细的野外调查基础上,依据地质遗迹调查规范(DZ/T0303-2017),梳理了桂林6区10县1市共17个区域内的312处地质遗迹景观,划分出3大类,9类和20亚类地质遗迹景观类型;景观具有数量丰富,类型多... 桂林地质遗迹景观是桂林最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在详细的野外调查基础上,依据地质遗迹调查规范(DZ/T0303-2017),梳理了桂林6区10县1市共17个区域内的312处地质遗迹景观,划分出3大类,9类和20亚类地质遗迹景观类型;景观具有数量丰富,类型多样,特色突出,品质极高,分布广泛,相对集中,地质旅游价值大等7大特征,采用直接认定法与专家打分法对地质遗迹景观质量进行等级评价,结果显示,桂林有7处世界级景观、32处国家级景观、105处省级景观、168处省级以下景观。桂林地质遗迹景观数量、类型、质量等级在各区域空间分布不均衡。文章提出建立统一的保护体系、统一的管理监督机制、桂林地质遗迹景观法律法规保障体系、桂林地质遗迹景观监测预警系统、加强科普教育,提高公众对地质遗迹景观价值和功能的认识等5大保护策略;以及保护性开发、同类景观有序性开发、特色性开发、多元性开发、不同等级景观分级开发等5大开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遗迹景观 特征 质量等级 保护策略 开发策略 桂林
下载PDF
冕宁县、喜德县彝海-小相岭地区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特征及其评价 被引量:7
10
作者 罗勇 许向宁 严伟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6年第2期23-28,共6页
冕宁县、喜德县彝海-小相岭地区地质遗迹景观资源多样,地域组合良好,其高山断陷湖泊彝海、小相岭第四纪冰川遗迹颇具特色。从地质遗迹景观的地貌特征、景观成因以及类型组合出发,将该区划分为三大片区。通过对各片区地质遗迹景观的类型... 冕宁县、喜德县彝海-小相岭地区地质遗迹景观资源多样,地域组合良好,其高山断陷湖泊彝海、小相岭第四纪冰川遗迹颇具特色。从地质遗迹景观的地貌特征、景观成因以及类型组合出发,将该区划分为三大片区。通过对各片区地质遗迹景观的类型组合、独特性、科学价值、区位条件等方面的定性和定量评价,认为该区符合省级地质公园的建设条件,建议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联合申报和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海 小相岭 地质遗迹景观 地质公园
下载PDF
全州县典型地质遗迹景观及其旅游地学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邓亚东 孟庆鑫 +1 位作者 吕勇 罗书文 《中国矿业》 2023年第11期70-79,共10页
全州县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丰富、类型多样、特色鲜明,对于全州县开展地质旅游脱贫攻坚至关重要。本文结合全州县区域地质背景,在详细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划分出全州县典型地质遗迹景观类型,系统分析典型地质遗迹景观特征,从地质旅游开... 全州县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丰富、类型多样、特色鲜明,对于全州县开展地质旅游脱贫攻坚至关重要。本文结合全州县区域地质背景,在详细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划分出全州县典型地质遗迹景观类型,系统分析典型地质遗迹景观特征,从地质旅游开发利用的角度,探讨了全州县地质遗迹景观的地学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全州县典型地质遗迹景观主要发育于泥盆系、石炭系碳酸盐岩及加里东期酸性花岗岩中;(2)全州县大地格架从志留纪开始主要经历了花岗岩体形成、大地格架形成、断陷盆地形成、现代地貌形成四个时期;(3)全州县有30处典型地质遗迹景观,依照有关技术要求可划分为两个大类、四个类、七个亚类;(4)全州县地质遗景观中构造遗迹、矿业遗迹、水体遗迹及地貌遗迹特征突出;(5)全州县地质遗迹景观在构造学、地貌学、旅游学、环境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旅游地学研究意义。本文研究结果为认识全州县典型地质遗迹景观状况和科学合理开展地质旅游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遗迹景观 地质旅游 景观类型 旅游地学意义
下载PDF
新疆奇台硅化木—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评价及整合开发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翠林 孙宝生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3-240,共8页
奇台硅化木—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北部奇台县境内,有硅化木群化石景观、恐龙沟景区、雅丹地貌等重要的地质遗迹,对研究准噶尔盆地中生代地质历史的演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地质公园内的地质遗迹类型及... 奇台硅化木—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北部奇台县境内,有硅化木群化石景观、恐龙沟景区、雅丹地貌等重要的地质遗迹,对研究准噶尔盆地中生代地质历史的演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地质公园内的地质遗迹类型及分布,对园区主要地质遗迹景观进行综合评价,提出通过管理模式整合、旅游资源整合、旅游产品整合、形象引导以及营销整合,对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进行整合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地质公园 地质遗迹景观 整合开发
下载PDF
浅议地质公园产权管理 被引量:4
13
作者 魏军才 《国土资源导刊》 2004年第2期21-22,共2页
地质公园产权管理是一项新课题,在对地质公园产权内涵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就如何施行地质公园产权管理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地质公园 产权管理 美学观赏价值 地质遗迹景观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西藏南部地区旅游资源特征 被引量:4
14
作者 段丽萍 《资源调查与环境》 2004年第2期141-149,共9页
受复杂地质作用、强烈新构造运动以及藏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在西藏这块广袤无垠的高原环境中孕育了丰富而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地质遗迹景观和人文景观等多种多样的旅游资源,其中西藏南部地区居多而集中,为今天充分开发该地区的旅游资源... 受复杂地质作用、强烈新构造运动以及藏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在西藏这块广袤无垠的高原环境中孕育了丰富而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地质遗迹景观和人文景观等多种多样的旅游资源,其中西藏南部地区居多而集中,为今天充分开发该地区的旅游资源提供了基础和前提。但西藏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系统极其脆弱,很容易受到破坏,且难以恢复。本文在介绍西藏南部地区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开发该地区旅游资源的措施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资源 地质遗迹景观 西藏南部
下载PDF
翠华山山崩地质遗迹景观离散元数值模拟 被引量:6
15
作者 吕艳 王根龙 张新社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43-449,共7页
城市地质遗迹景观调查研究是城市地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而探索地质遗迹景观的成因则是挖掘其科学价值和实施保护措施的关键问题。以中国"山崩奇观"的翠华山山崩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天然地震记录作为地震输入条件,借助离散... 城市地质遗迹景观调查研究是城市地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而探索地质遗迹景观的成因则是挖掘其科学价值和实施保护措施的关键问题。以中国"山崩奇观"的翠华山山崩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天然地震记录作为地震输入条件,借助离散元动力分析模块,对翠华山山崩的动力响应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再现了地震山崩的启动、加速、解体、堆积的全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地震惯性力作用使山体质点加速度和速度产生放大效应,特别是山体顶部的动力放大效应最为显著,加速度放大系数达2.0;翠花山山崩具有高速远程的特点,其前缘的崩塌体最大水平速度达44m·s-1,崩落水平距离达460m,堵塞沟谷形成堰塞湖;地震山崩的整个破坏过程包括4个阶段,分别为启动阶段、加速阶段、减速阶段和堆积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遗迹景观 离散单元法 地震山崩 动力放大效应 高速远程
下载PDF
全州县地质遗迹景观旅游开发利用策略
16
作者 邓亚东 孟庆鑫 +1 位作者 吕勇 罗书文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6-356,共11页
运用SWOT分析法对广西全州县地质遗迹景观旅游开发利用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了系统分析,利用AHP法构建地质遗迹景观旅游开发利用递阶层次结构指标体系和判断矩阵,计算各因素权重,绘制出SWOT战略四边形,确定该县地质遗迹景观旅... 运用SWOT分析法对广西全州县地质遗迹景观旅游开发利用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了系统分析,利用AHP法构建地质遗迹景观旅游开发利用递阶层次结构指标体系和判断矩阵,计算各因素权重,绘制出SWOT战略四边形,确定该县地质遗迹景观旅游开发利用的战略方向。结果表明,全州县地质遗迹景观旅游开发利用的优势>机遇>劣势>威胁。在各指标因素中,特色旅游开发潜力大和潜在旅游开发资源数量多是其最大优势;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开发资金不足和环境保护问题突出是其主要劣势;旅游政策机遇和旅游市场机遇是其重大机遇;旅游活动对资源寿命和旅游业竞争威胁是其最大挑战。SWOT战略四边形中,SSO>SST>SWO>SWT,确定该县地质遗迹景观旅游开发利用应采取增长型SO战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全州县地质遗迹景观开发利用策略:挖掘资源特性,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整合旅游资源,构建全域旅游模式;打造旅游品牌,加强宣传力度;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质量;重视地质旅游人才建设;加强社区居民参与;保护性开发,增强地质遗迹景观保护意识;招商引资,拓宽融资渠道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遗迹景观 SWOT AHP 开发利用策略 全州县
下载PDF
扎根大地写春秋--国家统计局湖南调查总队服务乡村振兴工作走笔
17
作者 张颖洁 凌媛 《中国统计》 2024年第1期46-47,共2页
隆冬时节,阳光和煦。穿行在湖南省涟源市湄江镇朱岩社区的田野阡陌间,看到的是一幅景美、民富、人和的乡村画卷。朱岩社区地处湄江风景区核心区域,社区四面环山,崖壁、峰林、泉涌等地质遗迹景观随处可见,湄水河穿村而过,拥有独特的旅游... 隆冬时节,阳光和煦。穿行在湖南省涟源市湄江镇朱岩社区的田野阡陌间,看到的是一幅景美、民富、人和的乡村画卷。朱岩社区地处湄江风景区核心区域,社区四面环山,崖壁、峰林、泉涌等地质遗迹景观随处可见,湄水河穿村而过,拥有独特的旅游资源。但受交通落后、基础薄弱等历史因素影响,这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较为突出,原属省级贫困村和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国家统计局 地质遗迹景观 四面环山 核心区域 湄江风景区 贫困村 涟源市
原文传递
四川诺水河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特征 被引量:5
18
作者 曹俊 杨俊义 《四川地质学报》 2005年第2期110-114,共5页
诺水河地质公园位于通江县北部,地理区位条件较优越,地质遗迹景观资源十分丰富,分布广,成因类型多样,景观规模大,景观品质高,以岩溶洞穴钙华堆积景观为主的导向型景观资源特色突出,个性鲜明,其它配套景观相对集中,互补性强,配套性好,具... 诺水河地质公园位于通江县北部,地理区位条件较优越,地质遗迹景观资源十分丰富,分布广,成因类型多样,景观规模大,景观品质高,以岩溶洞穴钙华堆积景观为主的导向型景观资源特色突出,个性鲜明,其它配套景观相对集中,互补性强,配套性好,具有重要的科研、科考价值,美学观赏价值,保护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遗迹景观 岩溶洞穴 钙华堆积景观 诺水河
下载PDF
基于利益共享的新疆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管理优化模式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翠林 《资源与产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8-102,共5页
地质遗迹景观是指具有重要美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的地质遗迹。新疆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本文基于利益共享的视角,通过分析新疆地质遗迹景观资源赋存及其特征,对新疆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管理现状进行诊断,提出对地质遗迹资源... 地质遗迹景观是指具有重要美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的地质遗迹。新疆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本文基于利益共享的视角,通过分析新疆地质遗迹景观资源赋存及其特征,对新疆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管理现状进行诊断,提出对地质遗迹资源实行政府集中统一管理、资产化管理和引入生态系统管理的理念,建立保护—开发良性循环管理模式。通过创新利益机制,利益共享,建立以地质公园为中心的地质旅游网络,最终实现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管理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遗迹景观 资源管理 优化模式 利益共享
下载PDF
四川大巴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数据库平台构建 被引量:4
20
作者 付顺 阚瑷珂 +1 位作者 吴旭 李国庆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5-117,共3页
本文以四川大巴山国家地质公园为例,研究并构建了一套面向地质遗迹资源管理和景观规划辅助为主要目标的数据库管理综合平台。参照《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技术要求和工作指南》(2002),建立了适合研究区地质遗迹景观的分类体系、编码规则... 本文以四川大巴山国家地质公园为例,研究并构建了一套面向地质遗迹资源管理和景观规划辅助为主要目标的数据库管理综合平台。参照《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技术要求和工作指南》(2002),建立了适合研究区地质遗迹景观的分类体系、编码规则和数据库。设计开发了基于SOA的数据库管理平台架构,并通过网络门户集成各项服务。经投入运行表明,大巴山国家地质公园数据库平台有效整合了地质公园内的空间信息和景观专题信息,有利于地质公园管理机构全面掌握地质遗迹的空间分布和景观结构特征,为实现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信息保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巴山 国家地质公园 地质遗迹景观 面向服务架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