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钙华在第四纪研究中的应用:以青藏高原为例 被引量:10
1
作者 汪智军 殷建军 袁道先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12-1023,共12页
钙华广泛分布于陆地环境中,且能够提供绝对的沉积年代(如铀系测年)和记录沉积时的地质与环境信息,被广泛应用于第四纪研究中.目前我国大多数古钙华还缺乏系统的研究,尤其是对不同成因类型钙华的地质与环境意义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且存在争... 钙华广泛分布于陆地环境中,且能够提供绝对的沉积年代(如铀系测年)和记录沉积时的地质与环境信息,被广泛应用于第四纪研究中.目前我国大多数古钙华还缺乏系统的研究,尤其是对不同成因类型钙华的地质与环境意义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且存在争议.故本文以青藏高原上的钙华为例,综述了钙华在第四纪研究中的应用,探讨了钙华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重点.实例分析显示钙华在重建第四纪古气候环境变化中有很大潜力.其中,青藏高原上热成因钙华的形成和演化,除了受高原强烈的构造活动控制外,还与印度夏季风变化具有密切联系,故有可能为青藏高原提供更多和覆盖更长时间尺度的古气候环境记录.此外,钙华在区域地表过程和地貌演化、构造和地热活动历史以及地质考古等领域也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基于钙华沉积的特点,如分布不连续、沉积形态和岩相结构多样、沉积机理复杂等,提出了需要综合利用沉积学、岩相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等多种手段对钙华进行系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华 古气候环境 地貌演化 构造活动 地质考古 青藏高原
原文传递
商代盘龙城聚落地貌演变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海 王辉 +3 位作者 邹秋实 陈晖 苏昕 廖航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9-152,共14页
本文通过地质考古勘探和典型剖面的沉积物分析,利用GIS支持下的空间统计、粒度分析和土壤微结构分析的方法,揭示了商代盘龙城聚落主要分布于由网纹红土构成的低丘岗地和河湖相沉积物构成的临湖滩地两个主要的地貌单元上。商代之前河湖... 本文通过地质考古勘探和典型剖面的沉积物分析,利用GIS支持下的空间统计、粒度分析和土壤微结构分析的方法,揭示了商代盘龙城聚落主要分布于由网纹红土构成的低丘岗地和河湖相沉积物构成的临湖滩地两个主要的地貌单元上。商代之前河湖水位的下降使得临湖滩地充分暴露,为商代盘龙城聚落的兴起提供了基础条件,同时商代盘龙城居民对杨家湾一带岗地进行了大规模的整饬活动,以适应聚落发展的需要。此项研究成果初步表明盘龙城聚落的发展与地貌演化存在着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代盘龙城聚落 地貌演变 地貌单元 环境考古 地质考古
原文传递
沉积物特征与旧石器遗址的形成过程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浩 张玉柱 +2 位作者 李意愿 李占扬 贾雅娜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63-377,共15页
考古遗址在自然因素下所经历的沉积、改造和再堆积过程,对于理解遗址完整历史至关重要,但迄今相关研究在中国旧石器遗址中开展得较为有限。本文在介绍遗址堆积与改造过程相关背景知识的基础上,对自然因素研究中涉及到的最为关键和核心... 考古遗址在自然因素下所经历的沉积、改造和再堆积过程,对于理解遗址完整历史至关重要,但迄今相关研究在中国旧石器遗址中开展得较为有限。本文在介绍遗址堆积与改造过程相关背景知识的基础上,对自然因素研究中涉及到的最为关键和核心的对象之一——沉积物及其常用分析指标(粒度、磁化率、地球化学元素、矿物组成和土壤微形态)进行阐述,并以许昌人遗址和伞顶盖遗址为例说明相关指标的应用情况。沉积物分析指标侧重从微观角度揭示旧石器遗址的堆积与改造过程,因此,我们还需结合宏观尺度下的遗址沉积地层、地貌发育和环境演变等特征,以及考古标本本身的一系列信息对遗址在自然因素影响下的形成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石器遗址 形成过程 自然因素 沉积物 地质考古
下载PDF
单颗粒释光测年技术及其在地质考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谢冰晶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93-504,共12页
近年来光释光测年在单颗粒技术上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极大地提高了测年精度,为地质考古测年提供了更大的空间,研究者们对全球重要考古遗址点进行了详细的单颗粒测年,取得诸多考古新发现。单颗粒释光技术是在光释光单片技术上发... 近年来光释光测年在单颗粒技术上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极大地提高了测年精度,为地质考古测年提供了更大的空间,研究者们对全球重要考古遗址点进行了详细的单颗粒测年,取得诸多考古新发现。单颗粒释光技术是在光释光单片技术上发展而来,对样品的单个石英或长石颗粒进行独立测试,基于单个颗粒测量结果,结合误差理论、统计学分析和样品地质沉积特征分析获得样品的准确年龄。本文结合大量地质考古样品的单颗粒测年数据,重点阐述了单颗粒释光测年技术的原理、发展历程、实验流程、筛选条件和年龄模型。单颗粒释光技术为地质考古的精确定年提供了可能性,尤其是对由于晒退不充分等原因导致的等效剂量分散的样品,如过度分散值(OD)高达20%甚至超过50%的地质考古样品,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及时支持。通过开展释光测年信号分析,选择不同的单颗粒样品年龄模型分析,可以得到较为可靠的年龄,为诸多地质考古遗迹建立年代学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释光测年 单颗粒技术 地质考古 等效剂量值 筛选条件 年龄模型
下载PDF
板块构造理论的先行者——William R.Dickinson教授成就解读
5
作者 胡修棉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67-1274,共8页
美国科学院院士William R. Dickinson教授是享誉世界的地质学家.他被誉为板块构造理论的先行者,开创了沉积大地构造学科,推动了板块构造理论的建立和发展.他架起了地质学与考古学的桥梁,为恢复大洋洲岛屿人类的迁徙过程提供了关键证据.... 美国科学院院士William R. Dickinson教授是享誉世界的地质学家.他被誉为板块构造理论的先行者,开创了沉积大地构造学科,推动了板块构造理论的建立和发展.他架起了地质学与考古学的桥梁,为恢复大洋洲岛屿人类的迁徙过程提供了关键证据.文章通过对Dickinson教授的生平介绍及其主要学术成就解读,探讨其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冀望为中国科学家(尤其是地质学家)的成长提供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LIAM R. Dickinson教授 地质 板块构造 沉积盆地 地质考古 科学人物
原文传递
中国文明腹地的社会复杂化进程——伊洛河地区的聚落形态研究 被引量:102
6
作者 陈星灿 刘莉 +2 位作者 李润权 华翰维 艾琳 《考古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1-218,共58页
一、前言中国古代文明起源是世界考古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最近几十年的一系列考古发现更引起国际学术界对这个课题的广泛关注。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复杂社会是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的许多地区发展起来的,但是其中大部分都在约公元前2000年... 一、前言中国古代文明起源是世界考古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最近几十年的一系列考古发现更引起国际学术界对这个课题的广泛关注。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复杂社会是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的许多地区发展起来的,但是其中大部分都在约公元前2000年前后衰落了。与此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洛河地区 中华文明 社会复杂化进程 聚落形态 考古研究 巩义市 伊洛河盆地 人口 社会政治整合 手工业 古环境 古生态 坞罗河流域 干沟河流域 地质考古
原文传递
旧石器时代旷野遗址形成过程研究综述 被引量:12
7
作者 裴树文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8,共18页
遗址形成过程(或成因)研究是以地质考古学的研究手段为出发点,解读古人类遗址的形成和埋藏过程,其研究结果对正确解读遗址完整性和早期人类生存行为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方向在中国尚未引起足够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国古人类学... 遗址形成过程(或成因)研究是以地质考古学的研究手段为出发点,解读古人类遗址的形成和埋藏过程,其研究结果对正确解读遗址完整性和早期人类生存行为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方向在中国尚未引起足够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国古人类学和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学术研究的国际影响力。鉴于旷野遗址在保存早期人类化石及遗物方面的特殊地位,本文以地质考古学为出发点,系统分析有关旷野遗址形成过程研究所涉及的科学问题,对Glynn Isaac在东非创立的一套系统解读旷野遗址形成过程研究所涉及的指标进行梳理。此外,作者以古人类活动遗物的埋藏和空间分布特征为切入点,详细介绍目前从事旷野遗址成因研究所涉及的关键指标及学术意义,并对中国境内有关遗址成因研究以及旷野遗址形成过程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石器时代 地质考古 形成过程 旷野遗址 水流改造 Glynn ISAAC
下载PDF
余杭反山良渚文化玉琮上的神像形纹新释 被引量:10
8
作者 吴汝祚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5-40,共6页
余杭反山良渚文化玉琮上的神像形纹新释吴汝祚中国玉器的产生,在时代上以辽宁阜新查海和内蒙赤峰市兴隆洼两遗址发现的玉器为最早,距今约有8000年的历史了。查海发现的玉器已作鉴定,全是真玉(软玉)①,说明了当时的人们已能识... 余杭反山良渚文化玉琮上的神像形纹新释吴汝祚中国玉器的产生,在时代上以辽宁阜新查海和内蒙赤峰市兴隆洼两遗址发现的玉器为最早,距今约有8000年的历史了。查海发现的玉器已作鉴定,全是真玉(软玉)①,说明了当时的人们已能识别玉石的不同。器形有匕、管、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渚文化 墓地 河姆渡遗址 福泉山 太阳神 玉琮 礼制建筑 地质考古 玉器 巫术活动
原文传递
新考古学之后——考古学的解释:1985 被引量:4
9
作者 Patty Jo Watson 赫俊红 《东南文化》 CSSCI 1992年第1期47-53,共7页
要对当前的考古学解释作一透彻的、公允的评析是十分困难的,而且这一工作又面临着以下两种完全不同的选择:(1)汇总性的——如实陈述当前有哪些室内分类和田野工作正在进行,以及它们获得了哪些结果;(2)廓清当前重要的考古学思潮,并试图... 要对当前的考古学解释作一透彻的、公允的评析是十分困难的,而且这一工作又面临着以下两种完全不同的选择:(1)汇总性的——如实陈述当前有哪些室内分类和田野工作正在进行,以及它们获得了哪些结果;(2)廓清当前重要的考古学思潮,并试图洞视它们未来的意义.后一选择无疑具有很大的风险,然而同时也将具有更多的乐趣,因此,我将不揣冒昧作一尝试.在某一特定时期,一门学科的研究目标不但因人、因学术单位而异,而且,它同样也会因某一学派的兴起、兴旺、衰落乃至同化于其他学派这一学术过程的不同阶段而有所不同.在本文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 考古学家 考古材料 考古记录 地质考古 怀疑主义 现实主义 田野工作 主流派 民族考古
下载PDF
河南省内黄县河流地质考古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司徒克 秦臻 +1 位作者 刘海旺 齐德淳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79-593,共15页
河流地质考古学是基于地层研究河流和考古遗址之间关系的学科.近年来我们在河南省内黄县开展的河流地质考古研究揭示了黄河复杂的演化历史,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古代人类活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2010~2016年我们在河... 河流地质考古学是基于地层研究河流和考古遗址之间关系的学科.近年来我们在河南省内黄县开展的河流地质考古研究揭示了黄河复杂的演化历史,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古代人类活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2010~2016年我们在河南省内黄县3个全新世遗址(岸上、三杨庄和大张龙村)的地质考古工作中所取得的成果.研究区域内遗址的地层记录表明,许多考古遗址被深埋于地下,并可能影响了3000 a B.P.以来的河流沉积过程.我们在岸上遗址发掘了A、B、C、D共4处青铜时代的沟渠遗迹,这些沟渠的堆筑可能影响了后期的沉积过程并导致了遗址周边微地貌的改变;在三杨庄遗址识别出了多层不同时期的人为古土壤,包括新石器晚期、战国时期、汉代和唐代;在大张龙村发现了北宋时期黄河泛滥沉积物,其沉积过程可能受周边村落遗址的影响.根据测得的14C年代和沉积层厚度,本研究进一步对这3处遗址的沉积速率进行了估算,并与前人对华北平原沉积速率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这3处遗址所显示的沉积速率自3000 a B.P.开始显著增加,与对早期历史时期黄河河道沉积速率的估算结果相吻合.因此,基于遗址的地质考古研究能够为探索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提供大量信息.未来的工作中,我们需要开展更多基于考古遗址的河流地质考古研究,以深入探讨华北平原的自然沉积过程与文明演进过程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河流地质考古 河南 气候变化 洪水
原文传递
地质与考古 被引量:4
11
作者 秦颍 冯敏 《安徽地质》 2001年第1期74-77,共4页
考古学的发展与地学息息相关;两者相互作用,交叉渗透即产生了新的边缘学科──地质考古学或考古地质学。我国现代考古学是由一代地质学者和考古学者共同奠基的。本文探讨了地质考古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及考古工作各阶段中地学工作所能发... 考古学的发展与地学息息相关;两者相互作用,交叉渗透即产生了新的边缘学科──地质考古学或考古地质学。我国现代考古学是由一代地质学者和考古学者共同奠基的。本文探讨了地质考古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及考古工作各阶段中地学工作所能发挥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考古 科技考古 考古沉积物 文物
下载PDF
考古学与地质学的结合及发展前景
12
作者 姜钦华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04-106,共3页
考古学与地质学的结合及发展前景姜钦华在十九世纪,有两本著作分别时地质学和考古学的产生和发展很重要,即(1)赖尔(Lyell)的地质学原理(PrinciplesofGeology),(2)汤姆森(Thomisen)的北... 考古学与地质学的结合及发展前景姜钦华在十九世纪,有两本著作分别时地质学和考古学的产生和发展很重要,即(1)赖尔(Lyell)的地质学原理(PrinciplesofGeology),(2)汤姆森(Thomisen)的北方文物指南(GuidetoNo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地质学会 考古地质 地质学家 地质考古 考古学家 环境考古 人工制品 周口店 十九世纪 史前考古
原文传递
陕西考古学文献目录(1993年下)
13
作者 楼宇栋 《文博》 1995年第5期92-112,共21页
浅析中国早期玉雕艺术的发展与宗教的关系顾维洁 艺苑(美术版)1993年3期77页谈红山文化饕餮纹玉佩饰李缙云 中国文物报1993年4月25日3版良渚玉器“神人兽面纹”新解萧兵 东南文化1992年3、4期52页良渚占玉用途新论张明华 南方文物1993年... 浅析中国早期玉雕艺术的发展与宗教的关系顾维洁 艺苑(美术版)1993年3期77页谈红山文化饕餮纹玉佩饰李缙云 中国文物报1993年4月25日3版良渚玉器“神人兽面纹”新解萧兵 东南文化1992年3、4期52页良渚占玉用途新论张明华 南方文物1993年3期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93年 考古学文献 中国文物 研究动态 秦文化 考古学研究 地质考古 中国考古 1992年 大学学报
下载PDF
玉器与周人的社会生活 被引量:1
14
作者 臧振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68-72,67,共6页
关键词 玉器研究 社会生活 《左传》 周人 《周礼》 佩玉 玉文化 原始宗教 显微结构 地质考古
下载PDF
注重问题的田野方法及其它
15
作者 帕蒂.J.沃森 张爱冰 《东南文化》 CSSCI 1992年第1期54-55,共2页
本文的前二部分为沃森教授(Patty Jo Watson)1991年10月17日在河南三门峡召开的“班村遗址综合发掘与研究”项目论证会上的发言提要,后一部分是根据她在回答提问时所谈的一些看法整理而成.沃森教授是华盛顿大学教授,美国当代著名考古学... 本文的前二部分为沃森教授(Patty Jo Watson)1991年10月17日在河南三门峡召开的“班村遗址综合发掘与研究”项目论证会上的发言提要,后一部分是根据她在回答提问时所谈的一些看法整理而成.沃森教授是华盛顿大学教授,美国当代著名考古学家,这次由她组队参加中国的一次考古学研究论证会,自有相当意义.她的发言和谈话也给我们以相当的启发,从中可以了解到美国同行近期工作的一些信息.整理稿未经教授本人审阅,错漏之处,由整理者负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址 田野 植物遗存 考古学家 坐标方格 沃森 地质考古 栽培植物 绿河 史前人类
下载PDF
三角洲地区古代港口的演化过程--基于地质考古案例分析
16
作者 Matthieu Giaime Nick Marriner +3 位作者 Christophe Morhange 李平原(翻译) 陈科衡(校对) 时翠(校对) 《海洋地质》 2020年第3期57-83,共27页
过去6000年来全球海平面相对稳定,各种各样的自然因素影响着人类定居点分布和港口的发展。海岸带地貌地形复杂多样,三角洲地区尤为复杂,复杂的环境使港口差异十分明显。因此,对一个港口或定居点深入研究前,考察其环境因素十分重要。过... 过去6000年来全球海平面相对稳定,各种各样的自然因素影响着人类定居点分布和港口的发展。海岸带地貌地形复杂多样,三角洲地区尤为复杂,复杂的环境使港口差异十分明显。因此,对一个港口或定居点深入研究前,考察其环境因素十分重要。过去人类社会如何利用自然和改造三角洲环境?本文在这里通过来自地中海和黑海的一系列案例,来详细了解海岸带不同的环境下港口发育和兴衰。本文展示了不同环境因素(风暴、沉积物输入、相对海平面(RSL)变化、疏浚港口)在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上对港口影响作用,归纳出这些因素对港口的基础设施影响程度。分析这些因素,本文归纳出三角洲地区五类不同的港口:(1)河流型港口,易受到洪水的影响,快速淤积、河道变化频繁;(2a)淤积型河口港;(2b)下陷型河口港,易受海洋和河流作用双重影响;(3)泻湖港口,易受沉积物淤积的影响;(4)人工港口,通过航道和港口工程与疏浚工程对港口进行长期维护。对于不同类型的港口,本文除了分析环境因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之外,还探讨了地貌因素的优劣及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洲 古港口 沉积物供给 泻湖 河口 景观考古 地质考古 地貌 海岸带 相对海平面变化 地中海 黑海 全新世
下载PDF
读史二题
17
作者 李豫川 《成都文物》 2002年第3期65-66,共2页
一、唐代草堂外能“门泊东吴万里船”吗?不久前,读到一篇解说杜甫诗句的文章,其中有关于“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解释,引起笔者的兴趣,遂翻检史籍,撰此短文。
关键词 浣花溪 四川 历史考证 李冰 乐山大佛崖 地质考古
原文传递
金和银矿床的地质考古学找矿
18
作者 谢贵明 《黄金科技动态》 1991年第5期26-28,共3页
一、概述在人类的发展史上,金和银是最受青睐和珍贵的元素,对金和银的企求大大地影响了人类的历史.许多外国人,如忒萨利的伊阿宋(约公元前1200年)、玻斯的居鲁土(约公元前600~529年)、希腊的亚历山大(公元前356~323年)、罗马的恺撒(... 一、概述在人类的发展史上,金和银是最受青睐和珍贵的元素,对金和银的企求大大地影响了人类的历史.许多外国人,如忒萨利的伊阿宋(约公元前1200年)、玻斯的居鲁土(约公元前600~529年)、希腊的亚历山大(公元前356~323年)、罗马的恺撒(公元前100~44年)和西班牙的科尔特斯(公元前1485~1574年)等,根据《圣经》等书的有关金银的记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银矿床 地质考古 找矿
下载PDF
释光测年的主要问题及其理论探讨 被引量:2
19
作者 贾耀锋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1期87-91,共5页
在地质学研究和考古学研究领域,年代测定受到高度重视.释光测年由于其测年范围较大、测年材料多种多样、测年快速和在其整个测年范围内有较高的测年精度和准确度而得到迅速发展.但释光测年由于受特定因素的影响而使测年结果在有些条件... 在地质学研究和考古学研究领域,年代测定受到高度重视.释光测年由于其测年范围较大、测年材料多种多样、测年快速和在其整个测年范围内有较高的测年精度和准确度而得到迅速发展.但释光测年由于受特定因素的影响而使测年结果在有些条件下与样品真实的年代相差较大.在列举释光测年存在主要问题的同时,对这些问题的理论探讨方面在近十多年来取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和考古 释光测年 样品
下载PDF
释光测年的主要问题及其理论探讨 被引量:2
20
作者 贾耀锋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12-816,共5页
在地质学研究和考古学研究领域,年代测定受到高度重视。释光测年由于其测年范围较大、测年材料多种多样、测年快速和在其整个测年范围内有较高的测年精度和准确度而得到迅速发展。但释光测年由于受特定因素的影响而使测年结果在有些条... 在地质学研究和考古学研究领域,年代测定受到高度重视。释光测年由于其测年范围较大、测年材料多种多样、测年快速和在其整个测年范围内有较高的测年精度和准确度而得到迅速发展。但释光测年由于受特定因素的影响而使测年结果在有些条件下与样品真实的年代相差较大。在列举释光测年存在主要问题的同时,对这些问题在近十多年来的理论探讨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和考古 释光测年 主要问题 理论探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