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若羌县白山头铜多金属矿矿床地质形成条件及找矿标志
1
作者 周权 石金鹏 《新疆有色金属》 2024年第4期17-18,共2页
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古亚洲与特提斯构造域结合部位的东昆仑多岛弧盆造山系。本文主要对金属矿产的地质形成条件进行分析,对其找矿标志进行深入的探究。
关键词 铜多金属矿床 地质形成条件 找矿标志
下载PDF
金属矿产地质形成条件分析及找矿标志
2
作者 唐石能 《世界有色金属》 2017年第3期99-100,共2页
近年来,许许多多的小厂在我国不断的兴起,对现有的资源进行一定的消耗,发展的越快对资源的消耗也就越大,在这种能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我国应当增强对地质的勘探的工作,做好找矿的标志工作,保证经济持续的健康的发展。本文主要对金属矿... 近年来,许许多多的小厂在我国不断的兴起,对现有的资源进行一定的消耗,发展的越快对资源的消耗也就越大,在这种能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我国应当增强对地质的勘探的工作,做好找矿的标志工作,保证经济持续的健康的发展。本文主要对金属矿产的地质的形成条件进行分析,对其找矿标志进行深入的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矿产 地质形成条件 找矿标志
下载PDF
大渡河探油区河流袭夺地质形成条件研究
3
作者 胡金苗 张红波 +1 位作者 谭丰羽 郑治义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7年第16期148-149,共2页
大渡河是川西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干流流向呈"L"形展布,在流经石棉时由南北向急转为东西向,形成了反常的河谷流路。本文在分析大渡河流域的地质背景后,提出大渡河干流河流袭夺的证据,并对其地质形成条件进行探讨。
关键词 大渡河 河流袭夺 地质形成条件
原文传递
安徽太湖县地质灾害特征及其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7
4
作者 汤皓 杜雨彤 张礼顺 《安徽地质》 2021年第1期89-93,共5页
太湖县地处安徽省西南部、大别山区南缘,地质条件复杂,地形切割较大,山体陡峭,岩石风化强烈,加上人类工程活动活跃,降雨集中,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地质环境条件,在内外动力作用下,导致该地区存在或者发育多种地质环境问题,如水土流... 太湖县地处安徽省西南部、大别山区南缘,地质条件复杂,地形切割较大,山体陡峭,岩石风化强烈,加上人类工程活动活跃,降雨集中,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地质环境条件,在内外动力作用下,导致该地区存在或者发育多种地质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矿山环境问题和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其中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是这一地区较为严重的地质环境问题,因地质灾害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较为严重。本文分析了县域内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分布规律及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对该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了分区评价,并就如何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县 地质灾害特征 地质灾害形成条件 危险性评价
下载PDF
云南省武定县地质灾害特征及形成条件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吕建中 邹加学 +2 位作者 华有涛 贾朝文 李红舟 《西部资源》 2017年第2期138-139,150,共3页
本文以"武定县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为基础,对武定县的地质灾害特征进行总结,分析武定县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结合武定县地质环境条件特点,为武定县城乡规划、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理论建议。
关键词 地质灾害特征 地质灾害形成条件
下载PDF
广东莲花山成矿带海丰段地质灾害特征及其形成条件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建平 谢永海 王丹丹 《世界有色金属》 2021年第9期199-200,203,共3页
本文以“海丰调查区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为基础,对海丰段的地质灾害发育特征进行总结,分析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结合本区域的地质环境条件特点,为其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理论建议。
关键词 地质灾害特征 地质灾害形成条件 地质灾害防治
下载PDF
贵州省德江县高位隐蔽性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朱刚 《工程技术研究》 2022年第19期190-192,共3页
山区坡陡山高,地质复杂,地质灾害隐患较多,制约着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因此,文章以贵州省德江县为例,对高位隐蔽性地质灾害形成条件进行分析,以期为地质灾害的评估与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研究表明:地质灾害常常是由多种因素综合影... 山区坡陡山高,地质复杂,地质灾害隐患较多,制约着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因此,文章以贵州省德江县为例,对高位隐蔽性地质灾害形成条件进行分析,以期为地质灾害的评估与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研究表明:地质灾害常常是由多种因素综合影响而产生的,既有外部的诱发因素,又有自身内部的因素。内部自身因素有地质灾害体所处的地形地貌条件、地质构造条件、岩土体工程地质条件,外部诱发因素有人类工程活动、气象水文条件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形成条件 高位隐蔽性 地质环境
下载PDF
淮南市土坝孜地区岩溶塌陷基本特征和形成机制初探 被引量:2
8
作者 宣建 杨胜利 《安徽地质》 1999年第4期301-306,共6页
淮南市土坝孜街道居民区近年来多次发生地面岩溶塌陷,规模较大,给区内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害,并有可能危及其他水利、电力设施。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区内地面岩溶塌陷发育状况、形态特征以及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并对其防治对策... 淮南市土坝孜街道居民区近年来多次发生地面岩溶塌陷,规模较大,给区内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害,并有可能危及其他水利、电力设施。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区内地面岩溶塌陷发育状况、形态特征以及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并对其防治对策提出可供操作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岩溶塌陷 地质背景与形成条件 淮南市土坝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